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牆倒衆人推

刑部尚書很頭大。

“你們說,這個案子怎麼審?”刑部尚書撓撓頭,覺得自己頂上的三千煩惱絲就快保不住了!

“要我說啊,還是呈給皇上,由皇上定奪吧?”刑部左侍郎試探問道。

右侍郎沒好氣瞪他,“什麼都沒查,什麼都沒問,就這樣呈交皇上,皇上要是問起來,咱們怎麼回答?”

要他說,這種家族糾紛,擺明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鎮江伯府有錢,永寧侯府沒錢,親戚間相互幫襯着錢財,這不是很正常的嗎?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嘛!

現在不過就是,鎮江伯不甘總是爲永寧府的花銷付錢,而永寧侯府上上下下大手大腳花錢花慣了,不肯讓冤大頭就這麼跑了,於是天天上鎮江伯府去鬧騰,想要逼得鎮江伯受不了,鬆口答應他們繼續供應他們花銷。

只是,這回他們錯估了,鎮江伯非但沒答應他們的要求,反倒將他們一家子全告了官。

其中一項罪名,便是意圖謀害塗家子嗣。

“單就這項罪名,就沒辦法輕放。”刑部尚書重重嘆息,永寧侯一家也是,做得太過份了!

滿府開銷近半都是在鎮江伯府的鋪子賒賬,兒孫在外的花銷也都掛在人家的帳上,這還不夠,竟然還想謀害人家子嗣,真不怪看似老好人的鎮江伯要動怒翻臉。

鎮江伯狀告永寧侯府一事,在京裡掀起了軒然大波,早些年,永寧侯權勢遠大過鎮江伯這新貴,老永寧侯給嫡長子周仲春求娶鎮江伯原配嫡長女塗氏爲妻。人都說是鎮江伯府高攀了!

可是隨着時光推移大浪淘沙,永寧侯府後繼無人,沒人重振老永寧侯昔年榮光,但鎮江伯府卻不然,鎮江伯世子可是在塩運使這個位置上一坐數年,年年考績都是優呢!

反觀永寧侯府呢?

永寧侯除了個侯爵頭銜,身上是既無實職也無虛銜。世子更是連太學都只讀了一年就被淘汰了。至於他其他兄弟,就更甭提了,連太學都進不了。學文不成,習武也吃不了苦,無人重振祖輩榮光。

老永寧侯和老鎮江伯一樣,長年在外征戰。把家業、兒女都交給妻子,老鎮江伯夫人是繼室。對元配嫡長子她是輕不得重不得,見他行事荒唐,多說他兩句,他長姐塗氏就會怒氣衝衝的回孃家來給弟弟撐腰。老鎮江伯夫人無奈,只得不管他,並嚴加管教自己的兒女。

後來。老鎮江伯從戰場上歸來,發現長子不止不成材。竟然還嫌他這做父親的礙眼,收買了他身邊侍候的丫鬟想毒死他,虧得他命大,逃過一劫,只是這逆子是不能再留在府裡,他不顧長女反對,將他除族,並打斷他一雙腿,將他拘在老家,交給心腹看管。

然後把家業傳給了繼室所出的嫡次子,也就是現在的鎮江伯塗方海,他也許很平庸,但好在他有一個賢妻,和出色的長子。

永寧侯府就沒鎮江伯府那麼幸運了!

老永寧侯一輩子爲大燕效命,征戰四方,妻子卻是個心慈手軟耳根子軟的,長子周仲春眼高手低是個庸才,次子周仲夏比長子略好些,但都不及麼兒周仲秋的聰慧和能言善道。

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周仲夏相貌俊美又會討老人家歡心,老永寧侯夫人一度想要丈夫改立麼兒爲世子,這件事在周家引起不小的風波,後來雖然不了了之,但終究讓兄弟間有了隔閡。

偏疼小兒子的老永寧侯夫人事事順着麼兒,就像塗三夫人一樣,兒子沒開口要錢,她就已經雙手奉上,以爲家裡有着金山銀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她寵着麼兒,長子夫妻和次子夫婦看着眼裡,心裡怎麼會沒有想法。

於是等老永寧侯過世,永寧侯繼承家業才赫然發現,家產已被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揮霍得差不多了!

知道內情的人家,說起永寧侯府時,都忍不住要教訓自家兒孫,娶妻娶賢!看看兩代永寧侯夫人,一個是胡塗耳根子軟,一個是囂張跋扈心思惡毒,前者就不說了,後者竟然縱容孫子的妾室,給孃家侄孫媳婦下毒?

既然都能謀害孃家子嗣了,那她有沒朝女婿和孫婿家下毒手呢?

消息一出,周家的親戚們人人自危,周家出嫁的姑奶奶、姑太太們哭哭啼啼的喊冤,其實高門大戶的內宅裡,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足爲外人道的隱私,兄弟鬩牆、妯娌不合、妻妾爭風、嫡庶爭寵,怎麼可能是乾淨的?

有的時候是,主子們無心去爭鬥,可耐不住底下的人要爭出頭啊!

跟着姑娘嫁到婆家的人,想要立足,就要想法子把姑爺院子裡的那些老人打壓下去,而那些自小侍候少爺長大的丫鬟、僕婦,又怎麼肯被這些新人踩下去?

於是乎競爭無所不在,時不時你踩我一腳,我絆你一腿的,要是自小侍候少爺長大的通房丫鬟們加入戰局,那情況就更加激烈了!

而這還只是新婦進門後,陪房和陪嫁丫鬟們與侍候姑爺的老人之間的衝突,若再加上婆婆、太婆婆院子裡的人,還有妯娌們的人,那可就熱鬧了!

所以周氏女們沒有辦法說自己絕對清白,但因爲這件事,使得她們的處境更加艱難。

不止周仲夏的女兒、孫女們怨怪永寧侯夫人,就是永寧侯夫人的女兒和孫女也怪她。

永寧侯夫人氣死了,她真沒授意讓範安蘭去害範安菊啊!她頂多,只是沒攔着而已嘛!誰知道那個死沒良心的傢伙,竟然就告到官府去了呢?

不得不說,這件事成了年前,京城裡最熱門的話題,平頭百姓們不用操心這案怎麼審,這罪怎麼定。他們就熱衷在這豪門權爵間的恩怨糾葛。

對範家來說,除了範大老爺因範安蘭之故,十分關心此案外,其他人都不怎麼放在心上,畢竟範安蘭已不是範氏女。

不過範安柏因在皇帝身邊當差,所以對此案是不得不關注,尤其當皇帝看了卷宗。發現塗家的直接受害者和周家的加害者都姓範。他不得不回答皇帝的疑問。

“是,她們二人都是微臣的庶妹,塗家孫媳範安菊被記在母親名下的二妹。而周家那位範姨娘,則是已被出族的三妹。”

皇帝對周姨娘母女的事略知一二,他同情的看着範安柏,“朕聽說。這周氏也曾意圖謀你母親?”

“是,臣聽家裡人說。當時母親懷着微臣,因是頭胎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懂,對周氏送來的吃食毫無防備,一個不注意補得太過。生產的時候差點就難產了”

皇帝聞言,好奇的追問起來,把範安柏問得是面紅耳赤。最後只得以不是學醫的,不懂其中藥理並建議皇帝不如去問御醫們。才得以脫身。

不過誰也沒想到,皇帝這一好奇,竟然讓他追查到,其生母的死因。

原來當年先帝元后身體一直很健壯,皇帝記得很清楚,他母后還能跟着父皇去秋獵,她可不是坐着御輦,而是全程騎馬陪着先帝去圍場,元后身手矯健,獲得不少獵物,把那些矯揉造作的宮妃們給比得頭都擡不起來!

只是突然間,元后的身體變差了,然後沒多久就撒手人寰。

皇帝當時還小,雖知道母后的死有蹊蹺,卻不知從何查起,登基後,太后把持着後宮,他想查卻處處碰壁,只得將這事放在心裡。

直到現在。

範安柏說起,才讓皇帝有了新的想法。

周、塗兩家的官司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不管有沒有得手,有犯意、有人證、物證,足矣!

範安蘭原以爲自己所爲不過就是件小事,再說,又沒真的造成傷害,不想,卻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永寧侯被申斥,令其在家好生反省,永寧侯世子等,皆有他案在身,還押,女眷除範安蘭伏法外,其餘人發還。

從大理寺女監出來,永寧侯夫人恍如隔世,雪花輕輕飄落,碰到了她的臉頰,然後化成水,滴落到她的衣領,滑到衣服裡,令她打了個寒顫。

“夫人,雪大,咱們先上車吧?”府裡的大總管親自帶着趕車來接人,丫鬟撐着傘走過來道。

世子夫人等人跟在侯夫人身後,緩緩步出大理寺大門,丫鬟們忙上前侍候她們上車,一路無話,回到府門前,大總管請侯夫人跨火盆,然後拿着柚子葉沾水,灑在她們身上,給她們去楣氣除惡運。

等她們歇息後,纔來向侯夫人稟報眼下的情況。

得知丈夫和兒子還關在牢裡,世子夫人不由氣急,“怎麼回事,不是隻有鎮江伯告我們家而已?怎麼還有他案待查?”

大總管很無奈,他怎麼知道呢?“一開始是隻有鎮江伯告咱們,但後來,陸陸續續又有好些人家狀告侯爺、世子及諸位爺和少爺們。”

永寧侯夫人原本富態慈愛老太太模樣,進了監牢熬了幾個月,整個人迅速消瘦,臉上的線條尖刻,五官顯得格外衰老。“咱們家的親戚都沒有幫着走動嗎?”

大總管苦笑,府裡還有什麼親戚啊?幾位少奶奶的孃家雖有打發人來,但人家都只問幾時能把他們家的姑奶奶接回去,待知道在牢裡時,無一例外的破口大罵。

大總管看了一圈,沒發現範安蘭,不禁悄聲問,“怎麼沒看到範姨娘?三老太太打發人過來問,她幾時能回來?”

“她回不來了!”一個少奶奶沒好氣的道,就是這賤人的錯!要不然家裡也不會遭此橫禍。

大總管面上詫異,其實他在外頭比她們要早知道消息,只是故意問一句罷了!

永寧侯夫人沒好氣的打斷他們的對話,問起永寧侯他們的事,大總管道,“小的昨日纔去看過侯爺和諸位爺、少爺們,他們都還好。”

只是他們官司纏身,說不準幾時會被刑部的人用刑,不過大總管沒說,省得這些夫人、奶奶們鬧騰起來,逼着他想法子救人怎麼辦?

侯夫人塗氏她們畢竟是內宅女眷,對這些事並不是很清楚,只盼着男人們能回來做主。

當日稍晚,永寧侯回來了。

週二老爺得到消息帶着兒孫趕過來,看到他大哥時,差點就認不得了!怎麼會瘦得脫了形啊!

兄弟兩闢室密談近兩個時辰,週二老爺出來時,臉色不怎麼好,他沒有多說什麼,領着自家兒孫走了。

永寧侯夫人久等不到丈夫出來,才急忙帶着媳婦們進屋去,隨即就傳出驚呼,丫鬟僕婦們亂成一團,好一會兒纔有人反應過來,“快,快請大夫來!”

永寧侯中風了,永寧侯夫人也跟着病倒,世子夫人帶着妯娌和媳婦們幾乎要忙昏頭,除了要侍疾,還要打點牢裡,讓丈夫、兒子過得好一點。

當週家這些爺兒們的判決下來時,正好趕上西北傳來喜訊,羌部內亂平息,由羌部黎姓長老勝出爲王,原羌部大王子女及太后皆死於戰亂中,老大王元后之孫於亂中愴慌逃出,投奔北齊。

這日大雪紛飛,通州驛站迎來風塵僕僕的一行人,馬車直入客院,杜雲方扶着小廝的手下車,他的傷是好了,可是留下後患,每當氣候變化,他的胸口就會疼痛難耐,杜雲啓請大夫給他看過,都說沒事,應是心病,就連藥谷的藥鋪坐堂大夫也這麼說,連方子都沒開,只說讓他靜靜休養幾年,若是能想開,就沒事了。

杜雲啓不置可否。

杜雲方卻清楚,自己爲何這胸口爲何會疼痛難耐,因爲他無法忘記,大嫂那些僕婦和丫鬟是怎麼死在自己眼前的,殺死她們的,不是那些流匪,而是萬公子那夥人。

他還記得,小侄女是怎麼被活活摔死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幕,只要閉上眼就揮之不去。

杜雲啓和這個弟弟不熟,雖然肩負起長兄的責任,把他接去任上調養,明知他心病纏身,卻不知怎麼開解他,另一方面,他想,自己是怨怪三弟的,若不是他被人擄走,也不會被人以他爲餌,敲開縣衙大門,堂而皇之的帶着高明亭他們。

長嘆一聲,朝小廝示意,讓他上前去幫忙照顧杜雲方,他轉身和驛丞問起京城的消息。

當得知永寧侯府和鎮江伯府的官司時,他不禁嘴角微抽,再聽到驛丞說,周家男丁如今只剩牙牙學語的幼兒,及永寧侯時,他驚訝的追問,“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要謀害塗家子嗣的是周家的一個姨娘嗎?怎麼世子他們不是被判腰斬,就是流刑?”

“嗐!這牆倒衆人推啊!侯夫人的孃家都把他們一家給告上了,其他被周家迫害的人家,還不趁機跳出來討公道?這周家正在風尖浪頭上,人家都告上了,衙門不能不接!而且還不能審判不公偏袒周家,本來可以輕判的,全都加重量刑。”

杜雲啓想到了萬公子他們,與驛丞又聊了幾句,就說起西北的戰情。()

ps:謝謝小小的阿秀童鞋寶貴的月票、感謝謎之女童鞋寶貴的月票,卡文大神可不可以不要這麼愛我啊!

第861章 陰錯陽差破大案(四)第187章 落幕第119章 賞花宴(一)第602章 發落第518章 任務第688章 彈劾第347章 故人(五)第770章 各有盤算的貴客們(三)第476章 離心(四)第127章 少女心(六)第579章 結親不是結仇第173章 起心動念(二)第329章 明珠還是魚眼(一)第251章 重聚(一)第661章 婚事昏事(一)第870章 月圓人也圓(六)第882章 首飾(一)第794章 福薄第820章 女兒愁(四)第93章 算計無所不在(三)第773章 八仙過海各出奇招(一)第406章 算盤落空不甘心(一)第696章 冷暖自知第404章 棄子第736章 交會第16章 新人舊人第561章 受過第271章 嘴饞第679章 奈何(五)第337章 撲朔迷離的婚約(六)第508章 獵物(四)第194章 賠禮第429章 悔不當初的魯王世子妃第350章 故人(八)第514章 努力掙扎 給enigmayanxi和氏璧的第629章 意外第281章 私心作祟第20章 學伴第729章 絮語(二)第188章 良藥苦口(一)第97章 誰樂意 二第244章 忙碌的年節(一)第59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三)第925章 新院子第78章 迢迢(三)第27章 苦思對策(一)第643章 歸途(五)第948章 寬心第103章 悠哉(一)第478章 悔不當初第557章 苦逼的範安陽第775章 八仙過海各出奇招(三)第231章 嚴格的嚴先生(一)第927章 防不勝防第497章 心大的母子(二)第127章 少女心(六)第98章 誰樂意(三)第298章 武舉初選(一)第498章 探子探子(一)第38章 故舊上門第553章 畫室第716章 孕中瑣事(三)第162章 各人造業各人擔(四)第239章 計差一籌的雲師兄(一)第161章 各人造業各人擔(三)第218章 親事難(三)第800章 撕破第478章 悔不當初第539章 挨訓第919章 榮歸的使節團第463章 現實很骨感(六)第898章 想不到第308章 小宴(二)第25章 自找麻煩(一)第48章 換舊符(二)第131章 缺心眼(三)第885章 分崩離析魯王府第898章 想不到第245章 忙碌的年節(二)第136章 有情總被無情傷(一)第816章 爲難事難爲人(十)第629章 意外第380章 錢是膽(六)第67章 絕境(二)第39章 賞賜第5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第265章 當家難(四)第418章 回門第20章 學伴第284章 落空第736章 交會第493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二)第3章 好丫鬟不好找(一)第615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二)第18章 傷春悲秋無濟於事(二)第882章 首飾(一)第179章 失(一)第53章 犯傻的人真多(二)第182章 蹤(二)
第861章 陰錯陽差破大案(四)第187章 落幕第119章 賞花宴(一)第602章 發落第518章 任務第688章 彈劾第347章 故人(五)第770章 各有盤算的貴客們(三)第476章 離心(四)第127章 少女心(六)第579章 結親不是結仇第173章 起心動念(二)第329章 明珠還是魚眼(一)第251章 重聚(一)第661章 婚事昏事(一)第870章 月圓人也圓(六)第882章 首飾(一)第794章 福薄第820章 女兒愁(四)第93章 算計無所不在(三)第773章 八仙過海各出奇招(一)第406章 算盤落空不甘心(一)第696章 冷暖自知第404章 棄子第736章 交會第16章 新人舊人第561章 受過第271章 嘴饞第679章 奈何(五)第337章 撲朔迷離的婚約(六)第508章 獵物(四)第194章 賠禮第429章 悔不當初的魯王世子妃第350章 故人(八)第514章 努力掙扎 給enigmayanxi和氏璧的第629章 意外第281章 私心作祟第20章 學伴第729章 絮語(二)第188章 良藥苦口(一)第97章 誰樂意 二第244章 忙碌的年節(一)第59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三)第925章 新院子第78章 迢迢(三)第27章 苦思對策(一)第643章 歸途(五)第948章 寬心第103章 悠哉(一)第478章 悔不當初第557章 苦逼的範安陽第775章 八仙過海各出奇招(三)第231章 嚴格的嚴先生(一)第927章 防不勝防第497章 心大的母子(二)第127章 少女心(六)第98章 誰樂意(三)第298章 武舉初選(一)第498章 探子探子(一)第38章 故舊上門第553章 畫室第716章 孕中瑣事(三)第162章 各人造業各人擔(四)第239章 計差一籌的雲師兄(一)第161章 各人造業各人擔(三)第218章 親事難(三)第800章 撕破第478章 悔不當初第539章 挨訓第919章 榮歸的使節團第463章 現實很骨感(六)第898章 想不到第308章 小宴(二)第25章 自找麻煩(一)第48章 換舊符(二)第131章 缺心眼(三)第885章 分崩離析魯王府第898章 想不到第245章 忙碌的年節(二)第136章 有情總被無情傷(一)第816章 爲難事難爲人(十)第629章 意外第380章 錢是膽(六)第67章 絕境(二)第39章 賞賜第5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第265章 當家難(四)第418章 回門第20章 學伴第284章 落空第736章 交會第493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二)第3章 好丫鬟不好找(一)第615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二)第18章 傷春悲秋無濟於事(二)第882章 首飾(一)第179章 失(一)第53章 犯傻的人真多(二)第182章 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