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聖手療疾皇后隱秘

107聖手療疾,皇后隱秘

太后說着,就伸手搭在一個黃袱小枕上,套着米珠團壽金護甲的小指微微有些顫抖,如意凜神靜氣,以三指先搭了左腕,又請右脈摸了,脈象細數,又觀其舌苔舌光少苔,雖瞧着有些像是了肺癆之症,但病卻未到那個症侯,只是有些微的肺腎陰虛,怎麼好好的就咳了血,人也瘦成這般。

正疑惑道,一陣賊風從窗戶灌了進來,風吹散如意的長髮,因是跪着診脈,有幾根髮絲不小心飄落到太后乾枯瘦黃的手背上,太后大驚,人往後一退,眼裡露出恐懼之後,手從如意臉龐劃過,尖銳的護甲差點劃傷瞭如意的臉,平陽公主驚聲道:“母后,你怎麼了?”

太后的脣微微顫抖着,喃喃道:“蟲子,有黑色蟲子爬到哀家手上來了。”

平陽趕緊幫着太后細細檢查了一下,疑惑道:“母后,哪來的蟲子?”

如意微微一怔,剛剛明明是自己的頭髮,怎麼會被太后認作蟲子,若太后中了什麼蟲毒和蠱毒從脈像上也應該能診的出來,但據太后脈像看來,毫無中毒症狀,瞧着她面黃肌瘦的模樣倒有些像營養不良,如意沉了沉眉伏地叩頭道:“據臣女拙見,太后此症大約已有十餘日,每每午後潮熱,骨蒸盜汗,夜寐不安,飲食不思,咯血少痰,探其表則以爲是肺病,實則不然。”

“那以你之見究竟是何症候?”平陽急問道,“太醫院的那幫庸醫可不都當肺……”癆之未說出,平陽立時掩了口道,“太醫左不過是開了百合固金湯,喝了這麼些日子總一點也不見好。”

太后微微蹙眉,眉角卻更顯着向上飛揚,半眯着眼打量着如意,須臾,她沉沉問道:“這麼說,你能擬出更好的方子了?”

前世,如意在後宮浸淫數十年,如今再見太后,卻有種熟悉的陌生之感,厲太后才智非凡,當年她僅憑一介小小宮奴博得帝寵,後宮傾軋爭鬥,她韜光養晦從不露鋒芒,雖然最終沒能登上後位,但她保護兩子平安長大,在七子奪嫡之戰中,她不惜用黑線蟲蠱控制先皇,令先皇修改遺詔,使得天成帝登基名正言順。

天成帝登基初時,根基不穩,民間時有謠傳天成帝是個抄家弒兄的皇帝,更有傳言說天成帝篡改先帝遺詔,朝堂之上若沒有她主持大局,怕天成帝當年也不能坐的那樣安穩,只是如今厲氏一族在朝中勢力過大,厲太后長兄厲元傲現爲左丞相,晉爵“隆盛王”,厲元傲之女厲醒於景和一年被正式冊封爲皇后,也就是現在的厲皇后,太子莫離澈之親母。

如意瞧太后見到髮絲拂過手背就如此驚懼的樣子,興許是心病,但黑線蟲蠱是太后心中的隱秘,若不是莫離雲費盡心機挖了大堆官員,皇子,妃子乃至太后的隱私,她也不得知道這段干係,如今事過境遷,太后忽喇喇的怕起了蟲子來,莫不是她近日接觸過黑線蟲,如今她只能以虛探實,她叩頭問道:“太后請恕臣女斗膽,不知近日可曾飲過不潔之水亦或吃過不潔食物?”

太后一聽身上一陣發麻,幾乎能看見那長長細細的小黑蟲正蠕動着朝自己爬過來,她臉色蒼白如紙,眉心緊皺到一處,額上層層疊疊的皺紋顯得她益發老了,削瘦的雙頰肌肉微微抖了抖,沉了沉眉道:“你這孩子確有幾分意思,十五天前哀家去霞隱寺聽明覺大師講經,回來的路上因天色還早,哀家見煙霞山風光大好,便一時起了興致,遊玩煙霞山,又見煙霞下泉水清澈乾淨便命人取了些喝了,當時哀家中了些暑氣也未在意,待喝完泉水方發現那白玉瓷碗上粘了黑色小蟲,回來後哀家就感身體不適,如今益發的病體沉痾了

。”

如意低着斂容,心內暗笑,原本真給自己猜對了,想來必是太后以爲自己喝下了黑線蟲,日日寢食難安,她咳出血來必是想用力將黑線蟲咳將出來,乃至傷了喉嚨,正好太后有些肺腎陰虛,又見咯血,太醫院的那幫太醫只拿太后當肺病治了,太后心病不除如何能好,她擡了擡眼恭敬道:“敢問太后那小黑蟲是不是細如黑絲,弓身蠕動?”

太后臉上的皺紋更深了,彷彿極不願提起,只單點了點頭。

如意淡笑一聲,也不敢提及黑線蟲三個字,只道:“太后不必掛心,這方子倒極簡單,臣女趕緊先制了藥讓太后服下,左不過到明兒早晨,必將太后腹內小黑蟲全部瀉下,到時太后之病也可痊癒了。”

平陽公主一聽如意說的這樣簡單,心鬆了幾分,忙笑道:“你快些制了藥,好叫母后的病早些好了。”

太后憔悴不堪的面色也好了三分,心想着若真能將那些惡人心的蟲子全部瀉下,自己也不至於日夜難安,恨不能將手伸進喉嚨裡將那些個蟲子全部扒拉出來了,她看了看如意點頭讚道:“你若真治好了哀家的病,哀家必重重有賞。”

如意忙陪笑道:“太后福澤深厚,自有佛祖庇佑,若臣女真個治好了太后,不過是託了太后的洪福罷了。”

太后伸手指了指如意,笑着對平陽道:“你聽聽,這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原本還以爲哀家這次逃不過這病災了,這如意果真是個福星,你速去制了藥,哀家倒有些耐不住了。”

如意領命而去,只取了巴豆,番瀉葉搗製成泥,和着栗子粉製成指甲蓋大小的薄片,然後取了黑色絲線弄成黑線蟲大小模樣和着蜂蜜細粉製成餡包進薄片之中,統共也只制了五顆丸子,和着米湯喂太后服下。

到了夜間,太后覺腹痛如擂鼓,連夜大解五六次方休,第二日清晨也不顧污穢親自看了,心卻放了下來,如意又開了些開胃護嗓之藥親自服侍太后服了,到了中午太后覺腹中飢餓,如意命御膳房早爲太后做好了幾樣精緻清爽的粥和糕點,太后喝了一碗紅稻米粥,如此不過兩日,人也不咳了,臉色也好了不少,如意本就瞭解太后頗深,知道她喜與不喜,所以對待太后色色拿捏到位,至此太后待如意與往日更加不同,十分喜愛與欣賞,款留着如意在宮中陪她說笑兒。

這一天,暮色低垂,天邊飄着沾着霞光的淡淡紅雲,紅雲掩着光傾瀉在金黃色琉璃瓦上,太后興致正好,趁着夕陽西下之時來逛御花園,御花園百花綻放,更開到了那極盛之處,偶有落葉粉瓣被風吹起,帶了些將近夏末秋初的冷寂與蕭殺,石頭漫成的甬道,道的盡頭卻是一池碧水,碧水岸上清廈朗闊,周圍遍種着奇草異藤青鬱蒼翠,有的已結了果實,似紅豆般累垂可愛。

順着雲步石梯上去,卻是一方琉璃頂的水亭,四層重檐,鏤刻精緻,正迎着那一縷夕陽紅光,好似罩上了一層火般,亭內微風徐徐,濃蔭華蓋,亭邊有水氣飄蕩,溼潤的清涼。

一位貴氣十足,端莊富麗的中年女子正依着欄杆坐於亭前長椅之上,椅子上鋪着暗紅色錦絲棉繡墊,女子目光眺望着那汪池水,似乎有些意興闌珊,她收回神思,又將手中的書隨手翻來,卻是《古樂府》,正看見曹孟德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她眸裡帶着幾分哀愁,呆望着這首詩不覺有些刺心,想將這頁翻過,那手兒卻停住了,眼裡似有淚涌過,書輕輕被她掩上,她託着腮將手支到朱漆欄杆之上,只管癡癡的又盯着那汪池水瞧,旁邊的宮女見她這般光景也不敢說一句話,她忽然喃喃的喚了一聲:“文心,你可還記得十四年前的今天?”

“皇后,都過了那麼久了,你何苦還放不下?”那宮女已將四十有餘年紀,面相清秀,穿着一身白色緞繡花鳥圖紋袖邊宮裝,後腦勺上單綰了個清爽的髻,斜插着一支鏨銀如意簪。

皇后長嘆了一聲低低道:“如何能放?我永遠都忘不掉,那一年他陪我走在這清華池畔,我那樣欣喜若狂,可我不知道那是他最後一次陪我走了,十四年前的今天他死了,他是被我親手害死的。”皇后一時失了態,淚就滾落下來,復又望着湖水喃喃自語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阿煦,你死了,我還活着,我卻還活着……”

夕陽如血,灑下最後一抹與餘輝在她臉上籠上一層悽豔的紅光,她聲音低的幾乎只有她自己能聽得見,“阿煦,你曾對我說過你最喜歡喝我釀的女兒紅,可是你爲什麼……爲什麼要喜歡上別的女子釀的酒……爲什麼你認識了她就變了,你對我那樣冷漠,那樣疏離,你叫我怎樣承受的住……”淚在眼眶裡打轉,她忽然咬了咬牙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惡狠狠的罵了一句,“顏汐晚,都是你這賤人!”

她緩緩的站起身子,一襲玫瑰紅水綢灑金五彩鳳凰紋通袖長裙,迎風微微飄蕩,臉上盪漾着日薄西山般的嬌媚,她保養得當,看上去還顯得很是年輕,只是再年輕也敵不過這無情的歲月流淌,她挺直了脊樑傲然的立在那裡,發間插着九鳳金簪耀着烈烈光華,象徵着她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

她冷笑一聲從嗓子眼裡發出狠戾的聲音:“顏汐晚,你死了,你們都死了,本宮纔是最後的贏家,本宮是這堂堂天縱國母儀天下的厲皇后,呵呵……而你顏汐晚,不過是被黃土掩埋的枯骨……枯骨……”她的聲音越來越低,直低到沒有了聲息,而她心裡的怨恨和苦楚卻未減少半分。

爲什麼?爲什麼顏汐晚死了還陰魂不散的纏着她,那個沈如意,那個近兩天一直守着太后身邊陪着太后說笑話的沈如意竟然長得那般像她,皇宮賞月宴,她本以爲自己看到了鬼,可她是最端莊高貴的皇后,怎能失了半點分寸,她的笑她的賢良淑德全都在臉上表現的極好,她暗中派人去打探沈如意,她是寧遠侯府的三姑娘,她的娘叫南宮晚,早就死了,她一直在疑惑南宮晚會不會就是顏汐晚,可她明明看見當年的顏汐晚死了,是被自己下了最烈的鶴頂紅毒死的,她親眼見到阿煦將她埋葬,怎可能會活過來,這絕沒有一絲可能。

那一夜下着大雨,她躲在那叢叢木蘭樹後看着阿煦徒手挖開了一座墓穴,他的手上全是血,指甲都連根折斷了,他哭的那樣傷心,他竟然抱着那個賤人的屍體哭的那樣傷心,她恨的咬牙切齒卻又感覺到一種深切的快樂與最痛的悲哀,快樂是因爲顏汐晚那個賤人,那個高高在上的景朝汐晚公主,那個亡了國還苟延殘喘的亡國公主終於死了,悲哀是因爲她最愛的阿煦,她拿自己生命去愛的阿煦爲顏汐晚的死哭的那樣悲哀,她看着他用顫抖的手捧着溼黏的黃土一點點灑向她的身軀,她怎可能活過來成爲寧遠侯沈致遠的妻子。

她打算選擇遺忘,可沈如意的存在就像一根刺如埂在喉,時時提醒着她,那個賤人曾經奪走了她的最愛,所以當慕容中找到欽天監監正要污衊沈如意是妖星時,她選擇了暗中支持,不然單憑慕容中怎可能讓欽天監監正將污水潑向沈如意,要知道那欽天監監正可是平陽公主的人,若不是自己施壓,他不會背叛公主,擁有高高在上的權利就是好,她可以拿捏着他人的生死乃至他人全家的生死

轉眼之間,妖星變成福星,如今還成了太后面前最得意紅人,這個沈如意不過用了短短數十天的時間,若不是她長得那樣像顏汐晚,她連看都懶的看她,可她的臉偏偏長得那樣像顏汐晚,像的讓她恍惚是不是那個賤人從墓穴裡爬出來要找她尋仇了,她告訴自己,這天下相似的人何其多,但她知道那不過是自欺欺人,不管沈如意和顏汐晚有沒有關係,她沈如意的那張臉就是過錯,最令人痛惡的過錯。

她心緒難平,只覺得身子疲累的空虛,皇上有多少日子沒到她的凝暉宮來了,她怕是數也數不清了,不過近日皇上爲政事操勞,這一段時間一直待在正安殿內批改奏章,每每弄到三更天才睡,不僅是她宮裡,連玉貴妃,衛妃,舒妃那兒也不去,也只翻過苗疆來的那個狐狸精一次綠頭牌。

她正想着,身後的貼身宮女文心輕聲道:“皇后,太后朝着咱們這邊走過來了。”

厲皇后斂了斂衣服,定了定心,臉上露出柔和而大方的笑,步履輕盈的邁步就迎了過去,見到太后趕緊行了禮道:“臣媳參見母后。”

如意一見皇后便襝衽行禮道:“臣女參見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萬福金安。”

厲皇后眼裡故意流露出一絲喜愛之色,只是那喜愛之色卻融着冰雪般的冷意,她笑着對太后道:“母后,如今您可得了一個妙人兒,模樣兒標緻,又會討母后歡心,更難得的是她妙手仁心,醫術極好,連臣媳都喜愛她了。”

太后眼裡盈着笑意道:“也幸虧有如意這孩子,不然哀家這把老骨頭怕是不中用了,今兒瞧着天氣好,不冷又不熱的方想着來御花園逛逛,這兩日皇帝爲國事操勞,哀家甚是憂心,今日瞧見他又憔悴了不少。”說着,她眯起眼打量厲皇后道,“哀家瞧你的眼睛怎麼有些腫了?”

厲皇后忙笑道:“剛在亭子裡坐着,被風吹來的灰塵迷了眼,不打緊的。”

太后淡淡道:“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如今皇帝一心都放在國事上,他想做個明君,這本無可厚非,只是哀家不忍見他日日辛勞,你這個做皇后也該適時爲皇帝分些煩憂,皇帝這些日子都到三更才睡,五更天就起來,每天只睡兩個時辰,這身子怎麼熬得住。”太后越說越擔憂,眉眼之間都憂慮都凝聚成了團,“阿醒,你與皇帝是從小一處長大的情份,哀家看他也還算敬重你這個皇后,你平常也該多勸着他些,再不濟也應該盡着妻子的本份親自爲他熬些補品送過去。”

“母后教訓的極是,臣媳確實有錯,這兩日皇上一來爲國事煩憂,二來太后的壽辰也快到了,皇上待在正安殿沐浴齋戒,要親自太后繪觀音像,後宮一略不得親近。”

太后嘆息一聲道:“倒難爲他的孝心了。”說着,又對着如意道,“這會子皇后提起觀音像,哀家倒想起看過你繪的孔雀拜觀音,真真是世間罕見,心思絕妙。”

如意笑道:“臣女的心思再妙,也比不得皇上的心思,這世間最難得的就是用心二字,臣妾不過是以技藝一博衆採,而皇上卻是以誠摯的孝心爲太后繪觀音像,這一份孝心當真是難能可貴,臣女望塵莫及。”

皇后目光微微一動,不經意間脣角扯出一抹怨毒的冷裂弧度,她越瞧這沈如意越像顏汐晚,不僅外貌長得像,就連這身上的氣度也有兩分相似,她輕咳了一聲,調整了語氣對着太后笑道:“母后,這孩子竟是個水晶玻璃心肝人兒,怎怨得人疼,什麼話兒到她嘴裡一說就聽着很是暖心

。”

太后滿意的攜瞭如意的手,帶着慈愛之色道:“偏生這孩子投了哀家的緣,哀家一開始還不覺着她有什麼好,如今兩日相處下來,哀家竟覺得她最是個貼心的妙人兒。”說完,她又略皺了皺眉對着皇后肅然道,“你也該想着法兒成爲皇帝身邊最貼心的妙人兒,別光嘴上說着卻不做。你要好好在皇帝身邊輔佐,這樣哀家才能安心。”

太后因着自己一輩子沒做過一天皇后,所以格外重視她厲家的榮譽,厲醒的皇后之位不僅是她厲醒一個在內廷執掌法度,更是她整個厲家至高無上的權利。

皇后笑意融融道:“母后放心,臣媳知道錯了,臣媳定會好好侍奉在皇上左右讓他安心政務。”

太后眉心鬆了下來,神色隨之舒展,忽爾,她又拉了如意的手,目光卻落在皇后身上道:“這孩子懂醫理,更善於將醫理融於飲食之中,關鍵是她弄出來的東西竟沒有難聞的藥味,倒有一股子清香撲鼻之氣,令人聞之就有了食慾,你叫她給你開幾味食療之方,你按方子熬了,皇帝用了必然喜歡,倘若皇帝喜歡了,也定會想着這是你親力親爲爲他做的。”

厲皇后咬了咬牙,手心攥的緊緊的,尖銳的護甲刺的她掌心有些疼,微有那疼痛叫她警醒,這沈如意樣樣都會,樣樣都精,而當年的顏汐晚雖貴爲公主也是像沈如意這般八面玲瓏,若說她兩個沒一點關係她不信,若說她兩個有關係她又想不通,死了的人總不可能爬出來生個孩子吧?

她臉上作出無盡笑意,親熱的拉了如意的手笑道:“太后盛讚於你,今日本宮少不得要麻煩你爲本宮開幾味食療方子了。”

如意擡眸看了看皇后,心裡早存了幾許警覺,她隱隱的感覺皇上對她有種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敵意,那敵意是再多的笑容也掩蓋不了的,這種敵意從前世輪迴到今生都沒有改變過,只不過前世厲皇后在自己嫁入宮中之後沒過多久就死了,取而代之的是玉貴妃,太子本來是個不爭氣的,但因着厲皇后的死反覆得了皇帝的鐘愛,皇帝並沒有廢除太子,這當中有莫離雲付出了許多努力,也有太后以及整個厲家的努力。當然慕容世家爲扶持太子也作了不少努力,畢竟厲家和慕容家都是京城最有權勢的官宦之家,不僅如此,他們還擁有同一樣東西,那就是野心,所以扶服無能而懦弱的太子是他們利益統一的制衡點。

莫離雲因其母妃身份低賤,只能藉着太子的力量與莫離憂抗衡,況且他也不想暴露自己,太子不過是他的一步棋子,一步爲他開路衝鋒的士卒,待太子沒用之後,便將太子視爲棄子,慕容世家眼見太子要倒,見風使舵轉而扶持莫離雲,前世的自己還幫着莫離雲剪除了太子黨羽,如今想來卻是傻的可笑。

想到此,如意輕笑一聲轉而恭敬道:“臣女願爲皇后效勞。”

皇后眼眸內變幻莫測,最後化作一縷微笑道:“母后,臣媳少不得要借你的妙人兒一用了,這會子天色也不早了,臣媳趕緊先帶着如意回去,今兒晚上臣媳就去正安殿。”

太后眉眼鬆馳,微微頷首道:“凡事在於用心,卻也怕用心太過,你將心思好好放到輔佐皇帝身上,哀家比誰都高興,你且先去吧!”

如意施施然的跟太后告了辭,跟在皇后身後,文心早已心中瞭然,這女子竟長得那般像前朝的汐晚公主,想必此時皇后心內已如刀絞了吧,這樣的女子若日日留在宮中豈不是個禍害,瞧着太后對她那股子親熱勁,連皇后都不曾得到過,怎麼說皇后也算是太后孃家的親侄女兒,她只屏息又打量了如意幾眼

皇后卻笑道:“如意,本宮聽聞你有救世之功,皇上還一心想着嘉獎你,只因近日寧西暴亂未平,皇上憂心忡忡,也不得召見於你,你父親在寧西跟着瑞親王一起治災,本宮聽人來通報說你父親頗有才幹,爲防洪災,修堤築壩,還開挖水渠修暗溝,連皇上見了他親手繪製的《疏浚寧西運河河道圖》都稱讚不已,他與瑞親王一文一武,一個負責治天災,一個負責治人禍,倒是相得益彰。”

如意心生奇怪,見皇后面色平靜無波,像是在拉扯着似有似無的家常之話,卻又想從中獲得些什麼信息,她只笑了笑道:“臣女怎敢受了這救世之功之名,不過是因着臣女略懂些醫術,才得以解了寧西瘟疫之災,皇上是當代明君,勤政愛民,太后和皇后又時常爲國爲民祈福,才得上天垂憐,福澤蒼生,臣女不過是取了一巧爾。”

皇后神情淡淡,看不出喜怒之色,只曼聲笑道:“怎怨得太后疼你,你這孩子就是配讓人疼,一張巧嘴舌燦蓮花的最會說話兒。”

如意想到《高僧傳》裡有錄:後趙國主石勒在襄國召見佛圖澄,想試驗他的道行,佛圖澄取來鉢盂,盛滿水燒香持咒,不多久,鉢中竟生出青蓮花,光色曜日,後人便引“舌燦蓮花”譬喻人口才好,說話美妙,此詞可褒可貶,皇后引此詞說她,這當中又帶着幾分貶義她心知肚明,她只不懂的是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她都是與皇后無相干的人,就算她嫁入皇宮,一開始莫離雲輔佐太子,並沒有將反心暴露,皇后還暗中派人去查她害她,彷彿她對她的敵意是與生俱來的,不過皇后死的早,前世她也未放在心上,想不到今生還要與她交鋒,想到此處,她淡然一笑道:“憑臣女再巧也巧不過皇后,皇后母儀天下,是天下女子的表率,集天下女子一身之巧,臣女與皇后之巧比起來無異於雲天之上到深潭之底。”

皇后邊走邊笑着道:“瞧你這小嘴,若本宮能有你這樣一個女兒陪本宮說話,就連煩惱都要少了幾分。”她嘆息一聲,眼裡作無盡疼惜之態,“你這孩子也是可憐見的,從小就沒的母親,怕是在府裡日子也不好吧?本宮聽聞你紙繡技藝得益於你母親,想來你母親也是個心思靈巧的,怪道人說‘有其母必有其女’,這話一點兒也不假。”說着,她無意無意的問道,“你小小年紀就有如此醫術,想必也是隨了你母親吧?”

如意暗覷她神情,似乎蒙着一層暗色,前世,她派人去查南宮家,因南宮家門庭敗落,人散財盡,所以她也未尋得什麼,剛聽她話裡話外之意似乎是想從自己口裡探究孃親的情況,莫不是孃親與她認識,她們之間有糾葛,還是皇后想知道是什麼,她暗自揣度一番方笑道:“臣女的孃親自幼跟着外祖父習得醫術,在金陵治病救人,臣女的醫術的確隨了孃親。”

“哦?”皇后神色似有舒展,轉過頭目光落在如意身上淡淡問道,“你母親是金陵人士?”

如意點頭道:“臣女的孃親是金陵南宮家的大小姐。”

“哪個南宮家?”皇后眸色迅捷的在如意臉上掃了一眼,“莫非金陵有名的那個南宮世家?”

如意神情自若的點了點頭,皇后又道:“怪道你有如此醫術,原來你母親竟是南宮世家的人,南宮世家不僅經營藥草生意,更難得的是你外祖父醫術精湛,在金陵行醫救人,當年先皇欲聘請你外祖父入宮爲御醫而不得,想來也是件憾事,只可惜了,本宮聽聞南宮世家已敗落了

。”

皇后心中更是疑惑重重,自打皇宮賞月宴之後,她便暗中派人去查了金陵南宮家,只是南宮家已凋零如秋日枯葉,除了找一個老邁耳聾的婆子看着那一處廢棄已經久的宅子,一無所獲,不過南宮世家確位有大小姐名叫南宮晚,也是頗精醫術,在金陵城還有人記得這位大小姐,只是後來聽說這位大小姐嫁到京城寧遠侯府成了侯爺夫人,金陵城便再也沒有人見過這位大小姐,倘若消息是真,南宮晚是金陵人,而顏汐晚卻是京城人,這兩人怎可能是同一個人,難道真的是她想多了,這個沈如意只是長得與顏汐晚相似罷了,二人並沒任何關聯,越往深想,她眉頭皺的越緊,卻未發現轉眼間已快到了凝暉宮宮門口。

陽光散盡最後一縷餘輝,風吹吹薄薄涼意,有透明的淺淡色暗光從天空籠罩下來,拂過凝暉宮四角飛揚的黃色琉璃瓦,落下一層層昏暗的陰影。

如意正跟着皇后往前走着,忽見到兩個人帶着四五個內侍遙遙從凝暉宮內走了出來,杏黃色鑲金盤龍太子服在暗色下明晃晃的有些耀眼,他笑了一聲迎上來示禮道:“兒臣參見母后。”

相比太子的明亮,他身邊的莫離雲則顯暗淡了些,一襲墨藍色絲緞長袍,腰上繫着暗色束帶,倒是束帶上懸掛着的藍田美玉散發着淺柔光芒,他恭敬的朝皇后行了禮,一雙幽深的眸子微微的落在如意身上,帶着幾分考究與欣賞,似乎還夾雜某着某種情愫與忿怨,如意也不看他,只按禮行事,皇后卻笑道:“澈兒,你找母后可有事?”

莫離澈笑道:“也沒什麼事,不過是兒臣想着有些日子沒來瞧母后了,心裡掛念便帶着三弟一道來了。”說完,復又笑道,“兒臣想母后親手做的梨花酥了。”

皇后笑道:“偏你這麼大了還嘴饞,這兩日可曾用功讀書了?”

莫離雲笑道:“這些日子太子用功讀書至深夜,太子還說父皇操勞國事,他再不學習治國之道如何能與父皇分憂,就連慕容太傅也誇太子大有進益了。”

皇后憐愛的擡手拿絹子拂了拂太子額頭上的汗,半是教導半是勸慰道:“你早該這麼着了,你父皇近日操勞過度,母后着實憂心,你不要一味的死讀書,要知道學以致用。”又指了指莫離雲道,“你瞧瞧你三皇弟,年紀雖比你小,辦事卻比你老成多了。昨兒我恍惚聽說你七皇弟與你父皇論政到半夜,你兩個也該用點心了。”

“兒臣謹遵母后教誨。”太子和莫離雲齊聲道。

皇后眼裡的笑意溫和了些,擺了擺手道:“今兒我可沒時間給你弄勞什子梨花酥。”她微頓了頓回頭看着如意道,“今兒在太后那裡弄了個妙人兒過來,她做的東西不僅味道好還於身體有大大的益處,太后誇讚的不得了。”

太子訝異道:“此女不是那晚皇宮賞月宴能令金雕起死回生的沈家三姑娘麼?”

皇后含笑道:“虧你還記得她,如今她可今時不同往日了,她可是我天縱國的福星呢。”

如意笑不露齒,只作端莊模樣淡淡道:“多謝皇后誇獎,臣女愧不敢當。”

莫離雲只暗中細細打量如意,比先時越發的白淨了,人也長高了些,更顯得風姿俊逸,令人瞧之怦然心動了,他只默然看着並未說話,太子臉上反起了落寞的失意之態,嘆息一聲道:“只可惜了那沈家四姑娘偏偏是個……”

皇后臉色一變,露出不悅之色,就連眼眸上也染了幾層冰涼如霜的冷冽之色:“你提那畫皮妖物作什麼?你過去胡鬧我也就不管你了,但日後切不可再提,更不能在你父皇面前提

。”

太子面色一怯忙道:“兒臣知錯了,兒臣再不敢提,今兒兒臣來找母后也還有件事想求母后作主,只是既然母后不得空,兒臣過兩日再來也不遲。”

太子見到如意又想到沈秋涼臉露出幾分頹然之色,偏是好不容易看到一個與綠嬌有些相似的女子竟是個可怕的畫皮妖物,他再不敢想那天看到她畫皮撕落的那一刻,幸虧那一晚她露出了本相,不然若真個娶回東宮,怕是嚇也要嚇死了,雖感覺有些慶幸,只心裡總還含着兩份失落和傷心的,那樣一個嬌媚的美人兒怎會是個怪物,真是可惜了。

皇后見太子一臉失神模樣,微嘆了一聲又問道:“你今兒來還有何事?”

莫離雲的目光有些怔忡,這次跟着太子一起來凝暉宮本就是想讓皇后作主,將沈如意賜給自己做正妃,何況他也到了娶正妃的年紀,這些日子父皇事務冗沉繁重,他也不好開口,只能先跟皇后說說,不想竟碰到沈如意跟着皇后一道來了,這會子他反倒不能讓太子再提,他心裡總隱隱的覺着沈如意對他有恨意,若當着她面說破了,擱不住就鬧了個不歡而散,他看了看太子輕眨了一下眼睛,太子會意,必是當着人家姑娘的面不好說出來,怕人家姑娘一時臊了,他笑着對皇后道:“也沒甚大事,就是兒臣想母后了。”

皇后眸子裡含着一絲笑意,那笑意未達眼角,舉手捉足之間卻是一番富貴之氣,身上有淡淡浮香飄動,她語氣輕緩道:“你馬上都是快當父親的人了,還這麼着孩子氣。”她慫了慫眉心又嘆道,“彈指一揮間,本宮也老了,都要當皇祖母了。”說完,臉上無盡惆悵。

太子和莫離雲見皇后面露失意之色,二人連忙雙雙告辭而去,如意隨着皇后穿過重重梧桐,梧桐遮陰蔽月,更顯得凝暉宮暗淡許多,因皇上崇尚節儉,此時纔有宮內內侍宮女將那白玉鍍金鑲嵌宮燈點燃,霎時宮內處處燈光相映,香菸繚繞,氣鬱馥芬。

如意在凝暉宮待了將近一個時辰才由宮人引領回了康壽宮,皇后除了身上華麗宮裝,特選了一套緊身寬袖的淡白散花紗裙,重新梳了個簪花高髻,髻旁插玉簪,頂戴了白色宮紗絹牡丹花,髻前掛着一溜串串珠步搖,既華貴大方,又清新高雅,在夜色蒼茫下乘金鉓輦車緩緩向正安殿的方向行去。

……

這幾個夜晚,皇上不曾召幸過任何妃嬪,晚膳前,敬事房太監拿着綠頭牌前往正安殿皇帝起居室依蘭閣皇上翻牌,他們也不敢進去打攪,隻立在室門外恭謹的侯着,皇上身邊的總管太監高庸請旨道:“敢問皇上今夜要到哪位貴人處安歇?”

皇帝目光沉沉只半彎着腰,專心一志的盯着那雲母熟宣細細描繪,他連頭也沒擡只淡淡道:“今日朕依然獨宿於此,觀音像未繪製完成,朕不宜與後宮同寢,你且退下,這兩日命敬事房的人不必來了。”

高庸領命退下,跨出依蘭閣只搖頭嘆了兩嘆,近日皇上齋戒斷葷,又要繪觀音像,又要批閱摺奏,已經連着好些天沒睡過一個好覺了,他瞧着皇上又瘦了不少,雖說皇上正在盛年,但畢竟也是有些年歲的人了,再這麼苦熬着就是鐵人也要熬壞了。

第147章 打小報告第52章 見證奇蹟第372章 第三局第224章 死不瞑目157 驚恐的夜152 化險爲夷真情流露第186章 表兄弟019 步步爲營091 萱成殘疾芝得真相第333章 居所153 大婚之日洞房之夜第25章 海棠第390章 庶女第96章 麝香來源第228章 墓前鬧場第98章 拆穿第133章 表態第299章 反應第246章 引薦第397章 瘟疫第184章 爭搶第306章 說謊159 大結局中第36章 公堂對峙第322章 威脅158 大結局上第160章 賒賬013 引君入甕087 往日隱秘毒計暗生061 血崩第218章 診斷156 秋狩中毒給她好看059 道破104 遇色狼如芝遭輕bo157 驚恐的夜067 假孕中毒128 入天牢驚險重重第419章 外派082 宮中險象各懷鬼胎009 略施小計第142章 心上人第127章 報應第50章 上藥第133章 表態005 順安縣主第310章 論文第418章 變鳳凰第18章 做戲第172章 真相008 引火上身第281章 審問第60章 情事第74章 鍼灸第183章 討價還價第6章 丫鬟第189章 裝修071 珠胎暗結報仇之火第304章 歸來第229章 內幕第275章 怨恨第353章 堅定第129章 禍水東引第381章 定北侯府第42章 答謝宴第380章 世家第128章 避而不見第117章 技驚四座第410章 牴觸第104章 中毒051 登徒子第367章 資格第6章 丫鬟第376章 上摺子052 蠱毒第394章 御史與衙役080 機關算盡終於死了077 讓她潰爛腐臭第47章 侯府159 大結局中第375章 冰與水第269章 作詩第26章 妻妾鬥032 皇子對決第79章 謎底第283章 接客第361章 進宮第316章 命案第48章 疤痕第270章 開戲038 心懷詭計第295章 鴻門宴第17章 逐出家門第380章 世家第339章 粉衣029 藉機勾引小修第44章 碰壁第90章 揚名第281章 審問143 定親之宴驚人刺殺第105章 解讀
第147章 打小報告第52章 見證奇蹟第372章 第三局第224章 死不瞑目157 驚恐的夜152 化險爲夷真情流露第186章 表兄弟019 步步爲營091 萱成殘疾芝得真相第333章 居所153 大婚之日洞房之夜第25章 海棠第390章 庶女第96章 麝香來源第228章 墓前鬧場第98章 拆穿第133章 表態第299章 反應第246章 引薦第397章 瘟疫第184章 爭搶第306章 說謊159 大結局中第36章 公堂對峙第322章 威脅158 大結局上第160章 賒賬013 引君入甕087 往日隱秘毒計暗生061 血崩第218章 診斷156 秋狩中毒給她好看059 道破104 遇色狼如芝遭輕bo157 驚恐的夜067 假孕中毒128 入天牢驚險重重第419章 外派082 宮中險象各懷鬼胎009 略施小計第142章 心上人第127章 報應第50章 上藥第133章 表態005 順安縣主第310章 論文第418章 變鳳凰第18章 做戲第172章 真相008 引火上身第281章 審問第60章 情事第74章 鍼灸第183章 討價還價第6章 丫鬟第189章 裝修071 珠胎暗結報仇之火第304章 歸來第229章 內幕第275章 怨恨第353章 堅定第129章 禍水東引第381章 定北侯府第42章 答謝宴第380章 世家第128章 避而不見第117章 技驚四座第410章 牴觸第104章 中毒051 登徒子第367章 資格第6章 丫鬟第376章 上摺子052 蠱毒第394章 御史與衙役080 機關算盡終於死了077 讓她潰爛腐臭第47章 侯府159 大結局中第375章 冰與水第269章 作詩第26章 妻妾鬥032 皇子對決第79章 謎底第283章 接客第361章 進宮第316章 命案第48章 疤痕第270章 開戲038 心懷詭計第295章 鴻門宴第17章 逐出家門第380章 世家第339章 粉衣029 藉機勾引小修第44章 碰壁第90章 揚名第281章 審問143 定親之宴驚人刺殺第105章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