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新皇登基

跟岐王商討完未來的安排,李曄正打算痛飲幾杯,孰料宮中傳敕,李儼讓李曄馬上進宮去,說是有事情要商量。

之前李儼很少給李曄傳旨讓他進宮,如果李儼閒來無事,就會在李曄休沐的時候自己到安王府來。其它時候,都是派人穿個口信,說最近又有傑作,讓李曄有空的時候去欣賞欣賞,時間都是由李曄自己決定。

看來今天這事還比較急。

李曄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當下就跟宦官一起進了宮。出乎李曄意料的是,這回李儼見他,竟然不是在玩樂的地方,而是在再正經不過的含元殿。

高居皇位的李儼,頭戴珠冕,身着龍炮,腰佩長劍,行頭之隆重,好似要參與什麼祭奠大典。這對平日裡向來衣着隨意的李儼來說,是極爲罕見的事。

不得不說,人靠衣裝,此時的李儼身上不見了酒肉之色,多了許多威嚴龍威,站起身的時候,不說顧盼生雄,也有睥睨之姿。這一切,都再清楚不過的展示着,他是大唐的皇帝。

李曄不知李儼這是唱哪出,或許是對方覺得應該改頭換面,做一個負責任有權威的皇帝了?這些念頭在李曄心中一閃而過,他行禮如儀,沒有任何情緒表露。

讓李曄平身後,李儼按劍而立,在前者瞻仰的目光中,很是擺了一會兒姿勢,然後嘿然笑着問李曄:“怎麼樣,曄哥兒,我有沒有皇帝的樣子?”

李曄內心覺得無奈,面上還是配合,“陛下自然是龍威深重,讓臣子心折。”

這話無論李曄信不信,反正李儼自己是不信的。他無趣無味的坐回了龍椅上,剛剛刻意裝出來的氣勢,也無心去維持了,盯着李曄一動不動,看了半響。

李曄不明所以,只能向他投去疑問的目光。

末了,李儼嘆息一聲,由衷道:“論起帝王威儀,曄哥兒的確比我強了不止百倍,你隨意站在那裡,也有讓臣民俯首而拜的氣勢,我就算坐在皇位上,也覺得自己跟普通人沒有太大差別。”

這番話要是換了情景,在別的君臣之間發生,那問題無疑很嚴重,但從李儼嘴裡說出來,就有交心之言。不過饒是如此,這終究不太妥帖,李曄也是出聲勸諫。

李儼擺擺手,示意李曄不用多說,他坐直了身子,正視着李曄,一字一句道:“今日讓曄哥兒入宮,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這或許是我這輩子,做過的最重大,對皇朝影響最深遠的決定!”

李曄隱隱意識到什麼,但不能確定,因爲那太過不可思議了些,只能等着李儼繼續說下去。

李儼深吸一口氣,彷彿肩上多了一座山,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隨後他又長吐一口氣,神色立即鬆弛下來,好似那座山已經從他肩上移去。

深呼吸之後,李儼說出了他這個皇帝的決定:“朕決定,將皇位禪讓於你!”

即便是已經有一絲準備,真正聽到這句話,李曄心頭還是涌起萬丈波瀾。

......

大雪漫天,積雪三尺,宮裡的宦官宮女們,不斷清掃着道路,忙得額頭滿是汗水,卻沒有人敢懈怠半分。

李儼走在溼漉漉的道路上,腳下不時響起咯吱聲。

伺候的宦官被他攆得很遠,也沒有人來爲他撐傘執蓋,他的肩頭與頭上很快就落滿雪花。原本襯托皇帝威儀的龍袍珠冠,漸漸面目全非,再也不能給人半分力量。

又或許,它從來都不能給人力量。在黃巢攻至長安,李儼身穿龍袍倉皇出逃之際,他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能給他力量的,是忠於皇朝,願意爲他征戰的千軍萬馬。

李儼不會忘記,當他困局成都,惶惶不可終日時,聽說安王率軍連破亂軍,克復京師,要迎他歸朝時,是何等的喜悅。

來到西苑,李儼登上龍舟。池水已經冰封,龍舟再也不能航行,只能停泊在岸邊。不過李曄並不在意這一點,他來到甲班上,命人設座溫酒。

風雪中獨賞美景,原本是件孤獨的事,李儼最討厭的就是孤獨,那會讓人覺得無所依靠,無人知心,他喜歡熱鬧,所以以往經常讓李曄進宮來陪伴。

但是今日,李儼覺得獨坐賞雪也不錯。

他想起前段時間,發生在這座龍舟上的那場伏殺。

彼時他醒過來的時候,被告知事情已經完全結束,李曄不僅沒有受到半分傷害,反而將伏擊者一網打盡。這讓李儼在慶幸的同時,也感到一陣後怕。

他很清楚,若是李曄死了,他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現如今自由自在、無人打擾的玩樂生活,也只會成爲夢中辛酸的回憶。

清醒過來之後,李儼覺得很對不住李曄,畢竟對方是他叫進宮來的,而他作爲宮城之主,作爲皇帝,莫說保障對方的周全,竟然連心腹是細作都分辨不出,將對方和皇朝送入了萬險的境地。

事後李曄派人接手皇宮防務,李儼沒覺得有任何不妥,他認爲自己需要李曄的保護。自己親舊的那些人手,委實是太過不靠譜。

如今,舉世攻唐的局面已經被破解,契丹亡國,草原太平,南詔王族都成了階下囚,被押送長安丟進大牢,南詔已經被王建盡數佔領,回鶻也被打退,朝廷正在準備明年進兵西域,完成大唐盛世最後一塊拼圖。

當此之際,李儼難免高興萬分,但冷靜下來一想,才發現自己什麼都被做過,反而在大戰關鍵時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他認真回想,竟然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一件於國有利的事,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讓李曄主持了軍政大局。

而現在,隨着李曄功勳卓著,朝中一些心懷叵測,或者是貪贓枉法害怕被李曄處理的臣子,竟然開始散佈謠言,說李曄想要取他而代之,不日就會發動宮變!

李儼知道自己無力改變人心,也沒有主持天下的能力,他心思也不在這上面。

既然如此,就不要再去妨礙曄哥兒了,否則就對不起對方夙興夜寐、嘔心瀝血爲國事操勞的付出。這樣,就算自己一事無成,往後在地下見了祖宗,也不會太過羞愧。

曄哥兒本就是宗室子弟,禪位於他毫無疑難,李家的江山只會變得更好。

而自己,還可以沒有任何負擔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再也不用去考慮那些讓自己頭疼的東西。

酒已溫好,李儼對着漫天大雪飲了一杯。

雖有落寞之意,更多的卻是輕鬆釋然。

.......

李曄走出皇城大門,面對寬闊筆直的朱雀大街,靜靜站了一會兒。

街上行人寥寥,鵝毛大雪好似永無窮盡。長安街坊都鍍了一層銀白,看起來古風古韻,有深淵意境,讓人覺得安寧清新,不焦躁不雜亂。

李儼說要禪位的時候,李曄心中觸動很大。雖說前世,他的皇位就是李儼給的,但彼時的情況跟現在大爲不同,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前世李儼已經病重將死。

活着禪位,跟死前找人繼位,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天下之大,哪有人會把吃到嘴裡的肉,心甘情願吐出來的?

哪怕李儼不理國政,但皇帝的尊嚴與權力,他卻絲毫不差的都享受到。,生殺予奪,掌控一切,這是誰也無法丟棄的東西,就算是李曄自己都不能。

而李儼卻做到了這一點,還是主動做的。

在此之前,李曄莫說沒有任何逼迫,連這個意思都沒有表露過,更加沒有讓李振、崔克禮這些大臣上表胡說,讓青衣衙門到處散播什麼風聲。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儼主動禪位,讓李曄無論如何,都不能不心潮涌動。

“陛下與殿下的兄弟之誼,真是亙古未有。”身後的少司命忽然說到,聲音雖然輕靈,但言語中的羨慕卻很濃烈。

大司命不滿地瞥了少司命一眼,約莫是在怪她不應該這麼羨慕李曄,畢竟她倆的交情也是過命的,完全可以在危急關頭爲對方斷後。不過身爲姐姐,她當然不會就這樣的問題責怪對方。

李曄意味複雜的笑了笑,“真的沒有嗎?”

少司命認真點頭:“以殿下的功業地位,早就是無人可以制衡的權臣,卻始終對皇位敬而遠之,沒有半分垂涎之舉。饒是旁人勸說,也始終無動於衷,這在史書上定然沒有。而陛下身體康泰,年紀輕輕,卻不打壓制約殿下,臨了還主動禪位,這也是絕對沒有的!”

李曄怔了怔,忽然間心有所感,心頭終於完全釋然。

其實他之前是覺得有些對不住兄弟的。被少司命這麼一說,終於是意識到,他根本不用去拘泥世俗俗禮,他跟李儼兄弟情深,無論形勢怎麼變,這一點都不會變。

.......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新的一年到來。

這年伊始,大唐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震動朝野:皇帝禪位,安王登基。

在絕大多數唐人看來,此事出人預料,卻又在情理之中。而最讓唐人驕傲的是,禪位沒有流血,沒有動亂,是皇帝主動提起,開創了歷史先河。在衆人心中,這無疑昭示着,盛世將會再度降臨。

新皇登基,改元天授,封賞百官,大赦天下。

第八十二章 親上前線第二十八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1)第三十五章 再見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七十五章 紅袖的焦躁(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馴服第六十八章 成果(二更)第六十七章 蜀軍之敗(上)第二十五章 亂世(下)【第八更】第五章 夕陽動人心第七十九章 異變第五十七章 是不是喜歡男人(三更)第七十三章 勝負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一章 勤王第五十九章 一年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九十八章 平壤之戰(3)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七章 找上門第三十六章 戰鬥第六章 李家的地盤第二十七章 掏心換心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六十一章 尾聲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誅賊勤王之策第十二章 先鋒戰冤句(上)第三十六章 下來受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鬥志第三十六章 鍥而不捨第五十七章 是不是喜歡男人(三更)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四十一章 護衛第三十五章 論裝逼還是你們厲害第一百零六章 平凡之路(上)第二十二章 心懷愧疚(第三更)第十三章 野心第一百零一章 吐露心聲第三十九章 花明(4)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四十四章 仿若彎月第六章 吳鉤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二十七章 羣情激奮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四十三章 赴戰之人第九十九章 實在是妙第四十四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下)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七十一章 上任(2)第七章 氣運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三十九章 花明(4)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五章 聯合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六十六章 憂傷與憤怒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五十五章 我李兄(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二十六章 殺神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十章 九尾第一百零七章 大反轉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十五章 交換第七十章 大道與未來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聖姬?岐王?(三更)第五十五章 歸義軍的隱患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五十章 上不上岸(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磨盤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七十五章 對手(4)
第八十二章 親上前線第二十八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1)第三十五章 再見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七十五章 紅袖的焦躁(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馴服第六十八章 成果(二更)第六十七章 蜀軍之敗(上)第二十五章 亂世(下)【第八更】第五章 夕陽動人心第七十九章 異變第五十七章 是不是喜歡男人(三更)第七十三章 勝負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一章 勤王第五十九章 一年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九十八章 平壤之戰(3)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七章 找上門第三十六章 戰鬥第六章 李家的地盤第二十七章 掏心換心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六十一章 尾聲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誅賊勤王之策第十二章 先鋒戰冤句(上)第三十六章 下來受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鬥志第三十六章 鍥而不捨第五十七章 是不是喜歡男人(三更)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四十一章 護衛第三十五章 論裝逼還是你們厲害第一百零六章 平凡之路(上)第二十二章 心懷愧疚(第三更)第十三章 野心第一百零一章 吐露心聲第三十九章 花明(4)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四十四章 仿若彎月第六章 吳鉤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二十七章 羣情激奮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四十三章 赴戰之人第九十九章 實在是妙第四十四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下)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七十一章 上任(2)第七章 氣運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三十九章 花明(4)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五章 聯合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六十六章 憂傷與憤怒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五十五章 我李兄(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二十六章 殺神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十章 九尾第一百零七章 大反轉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十五章 交換第七十章 大道與未來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聖姬?岐王?(三更)第五十五章 歸義軍的隱患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五十章 上不上岸(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磨盤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七十五章 對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