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政績

沒過多久,文鎮藥市行會會長的人選就定下來,竟然是張家的張經綸!這個結果,讓不少藥商吃了一驚。可是對這樣的結果,藥市行會內核心的八大藥商,卻很平靜。

早前,昆州刺史沈則敬就約了他們前去了,說道文鎮藥市行會會長的任職規定要求還是不變,若是有擔任了藥市行會會長,其家族五年內就不得沾手藥材生意。爲此,沈則敬還推舉了一個人選,那就是張經綸。

張家壟斷了昆州林木生意,藥材雖然也沾手,卻只是極少的份額,若是當選藥市行會會長的話,這一點藥材生意,可以隨時拋去,倒是符合那條規定的。

對於沈則敬的提議,楊老爺子和楊步勳,是樂見其成的。有李家覆滅的血淋淋例子在前,楊老爺子也深以爲戒,知道勢不可佔盡的道理。有張家擔任藥市行會會長一職,對於楊家來說,才能騰出更多的心力去打理西寧道礦藏的事情,楊家,纔不會成爲衆矢之的。

Wωω .TTKдN .Сo

楊老爺子和楊步勳想事情如此剔透,讓沈則敬點點頭,果然,有這樣的族長和核心子弟,楊家勢起的時候,真的是到了。若是楊家一直這樣拎得清,貪慾不會太盛,那麼西寧道的局面一旦打開,西寧商道,定會記上楊家千秋一功。

隨着張經綸出任文鎮藥市行會會長一職,文鎮的藥市和昆州的藥市,已經沒有太多可說的地方。以守成爲主的張經綸,上任之後的措施。都是以維持藥市穩定爲主,這讓經歷了三七之藥那種大起大跌的藥商們,定下心來。

自認股之後,楊步勳也將礦藏經營歸屬的程序都走完了,可以開始着手礦藏的事宜。當初在認股之上報的那個數目,一半的認股資金作爲抵押,被封存在昆州府衙;剩下的一半,纔是真正用於礦藏上的資金。

當楊家真正插手進西寧道礦藏的時候,才知道這裡面隱藏着的彎彎道道太多。就算彭瑾早前盤下一些小礦場,對於礦藏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爲楊家提供了不少建議,但是楊家還是覺得捉襟見肘,資金不夠,事情太雜。任務太重……

是以楊老爺子親自帶着楊從南、楊步勳等人,小心翼翼地開展着礦藏經營的工作,試圖將每一個環節都儘可能帶到一個比較正常的軌道。這一段時日,是楊家衆人最艱難的時日。

萬事開頭難,說的就是這樣。

胡不塗再次來到了西寧道昆州這裡,這一次。他也是爲了西寧道礦藏的事情。胡氏安和堂,也有着和楊家一樣的份額。自然,對這門生意,也是無比看重。早前,胡不塗已經將大部分所需的資金送來昆州了,這一次,又帶來了不少,倒可以解楊家的緊缺之急。

藥市那裡。有漸漸歸心的張家,礦藏這裡。有心腹親近的胡不塗和楊家,按理說,沈則敬這個昆州刺史,應該感到日子頗爲順暢纔對的。事實上,他最近感到焦頭爛額,有一種所有事情纔剛剛開始的焦慮。

李家雖然被滅了,但它畢竟是昆州第一的家族,無論是官場、商道還是別的方面,都和李家牽涉甚深。在處理完礦藏和行會會長這兩件事之後。沈則敬和沈家衆人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昆州,蕭條了!

首先,是昆州的人口減少了很多,特別是昆州內城居民,幾乎是銳減了十分之一。李家作爲昆州第一家,與其有親有故的人家很多。在李家出現望君歸之後,有一些謹慎的人家就全族出逃了,在夷三族旨意出來之前,又跑了一批家族,還有一些人家,感覺昆州乃多事之秋,打着趁早遠離風雨的打算,又外遷了不少。

一個地方,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口,是會出現大問題的。人,纔是一切的根本。這些人家出逃或者外遷,直接影響的,就是昆州的民生商事。

從長遠來看,暫時還看不出什麼後果,但是短時來看,藥農、菜農們就發現,自己的藥材和瓜菜開始滯銷了,生活開始艱難了,有些底下百姓甚至在想着,是不是應該舉家搬遷到南州、桂州等地了……

其次,是民心惶惶。有些和李家沾親帶故的人家,總是擔心會受到株連的影響的,雖然最後僥倖逃了出去,沒在三族之內,卻總會擔驚受怕;還有人不知道這裡會繼續發生什麼事情,甚至普通百姓,對於昆州府衙的一舉一動都甚爲關注,生怕又出了什麼災難,這樣日子就更難過了。

人口減少、諸事蕭條、民心不穩,這對於一個地方執政官來說,是無比重大的問題!若是這樣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昆州的人口一定會繼續減少的,沒法留住人,就無法聚財,更加不能實現開拓商路這樣的事情了。

爲此,沈則敬心憂如焚。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留住昆州的居民,還要想辦法吸引其餘地方的人口過來,只要人口一增多,衆多藥販、小販、大商就會陸續來到昆州,昆州的局面就能活過來了。

是以沈則敬和楊步雲等官員,在日夜苦思,以便早點出臺應對這種局面的政策,而沈寧和如流處等人,則是儘可能地蒐集昆州城裡的狀況,爲昆州府衙提供民情、數據等方面的資料支持。

通過衆人的齊心協力,一條條意在消弭李家影響、激活昆州局面的政令,從昆州府衙裡發出去。

減免賦稅,這主要是針對昆州商家來說的。凡是在昆州本地從事各門生意的,都有相應的減免賦稅政策,有些行業的減免年限,甚至在三年以上,比如下海捕撈這一類;凡是外地的客商,在昆州城內做生意的。也免掉一年的賦稅……

只有想在昆州做生意的,昆州府衙就會一力支持,提供種種政策上的資助,免稅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還有其餘的政策,比如官府出面,爲部分小商家牽線,讓他們可以接觸到有需求的商家,以便買賣的順利進行。省了很多中間功夫。

一時間,不少外地的行商、貨商,都想來昆州看個究竟。當他們來到這裡之後,發現這裡果真是如此,那可真是一塊福地了,有了官府作爲大靠山。那比自己單打獨鬥要有勝算得多啊,有志於從事商事的,很快就在此地安置下來。

開墾荒田。這主要是針對昆州下層的百姓來說的,在昆州轄境之內,有着數量衆多的荒田,原本一直是歸屬官府的。但是官府沒有足夠的人手開開墾,便漸漸丟荒了。現在。普通百姓只要有能力去開墾這些荒田,並且繳納少量的押金,就可以擁有自己開墾出來的荒田,就成爲有田地之人了,這一個政令,同樣適合於外地的百姓。

換言之,只要有手有腳。能夠開墾這些荒田,伺弄好這些莊稼。那麼一家大小的飯食就不愁了,甚至,還有了田產。雖然是貧瘠的荒田,但是對於那些世代都窮苦的百姓來說,這就是一筆天大的財富了!

這樣一來,昆州的窮苦百姓幾乎是全動員,甚至,外地很多百姓也紛紛往昆州趕來,就是爲了能夠搶到一塊荒田,怕落在別人後面。因爲昆州府衙也說了,荒田有限,誰先到先開,誰就先得。

在此過程當中,沈則敬還約見了昆州轄內有名的大商人,平息他們因爲李家而惴惴不安的心情。沈則敬說了,只要他們好好做生意,那麼就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最後還表示,希望這些大商人和昆州府衙共度時艱,只要昆州局面活過來了,那麼這些大商人的日子也能紅火的。

昆州府衙出臺的種種政策,使得外地的百姓紛紛涌來昆州,當然原本就在昆州的百姓,就更不想離去了。有了人口,其餘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昆州的局面,已經基本能穩定下來了,蕭條的景象,漸漸消失。

除了這些政策,更讓昆州百姓和官員感到振奮的,乃是新接手礦藏生意的楊家和胡氏安和堂的最新發現。他們這兩家,在昆州西北一帶,發現了一條新的礦脈!

在這條礦脈下面,隱藏着大大小小的礦藏,保守估量,竟然能佔昆州原有礦藏量的三分之一。

新礦脈的消息一出,京兆戶部的官員就坐不住了,戶部侍郎張段帶着轉運司的官員,親自來到了西寧道昆州這裡,以帶領和協助楊家、胡氏安和堂全力勘探、開採這個新礦脈。

在昆州刺史沈則敬的護航之下,張段和楊家、胡氏安和堂的礦藏開發運轉等事宜,得到了最迅速、最有效的運轉,數量衆多的礦產被開採出來,運至軍中和大永各地。原本捉襟見肘的礦藏生意,漸漸開始盈利,昆州送往戶部的賦稅就增多了。

這些,都是一步步發展的事情。

沈則敬就任昆州刺史,只是短短几個月,卻做了不少事情。先是查辦了李氏謀反一事,立下了大功;又繁榮了昆州的商事,使得這裡人口增加,諸事繁榮;現在,還是在他執政期間,昆州發現了新礦脈,這礦脈,將爲大永帶來福祉。

沈則敬這樣三重政績 令得監國太子大悅,下令嘉獎沈則敬,將其擢升爲正四品上的官職,這樣一來,他就連升了兩等。

同時,鑑於昆州越發繁榮,朝廷下令,將昆州從中州升爲上州,仍是沈則敬任刺史, 昆州府配設的別駕、長史等官職自然是相應升等調整。

昆州的局面,已經活過來了,但是對於京兆來說,最艱難的時候,或許纔剛剛開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三更!不知不覺,字數已經過百萬了,頗爲不易,有些感嘆,請大家繼續支持,多冒泡。推薦好友伊靈的書,《極品農家》 簡介 斗極品親戚其樂無窮!

本文講述一個穿越女逆襲斗極品的重生故事!

一個穿越女沒有節操的霸道成功之路!

且看女漢子是如何養成!

第四百九十八章 皇子出生第兩百六十七章 西寧官動第五百三十三章 出與入第一百四十七章 毒婦第兩百五十三章 儀服之禮第九十八章 春闈案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之戰第三十四章 喜事多第四十三章 攏軍心第兩百五十五章 與天子爭利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月尚書(50粉紅加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局勢第二十八章 北疆之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合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剛怒目第四百零五章 償恩第一百一十五章 死局變生局第三百零七章 嬌客第四百八十六章 掌軍第兩百二十一章 全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終目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兩百五十四章 妄動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分榜第四百零五章 償恩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兩百二十九章 重返局勢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一百四十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兩百一十四章 冬至夜宴第五百三十章 後宅之功第四百三十七章 實在沒想到第二十五章 互市之爭第五百五十四章 合作第一百二十五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五百一十八章 夫妻重逢第兩百一十七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之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貪天之功第三百八十章 朝京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別第五百三十七章 佈防第四百零三章 後方百鬼第四百二十三章 燕都之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死守善道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四百一十章 犯令當誅!第一百七十二章 移花接木第五百二十九章 改制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一步第兩百六十七章 西寧官動第兩百六十三章 雲胡不喜第三百二十章 差一點第四百二十八章 設毒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五百四十四章 暗殺第兩百零六章 還有一局第兩百八十五章 最好的時機第五百一十九章 清醒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祥開局第五百二十一章 弒君第兩百九十五章 驚濤第六十章 離京與返京第四百零一章 去河內道否?第五百二十六章 坑招討司的!第七十四章 入坤寧宮第一百一十四章 諡號爭論第三百九十二章 誰高一籌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兩百四十一章 撤給事中第五百三十章 後宅之功第兩百三十八章 東宮憂患第三百一十四章 垂死第兩百一十九章 圍絕第四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影響第二十九章 布謀北疆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家教女第兩百三十一章 點閱之災!第五百章 荒謬的爭論第六十八章 結果第四十五章 餘緒第三百四十章 背後之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由己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政績第七十三章 太子妃第五百零六章 七大罪狀第兩百一十五章 有奸第五百四十八章 意外調兵第一百零八章 太后病重第四百六十七章 趕緊走!第兩百八十一章 盯梢第四百六十八章 沈則思現身第兩百五十二章 移勢第四百九十五章 民心所歸
第四百九十八章 皇子出生第兩百六十七章 西寧官動第五百三十三章 出與入第一百四十七章 毒婦第兩百五十三章 儀服之禮第九十八章 春闈案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之戰第三十四章 喜事多第四十三章 攏軍心第兩百五十五章 與天子爭利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月尚書(50粉紅加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局勢第二十八章 北疆之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合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剛怒目第四百零五章 償恩第一百一十五章 死局變生局第三百零七章 嬌客第四百八十六章 掌軍第兩百二十一章 全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終目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兩百五十四章 妄動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分榜第四百零五章 償恩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兩百二十九章 重返局勢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一百四十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兩百一十四章 冬至夜宴第五百三十章 後宅之功第四百三十七章 實在沒想到第二十五章 互市之爭第五百五十四章 合作第一百二十五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五百一十八章 夫妻重逢第兩百一十七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之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貪天之功第三百八十章 朝京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別第五百三十七章 佈防第四百零三章 後方百鬼第四百二十三章 燕都之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死守善道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四百一十章 犯令當誅!第一百七十二章 移花接木第五百二十九章 改制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一步第兩百六十七章 西寧官動第兩百六十三章 雲胡不喜第三百二十章 差一點第四百二十八章 設毒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五百四十四章 暗殺第兩百零六章 還有一局第兩百八十五章 最好的時機第五百一十九章 清醒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祥開局第五百二十一章 弒君第兩百九十五章 驚濤第六十章 離京與返京第四百零一章 去河內道否?第五百二十六章 坑招討司的!第七十四章 入坤寧宮第一百一十四章 諡號爭論第三百九十二章 誰高一籌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兩百四十一章 撤給事中第五百三十章 後宅之功第兩百三十八章 東宮憂患第三百一十四章 垂死第兩百一十九章 圍絕第四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影響第二十九章 布謀北疆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家教女第兩百三十一章 點閱之災!第五百章 荒謬的爭論第六十八章 結果第四十五章 餘緒第三百四十章 背後之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由己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政績第七十三章 太子妃第五百零六章 七大罪狀第兩百一十五章 有奸第五百四十八章 意外調兵第一百零八章 太后病重第四百六十七章 趕緊走!第兩百八十一章 盯梢第四百六十八章 沈則思現身第兩百五十二章 移勢第四百九十五章 民心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