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爭鬥

回到安王府,李曄讓宋嬌先帶小女孩下去,洗漱一番換身乾淨衣裳。

李振沒有反對,畢竟髒兮兮的小女孩,放在哪裡都顯得不應該。

時辰雖然已經不早,安王府裡卻不缺廚子,很快就給李曄置辦好了宴席,李曄拉着李振入座的時候,李振有些錯愕,宴席的場面太過隆重,讓他再度受寵若驚。

不過李振倒也沒有故作姿態,反而坦然入座,儀態舉止都不卑不亢,但實際上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席間的氣氛不用李曄如何用心,就變得很是熱絡,對李曄丟出來的話題,李振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兩人聊得最多的,還是儒道兩家的經典,當然不是修煉經典,而是修身治國的學說,李振對這些比較擅長,李曄也有意考驗李振的本事。

隨着交談的深入,李曄愈發覺得欣喜,因爲李振有真才實學,而李振眼中的震驚之色也越來越濃,因爲他發現面前這個年輕的安王,對百家經典都信手拈來,那不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是隻需要打開一個閘口,就有滔滔江河傾瀉而下,簡直堪稱學富五車。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文人相輕,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學識文采不會真的比誰差,但李振很快發現,饒是他寒窗近三十載,也不及剛剛及冠的李曄,那麼博聞廣記見解深刻,漸漸的,李振就對李曄敬佩起來。

對李曄而言,穿越前他是大修士,對華夏文化當然知之甚深,真要他去治國平天下,可能操作起來有些困難,但拿來作爲宴席上的談資,唬住李振卻是綽綽有餘。

很快,在李曄的主導下,兩人生出相見恨晚之感。

“殿下剛過及冠之齡,學識底蘊竟然如此深厚,在下實在是佩服。”李振舉杯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下今日方知此言不虛。”

李曄也舉杯道:“能與李公子坐而論道,實爲人生一大快事,當浮一大白。”

兩人同飲杯中酒的時候,宋嬌帶着梳洗完畢的銳萌萌走進來,看到被宋嬌拉着的小女孩,李曄和李振俱都一怔。

六七歲的女孩,換上了青衫紅裙,頭髮也挽了起來,大抵是宋嬌愛屋及烏,還給她抹了淡妝,所以眼前的銳萌萌,看起來面紅耳潤,五官粉雕玉琢,就如世間最精緻的姿娃娃,可愛又不失貴氣,當真是可人得很。

只不過小女孩初進王府,爲府中奢華佈置所震驚,所以顯得有些拘謹,此刻緊緊拉着宋嬌的手,把半個小小身子藏在宋嬌身後,看起來像只害怕見人的小松鼠,唯獨那雙圓亮的水潤眸子,卻還是如星辰一樣耀眼。

李振的震驚,大抵是因爲沒想到,梳妝打扮後的小乞丐,竟然有了仙童之姿,而李曄之所以震驚,卻是看到小女孩的頭頂上,漂浮着一道透明的氣流。

人各有運,本命氣運的顏色不一樣,白黃青赤都有,但透明狀的本命氣運,李曄還是第一次見。本能的,李曄覺得這個小女孩,不同尋常。

“見過安王殿下。”銳萌萌在廳中行禮,聲音充滿稚氣,大抵是畏懼李曄這個親王的緣故,她始終低着頭,不敢看李曄。

見過禮,宋嬌把銳萌萌拉起來,眼眸裡充滿溺愛,好像看自己的女兒一樣,她對李曄道:“這孩子怕你呢,我帶她下去吃飯,你們接着談。”

她倆離開後,李曄問李振:“這孩子......真是你在大街上撿的?”

李振被李曄這個奇怪的問法,問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大抵可以這麼說......”

李曄笑了笑,目光深邃,他覺得這個銳萌萌有些意思。

插曲之後,兩人繼續,李曄有意讓李振投靠自己,所以開始進入正題:“依公子之見,這天下大勢,往後會如何?”

這一問來得突然,李振頗感意外,遂反問:“殿下以爲會如何?”

李曄頷首頓了片刻,忽而一字字道:“江湖上仙門四起,與藩鎮沆瀣一氣,不遵朝廷禁令,擅收弟子、傳仙法於民,擴充修士隊伍,增加自身實力,而朝廷不能禁,此乃天下將亂、大劫將生的徵兆!”

李振神色一震。

這樣的話,作爲宗室子弟的李曄,竟然也能直接說出來。

李曄繼續道:“如今的大唐,外不能靖邊患,內不能服藩鎮,皇宮裡宦官弄權,‘四貴’把持朝政,朝堂上奸佞竊據高位,橫行無忌,宗室子弟罔顧社稷,爭權奪利,只謀一己之私......凡此種種,皆爲末日將臨的徵兆,身爲宗室子弟,我不能不察。”

李曄這話說得沒錯。

但從他嘴裡說出來,未免顯得有些駭人。

“殿下這番話,真是振聾發聵。”李振震驚道。

李曄笑了笑,反問道:“李公子覺得呢?”

李振想起他今日的經歷。

中年男子爲了一個蒸餅,當即毆打六七歲的銳萌萌。

破落小客棧的掌櫃,爲了坑他那一貫錢,嘴臉醜惡,冷漠至極。

人心不古。

這樣的事,李振平日裡看到的、經歷的太多了。

甚至他三次貢舉落第,都不是他才學不足,而是他沒有去走考官的後門。

有些才能比他差得遠的士子,因爲奉上了禮金,早早進士及第了。

作爲以治國平天下,爲生平信仰的儒家士子,李振不止一次問過自己,面對這崩壞的世道,他該如何區處。

這時候,侍女奉上茶水,李曄接過一碗,推到李振面前,看着他,認真道:“天下將亂,大劫將生,身爲宗室子弟,無法置身世外,我欲先立功勳,再謀出鎮藩鎮,後圖大計,公子棟樑之才,可願助我?”

李振接過李曄遞來的茶碗,怔了怔,沒有送到嘴邊。

李曄的話,李振不難理解。

身爲宗室子弟,而在天下大亂,甚至是江山易鼎之後,力挽狂瀾拯救社稷的,歷史上不是沒有,漢光武帝劉秀就算一個。

李曄所謂“後圖大計”,便是這個意思。

李曄那句“可願助我”,便是問李振,願不願意投靠他。

李振飲了杯中清茶。

放下茶碗,李振擡頭看向李曄,問道:“殿下今夜出現在鵲棲橋,是否並非偶然?”

李曄點頭笑道:“不瞞公子,正是爲你而去。”

李振默然片刻。

忽而起身,向李曄行大禮,說道:“振不才,願爲殿下效犬馬之勞。”

李曄能看破天下大勢,並且有所謀劃,這等遠見與未雨綢繆,是人主之本。

李曄學識不淺,這是成事之基。

李曄待人接物,親切平和,讓人如沐春風,這是聚衆之姿。

李曄今日去鵲棲橋,是專爲他李振而去,就說明李曄注意他已經很久,能在李振遇到苦難,無處落腳的時候,不惜冒着夜雨,也要及時親自去請他,是對他的尊重。

這個安王,是昔日名動天下,被世人譽爲拯救時艱之英雄的李峴後人。

他還是皇朝四品大員,在剛剛及冠的年齡。

這樣的人,值不值得效忠?

值得。

若是這樣的人,李振都不效忠,那普天之下,還有多少更好的選擇?

難道真要去找個商鋪,做個夥計,從此絕了貢舉之途,將畢生才學,用來對付幾本賬本?

當世士子出仕,除了考貢舉外,投靠藩鎮節度使,成爲節度使幕府的官員,也是一種途徑,朝廷對藩鎮的官員,也是承認的,而且會定期在這裡面選拔良才,委以重任——這也是朝廷控制藩鎮的一種手段,掌握藩鎮人事權嘛。

杜甫就曾在西川節度使嚴武的幕府中任過職。

李曄是親王,繼承的是李峴衣鉢,李振投靠李曄,跟投靠藩鎮節度使,是一個道理。

李曄連忙起身,將李振扶起,欣慰不已,改了稱呼:“能得先生爲臂膀,實乃孤之幸事!從今日起,先生就是王府七品錄事參軍!”

王府的官吏,五品之下的,李曄有任命權,事後報備上去就可以。

所以,現在李振已經是正兒八經的七品錄事參軍,就差一個告身,就可以走馬上任了。

“臣李振,拜見安王!”李振俯身再拜,這一拜,就確認了主從名分,自此爲李曄“家臣”。

李曄再度將李振扶起。

他定眼向李振頭頂看去。

隨着體內龍氣遊弋,一道赤色氣流,向他匯聚過來。

......

翌日,巳時。

李曄負手站在閣樓窗前,眺望王府之景。

昨夜龍氣汲取李振的氣運後,他的修爲已經到了練氣四層大圓滿,就差一線就能突破到練氣五層的境界。

“還是差一點......看來尋找人才過程,不能停止。”李曄心道,“只不過,像李振這種,能做到戶部尚書的大才,可是太難找了。”

不時,上官傾城送來一個消息。

“殿下,高駢去西川了。”

高駢,就是跟李峴並稱爲皇朝雙壁那位將軍,也是王鐸一黨的第二號人物。

李曄點點頭,未作置評。

上官傾城道:“眼下正是殿下與王鐸,跟韋保衡鬥爭的關鍵時期,高駢這個時候離開長安遠赴西川,從此對朝堂之事鞭長莫及,這對我們的勢力,是一種削弱,高駢怎會如此行事?”

李曄輕笑一聲:“這些年來,南詔復侵兩川,高駢作爲軍中大將,在長安城呆着有什麼用,當然是坐鎮西川,抵禦南詔大軍,才能撈得功勞,眼下有出鎮西川的機會,他怎會不去?”

上官傾城蹙眉道:“可眼下這種時候,他不顧殿下與王鐸,與韋保衡鬥爭的大局,獨自去了西川,這算什麼盟友?”

李曄看了上官傾城一眼:“盟友?爲了盟友就能不要自己的權力了?在權力面前,聯盟是暫時的,鬥爭纔是永恆的。因爲大家都想要更多的權力。高駢跟王鐸聯盟,爲的是什麼,難道是匡扶社稷?他跟王鐸結盟,跟路巖與王鐸結盟,都是一個道理,是爲了壯大自身,更好的謀取更多的權力。”

上官傾城張了張嘴,一時說不出話來。

李曄望着遠方:“換言之,高駢軍功無數,難道就不想出將入相?不想像父親一樣,也獨自開府?真到了扳倒韋保衡,扳倒路巖的時候,高駢與王鐸的聯盟,也就是該瓦解的時候了。那時候,朝堂上,只怕就是高駢黨與王鐸黨相爭了——就像現在王鐸跟韋保衡相爭一樣。”

說到這裡,李曄停了下來,沒有再繼續多言。

上官傾城沉默了一會兒,還是忍不住問道:“高駢去了西川,對我們的事,會不會有影響?”

李曄道:“高駢不在朝中,影響當然會有,但他畢竟是出鎮西川,不是被貶官了,還能聲援王鐸。另外,他那些在朝的黨羽,也會繼續跟着王鐸,所以影響不會傷及根本。”

說到這,他輕嘆一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權力角逐也好,私人怨恨也罷,鬥爭無處不在。”

李曄擺了擺手,示意上官傾城退下。

上官傾城走出兩步,忽而想起一件事,她回頭問李曄:“殿下,昨夜你去接李振的時機,正是他落魄無依的時候,時機恰到好處......李振被客棧掌櫃趕出來,是不是殿下暗中授意?”

第一百一十五章 勝利的成果第四十二章 制勝(3)第十七章 突遭劫難第八十七章 不如來扳手腕吧(三更)第七十三章 議和第三十二章 我不會欺負你第三十四章 良心與真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點與起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七章 養豬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十五章 太陰星君與巨靈天神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八章 接收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四十七章 再動要出事第四十一章 萬無一失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截第五十九章 反差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二十九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3)第二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書生道 君子堂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三十六章 身死道隕(第十更)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二十二章 心懷愧疚(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來殺人第二十九章 妖族的依仗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二十五章 白說了(第三更)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六十七章 行刺(2)第三十一章 對臺戲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二十七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1)第八十六章 殺機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五十章 平靜的時刻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變(6)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妖王 得魂珠(三更)第六十五章 英雄你不能死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妖王 得魂珠(三更)第一章 劫道第八十二章 無趣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九十一章 高手(1)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摧城(二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六十二章 新的秩序(上)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七章 水妖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三章 招搖過市第二十六章 殺神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一百二十七章 崑崙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四十章 八方雲動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何成爲一個賭徒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一百零七章 大反轉第一百零六章 平凡之路(上)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八章 徒使豎子成名(3)第一章 方針第一百二十一章 硬拼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六十六章 憂傷與憤怒第四十三章 明爭暗鬥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七章 氣運第六十四章 她的故事
第一百一十五章 勝利的成果第四十二章 制勝(3)第十七章 突遭劫難第八十七章 不如來扳手腕吧(三更)第七十三章 議和第三十二章 我不會欺負你第三十四章 良心與真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點與起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七章 養豬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十五章 太陰星君與巨靈天神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八章 接收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四十七章 再動要出事第四十一章 萬無一失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截第五十九章 反差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二十九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3)第二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書生道 君子堂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三十六章 身死道隕(第十更)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二十二章 心懷愧疚(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來殺人第二十九章 妖族的依仗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二十五章 白說了(第三更)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六十七章 行刺(2)第三十一章 對臺戲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二十七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1)第八十六章 殺機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五十章 平靜的時刻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變(6)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妖王 得魂珠(三更)第六十五章 英雄你不能死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妖王 得魂珠(三更)第一章 劫道第八十二章 無趣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九十一章 高手(1)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摧城(二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六十二章 新的秩序(上)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七章 水妖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三章 招搖過市第二十六章 殺神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一百二十七章 崑崙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四十章 八方雲動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何成爲一個賭徒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一百零七章 大反轉第一百零六章 平凡之路(上)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八章 徒使豎子成名(3)第一章 方針第一百二十一章 硬拼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六十六章 憂傷與憤怒第四十三章 明爭暗鬥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七章 氣運第六十四章 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