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譁變

李徵二人並沒有抱太久孩子,便被穩婆小心的要了回去。

因爲產房裡的武溪裳,此時還沒有看到孩子,而且孩子出生後,也需要第一次餵食。

放下心來的李徵,依依不捨的將李宏遠交給了穩婆,領着便宜老丈人去書房商議。

雙方坐定,下人奉上茶點,便轉身退回。

“岳父,之前說澤州有事?”

李徵現在身爲山西南路副將,統管澤潞二州的防禦,這是他本職內的事情,不敢大意。

“具體情況不知,聽說鬧騰的挺兇的,傷了十幾個人。”盧懷真輕描淡寫的說道,輕輕抿了一口茶,看向李徵道,“既然餘行則沒有向你發文求援,想必事情不會太大,可能都已經按下去了。”

“估計也是!今日不適合談這個,嘿嘿,哪個,小婿是個粗人,沒什麼學問,這孩子日後還需要岳父多多提點纔是啊!”

既然澤州哪邊沒有什麼消息傳過來,李徵也就認同了盧懷真的判斷,將話題轉移到另一方面。

“此乃小事耳!”

盧懷真沒有猶豫,一口答應下來。

他這個年紀,已是知天命之時。兒女又遠在浙東老家,有一個小孫兒在身邊,倒也是得其所樂。

兩人再談了一會兒小孩,盧懷真便離去了。年紀大了,精力難免不濟,又被李徵之前緊張的模樣給吊住了心神,這會兒直覺得疲累不堪。

李徵送他出府,這才兜轉回來,喜悅的陪在妻兒身邊。

“夫君,妾身幸不辱命,真的生了一個兒子。咱們李家有後了!”

武溪裳摟着兒子,將臉貼在他的小臉上,一臉幸福的說道。

“辛苦你了。”

李徵擦了擦武溪裳臉龐的淚珠,溫柔的說道。

李徵可不相信什麼狗屁的生不出兒子怪女人理論,這方面的根子在男人身上。

兩人說了一會兒話,李徵見到武溪裳剛剛生產完,精神着實疲憊,便叫過丫環照顧兒子,自己也出了房間。

出了門,百無聊賴的李徵,頓時也記起了之前與盧懷真談論的澤州之事。

李徵決定去看看隨風送來的情報,看看其中的緣故。

出乎李徵的預料,這方面的情報竟然不少。

李徵越是細看,眉頭便皺的越高。

事情的起因是官府在分給士兵的田地中徵賦稅,本來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而且仿效李徵每畝田抽稅兩斗的做法,也完全算的上是德政,只是派出去的小吏給壞了事。

在李徵地頭上徵稅,對上李徵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屠夫。

那些小吏基本上個個戰戰兢兢,生怕一個不好觸怒了李徵,直接被隨便按個罪名就地解決。

之前也有小吏想玩玩擦邊球,多收了一些踢鬥糧,但最後的結果是自己的腦袋被人當了球踢。

就算已經這般慘了,那喪心病狂的屠夫還覺得不過癮,又給人按了個窩藏流寇,煽動民亂的罪名,二話不說便給人抄了家。

這種完全是強取豪奪般的作法,卻是根本無人幫他們出頭,無論是知府大人,還是拜託一些故舊在京告狀,都是石沉大海。

因此今年的夏收,這些小吏們不能上下其手,大家都是損失慘重。眼看這李徵田地越來越多,未來可見的是,他們的損失將不可避免會繼續下去。

因此今年突然多了十多萬畝可以撈油水的田地,這些小吏都幾乎瘋狂了。

不僅火耗踢鬥等十八般武藝齊出,更是創造性的發明了公差補償費,護境安民費等等新名詞,恨不得一次性將之前的損失全部收回來。

這還是知府衙門再三交待不得多收賦稅後結果,花樣繁多的稅種雖然單個不多,但總合下來卻是達到了畝均六七斗的程度了。

說良心話,這種賦稅比起前幾年的小吏小說,已經是良心價了。

但抽自剛剛開荒的田地,這樣的賦稅基本上足以令所有人都白乾不說,還得倒貼一部分錢糧。

這樣的稅收自然讓各家鬧騰起來,尤其是有青壯在新軍中的家庭,鬧的是最兇的。

雖然之後知府衙門見情況不妙,又急忙撤消了部分賦稅,但最後還是有近四斗的收成要充公。

這個結果自然讓之前應徵入伍的青壯不幹了,若是需要交這麼重的賦稅,那他們還不如依舊租種別人的田地,還不用入伍耽誤農活。

雖然目前還在解決之中,但官府中小吏們已經不準備再退讓了,畢竟若真的只收兩鬥賦稅的話,他們這一年算是白忙活了,他們家家也是需要魚肉過活的。

這些如同非洲草原上鬣狗一般的小吏,有着鬣狗一樣的脾氣。已經咬進嘴裡的肉,無論猛獸如何驅趕,只要不當場打死他們,他們還是會將肉吞進肚子再談其他。

後續的情報顯示,餘行則明顯已經吸取了之前徵稅過重引起百姓民亂的教訓,極力支持趙海主張的按說話的賦稅數量徵收。

但這卻令得小吏們個個不滿,在羣起抵制之下,餘知府也成了光標司令,他的下令根本出不了大院。

餘行則並非善男信女,破家縣令,滅門知府也不是空穴來風。但是面對所有小吏的一致抵制,他也根本無法任何的辦法。

總不能不管不顧,直接全部殺掉吧。

他不僅沒這個魄力,更加沒這個資本。他可不是李徵,身上的不斷的戰功作爲護身符。

而且更要命的是,原本無人問津的荒田,地方縉紳們卻是突然感興趣起來。

如果是之前那些草長的比人高的荒地,縉紳們並不感興趣。

因爲李徵極低的田佃影響,他們自家的田地上,佃戶數量已經有些不足了,如今基本上都是家生的老佃戶在支撐着,對荒地有心無力。

但如今這些荒地已經被開墾了出來,他們的想法便開始多了起來。雖然沒有足夠的佃戶開墾田地,但不表示他們不想着先拿下,留給子孫後代。

正因爲這些人在背後支持和慫恿,小吏們纔敢於團結起來,與知府剛這一波正面。

他們之所以能夠勾搭在一起,也正是利益關係。

小吏們通過拉高賦稅數量從中大賺一筆,逼的普通百姓爲了賦稅只能賣田交賦。

這些縉紳可以以極低的價格得到土地,雙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唯一受損的百姓,那是什麼東西,敢作亂自有官軍去鎮壓。

李徵雖然之前因爲低田佃,而被這些縉紳恨的牙癢癢,但對於潞州軍的戰力,他們卻是相信的。

因此他們根本不怕有人鬧事,反正會有人來擦屁股的。

李徵是正常人,除了給生活尚不能處理的年幼兒子擦屁股外,還沒有給外人擦屁股這個愛好。

尤其是這種給別人擦屁股,別人還一副看你二百五的混帳傢伙們。

不過始終的防備還是需要的,而且該如何從中獵取好處纔是李徵應該第一位考慮之事。

畢竟自己也得給兒子掙奶粉錢,不能這般坐吃山空。

……

在李徵那邊還在詳細讀着情報之時,澤州那邊已經開始有些火藥味了。

在知府衙門數次干涉卻毫無進展之下,收稅的小吏們卻是鐵了心要拿回原本屬於自己的一切。

並不是每個文官都會有餘行則的考量,甚至可以說。

在這個時代,餘行則這種稍微給百姓讓利的官員,纔是這個時代的另類存在。

小吏收稅時多收雜稅,肆意提高賦稅數量,各地官員並非瞎子,不會看不出來,但是肯阻攔着萬中無一。

其中原因也很現實,因爲所有的收入都不會少了他們的一份。

所謂千里爲官只爲財,這可並非說說而已。

小吏們擔着罵名,縣官卻是拿着錢糧的大頭,這種愜意之事試問誰不願意去幹?

因此,雖然知府衙門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不得多收取賦稅,但是又有誰會在乎?

所謂兔子急了還咬人,而且這年頭誰還沒點黑材料?

真的逼的急了,大不了一拍兩散,大家拼一番背後的人脈唄。

因此賦稅還是在各級縣令手中,強硬的開始推行起來。

崇禎五年九月初三,陽城打響強硬收賦的第一槍。

所有頭鐵的官軍家屬,基本上都被打的滿頭大包。面對着百多名衙役和幫閒,散戶的力量明顯差了許多,根本沒有絲毫抵抗的能力。

鬧事的被打個半死,扔進大牢。

其家直接被如狼似虎的衙役直接破門而入,將所有的糧食和銀兩全部搜刮一空。

殺雞儆猴的舉措十分的有效果,最頭鐵的十幾戶人人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後,大部分觀望的百姓便十分老實的拿出自家的產出,戰戰兢兢的等待命運的擺佈。

見到下面的百姓再不敢與自己叫板,收稅的小吏便開始膨脹起來了。

許多人已經不在滿足於之前已經設定好的紅線,開始瘋狂的死亡邊緣試探着。

比如踢鬥也是一門技術活,經驗豐富的踢鬥者,可以踢出任意自己想要的斤數。

原本只是一腳踢掉十斤糧食的傢伙們,在小吏們的暗示下,開始變得越發囂張起來。

這些踢出來的東西可是實實在在多出來的利益,與各個踢鬥人的利害息息相關。

心軟的或許只會稍稍踢的十斤餘斤,但大多數踢鬥人已經被磨鍊的心黑如鐵了,一腳踢掉半鬥也是稀鬆平常。

被踢掉的米糧,自然是需要百姓再次補上的,這樣一來,原本要收取的畝均四鬥,一下子就變成了畝均八斗!

畝均八斗,這對於開荒田地來說,是一個要命的數字了。

荒田第一年的收成,甚至連八斗都不一定有!這般辛苦一年,產出全部交了賦稅卻依舊不夠,還需要自己再掏腰包補貼上去,是個人都忍不下這口氣。

但在如狼似虎的衙役面前,他們卻不得不忍。因爲忍不了的,已經進了牢房,遍體鱗傷的也不知道還能再挺個幾天。

這還是有子弟在軍中的家屬,對於治下的自耕家,這些人的態度就更加直接了當,完全沒有任何的遮掩。

今年的秋賦,直接比夏賦多了一倍,甚至某些不老實的傢伙,他們的賦稅可能高達畝地四兩銀子之多!

這個定價已經不是在收賦了,完全就是在逼迫別人在造反和賣兒賣女之間做選擇了。 шшш⊙t t k a n⊙¢ ○

在這個關頭,站出來當善人的永遠是當地的縉紳。

他們在人前流出鱷魚的眼淚,他們在人前涕淚交零,不惜自碇老臉,聲淚俱下的爲自家地頭的百姓求下了近一成的賦稅減免。

然後便在無數百姓感激涕零聲中,用最低的價格將百姓們的糧食和田地全部收入囊中,順便再借出無數的高利貸子。

這一輪的報復性賦稅,澤州境內的普通百姓頓時再一次掀起破產的浪潮。

在這種壓抑的氣氛下,是官吏與縉紳們的狂歡。

官吏獲得了大量的錢糧,而縉紳們則是獲得了大量便宜到幾乎白撿的熟田,雙方合作無間,親如一家。

每多破產一戶,官府收賦的對象就少了一個,爲了既定的賦稅數量,他們就只能將這一戶的賦稅加予其他百姓身上。

然後就是更多的百姓破產,剩下的便承擔更重的賦稅,然後循環往復。

這如同歷史的輪迴,唯一不同的是,這種輪迴實在太快了一些。

新興王朝,從興盛到衰敗,就是在這種土地兼併輪迴中一點點走向毀滅。

只不過這個循環可能是數十年一次,或者最少十年一次。

但在明末這個時代,天災不斷,官吏橫徵暴斂,縉紳們慾壑難填,此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集於一體。

因此這種土地兼併頻率委實太過了一些,已經達到了一年兩次。

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將看似龐大的大明帝國轟然推倒,從崇禎初年全國安寧,只有東北鬧騰,到各地全面烽火,然後北京陷落,用時甚至還不足一代人。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終於澤州新兵營中出現了數十逃兵,這些逃兵並不是空手而出,而是帶着他們的武器離開。

接下來的幾日,數個收賦時手段極爲暴虐的小吏,全家都被滅門,住所更是被一把火燒成灰燼。

雖然這些逃兵很快被新兵營抓獲大半,這些人甚至被當衆處刑。但這種高壓政策不僅沒有嚇住其他的新兵,反而讓他們個個都怒火萬丈!

崇禎五年九月底,一場兵變自新軍營地爆發開來。

澤州遊擊趙海彈壓之時,差點被亂兵斬殺當場,重傷而逃。

失去控制的亂兵,直接肆虐了整個澤州城,無數的縉紳豪族在這場亂事中元氣大傷,逃散一空。

澤州城毀滅的最徹底的,是盤踞在本地幾乎數百年的胥吏家族,他們在動亂的第一天便直接灰飛煙滅,無論老幼,鮮有幸存者。

當兵變發生之時,而他們心中那堅固如山的支持者潞州營,似乎根本沒有插手的意思。

駐紮於近在咫尺高平縣的徐勇部完全保持了沉默,甚至還收縮人手,固守營寨。

駐紮於沁水的李悅藉口大批流寇在烏東嶺外遊蕩,始終按兵不動。

直到兵變第三天,城中大族縉紳已經傷亡十之八九之後,潞州營卻是突然出動了!

第431章 一片悽慘第480章 動盪第一九零章 洛陽城下第一八一章 救還是不救第461章 爆發第532章 使者到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336章 騎虎難下第228章 收穫滿滿第275章 打氣第一九三章 終於出現了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二百章 遠竄第374章 破營第二百章 遠竄第一四七章 淵源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第277章 分我兩千顆吧第383章 騎兵爭鋒第438章 終於到來了第513章 皇太極死了第281章 偷襲第382章 末路第一三八章 示好第249章 太原府(3/3)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329章 闖王的抉擇第321章 陰謀的味道第一七一章 這也太貴了吧第223章 空耗第218章 惡魔在人間第五章 營嘯第307章 償還過錯第230章 報捷第一八零章 三面包圍第376章 大戰在即第七十一章 火銃第一八一章 救還是不救第438章 終於到來了第319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七十六章 統一事權第三十二章 全滅第418章 炮戰第八十五章 無所畏懼第四十二章 升官發財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414章 來客第300章 孤家寡人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482章 生路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216章 膠着第一百零一章 深夜召訪第一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八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一十五章 鎮守參將第431章 一片悽慘第241章 這個人叫陳奇瑜第七十三章 護田隊第一五八章 士氣高昂第307章 償還過錯第216章 膠着第二百章 遠竄第三十四章 眼光高了第一七一章 這也太貴了吧第一七八章 出帳相迎第一六四章 出全力了第269章 大軍壓境第208章 譁變第447章 入城第276章 城破了第一七零章 有些抑鬱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384章 頑強第262章 爲何就是不懂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216章 膠着第518章 突圍第一六八章 完全凌亂了第一九六章 均勢第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一七一章 這也太貴了吧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487章 放開手腳第六十五章 縉紳的吃相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四十章 回城第350章 接戰第一百零六章 終於堵住了(第四更,繼續求票)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六十六章 談判第276章 城破了第477章 練刀第418章 炮戰第447章 入城第526章 視察第451章 李曹操第一八七章 試驗第521章 末路
第431章 一片悽慘第480章 動盪第一九零章 洛陽城下第一八一章 救還是不救第461章 爆發第532章 使者到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336章 騎虎難下第228章 收穫滿滿第275章 打氣第一九三章 終於出現了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二百章 遠竄第374章 破營第二百章 遠竄第一四七章 淵源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第277章 分我兩千顆吧第383章 騎兵爭鋒第438章 終於到來了第513章 皇太極死了第281章 偷襲第382章 末路第一三八章 示好第249章 太原府(3/3)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329章 闖王的抉擇第321章 陰謀的味道第一七一章 這也太貴了吧第223章 空耗第218章 惡魔在人間第五章 營嘯第307章 償還過錯第230章 報捷第一八零章 三面包圍第376章 大戰在即第七十一章 火銃第一八一章 救還是不救第438章 終於到來了第319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七十六章 統一事權第三十二章 全滅第418章 炮戰第八十五章 無所畏懼第四十二章 升官發財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414章 來客第300章 孤家寡人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482章 生路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216章 膠着第一百零一章 深夜召訪第一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八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一十五章 鎮守參將第431章 一片悽慘第241章 這個人叫陳奇瑜第七十三章 護田隊第一五八章 士氣高昂第307章 償還過錯第216章 膠着第二百章 遠竄第三十四章 眼光高了第一七一章 這也太貴了吧第一七八章 出帳相迎第一六四章 出全力了第269章 大軍壓境第208章 譁變第447章 入城第276章 城破了第一七零章 有些抑鬱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384章 頑強第262章 爲何就是不懂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216章 膠着第518章 突圍第一六八章 完全凌亂了第一九六章 均勢第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一七一章 這也太貴了吧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487章 放開手腳第六十五章 縉紳的吃相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四十章 回城第350章 接戰第一百零六章 終於堵住了(第四更,繼續求票)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六十六章 談判第276章 城破了第477章 練刀第418章 炮戰第447章 入城第526章 視察第451章 李曹操第一八七章 試驗第521章 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