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

陳紀的詢問讓荀彧愣了一下。

隨後,荀彧低下了頭。

“已經在陳留了。”

數月前,荀彧的族侄荀攸被荀氏從荊州喊了回來。

還是荀彧親自寫信喊回來的,理由是讓荀攸不要繼續待在荊州,而是儘快返回中原,準備出仕郭鵬。

荀攸爲了躲避關中戰火,討要到了一個益州的職位,南下荊州準備進入益州。

但是因爲交通問題和政治原因,從荊州進入益州的道路被堵死,荀攸徘徊數年不得進入益州。

當然,本身荀攸也沒有多想進入益州,只是待在荊州躲避戰亂,躲避董卓。

現在董卓死了,弘農式微,中原基本被郭鵬掃平,安全有了保障,荀攸應該回來了,以增加荀氏在郭鵬麾下的話語權。

作爲地位超高的士族高門,潁川荀氏在郭鵬麾下的話語權和他們本身的身份地位嚴重不相匹配。

荀彧長於後勤和行政以及戰略規劃,而荀攸則更多的研究軍事,擅長戰術策劃和計策使用,兩人各有側重點。

荀氏認爲郭鵬未來的重心還是在行軍征戰上,荀彧不能在郭鵬身邊有郭嘉戲忠還有陳宮等人的情況下爭取到足夠的話語權,於是想到了荀攸。

這也是荀氏打算全面投靠郭鵬的標誌。

郭鵬大勢已成,就眼下看來,無人可以撼動他的地位和統治,若要維護荀氏的利益和地位,必須要依附郭鵬,得到他的信任和任用。

光靠一個荀彧無法在人才濟濟的郭鵬幕府裡脫穎而出,荀彧甚至被寒門出身的程昱壓在下面,話語權有限。

於是荀攸的加盟就非常重要。

“公達爲何要回來,文若不會不知道,公達回來的目的,文若更是一清二楚。”

所以陳紀就看着荀彧。

荀彧低下頭,然後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原因。

“既然知道,爲何還要說出這種話?”

陳紀搖頭說道:“文若,不瞞你說,公達既然要出仕將軍,我也已經決定要讓長文出仕將軍了。”

陳紀決定讓自己的兒子陳羣出仕郭鵬,將潁川陳氏的未來寄託在郭鵬身上。

全面投靠,不做保留。

荀彧對此並不感到驚訝。

一開始,潁川士族對郭鵬的投靠是有所保留的。

當時天下局勢混亂,大家都還對漢室有所幻想,所以最開始只有少數人投靠郭鵬,整個潁川除了郭鵬的本家,只有小家族戲家一力投靠。

陳紀是理所當然的成爲了郭鵬的屬下,順勢投靠。

荀彧還算是慧眼識英才的,在袁紹威望高勢力也很大的情況下看穿了袁紹的色厲內荏,覺得袁紹無法成大事,於是背棄袁紹,主動投靠郭鵬爲他效力。

因爲這樣的慧眼識英才,所以荀彧在郭鵬麾下的行政官員裡排行很高。

劉岱死後,兗州士人在鮑信和陳宮的帶動下投靠郭鵬,袁紹覆滅之後,河北士族在田豐的帶動下大量投靠郭鵬。

這兩次大規模的士人投靠之後,潁川士族意識到自身力量的不足和郭鵬的發展前景,於是一批潁川士族子弟趕快全面倒向郭鵬。

再到現在袁術覆滅,天下大勢逐漸明朗,各家族意識到郭鵬的羽翼已經豐滿,無法動搖,大勢已成,於是不再保留,打算全方位投靠,託付家族的未來,以此爭取家族的利益。

荀氏如此,陳氏也是如此,還有其他不少家族也是如此。

不過錯過了早先的高速提升期,相當一部分重要的職位都被其他地區的士人和寒門子弟所佔據,潁川士人只能從頭開始做起,局勢並不好。

郭鵬雖然也出身潁川郭氏,但是生長在譙縣,和寒門子弟爲伍,樂於使用寒門子弟做官帶兵,對其他潁川士人不甚親近。

對此,潁川士人並非沒有預見,畢竟他們沒有在郭鵬需要的時候鼎力支持。

眼看着兗州士人和冀州士人在郭鵬麾下得到了重用,而潁川士人卻落於人後,甚至不如寒門豪強,這讓潁川士人不滿,也着急。

現在正是大家全心全意討好郭鵬以謀取未來的時候,正是大家爲了未來而需要全力支持郭鵬的時候,荀彧在這個時候站出來違逆大家的意志,實在是不明智。

郭鵬必然不會高興,荀彧也會因此而得罪整個集團其他想着更上一層樓的士人,荀氏甚至會因此而遭到敵視、排擠。

大家都想向上,你卻要拉着大家停留在原地打轉轉,棄大好權勢和局面於不顧,堅守什麼無聊的本心……

大家能對你有好感就怪了!

陳紀很欣賞荀彧,很喜歡荀彧,與荀彧爲友,經常對着自己的兒子陳羣稱讚荀彧的能力,建議陳羣多和荀彧往來,還想着和荀彧結成兒女親家。

所以他自然不願意看到荀彧成爲衆矢之的,於是出手幫了一把。

荀彧也明白了一些事情,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痛苦之中。

“明知道這樣做不利於漢室,明知道這樣做後患無窮,難道也要違背自己的意願,違心的贊同嗎?”

荀彧看向了陳紀。

陳紀閉上眼睛,點頭。

“將軍治下已經不再是最早的青州州牧府了,文若,將軍已經走到了這個位置上,權責已經非常龐大,不僅將軍事事不由己,吾等也一樣事事不由己,你個人的看法與意見,不能和荀氏,乃至其他潁川人相左。”

“大部分人都支持嗎?”

荀彧面色緊張。

“幾乎沒有人反對。”

陳紀點了點頭:“至少,我不反對,事到如今,將軍進位反而顯得正常,潁川人的全力支持,可以爲潁川人在將軍即將建立的公國之中佔據有利的地位,這比什麼都重要。”

荀彧痛苦的低下頭,抿着嘴脣,少傾,他又問道:“那天子呢?陳公,漢天子呢?漢室會變成什麼樣子,陳公真的不在意嗎?未來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陳公都不在意嗎?”

“天子還是天子,漢室還是漢室,將軍是國君,是天子之下的國君,不是皇帝,這一點,文若不應該有任何疑惑。”

陳紀緩緩說道:“至於其他的……文若,天子護不住我們。”

荀彧用難以置信的眼神看向了陳紀:“陳公,陳公也能說出這樣的話嗎?”

“文若,這是事實,不是妄言,天子自身難保,還能護住潁川人嗎?我年近七十,只想看到家人安康,不想再看到有人喪生了。”

陳紀面色不快的搖頭道:“文若,你是除了郭氏和戲忠之外在將軍身邊最親近的潁川人,你的態度將極大的影響將軍對其他潁川人的態度,你的態度至關重要,不要因小失大。”

“這是小事?”

荀彧面色糾結:“君是君,臣是臣,君臣之間,應當涇渭分明!而不是君之下有君,臣之下有臣!否則,這天下又要走到何處?”

“夠了!”

陳紀的面色變得嚴肅起來了:“文若,是你一人重要,還是整個荀氏重要?亦或是我們所有人都沒有你一人重要?”

“……”

荀彧沉默良久,無話可說。

八百零六 荊益內戰五百三十一 三州同盟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裡滿懷惡意九百二十 程昱憤怒的都快要吃人了八百二十八 郭魏政權一鼓作氣平定天下的信念空前強烈六百三十八 咱們要讓新的雒陽城比舊的還要好七百三十五 剛烈的吳夫人一千一百七十二 貴霜內亂三百零四 來自忠臣良將郭某人的背刺五百 直搗王庭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一千一百一十五 法正想去洛陽一千二百四十 走向皇帝之位的道路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八十三 這是人間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一百一十六 我就是一個卑鄙的惡人三百八十二 劉協漸漸產生了絕望的情緒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六百六十五 受驚嚇的陳紀四百七十七 父與子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七百三十八 虎衛重騎的首戰三百九十三 閻柔拜見賈詡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三百九十九 潰逃的黃巾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九百二十一 崔琰有些焦躁一千一百二十二 關羽很羨慕張飛六百零四 想做魏公的狗,就要狠狠的撕咬孫吳一千三百八十九 衛軍大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彈劾你!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一千三百六十七 郭珺的成長很快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在洛陽正式召開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二十九 猛男盧植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並不總是老好人!一千二百零六 皇帝終究沒有做那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一千一百三十九 除了贏,我無路可走一千五百四十一 焚書一千三百五十四 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九百五十五 臨淄訓練營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八百二十八 郭魏政權一鼓作氣平定天下的信念空前強烈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八百四十三 魏人的將計就計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一千五百五十一 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遺憾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一千零六十三 這是司馬氏向曹氏報恩的機會一千五百一十二 這個稅務司郎中,你做,還是不做一千 所以郭某人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六十九 張樑死了九百二十 程昱憤怒的都快要吃人了一千二百一十五 你們袁氏是不是打算復辟陳國啊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一千二百九十六 羅馬鬥獸場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一千一百二十七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願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三百 郭氏故吏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一千二百六十七 魏軍來了三百零五 我不會讓你做毫無意義的事情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一千四百四十八 郭鵬想要給她們一點補償一百二十五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二百二十七 你也配當演員?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個徵稅狂魔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奮戰的馬超終於死了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一千二百五十九 好傢伙,劉關張在你的嘴裡三結義啊二百六十二 公孫瓚的心裡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一千一百七十一 若要說聖人,也唯有陛下一人可以擔得一百九十 我去青州吧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四百八十一 我錯了嗎?
八百零六 荊益內戰五百三十一 三州同盟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裡滿懷惡意九百二十 程昱憤怒的都快要吃人了八百二十八 郭魏政權一鼓作氣平定天下的信念空前強烈六百三十八 咱們要讓新的雒陽城比舊的還要好七百三十五 剛烈的吳夫人一千一百七十二 貴霜內亂三百零四 來自忠臣良將郭某人的背刺五百 直搗王庭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一千一百一十五 法正想去洛陽一千二百四十 走向皇帝之位的道路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八十三 這是人間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一百一十六 我就是一個卑鄙的惡人三百八十二 劉協漸漸產生了絕望的情緒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六百六十五 受驚嚇的陳紀四百七十七 父與子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七百三十八 虎衛重騎的首戰三百九十三 閻柔拜見賈詡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三百九十九 潰逃的黃巾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九百二十一 崔琰有些焦躁一千一百二十二 關羽很羨慕張飛六百零四 想做魏公的狗,就要狠狠的撕咬孫吳一千三百八十九 衛軍大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彈劾你!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一千三百六十七 郭珺的成長很快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在洛陽正式召開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二十九 猛男盧植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並不總是老好人!一千二百零六 皇帝終究沒有做那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一千一百三十九 除了贏,我無路可走一千五百四十一 焚書一千三百五十四 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九百五十五 臨淄訓練營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八百二十八 郭魏政權一鼓作氣平定天下的信念空前強烈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八百四十三 魏人的將計就計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一千五百五十一 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遺憾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一千零六十三 這是司馬氏向曹氏報恩的機會一千五百一十二 這個稅務司郎中,你做,還是不做一千 所以郭某人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六十九 張樑死了九百二十 程昱憤怒的都快要吃人了一千二百一十五 你們袁氏是不是打算復辟陳國啊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一千二百九十六 羅馬鬥獸場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一千一百二十七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願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三百 郭氏故吏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一千二百六十七 魏軍來了三百零五 我不會讓你做毫無意義的事情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一千四百四十八 郭鵬想要給她們一點補償一百二十五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二百二十七 你也配當演員?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個徵稅狂魔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奮戰的馬超終於死了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一千二百五十九 好傢伙,劉關張在你的嘴裡三結義啊二百六十二 公孫瓚的心裡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一千一百七十一 若要說聖人,也唯有陛下一人可以擔得一百九十 我去青州吧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四百八十一 我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