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掌門,以及兩個小跟班俞笑月和小袁醫生,在海軍艦隊的保護下,風風光光的回到濱海。
到站之後還有一次民間舉辦的盛大歡迎儀式,俞大小姐作爲華國競拍團的名譽團長,要被衆人圍觀半天。
而孫象對這種熱熱鬧鬧的場合興趣缺缺,因此丟下衆人先回俞家大宅。他本次回到國內,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想辦法勸女兒躺進冷凍艙,他會在以後想辦法復活女兒。
但是孫玉蘭拒絕了永生的嘗試,孫象別無他法。只能儘量在最後的時光中,多陪伴女兒。他作爲父親,缺席了女兒的一生,這是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
孫玉蘭坐在陽臺的太師椅上,就着敞亮的天光讀一本書。陽臺邊沿上的月季開的鮮豔,這幾天俞笑月不在,都是顏小冰幫着澆水。
或許是因爲孫象的強勢,或許是計劃着什麼別的陰謀,俞興文和俞向晨這對父子,這幾天也沒來騷擾孫玉蘭。因此老太太這幾天難得清閒。
當然,這種清閒指的是心理上的放鬆。生理上而言,孫雲蘭體內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強烈的痛苦折磨着她。她的手邊,放着強力鎮痛劑,每隔幾小時,就要服用一次。
這是孫玉蘭唯一肯吃的藥。
當孫象走上小樓二層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情景。多年以前,這張太師椅是他的位置。後來女兒大了一點,喜歡佔着爸爸的座位,孫象就把這個最好的位置讓給了她。
歲月會帶走許多東西,但是歲月也會留下許多東西。女兒當年在這裡讀的是《三字經》,現在讀的卻是《周易》。
看到《周易》的封面,孫象的心中悲慟萬分,回家的喜悅蕩然無存。
孫玉蘭擡眼看了看孫象。
“回來了?”
“回來了。”
“笑笑呢?”
“正在參加迎接玉璽回國的活動。”
孫玉蘭將老花鏡摘下來,隨手擱在一邊,有些欣慰:“洛維汗爵爺昨晚和我通了電話,笑笑這次的表現不錯。”
“是不錯。”孫象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孫玉蘭的對面。
“你好像不高興。”孫玉蘭問。
孫象沒有回答,隨手拿過女兒手中的書翻了翻。這是一本線裝版的周易,有些年頭,不過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孫玉蘭知道他的想法,悵惘的嘆了口氣,說道:“爹,我的死期將至。
小時候,你教過我,一個典型華人知識分子的一生,應當從學習《三字經》開始,到《周易》結束。我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研究易是我的最後工作。”
孫大掌門煩惱的抓抓頭髮,把書還給了女兒。女兒說的當然沒有錯,但是作爲一位父親,很難接受女兒即將離去的事實。
孫玉蘭看出父親的糾結。
“西塞羅說過,一部偉大的戲劇必然包括兩個要素——無可避免的死亡,和必將繼續的生活。
我想這句話送給我們兩正合適,或許你應當將這出人生的戲劇其視做爲平常。”
孫大掌門被女兒說教,瞪了一眼,糾正道:“這句話是塔西佗說的!”
“……是不是在父親眼裡,我永遠都還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孩?”
“要不然呢?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
孫玉蘭笑了笑,這個爭論永遠不會有結果。
而且此情此景,讓她想到了許多的趣事。許多年前,她在這張椅子上,纏着父親問過許多的問題。
她那時問,天空爲什麼是藍色的,鳥兒爲什麼能飛,彩虹到底是什麼。父親帶着無奈的表情,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回答她,和她講一個又一個的道理。
在此後的人生道路上,儘管沒有父親的陪伴,但是父親教育的道理,始終伴隨着孫玉蘭。並且一步步隨着她走上巔峰。
想到這裡,孫玉蘭心中有了計較。她問道:“父親,這本週易,我有許多地方不懂。能否爲我答疑?”
孫象看出了女兒眼中的認真,他意識到,孫玉蘭將要問的問題非同尋常。
他振作精神,道:“你問,我答——只要我知道。”
孫玉蘭點點頭。
“第一個問題:人死後,是否有靈魂?”
孫象答曰:“人有三魂七魄,分別對應人類的三我和七感。死亡後,七魄立刻消散於天地之間,而三魂帶着此世所得,迴歸本源。”
孫玉蘭追問:“迴歸什麼本源?天堂地獄?還是陰曹地府?佛家所說的輪迴轉世,是否存在?”
孫象答曰:“輪迴轉世,是在上一個靈氣紀元,修真者們建造的大型修煉體系。在靈氣枯竭之後,這個系統已經崩潰。現在的人類死亡,三魂會直接回歸本源。”
孫玉蘭問:“到底什麼是本源?”
孫象回答:“這個問題很難具體的描述,因爲本源是一個純概念的存在,有的人稱其爲識海,有的人稱其爲高等意志。在你的論文中,你稱其爲第十一維度。”
孫玉蘭聽了這話,有些不敢相信。她有點驚喜,有點忐忑的問道:“父親,你看過我的論文?你不是修道的嗎?”
孫象道:“怎麼,修道的人就不懂科學?科學難道不是一種道?你的論文,我每一篇都仔細看過。有些論點很有見地,有些純粹就是胡說八道。”
“哪些是錯誤的,請指正!”
孫玉蘭在成立陸合集團之前,是一位相當成功的大數學家。如果有人當面說她的論文是胡說八道,她一定會據理力爭。
但是如果是老爸說的,那有什麼辦法?孫大掌門訓起話來,誰都得認真聽着。因爲在幼年時的記憶中,父親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個印象太深刻,直到現在依舊如此。
孫象擡擡手,示意孫玉蘭稍安勿躁,聽他慢慢道來:
“你記不記得你的那篇《超維宇宙的幾何性質》?”
“我當然記得,但是那篇論文因爲推導第十一維宇宙時,公式有瑕疵,受到同行的廣泛批評,最終被期刊撤稿。”
“你的思路沒有問題,你的那篇論文,幾乎摸到了邊。你只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演算11個維度的時候,錯誤的把時間維度當成了一條軸線。但是真實的情況是,時間維度在那個地方恰恰坍塌成了一個點。”
孫象遺憾的嘆了口氣,補充道:“那幾年,我給你寄了幾本佛經,如果你肯耐心的翻一翻,或許就能糾正這個致命的錯誤。”
孫玉蘭疑惑道:“我是做研究的,很少會看關於宗教的書。”
孫象道:“佛宗不是宗教,而是玄門中傳道最成功的一個宗派。許多佛經,開篇第一句話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這已經把答案寫得清清楚楚了。
你以爲孤獨園是什麼地方?”
孫玉蘭老太太真的驚呆了,她不可思議的輕呼:“老天爺!”
孫象繼續答疑:“是的,孤獨園就是十一維空間,也就是本源識海。在這個維度上,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時存在於一點。
這就是爲什麼每次佛陀講法時,總會有多過恆河沙的比丘尼旁聽的原因。
因爲他的道,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所有智慧生命的最終歸宿都是本源,所有智慧生命的最初起源依舊是本源。在本源中泛起一朵浪花,那就是一個新的人格。當浪花落下水面恢復平靜時,這個獨立的人格便重歸本源。
生命,就是這樣起起落落的過程。”
“如果生命就是如此,那麼父親,你爲何悲傷?”
“我悲傷的事情是。”孫象忍住悲痛,撫摸女兒滿頭銀髮,“我再也見不到這一片浪花。”
兩人沉默許久,孫玉蘭收拾心情,再度開口詢問。
“第二個問題,道是什麼?是一種不變的最終的真理,還是一種最初的推動力?”
孫象搖了搖頭,回答道:“你這個問題太過龐大,是所有像我一樣修道之人畢生追求的答案。我無法系統的回答你,只能告訴你一些我所知的部分。”
“第一點,道和真理,是一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關係。
老子說,道的本質是虛無,實際上真理亦是如此。
這不分前後的兩者,最初都是空與虛無。
你們現代科學天真的認爲,這個世界上存在着一條或者幾條不變的真理,比如說質能方程這樣的公式。你們認爲,這些公式或者說真理可以解釋整個世界,唯一的遺憾就是人類現階段還無法完全掌握這些真理。”
“事實並非如此?”孫玉蘭問。
孫象點頭確認:“的確並非如此。真理,或者說道,本質是虛無。而正是因爲智慧生命的探索,道纔會應運而生。修道之人講究證道。何謂證道,就是將自己心中的道化爲現實的道。”
孫玉蘭考慮許久,又問到:“你的意思是,在宇宙中,原本沒有質能方程,因爲愛因斯坦的研究,於是太陽依照質能方程的方式進行核聚變?
但是這個說法邏輯上行不通。因爲在愛因斯坦之前,難道太陽是按照另一套原理運行的?這太過唯心了吧?”
孫象回答:“這難道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嗎?在三百年前,人類認爲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在往前,天圓地方,地球纔是宇宙的中心。
在上一個靈氣紀元,太陽是一隻三足金烏,那同樣也是公認的真理。”
孫玉蘭道:“不,我無法理解。古人認爲天圓地方,是因爲技術水平無法觀測的原因。如果古人有宇宙飛船飛到太空,他們就不會認可這個理論。人類的認知受到智力和技術條件的侷限性,對世界的認識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孫象:“你提到了人類的侷限性,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觀點。但是這並非是人類的侷限性,而是道路的侷限性。當幾千年前,天地靈氣徹底枯竭,人類轉而踏上科學這條道路的時候,科學本身的某些侷限性就已經註定。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根據你們科學觀測的理論,電子是有質量的,但是電子卻沒有體積。那麼根據最簡單的密度公式,我們用質量除以體積得到的結果是,電子的密度是無窮大的。請問,電子爲何沒有坍塌成黑洞?”
孫玉蘭:“這……”
孫象:“再問一個問題,在量子物理的核心實驗,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爲什麼觀測者會影響事件的結果。”
孫玉蘭答:“因爲根據量子物理的理論,觀測者會造成概率的波函數坍塌。當然,我本人對這種不確定理論持懷疑態度。”
孫象:“那麼讓我來告訴你答案吧,因爲電子是虛無的,不存在的,更加精確的說法是,電子的存在並不完整。
因爲人類現有科學體系的侷限性,尚不能找到一種完美的真理解釋電子的存在。因此,電子只能尷尬的處於虛無與現實之間。人類現有的理論,只可以滿足電子的六個性質的存在,尚不足以讓它跨越虛空成爲真實的存在。
量子理論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代科學覺得量子的世界不可思議,所謂‘測不準’理論大行其道。其實不是量子測不準,而是你們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知,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反映到量子尺度,世界就會變得自相矛盾。”
孫玉蘭這一次思考了很久,最後嘆息道:“看來我用了一生的時間,都沒有追上父親的腳步。”
孫象給予她的教導,伴隨了孫玉蘭的一生。她用一生的時間去追趕,現在卻發現,父親依舊是那座無法逾越的高山。
“不要妄自菲薄。”孫象安慰道,“我們原本就是走在兩條不同的道路上。你在你的道路上已經登峰造極。玉蘭,我爲你驕傲。”
“好……那麼,第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