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這是張廣德的又一次歐洲之旅,同行的有法國的老“情人”,呃,的確是有點老了,還有陳平這個掌握着大明帝國金融命脈的大發銀行總裁。第一次歐洲之旅,對於陳平來說感慨萬千。站在郵輪的前甲板上,腦子裡想到的卻是臨行之前父子之間的談話。

“社會責任!”這次談話的主題是這個。什麼夢啊,什麼復興啊,這些口號人人都會喊。但是這些口號跟普通百姓的關係真不大。站在陳平的角度,他考慮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自身利益,然後纔是其他。但是陳燮告訴他,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什麼責任呢?“社會責任!”這就是陳燮對子女們最爲擔心的地方,他們幾乎都沒有這個意識。

陳燮沒有要求子女們舍小家爲大家,這個要求太不現實了,或者說不人道。只能告訴子女們,在不過分傷及自身的利益這一前提下,儘量多的去擔負自己能擔負的社會責任。

這個話題就有點大了,所以陳燮花了好幾天的時間,專門與陳平、陳凡兄弟倆進行長時間的交流,這次交流似乎有更深層次的意思。陳平是這麼理解的,覺得自己的父親,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要離開大明。

“東風”號郵輪在海面上劈波斬浪,這艘郵輪屬於大發銀行的產業。來往於大明與歐洲之間,戰爭結束之前。免費爲士兵們服務。這是“東風號”的首航,順便把陳平和張廣德爲首的大明代表團給捎帶上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大明內閣總理陳燮看來。現在已經可以考慮戰後的事情了。如果法國能夠低頭,其他國家必將在談判桌上低頭,可以不用打仗,在談判桌上獲取美洲大部分利益和非洲的部分利益,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大明內閣的團隊出現在歐洲。

陳平跟着來歐洲的目的,自然不是來看看情人的家鄉。而是希望通過這一次談判的過程,在歐洲建立一個金融體系。就金融而言。戰爭中損失最大的就是荷蘭。借出去的上千萬的款子,估計是收不回來了。大明金融體系在歐洲唯一的對手,這一次在劫難逃。

“陳兄,剛剛接到的消息。美洲艦隊掩護之下,陸軍登陸英國人在北美的殖民地紐約。根據內閣的精神,我們需要迫使英國放棄在美洲的殖民地,看來現在沒有必要了。”

張廣德多少有點遺憾,本來是他的活,結果海軍陸軍打的收不住手了。尤其是美洲殖民地,在國內“一些資本家”的資助下,不斷的在搶奪更多的地盤。

陳平瞄了張廣德一眼,淡淡道:“這話你跟我說不上。陳璞雖然年輕,但是志向不小。大明帝國北美特別行政區的動議,在國會上不是我提出來的。而是遼東那些人。”

“你的意思,現在的美洲,成了遼東那幫人的基本盤了?”張廣德似笑非笑的反問,陳平撇了一下嘴巴:“不要說這種不利於團結的話,北美鐵路集團是大發銀行最大的客戶,沒有之一。你在背後說我的大金主的壞話。不怕我告訴他麼?”

張廣德收起笑容,極爲嚴肅的看着陳平說:“防患於未然。北美現在的局面,你就不擔心麼?這次戰爭結束,我敢打賭十塊錢,一定會颳起一股北美稱王的風潮。你可要搞明白,在北美稱王和在南洋的某個倒上做王,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美洲不必大明本土,那邊的人口一千萬,至少有八百萬條步槍。就算是一個女人在北美,也是能拿起步槍打仗的。”

張廣德成功的引起了陳平的注意力,其實這個話題陳平一直不願意提,但是張廣德現在提出來是有原因的。因爲這一次談判結束之後,他即將以內閣總理助手的身份,進入大明內閣。正是因爲這個身份,棄武從文的張廣德才會提出這麼一個敏感的話題。美洲現在是大明的殖民地,也是大明遼東財團的基本盤。這個現狀必須要打破,否則隨着實力的膨脹,忍心必將也跟着膨脹。就名義上來說,陳璞不具備稱王的條件,但是不影響他做一個實際的美洲王。在北美,所謂的大明陸軍的軍費,都是直接從北美的稅收里扣除。

隨着航海事業的大發展,現在的美洲是大明最大的移民區,那裡跟印度還不一樣。在印度,大明統治者都住在城鎮內,不完全統計有一千多個土王,通過他們來實現對印度的通知。也就是說,印度是大明的領地,但還不是領土。在北美就不一樣了,這裡是大明的領土,有王和沒王是兩個概念。

“你有什麼想法?”陳平皺眉反問,張廣德笑道:“很簡單,現在的總督還是太少了,我看再來一百個就差不多了。”這話的意思就一個核心,利益多元化。

“這樣麼?”陳平沉吟一番,點點頭道:“回去再說吧,我記在心上了。你放心,以父親大人的眼光,早就該看見這個問題了。再說了,陳璞也未必有稱王的野心。”

“就怕尾大不掉啊!”張廣德如是說,陳平笑道:“我的大發銀行還尾大不掉呢,說吧,你家看上哪塊地方了?難道是紐約?”

“不是開玩笑,黃袍加身還不是自願的呢。這種事情,必須提前預防。再不濟,弄成印度那樣的模式,以州爲單位設一個一個總督來分權,都比一家獨大來的好。經濟上,大發銀行必須提前佈局。至於說到地盤,美洲那地方,就算在多數商人的眼睛裡,也是蠻荒之地。現在的美洲局面,何嘗不是陳相苦心經營的結果?必須要讓國內的商人看見美洲能給大家帶來利益,比如說美洲的棉花,質量好,價格低,對於大明的紡織業而言,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這話就觸及到陳平的利益了,他的情人米拉在印度經營的就是紡織業,而且目標市場是歐洲。印度本土的市場,倒沒顯得那麼重要。導致現在的印度,民間還有大量的收工紡織業存在。在印度推廣棉花種植,反過來促進了印度的手工業的發展。

工業革命開始的地方,從來都不是重工業,而是紡織業。千萬不要小看紡織業,這玩意纔是工業的起點。大明現在的紡織業分佈,主要集中在遼東和江南。江南的紡織業,以絲綢爲主,棉布佔有比例稍遜一籌。遼東紡織業,則以毛紡爲主。

由於紡織業的發展,帶動了整個大明工業化的發展,反過來由於紡織業的發展,對大明江南和遼東的糧食生產,起到了一個反作用。有土地的都去種桑葉、棉花、養羊,種糧食的反倒少了。好在大明的殖民地夠多,糧食可以得到彌補。南洋各地的大米,還有北美的麪粉,都是大明市場的主要供應商。

“你的意思,我可以在北美投資紡織業?毛紡還是棉紡?”陳平不動聲色的問了一句,張廣德道:“北美大陸的東海岸,根據勘測,什麼資源都有。想要發展任何工業,都不缺原料。還有五大湖作爲水運的通道,那裡是絕佳的發展工業的地區。再者,南方則有大片的土地可以種植棉花和糧食。”

張廣德說着話,從懷裡摸出一本書,遞給陳平道:“你回去仔細拜讀一下吧,這是陳相對於北美的一些分析,內閣成員纔有機會看的到。”

陳平小心翼翼的接過小冊子,他知道父親手裡有很多資料,就是不知道放在哪。在張家莊,陳凡接手了陳燮的一部分資料,不過都是跟格物有關的。正因爲這些資料,陳凡才能在電信方面走的那麼遠,走的那麼快。反過來看金融方面,陳燮沒有太多的資料拿出來。

回到船艙,正在寫東西的米拉立刻站了起來,躬身相迎。陳平擺擺手:“來杯茶水。”說完便坐下,仔細的閱讀這本小冊子。打開扉頁,上面有一句話,北美,天選之地。

這本書從地理位置開始講,仔細的分析北美的實際情況。真實反映了陳燮爲何對美洲如此重視的原因。先分析,美洲有多少資源,自然環境如何,地理位置如何。再分析,隨着歐洲移民的不斷增加,美洲移民達到一個數量,爲了維護自身利益,必將尋求獨立。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明不插手的情況下。

那麼現在再回過頭來看,大明現在看似強大,實際上在科技上領先的優勢並不大,歐洲一旦奮起直追,在二百年內必將能追近大明。到時候一個獨立的美洲國家的存在,完全有機會趁着大明和歐洲之間因爲利益再次爆發戰爭的機會,發展壯大自身。最終對大明構成威脅。

小冊子的最後,還有一個很奇怪的說法,這個世界上能夠對大明構成威脅的地區只有兩個,一個是美洲一旦出現獨立的國家,另外一個是俄羅斯。所以,大明必須提前做準備,在獲得美洲利益並且鞏固的同時,提防北方的熊。

———————————————————————————————

第320章 星夜南下第117章 這麼簡單都沒想到月底了啊求月票第43章 基礎生活設施建設第64章 幸運兒還是倒黴蛋第155章 增加產能勢在必行第317章 吃兩頭,還得分一份保護費第337章 “朝鮮保護者”第631章 宰凱子第772章 禪位之前第449章 準備就緒第100章 節操掉盡第558章 居心不良第657章 意外還是陰謀?第817章 誰搶誰?(中)第882章 國家的責任第413章 蒙古騎兵至月底了啊求月票第45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56章 開公司當老闆第507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670章 “天下人”第412章 堅定的平推第877章 築路(五)第772章 禪位之前第269章 明朝版登陸作戰第852章 迎新政策風波第875章 築路(三)第447章 不能失去的第390章 埋人三部曲(中)第797章 帝國主義分子的習慣第453章 烏龍首輔第115章 時間軸(一)第701章 走訪第121章 惡客登門第438章 養成第194章 謹慎無大錯第749章 你說個數第773章 最現實的問題第897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十)第254章 登州新鮮事第219章 講道理第769章 錯中有錯,結果不錯第440章 必然的內訌第246章 保密意識第343章 海權之路第807章 風雪來臨第750章 一個“誠”字第385章 挖一個大坑第九百零六章第407章 準備玩一把大的第585章 懲罰之戰第793章 無心插柳第195章 來者不善第79章 你個牲口第435章 承諾第213章 醜話也要人來說第628章 爭論又起第60章 不出所料第394章 告一段落第666章 彷徨第535章 貿易逆差第847章 講道理是沒用的第256章 徹底懾服第105章 出征第262章 選擇題第130章 捷報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444章 外室第64章 幸運兒還是倒黴蛋第697章 轉變觀念第352章 四國盟約第22章 經營新概念第165章 孫元化的苦惱第160章 難民潮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第461章 殺殺殺第599章 巨大的危機第34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兒(上)第792章 市場的問題用市場手段來解決第117章 爲什麼?第619章 新貌第850章 決戰埃及(二)第767章 終極目標第633章 賺還是賠?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128章 轉進的本質第881章 世界新格局第441章 征服者第785章 重心轉移第489章 聲東擊西第882章 國家的責任第277章 拼死一搏第880章 依法治國第684章 挽回的辦法第456章 穩打穩紮第907章 斬斷熊爪第803章 來自土着的奉獻第54章 家學淵源第289章 開封城下第二百三十四 蘇州之行
第320章 星夜南下第117章 這麼簡單都沒想到月底了啊求月票第43章 基礎生活設施建設第64章 幸運兒還是倒黴蛋第155章 增加產能勢在必行第317章 吃兩頭,還得分一份保護費第337章 “朝鮮保護者”第631章 宰凱子第772章 禪位之前第449章 準備就緒第100章 節操掉盡第558章 居心不良第657章 意外還是陰謀?第817章 誰搶誰?(中)第882章 國家的責任第413章 蒙古騎兵至月底了啊求月票第45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56章 開公司當老闆第507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670章 “天下人”第412章 堅定的平推第877章 築路(五)第772章 禪位之前第269章 明朝版登陸作戰第852章 迎新政策風波第875章 築路(三)第447章 不能失去的第390章 埋人三部曲(中)第797章 帝國主義分子的習慣第453章 烏龍首輔第115章 時間軸(一)第701章 走訪第121章 惡客登門第438章 養成第194章 謹慎無大錯第749章 你說個數第773章 最現實的問題第897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十)第254章 登州新鮮事第219章 講道理第769章 錯中有錯,結果不錯第440章 必然的內訌第246章 保密意識第343章 海權之路第807章 風雪來臨第750章 一個“誠”字第385章 挖一個大坑第九百零六章第407章 準備玩一把大的第585章 懲罰之戰第793章 無心插柳第195章 來者不善第79章 你個牲口第435章 承諾第213章 醜話也要人來說第628章 爭論又起第60章 不出所料第394章 告一段落第666章 彷徨第535章 貿易逆差第847章 講道理是沒用的第256章 徹底懾服第105章 出征第262章 選擇題第130章 捷報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444章 外室第64章 幸運兒還是倒黴蛋第697章 轉變觀念第352章 四國盟約第22章 經營新概念第165章 孫元化的苦惱第160章 難民潮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第461章 殺殺殺第599章 巨大的危機第34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兒(上)第792章 市場的問題用市場手段來解決第117章 爲什麼?第619章 新貌第850章 決戰埃及(二)第767章 終極目標第633章 賺還是賠?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128章 轉進的本質第881章 世界新格局第441章 征服者第785章 重心轉移第489章 聲東擊西第882章 國家的責任第277章 拼死一搏第880章 依法治國第684章 挽回的辦法第456章 穩打穩紮第907章 斬斷熊爪第803章 來自土着的奉獻第54章 家學淵源第289章 開封城下第二百三十四 蘇州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