德皇親自召開軍事會議,並沒解決德軍的根本問題,但是馮承乾如願以償。按照德皇下達的旨意,部署在比利時的二線部隊中,八個步兵師直接歸屬海軍司令部,由提爾皮茨元帥調動。
馮承乾沒有在柏林逗留,處理完必要事情之後,他就返回了威廉港。
此時,東線與西線迎來了開戰之後的第一個短暫平靜期。在馬祖裡湖戰役與馬恩河戰役結束之後,交戰雙方都需要時間調整部署,讓鏖戰了兩個多月的軍隊進行休整,以及制訂新的作戰計劃。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平靜。
在御前會議上,德皇就提出,應該高度重視英法的持續作戰能力,放棄一切不切實際的幻想。雖然德皇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很明確,即已經不可能按照施利芬計劃,在數個月之內擊敗法國。
有趣的是,法金漢似乎沒有明白德皇的意思。
就算德皇一再強調速勝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了,法金漢依然堅持認爲,對現有的作戰計劃進行適當調整,依然有可能擊敗法國。當時,法金漢提出,在戰線中部發動一次進攻,就有機會突破法軍防線。
法金漢堅持己見,讓德皇非常惱火。
最終,德皇與法金漢不得不各讓一步。德皇答應讓法金漢在西線再發動一次進攻,而法金漢則答應僅用現有兵力。
事實上,做出讓步的不是德皇,而是法金漢。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法金漢不肯在兵力調度上做出讓步,德皇就很有可能讓興登堡出任帝國陸軍總參謀長。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法金漢在西線只有一百八十個師的兵力。
這點兵力,能夠發動一次突破法軍防線的進攻行動嗎?
看上去,一百八十個師不算少了。大戰爆發的時候,帝國陸軍總兵力也沒有這麼多,而且對面的法軍最多隻有一百四十個師。問題是,這是西線戰場上的總兵力,而不是法金漢用來發動進攻的兵力。扣除掉戰線其他地點上的兵力,法金漢能夠用於進攻的兵力不會超過六十個師。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算不上是壞事。
當時,帝國陸軍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三百個師,除掉還在訓練的四十個師,大約有二百六十個師可以調動。在此之前,魯登道夫在東線的兵力只有兩個軍團,不到四十個師,也就是說,只要戰局有需要,德皇可以把留在本土的四十個師派往東線,讓魯登道夫在東線好好幹上一場。
事實上,這正是德皇迫使法金漢讓步的目的。
德皇採納了馮承乾的建議,在西線不可能取得速勝的情況下,把重點轉向東線,首先打垮俄國,並且爭取讓奧斯曼帝國、羅馬尼亞等國加入軸心國集團。更重要的是,如果俄國在一九一五年或者一九一六年戰敗,就能讓意大利相信,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能在歐洲大陸上取勝。
可以說,這是說服意大利以軸心國成員身份參戰的關鍵一步。
馮承乾返回威廉港後不久,德皇就以考察軍隊爲明去了東普魯士,與魯登道夫、霍夫曼等東線主要指揮官進行了面對面的會談,詳細瞭解了東線的情況,並且給魯登道夫安排了重要任務。
如果一切順利,魯登道夫將年底,最遲一九一五年初,發動一場大規模進攻。
十一月中旬,馮承乾收到了德皇發來的命令。魯登道夫已經策劃好東線的進攻行動,海軍也要更加積極一些。
即便沒有德皇的命令,馮承乾也會策劃一次大規模作戰行動。
這個時候,斯佩伯爵的艦隊已經通過了麥哲倫海峽,進入了南大西洋。因爲收到了提爾皮茨的命令,所以斯佩沒有前往福克蘭羣島,而是去了更加偏遠的聖喬治亞島。按照提爾皮茨的安排,斯佩艦隊將在這裡與運送煤炭的船隻會合,補充煤炭、以及對鍋爐等設備進行必要檢修之後,將直接北上。
如果一切順利,斯佩將在十一月底回到北大西洋。
事實上,斯佩回來的不是時候,因爲公海艦隊中,“毛奇”號與“馮-德-坦恩”號還沒有修復,僅有“德塞利茨”號爲首的六艘戰列巡洋艦。只是大艦隊的情況更加糟糕,因爲兵力幗於分散,大艦隊的規模甚至在公海艦隊之下。別的不說,當時傑利科手裡最多隻有四艘戰列巡洋艦可用,其中“獅”號與“皇家公主”號在十月底回到本土,正在進行全面維護與檢修。
關鍵是,大艦隊會爲了攔截斯佩艦隊,與公海艦隊決戰嗎?
馮承乾不知道,他也沒有去想。只有一點很明確,公海艦隊必須出去接應斯佩艦隊,如果大艦隊避而不戰,必然會再次給英國皇家海軍臉上抹黑,沉重打擊英國的士氣,甚至會讓盟國感到不滿。
說得簡單一些,只要大艦隊呆在港口裡面,馮承乾就算再次取得了勝利。
至少,這是政治上的重大勝利。
要知道,在過去兩百多年裡,英國皇家海軍從來沒有因爲敵人過於強大而讓艦隊龜縮在港口裡面。也正是驍勇奮戰的精神,塑造了英國皇家海軍縱橫四海、戰無不勝的傳奇,更讓其他國家萬分忌憚。
打破這個奇蹟,等於打垮了英國皇家海軍的鬥志。
如果能在海洋上擊敗英國皇家海軍,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爲此,馮承乾回到威廉港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公海艦隊準備出海接應斯佩艦隊的消息放了出去。
可以說,現在的問題不是公海艦隊能不能打,而是大艦隊是否願意打。
顯然,馮承乾是在向大艦隊挑戰。
傑利科會前來應戰嗎?
如果僅僅是傑利科,他肯定不會迎接馮承乾的挑戰,因爲艦隊實力擺在那裡,即便能夠擊敗公海艦隊,也要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而做爲大艦隊司令,傑利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大艦隊的安全。
問題是,傑利科僅僅是大艦隊司令。雖然由他指揮大艦隊作戰,但是到底該怎麼打,卻不由他來決定。
當時,積極主張出海作戰的是海軍大臣丘吉爾。
只是,丘吉爾也並非笨蛋。
得知公海艦隊即將再次出海,丘吉爾首先想到的不是斯佩艦隊,而是公海艦隊想借此機會與大艦隊決戰。
局勢非常明瞭,積極尋求決戰的不是大艦隊,而是公海艦隊。
因爲英國皇家海軍擁有戰略上的優勢,即便大艦隊不出港,也能對德意志第二帝國實行戰略封鎖,所以在必要的時候,大艦隊完全可以呆在港口裡面,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再與公海艦隊決戰。
相反,德意志第二帝國要想解除遭到的封鎖,就得在海洋上擊敗英國皇家海軍。
看上去,就算大艦隊呆在港口裡面,優勢也在英國這邊。
問題是,如果大艦隊留在港口裡面,而不是積極應戰,那麼英國就將失去所有盟國的支持,而且公海艦隊將掌握北海的制海權。
對英國來說,這顯然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結果。
大艦隊必須出海作戰,必須在海戰中擊敗公海艦隊,英國才能保住制海權,也才能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全面封鎖。
設得蘭海戰之後,大艦隊龜縮在港口裡面,已經造成了極爲嚴重的負面影響。
根據丘吉爾提交給英國下議院的一份調查報告,在開戰後的兩個月內,因爲沒有能夠對德意志第二帝國實施全面的、徹底的封鎖,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通過海運,從海外進口了相當於和平時期一年貿易量的戰略物資。按照這份報告得出的結論,如果不能切斷德意志第二帝國從海外獲取戰略資源的渠道,那麼法國將在一九一五年六月底之前戰敗,俄國也將在一九一五年底戰敗。
雖然這份報告未免有些誇大其詞,但是足以證明對德進行戰略封鎖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要想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全面的戰略封鎖,唯一的辦法就是擊敗公海艦隊,至少迫使公海艦隊龜縮在港口裡面。
戰前,絕大多數皇家海軍的將領都認爲,只要戰爭爆發,公海艦隊就會躲在港口裡面。
原因很簡單,英德海軍的艦隊實力擺在那裡,除非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不把那些昂貴的戰艦當回事,不然就不會挑戰英國皇家海軍。
顯然,這些英國皇家海軍將領都想錯了。
公海艦隊打得非常積極,而且抓住了開戰後,英國皇家海軍準備不充分的機會,取得了開門紅。
走到這一步,英國皇家海軍的處境就沒有那麼有利了。
雖然在總體戰略上,英國皇家海軍依然掌握着主動權,比如在其他地區,英國皇家海軍正在剿滅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襲擊艦艇,但是在軍事層面上,英國皇家海軍卻非常被動,因爲在公海艦隊主動挑戰的時候,大艦隊不得不應戰。
可以說,這正是丘吉爾的觀點,也是很多強硬派的觀點。
馮承乾發出了“挑戰書”,即便傑利科十萬個不願意,他也無法躲到一旁,讓公海艦隊自由進出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