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先鋒戰冤句(上)

(國慶快樂)

午後的天色有些陰沉,長天上濃雲如幕。秋日的涼風從西北襲來,四野的林子傾身搖晃,枝葉發出輕微的嘩嘩聲.

大雨將至未至。

白溝河上舟舸千乘,旌旗如浪,長槍如林。

大者如城樓,高達七八丈,是爲樓船,可容人數百近千,位居中央;小者如游魚,長只丈餘,是爲走舸,遊弋在周圍;銳者如猛獸,船舷立女牆開箭孔,艦首裹牛皮,是爲鬥艦,可容人過百,佈置在外圍。

艦隊乘風而來,在一處寬闊河面、和緩河岸邊依次停泊。伴隨着將校門的喝令聲,水兵們將船艦固定,搭好長板。

一隊隊甲士牽騾負擔,從各處下船。

霎時間,河畔人聲鼎沸,鐵甲環佩之音不絕於耳。

當中一艘巨大樓船的三層甲板上,一名身着明光鎧的青年將領按刀而立,沉穩霸氣的目光四處巡視。他身上隱一股堅不可摧的氣勢擴散開來,將周圍萬千將士籠罩其中。

朱殷,兵家上將。

須臾,有真人境修士從北方天空飛來,落於朱殷所在樓船,向他抱拳稟報:“朱將軍,冤句守軍閉門不出,沒有發動騎兵襲擾我軍登岸之象!”

朱殷面色不改:“我部精騎現在到了何處?”

回答他這個問題的,卻是身旁副將,對方道:“在岸上行軍,與水師相呼應的五千精騎,現在距離冤句最多二十里。”

大軍登岸的這處河岸,距離冤句縣城也不過十多裡。

朱殷點點頭:“讓精騎去冤句城下,盯着對方一舉一動,如果對方有出動兵馬向河畔襲來的跡象,不必稟報,即刻攔截!”

“領命!”

他看向那名真人境修士:“煩請足下帶人去盯着曹州方向,若是彼處有援軍出現,還請立即回報。”

“朱將軍放心就是,必不會誤事。”真人境修士略微抱拳,便帶着一批修士向東邊曹州的方向飛掠而去。

朱殷不再多言,繼續面如冷鐵的凝望甲士們登岸。

作爲朱溫最親信的大將之一,朱殷這回被委以率領五萬步騎、八百道兵進攻冤句的重任。

能夠成爲朱溫親信大將,朱殷靠的不僅僅是跟朱溫同姓同宗,早在朱溫跟隨黃巢征戰南北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朱溫身邊。

昔年,朱溫一家在蕭縣劉崇府上做幫傭,不務正業的朱溫遊手好閒,無論是上山打獵還是舞槍弄棒,都是一把好手,漸漸的身邊便聚集了一批同樣年輕的地痞。

那時候,朱殷便和朱溫等人一起鬼混。饞了便偷雞摸狗,缺錢花了便進山打獵,背地裡不知道被多少人戳脊梁骨,回到家不受捱了多少訓斥和失望的眼神。如此一晃便是數年。

在旁人看來,他們的日子過得逍遙自在,而且是一羣沒心沒肺的傢伙。然而無論是朱溫還是朱殷,都深知這樣的日子無法長久,他們終究還是要向娶妻生子的路上走。

只不過除了會些拳腳功夫,爲人機靈好動,比那些死板的莊稼漢多些心眼之外,他們也沒什麼正經本事。

這要是放在太平時節,朱殷如果不能及時浪子回頭,不蹲大獄都是命好,最後只能落個孤老終生的下場。說不定餓死家中都不能被及時發現。

就算浪子回頭,也就是個莊稼漢的命了。

這時候黃巢、往仙芝舉事。

衆人便覺得機會來了。

朱溫跟朱殷等人說道:“你我目不識丁,也就一膀子力氣和機靈,要想嬌妻美妾錦衣玉食,除了投軍就是爲盜。現如今朝廷昏聵,貪官污吏都如牛毛,你我要是去從軍,既沒有達官顯貴照應,也沒有金錢去賄賂官員,斷難混出個模樣來,說不得還要受人欺凌。”

“眼下皇朝動亂,兵戈四起,王仙芝在濮州起兵,黃巢在曹州舉事,朝廷兵馬拿他們根本沒轍,這正是我們的機會。如你我這等勇猛之士,如果跟着他們去做個大盜,搶些美人錢財,那是很容易的事。日子過得逍遙自在,傳宗接代的事情也不用愁了,豈不痛快?”

這話說到了朱殷等人心坎裡。

也就是他們這些人平日裡野怪了,膽子比常人大不少,敢想敢做,而且本身一事無成,也不用捨不得地裡的莊稼、家中的糧食。

一羣渣滓沒什麼顧慮,也無其它選擇,想要改變境遇就必須另謀出路。

他們這便收拾了行囊,帶上了棍棒,在同鄉的嘲笑與父母的責罵聲中離開村子。一路上問着路,兩眼一抹黑的走了數百里地,還真找到了黃巢的大軍。

自那之後,朱殷這幫人便做起了強盜,殺人不眨眼。

很快他們就發現,他們還真適合幹這個。

於是一羣同鄉奸銀擄掠無惡不作,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銀,日子倒是真過得痛快。

只是在轉戰南北的時候,免不了顛沛流離,有時候打了敗仗倉皇逃竄,跟喪家之犬也沒什麼分別。

身邊的同鄉一個接一個戰死,很多人分屬不同的將領,漸漸也都失去了消息,也不知死在了那個臭水溝,屍體是被埋了燒了,還是被野狗啃食了。

然而他們並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一日爲盜終生爲盜,就算逃回了鄉下,也要被官差抓捕。

死去的人不會去想這些事,能長時間活着的人位置都升起來了,美酒美色也不是那麼容易拋開的。

很多時候,朱殷也會想,這種倉皇爲盜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他會怎麼死,家裡人會不會知道他死了,就算知道了,敢不敢給他修個墳立個靈位。

當身邊幾乎找不到當年一起穿着布衣,提着棍棒,在忐忑與激動中離開村子的同伴時,朱溫成了宣武軍節度使。而朱殷也搖身一變,成了朝廷官將,有了明文告身,可以衣錦還鄉,顯赫鄉里了。

南北亂竄,鞋底磨破,終日血戰,過了今天沒明天,惶惶不可終日還不敢回去見父母的生活,就此跟他再無半點兒干係。

他是正經的朝廷四品將軍,站在了年輕時無論如何,都無法想象得到的高度。

他光宗耀祖,回到家鄉第一件事,就是修葺祖宗墳墓,大宴同鄉父老。

從此,他可以在父母面前挺直腰桿,可以在同鄉面前一擲千金,被所有人稱讚誇獎、奉承諂媚。

他成爲了鄉里表率,他家的門檻被人踏破,他看到的每個人都是一臉和善羨慕的笑容,他被無數年輕人爭相追隨。

大丈夫當如是。

朱殷很清楚,他能有今天這一切,三分靠自己,靠曾經的浴血拼殺,三分靠運氣,他沒有死在亂戰中,剩下四分都靠朱溫,是對方帶着他從盜賊變爲朝廷命官。

他死心塌地忠於朱溫,並且不允許任何人剝奪他現如今的地位、身份和榮耀。

所以每逢征戰,朱殷總是主動請命,而且往往爲先鋒。

朱溫說安王是威脅,中原和北方只能有一個諸侯。

朱殷便帶軍趕至冤句。

哪怕對方是皇朝最富盛名的親王,是征戰天下鮮有敗績的常勝將軍,這一次朱殷也義不容辭。無論是不是以下犯上,他都必須出戰。

朱殷見過安王。

早年黃巢攻破長安後,四面用兵擴展控制範圍,隨後各個藩鎮羣起勤王。他們攻佔鄧州城後,他曾經跟着朱溫去許州方向打探敵情,在一個茶棚見到了同樣前來打探敵情的安王。

當時朱溫跟李曄交過手。

這個經歷讓朱殷比旁人,更加能夠理解安王的強大。

但他並不畏懼。

就像當年帶着只有一件換洗衣裳的包裹,提着一根棍棒跟着朱溫等人,毅然決然走出村子一樣。

朱殷沒有選擇。

先戰天平軍,再戰平盧軍。

爲了朱溫,更爲自己。

“報!朱將軍,曹州方向發現敵軍援軍!”

大軍登岸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先前去東方探查的一名修士趕回。

朱殷沉眉斂目:“有多少人?”

“約莫一萬五千步騎,是從曹州城出來的!”

朱殷沉吟下來。

曹州城距離冤句縣邑不過四十多裡,彼處的兵馬若是急行軍,只需要大半日就能趕來。

朱殷看了一眼在河畔集結的大軍,下令道:“讓精騎不必再盯着冤句,過去襲擾、攔截曹州兵馬!”

現在登岸的大軍已經上岸了近兩萬人,足以擺開防禦陣型,應對一般情況下的敵軍衝擊。

不,不是防禦,如果冤句的守軍敢過來,憑藉他們那不過萬餘的兵馬,朱殷有信心一戰勝之。

對方不來尚好,若是來了,就是送死。

如此,朱殷就能不費吹灰之力攻佔冤句縣邑。

就在朱殷思考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戰局時,他忽然眉頭一皺,向白溝南岸看過去。

他感應到了彼處有強大的修爲波動傳來。

不過並不是一大批強者,而只是三五個修士。

不等朱殷察覺到更詳細的情況,白溝北岸深處的西北方向,一座山丘上也有強大的修爲波動傳來。

同樣是四五道氣息。

朱殷眼神漸漸低沉。

憑藉兵家上將的修爲,他不難判斷出,南岸的修爲波動跟北岸大不相同,乃是出自兩個不同的門派。

其中一方,他十分熟悉。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寒而慄第五十九章 慷慨赴死(第二更)第十三章 劍下留人第五十章 上不上岸(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營第七十章 煽動情緒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一百五十章 軍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靈第五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零六章 昏君奸佞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二十七章 深入秘境第九十一章 勝負已分(中)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八十章 丟了多少節操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一百零四章 成長的根由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一百六十章 聖軍第十八章 成就仙人境第六十八章 行刺(3)第四十四章 彩頭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那一年的酒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勝利的成果第七章 初遇(第三更)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四十四章 撥雲見日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六十八章 聯合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四十三章 變革者第五十三章 輸的是安王第三十章 連臉皮都不要了(第二更)第四章 絕不後退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七十三章 夢醒時分(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偶遇第五十七章 (第六更)不同戴天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靈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茲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六十八章 行刺(3)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一百三十九章 故事中的匆匆過客第四十四章 無路第十三章 不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二十五章 絕望(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世人不知第一百二十三章 拜見老安王第六十二章 新的秩序(上)第七十二章 科學 修真 原初第一百一十章 一貫錢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五章 聯合第十八章 智慧不夠用第二十章 真正的畏懼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六十三章 溫馨有趣的生活第四十章 得逞第五十五章 褻瀆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八十三章 到底是誰第九十九章 再相爭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四十五章 南宮第一的困境第五十三章 青衣內亂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護府疏勒鎮第五十八章 勝負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一百零五章 進入第四十五章 嬀州會戰(1)第一百二十七章 崑崙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十八章 錯誤第六十章 王(上)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一百零四章 秘境中心(二更)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寒而慄第五十九章 慷慨赴死(第二更)第十三章 劍下留人第五十章 上不上岸(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營第七十章 煽動情緒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一百五十章 軍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靈第五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零六章 昏君奸佞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二十七章 深入秘境第九十一章 勝負已分(中)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八十章 丟了多少節操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一百零四章 成長的根由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一百六十章 聖軍第十八章 成就仙人境第六十八章 行刺(3)第四十四章 彩頭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那一年的酒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勝利的成果第七章 初遇(第三更)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四十四章 撥雲見日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六十八章 聯合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四十三章 變革者第五十三章 輸的是安王第三十章 連臉皮都不要了(第二更)第四章 絕不後退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七十三章 夢醒時分(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偶遇第五十七章 (第六更)不同戴天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靈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茲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六十八章 行刺(3)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一百三十九章 故事中的匆匆過客第四十四章 無路第十三章 不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二十五章 絕望(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世人不知第一百二十三章 拜見老安王第六十二章 新的秩序(上)第七十二章 科學 修真 原初第一百一十章 一貫錢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五章 聯合第十八章 智慧不夠用第二十章 真正的畏懼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六十三章 溫馨有趣的生活第四十章 得逞第五十五章 褻瀆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八十三章 到底是誰第九十九章 再相爭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四十五章 南宮第一的困境第五十三章 青衣內亂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護府疏勒鎮第五十八章 勝負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一百零五章 進入第四十五章 嬀州會戰(1)第一百二十七章 崑崙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十八章 錯誤第六十章 王(上)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一百零四章 秘境中心(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