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八 那他袁氏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啊?

袁嗣來到皇宮之前,也設想了一些郭鵬找他談話的內容。

可是再怎麼設想,他也萬萬沒想到郭鵬居然要與他商量聯姻的事情。

這一看就是蓄謀已久,絕非臨時起意。

袁嗣有點慌。

“陛下……這……”

“我嫡長子瑾已經成年,成婚,自然不能算,但是我嫡次子珺,年僅十九,尚未成年,尚未成婚,正想着他快要舉辦冠禮了,冠禮之後就該給他張羅婚事了。

我也一直都在爲這個事情發愁,不知道該選擇哪家女兒給他做妻子更合適,結果就想到了你家,袁卿,你說巧不巧,我嫡次子與你家女兒的年歲相當,身份相對,正好合適,簡直是天作之合。”

郭鵬哈哈大笑,走上前來握住了袁嗣的手:“正好我一直都在想着該如何補償袁氏才能讓我心中好過一些,現在看來,與其折騰一些華而不實的補償方法,不如結成兒女親家。

袁氏與郭氏結親,那就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而是十年百年的約定,袁氏與我郭氏結親,郭氏必然永遠庇護袁氏,袁卿,你覺得我所說的怎麼樣?你願意嗎?”

郭鵬盯着袁嗣,滿眼都是期待。

袁嗣眨了眨眼睛,嘴巴動了動,愣是說不出一句話。

“高興的說不出話來了?”

“臣……臣……”

袁嗣嚥了口唾沫,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臣萬萬沒想到,陛下居然……臣家破敗,恐配不上皇子的尊貴。”

“什麼尊貴不尊貴的?硬是要說尊貴,我潁川郭氏數代研習律法,官職不過二千石,根本不如袁氏四世三公……不,算上本初,得有五世三公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袁嗣張着嘴巴,就是說不出反對的一句話。

“那就這樣定了,改日,我讓禮部官員挑個良辰吉日,咱們就把這個事情定下來,也算是了結了一樁心事,你說對吧?”

郭鵬哈哈大笑道。

袁嗣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個刻意爲之的笑容。

“陛下所言……甚是……”

他說不出反對的意見,也不敢說,但是本能告訴他,這似乎不是什麼好事。

皇帝怎麼會那麼殷勤的要和袁氏結成姻親之家呢?

真的是爲了向袁術表達愧疚,爲了補償袁氏?

袁嗣還沒想到原因的時候,郭鵬又開口了。

“對了,袁卿,既然咱們已經結成了姻親之家,是一家人了,這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有件事情,我可要拜託給你。”

“啊?”

“蘇遠,拿來。”

“遵旨。”

郭鵬讓蘇遠把東西拿來,蘇遠很快拿來了那件【東西】。

郭鵬接過,把那件【東西】遞給了袁嗣。

那是一張紙。

一張上面寫了字的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終日乾乾,反覆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句子不長,字也不多。

袁嗣很熟悉,這句話出自易經當中的《象傳》篇,這也不是全部,後面還有,但是就是那麼一句話,袁嗣已經愣住了。

然後他緊皺眉頭,雙手抓着這張紙,久久的盯着這張紙上的這些字。

準確的說,不是看那些字,而是看那一個一個的標點符號。

他不知道這標點符號是什麼,但是隱約知道這是用來斷句的,而且被這樣一斷,讀起來確實十分通順,完全不需要運用句讀來自我斷句。

這的確也是袁嗣本身所知道的斷句之法,他學的內容就是這樣斷句的。

只是,句讀藏於心中,而未寫於紙上,郭鵬給他的這張紙上,卻是把句讀變成了一個又一個黑色的小點點或者小圈圈。

看上去不起眼,卻把句子完整的斷開了,讀起來,就算沒有學過句讀,也能知道該怎麼讀,進而產生自己的理解。

“陛下……”

袁嗣擡起頭,疑惑地看着袁嗣。

“這個,叫做標點,是我在長期的讀書過程之中自己弄出來的,用來斷句所用。”

郭鵬從袁嗣手上接過這張紙,一邊慢慢的踱步,一邊說道:“我讀書讀的很多,在家鄉是父親教我讀書,教我句讀,到了洛陽,蔡公指導過我,先師盧公也教過我讀經。

可以說,五經各家家法我都讀過,讀書的過程之中,頗感五經各家家法之所以爭論不休,誰也不認誰,主要就是斷句方式不同,異字是小問題,斷句方式不同是大問題。

一句話,用不同的斷句方式,就會產生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就會讓聖人的意思發生巨大的轉變,從而造成你們各家家法之間無法妥協的爭執,所以各家家法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爲斷句的問題。

這個問題,句讀並不能很好地解決,所以,我另闢蹊徑,決定採取更加直觀的方式,將經書的斷句固定下來,該怎麼斷,就怎麼斷,就此固定,用這標點固定,然後公諸於世。”

郭鵬轉過身子,看向了袁嗣。

袁嗣好像還沒有反應過來。

於是郭鵬就接着說。

“五經家法雖然已經確立,但是,這不過是靠着我手中的權力強行確定的,還有很多人不服,還有很多人不接受。

還有很多人正在想着學習穀梁還有左氏學派的作風,就算不立學官,朝廷不認同,他們也要繼續傳承下去,等到願意認同的帝王出現,再把他們的學說扶上去。

現在不過是暫時蟄伏而已,等我死了,他們還有機會,要是太子也不認同,那就再等,怎麼着也能等到一個願意立學官的皇帝。

反正,他們會一直等,絕對不放棄,這是很大的隱患,好不容易統一的五經,若後世帝王一着不慎,再給他復立,那就麻煩了。”

郭鵬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袁嗣反應過來了。

按照他的理解,皇帝是打算把其餘的家法徹底打死,不讓他們有任何重新復立的機會。

所以才決定用標點符號把五經經文完成斷句,然後公諸於世。

讓所有人都知道該如何斷句,讓所有人都學習這個正確的斷句,學的人越多,則現有五經的地位越穩固。

從而斷絕那些圈地自萌的小圈子小派系的傳承之路,讓他們自生自滅。

看起來,是挺不錯的,這樣做,似乎真的可以斷絕那些在野學派恢復地位的野心,但是……

如何斷句,本來就是各學派秘而不宣的。

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口口相傳,不做記述,只有進入學派成爲門生才能學習,之後通過舉孝廉和公府複試進入政府,擔任官職,走上仕途。

如果按照皇帝的說法,把斷句用標點標出來,讓口口相傳變成所有人都能看得到的,那不就意味着一個學派的立身之本公諸於世了嗎?

這樣一來,只要能得到一冊書籍,只要識了字,有基礎的學習能力。

不用花大量時間學習句讀,不用得到名師指點,就能根據標點自己正確的學習,不用走彎路。

這樣一來,袁氏就不能通過私學和士子們建立起穩固的門生關係,這個關係就變得很脆弱,而且沒什麼意義。

更進一步來說,斷句之法都公諸於世了,所有人都能看到了,都能學了,就像把兜襠布扯下來讓人肆意觀看。

那他袁氏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啊?

這不就完全沒意義了嗎?

袁嗣忽然想到了這個關鍵點。

他覺得這纔是最重要的。

如果皇帝用標點把袁氏的斷句之法都給公諸於世,然後固定,袁氏的地位就很尷尬了。

一千五百二十五 這個責任就由我來擔起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一千四百五十七 魏帝國十分需要的寶貴財富一千三百七十三 該讀的書老張一冊也沒有少讀四百三十六 壽春百姓盼大漢王師如久旱盼甘霖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三十九 多謝叔父出手相助一百二十 漢室於我有何恩義四十六 潁川郭郎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九百八十四 鹹鹹的稠菜粥(上)三十五 向上爬三十七 宋氏的破滅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戰(中)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五百六十九 漢室江山,是不是已經到頭了?一千二百九十三 他的地位並不穩固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八百一十九 韓卿,我想回家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一千二百九十二 羅馬貴族和魏帝國的雙贏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一千零八十一 冀州貪腐案一千零三 田元皓,你也變成這副模樣了?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三十六 波瀾起一千四百九十四 一場雷暴大雨如期而至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七百五十七 我這大漢賊的真實身份也是時候公諸天下了九百九十五 程仲德,是你逼我的!八百七十六 我在遼東,欲王則王一千三百九十六 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一千二百六十七 魏軍來了六百三十六 土皇帝的割據地位絕不相讓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八百八十一 張飛兵臨襄平城八百一十三 公子琦和公子琮之中沒有贏家九百五十八 跨越數百年的恐懼二百四十一 文丑之死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二百三十三 韓馥無法生存一千零一 雙方真的是撕破臉要開幹了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一百四十九 名士郭子鳳七百七十 皇帝與代表九百九十二 於是魏帝國的避諱制度就這樣定了下來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八百四十三 魏人的將計就計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一千四百六十八 司馬懿圖窮匕見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七百八十六 曹魏的覆轍,郭魏不能重蹈五百七十六 蜀道難二百七十 董卓之死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三百一十二 萬事離不開數學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一千四百六十 當長安城迎來下一個有桃花的二月時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一千三百九十三 趙雲主動減少了自己出現在軍隊裡的次數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九百四十 張飛渴望戰爭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七十二 郭鵬的戰術八百二十二 魏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強悍的武力一千二百七十四 六百里加急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們都回來了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一百七十三 靈帝廢史立牧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一千二百二十 自己奪來的權力,哭着也要享受它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三百六十八 我還遠遠沒有到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啊八十九 抵達南陽七百一十七 諸葛亮很明白司馬懿現在的感受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員啊一千三百八十二 趙雲是唯一合適的人選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千一百五十 戰爭已經打響了
一千五百二十五 這個責任就由我來擔起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一千四百五十七 魏帝國十分需要的寶貴財富一千三百七十三 該讀的書老張一冊也沒有少讀四百三十六 壽春百姓盼大漢王師如久旱盼甘霖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三十九 多謝叔父出手相助一百二十 漢室於我有何恩義四十六 潁川郭郎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九百八十四 鹹鹹的稠菜粥(上)三十五 向上爬三十七 宋氏的破滅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戰(中)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五百六十九 漢室江山,是不是已經到頭了?一千二百九十三 他的地位並不穩固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八百一十九 韓卿,我想回家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一千二百九十二 羅馬貴族和魏帝國的雙贏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一千零八十一 冀州貪腐案一千零三 田元皓,你也變成這副模樣了?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三十六 波瀾起一千四百九十四 一場雷暴大雨如期而至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七百五十七 我這大漢賊的真實身份也是時候公諸天下了九百九十五 程仲德,是你逼我的!八百七十六 我在遼東,欲王則王一千三百九十六 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一千二百六十七 魏軍來了六百三十六 土皇帝的割據地位絕不相讓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八百八十一 張飛兵臨襄平城八百一十三 公子琦和公子琮之中沒有贏家九百五十八 跨越數百年的恐懼二百四十一 文丑之死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二百三十三 韓馥無法生存一千零一 雙方真的是撕破臉要開幹了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一百四十九 名士郭子鳳七百七十 皇帝與代表九百九十二 於是魏帝國的避諱制度就這樣定了下來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八百四十三 魏人的將計就計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一千四百六十八 司馬懿圖窮匕見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七百八十六 曹魏的覆轍,郭魏不能重蹈五百七十六 蜀道難二百七十 董卓之死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三百一十二 萬事離不開數學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一千四百六十 當長安城迎來下一個有桃花的二月時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一千三百九十三 趙雲主動減少了自己出現在軍隊裡的次數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九百四十 張飛渴望戰爭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七十二 郭鵬的戰術八百二十二 魏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強悍的武力一千二百七十四 六百里加急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們都回來了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一百七十三 靈帝廢史立牧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一千二百二十 自己奪來的權力,哭着也要享受它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三百六十八 我還遠遠沒有到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啊八十九 抵達南陽七百一十七 諸葛亮很明白司馬懿現在的感受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員啊一千三百八十二 趙雲是唯一合適的人選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千一百五十 戰爭已經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