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書生道 君子堂

許州,忠武軍節度使秦宗權站在城頭,望着城外綿延如海的鐵甲軍陣,神色一片肅殺。

圍城的自然是宣武節度使朱溫的兵馬。只不過短短旬月時間,朱溫麾下兵馬已經從十萬膨脹到六十餘萬,宣武軍並未擴軍太多,其他的將士來源於被朱溫收服的藩鎮。

如今朱溫帶甲四十萬,大舉進攻許州。秦宗權聞訊,連帶領忠武軍迎戰的勇氣都沒有,只是下令收縮兵力,放棄了北方諸個州縣,集合主力固守許州城待援。

此刻,秦宗權的目光落在城外大軍前方。彼處有一個戰陣,人數只有五百,但卻有吞吐天地之勢,無論是秦宗權還是忠武軍將士,都根本不必過多感受,就能感到如山的壓力在肩上。

那五百甲士白衣勝雪,着銀甲持長矛,人皆漂浮於半空,站立的位置比許州城牆還要高。

“那便是朱溫賴以橫掃各個藩鎮的道兵?”吳鉤眼簾低垂,聲音沉重,“五百個真人境修士,身披符甲,手持法寶,凡兵如何匹敵?”

秦宗權神色在肅殺之外,還有濃厚的焦慮不安,聽到吳鉤的話,他聲音有些發冷:“自古以來,凡間諸侯逐鹿中原,雖然也有許多修士參與其中,更不乏轉世仙人,以仙法蠱惑敵軍領兵將領和主君意志,從而取得大勝的行爲。但像這種仙廷兵團直接下界的情況,簡直聞所未聞!如果戰爭是這麼打的,天下諸侯還逐什麼鹿,直接比誰投靠道門早就是了!”

吳鉤眼神變幻:“道門把持天地正統這麼多年,不是沒有理由的......道兵下界之前不是沒有,上一回,還是秦末大亂的時候。彼時大秦精銳兵團方平天下不久,戰力還在巔峰,可謂是無往不勝,天下豪傑莫能與之敵。若非仙人蠱惑了朝堂重臣心智,又派遣道兵下界,那些有兵家名將帶領的精銳兵團,早就將亂軍撲滅了......”

秦宗權一拳重重砸在女牆上,雙眸漸漸通紅,咬牙道:“現在說這些已是無用,殿下的援軍什麼時候能到?”

早在李曄平定河東時,秦宗權就命令吳鉤去河東拜見李曄,求爲同盟,共同對付有道門扶持的朱溫。

彼時李曄態度強硬,不答應同盟,反而讓忠武軍單方面聽令,秦宗權還有過不忿。

好歹秦宗權沒有跟李曄撕破臉,完全拒絕李曄的號令,這才保留了雙方合作的可能。

這回朱溫橫掃中原,發兵來攻許州,秦宗權早早就派人去平盧求援,希望平盧軍能夠有所行動。

普天之下,也唯有同樣擁有大修士團的平盧,纔有可能對付朱溫,救下忠武軍了。

吳鉤道:“使者早已派出,本來早就該回來了,之所以現在還沒有音訊傳回,大抵是殿下也在考量......”

在吳鉤看來,李曄斷然沒有不支援忠武軍的理由。一旦忠武軍被滅,朱溫在中原就將沒有一個值得正視的對手。屆時北到黃河,南抵淮河,東到大海,西至潼關的地界,就會全面落入朱溫之手。

中原自古富庶,人丁衆多,雖說眼下淮南的富庶已經超過中原,但是論人口數量,中原仍然是最多的。要是讓朱溫完全佔有中原,那就是真正的大業之基。

......

平盧,青州城。

安王府政事堂裡已經聚滿了人,主座空着,下首的位置上坐着崔克禮,其次是劉大正、上官傾城等將。現在是崔克禮在主持議事,眼下衆人商量的,正是要不要發兵救援許州,以及怎麼救援的問題。

李曄不在平盧的日子,尋常時候崔克禮主政,劉大正主兵,凡遇大事,則衆人一起商議。

“朱溫橫掃中原各鎮,我們接到的救援信,也不是一回兩回了,之前之所以不出兵,無非是忌憚那批仙廷道兵。現在道兵未損,我們除非盡起妖族修士,否則便沒有與其一戰之力。但若是妖族修士都離開平盧,一旦朱溫趁虛而入,平盧就危在旦夕。”

說話的是劉大正,他言語還算中正,“而且平盧眼下的要務,是穩定北方,將各個藩鎮治理好,確立殿下在北方的權威。這也是殿下臨走之前定下的大計。所以本將還是那句話,在殿下回來之前,平盧軍不涉中原戰事。”

崔克禮沉吟片刻,緩緩開口:“若是不救忠武軍,那麼朱溫就將得到整個中原。一旦殿下沒有及時歸來,朱溫傾‘河南’之兵進攻平盧跟‘河北’,我們就將無從應對。”

兩人的意見,基本代表了官員們的意思,在場的官員們意見都分成兩派,爭論了許多時日,也沒有一個結果。今日也是如此。

議事散了之後,堂中就剩下崔克禮、劉大正、上官傾城三人。

這時候,崔克禮才能沒有忌憚說出心中的想法,他嘆息着,不無感慨道:“天下大爭,說到底是天下人在爭。如今天上的仙廷橫插一手,連妖族修士都要加入進來,這還是凡間的天下大爭嗎?”

“凡間雖然也有修士,但畢竟是極少數,連真人境都寥寥無幾。在仙廷修士和妖族大能面前,芸芸衆生何異於螻蟻?仙人境一次出手,就能毀了一座城,讓十萬百姓化爲塵埃,這還是天下大爭嗎?”

他話說完,劉大正和上官傾城默然不語。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響亮的聲音:“這場亂世,早已不單單是凡間的亂世,而是天地大劫。大劫是什麼?大混亂。生靈不死傷慘重,叫什麼大混亂?仙凡本是一體,這場大劫席捲天下,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崔克禮等人向門外看去,並沒有看到人,不過他們臉上並無奇怪之色。

說話的是紅孩兒,他們議事的時候,對方也在旁聽,只是沒有現身參與爭論罷了。

崔克禮皺眉道:“仙凡一體,可不能仙凡不分!事實上,本官從來都不認爲,凡間的事,應該由仙人來摻和、決定。既然仙人不管興雲佈雨,造福蒼生,那麼凡間事就該凡人做,仙人只管逍遙仙界就是。每逢亂世,仙廷插手大爭之局算怎麼回事?仙凡一體,本來也不是什麼好事,這天下本就不該有什麼天意,有民意就足夠了!”

紅孩兒笑道:“這事你跟我說沒用,現在就是這麼個局勢,你還想改變不成?”

崔克禮沉眉斂目,正色道:“說到底,這是道門的局勢,不是我儒門的!甚至,不是天下百姓的!”

紅孩兒沒有再說話,似乎陷入了思索。

末了,崔克禮起身之前,對上官傾城跟劉大正說道:“還請兩位將軍,做好征戰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這是自然。”劉大正道,“無論平盧軍是否出戰,這都是必要的。”

離開王府之後,崔克禮沒有回官衙,也沒有回府邸,還是來到了城東一座書院。

這書院是崔克禮進言,李曄批准後所建,比之私塾它規模更大,現在已有學子三千,比之太學院它收受的弟子來源更廣,官宦公子與平民子弟都有。

按照書院課程安排,每隔五日,都有崔克禮授課的時間,無論他政事如何繁忙,到了時間都會準時過來。

崔克禮授課的屋子只有三十張書案,但來聽課的卻有數百人。不僅是屋子外的走廊,院子都擠得滿滿當當,連院牆上都爬滿了弟子。這對向來重禮得儒家學子而言,顯得很是不同尋常。

好在崔克禮有文師修爲,倒是不用擔心有人聽不到他的話。

授課完,崔克禮離開書院的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

書院外站着一名書生。

夕陽將他的影子在街道上拉得很長。

“師兄,揚州文會,先生其他三賢一起,點評天下儒士,再定八傑七十二俊彥榜單,你當真不去了?”張仲生拱手問道,眉宇間不無氣憤之色。

他本已離開平盧,只是如今已經臨近六月,早先答應去揚州的崔克禮,突然說不準備南下了,他這才忿然前來詢問。

崔克禮搖搖頭:“中原局勢變幻,平盧政事繁雜,爲兄實在是脫不開身。”

張仲生聞言,眼中氣憤之色更濃,以至於聲音都陡然大了幾分:“師兄身爲儒家弟子,當知此番文會,是儒門盛事!以師兄之才,經過這些年的沉澱,未必不能位列八傑榜單。到時候名傳天下,爲天下讀書人敬重,爲後世士子傳頌,難道不比區區俗務重要?!”

崔克禮默然。他很清楚,若是他不去揚州,別說位列八傑,可能連七十二俊彥的身份都將不復存在。

揚州是淮南節度使治州所在,如今的淮南節度使高駢,已經威服淮南多半藩鎮,爲天下有數的諸侯,成大業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儒門在揚州召開文會,品評天下士子,未嘗沒有籠絡人才爲高駢所用的意思。

也就是說,儒門最後選擇的諸侯,是淮南高駢。

崔克禮沒有直接回答張仲生的問題,他轉身看向書院的匾額,問張仲生:“你可知,爲兄爲何要辦這座書院?”

張仲生沒想到對方忽然說起這茬,微微錯愕,也覺得好奇:“爲何?”

沐浴在夕陽光輝中的崔克禮,眼中有了某種異樣的光彩,“世人皆說,儒門士子,亂世無用,盛世無德。每逢亂世,兵家大顯,士子不諳戰陣,只能爲兵家處理首尾,地位卑微;每逢盛世,士子躋身朝堂,卻忙着打壓兵家,爭權奪利,或者諂媚於上,或者求虛名於青史。”

“所以天下志士都笑話儒門,說自百家爭鳴後,儒門是變得最爲面目全非的,簡直數典忘祖。之前的民貴君輕捨身取義,變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連‘君權神授’這種話都能說得出口.......”

他轉身過身,看着張仲生:“揚州文會,說到底,不過是一場清談。就算所謂八傑七十二俊彥,能被賜予本門聖器,使得文章教化之力大增,可以讓更多人‘忠君’,可在我崔克禮眼中,這並不比能解決一村百姓秋收難題的政令重要!”

張仲生沉下臉來:“師兄是這麼認爲的?”

他明顯不同意對方的論斷。

崔克禮沒有跟張仲生爭論,復又擡頭看向書院匾額,徐徐道:“諸侯都認爲,亂世不必用儒門士子,因爲懂得沙場之道,懂得耕戰更重要。等到天下太平,再用士子治國治學即可。所以百家爭鳴的時代,我們儒家並無多大建樹,直到漢武帝時,纔開始真正大顯於天下。”

“然而士子亂世不上戰場,盛世不至邊關,沒有看過大漠喋血,沒有見過亂世白骨,他們就會忘了天下爲什麼要大治,書生爲什麼要躋身朝堂!”

“我要的儒門士子,不是這樣的儒門士子。我的要的讀書人,是亂世有作爲,盛世更有作爲,既能平定天下,也能治理天下的讀書人!有這樣的讀書人在,亂世能平,盛世可治,天下事,才能真正讓天下理!”

“如此,天下百姓,纔不會因爲對時局失望,不會因爲被艱苦生活壓垮,或者因爲未受教化,心智愚昧,去燒香拜佛,求仙人庇佑!”

“這天下若是真的盛世,寺廟道觀就不該有香火,仙人就不必存在!

“仙人不死,天下不治!真正的讀書人,當還蒼生朗朗乾坤,給百姓萬千福祉,絕香火供奉,殺天上仙人!”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纔是讀書人應該做的事!這纔是我崔克禮,辦這間書院的原因!”

這番話聲如金戈,更勝雷音,餘音繞樑,經久不絕。

話音落了,崔克禮卻沒有回頭。

他的身影並不偉岸,但他肩上有光輝。

張仲生沉默下來,若有所思。

半響,他悚然驚醒,看崔克禮的目光帶上了濃烈的驚恐之色,失聲叫道:“你......難怪你不去揚州文會,原來......原來你是想另立門戶,自成儒門一派!”

崔克禮一甩衣袖,冷哼一聲:“有何不可?”

張仲生說不出話來。

因爲他發現了一個更加恐怖的事實。

崔克禮身上有金輝。

他之前覺得那是夕陽光輝。

而現在他發現那不是。

他後退三步,指着崔克禮,嗔目結舌:“文......文聖!你......你竟然要成就文聖境界了?!這怎麼可能!”

崔克禮沒有回答。

他只是凝望着書院匾額。

那是他的志向與希望,是他可以向道而死的那個道。

書院名:君子堂。

第七十二章 科學 修真 原初第六十四章 落幕的兩佛之爭第九章 英雄快跑第三十二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5)第五十六章 世人不知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二十六章 崑崙決戰第二十章 全面戰爭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七十八章 真正的目標第九十七章 留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己做主第六十九章 偶遇第三十八章 再會少司命(第三更)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七章 有什麼厲害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五十二章 主從之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十四章 威逼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無趣第三十七章 花明(2)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己做主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沌封印第六十三章 新的秩序(中)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八十七章 不如來扳手腕吧(三更)第七十九章 安西都護府第七十四章 仙凡俱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的聯合第二十六章 歷史第二十四章 你纔是真跋扈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寒而慄第二十七章 掏心換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化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七十章 上任(1)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九章 擋道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九十三章 決戰(3)(三更)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五十章 像自己的自己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五十二章 並肩第三十六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3)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二十二章 朋友第二十四章 唯真英雄能本色第五章 合力(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不要忘記(二更)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七十四章 對手(3)第三十九章 絕殺局(1)第七十九章 異變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十二章 先鋒戰冤句(上)第五十一章 安王之威第四十章 救兵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七十四章 邪惡與正義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一百一十章 一貫錢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六十章 風雲迫中原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九十三章 決戰(3)(三更)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進展與大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條狗的誕生
第七十二章 科學 修真 原初第六十四章 落幕的兩佛之爭第九章 英雄快跑第三十二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5)第五十六章 世人不知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二十六章 崑崙決戰第二十章 全面戰爭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七十八章 真正的目標第九十七章 留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己做主第六十九章 偶遇第三十八章 再會少司命(第三更)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七章 有什麼厲害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五十二章 主從之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十四章 威逼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無趣第三十七章 花明(2)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己做主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沌封印第六十三章 新的秩序(中)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八十七章 不如來扳手腕吧(三更)第七十九章 安西都護府第七十四章 仙凡俱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的聯合第二十六章 歷史第二十四章 你纔是真跋扈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寒而慄第二十七章 掏心換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化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七十章 上任(1)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九章 擋道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九十三章 決戰(3)(三更)第七十三章 上任(4)第五十章 像自己的自己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五十二章 並肩第三十六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3)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二十二章 朋友第二十四章 唯真英雄能本色第五章 合力(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不要忘記(二更)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七十四章 對手(3)第三十九章 絕殺局(1)第七十九章 異變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十二章 先鋒戰冤句(上)第五十一章 安王之威第四十章 救兵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七十四章 邪惡與正義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一百一十章 一貫錢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六十章 風雲迫中原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二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九十三章 決戰(3)(三更)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進展與大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條狗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