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風雲變六儀化八極飛灰滅恩怨幾時休
火龍勁所燃之火,與火雨勁,火山勁皆不相同。風麟火衫當年只有一種火雨勁,乃是藏於金絲銀線之中的聞風烈焰散所化。後來宋氏傳人又在其中添加了炎爆粉,這纔有了火山勁,但這二者皆屬於外火。
除了製作**,火器之外,宋家還有三絕技,火雲掌,彈指驚雷和無妄真火。無妄真火乃是一種極高明的內功,以此爲基礎再配合風麟火衫之性能,便形成了火龍勁。這些火焰看似猛烈,卻於自身無礙,但對外界的破壞力卻是極大。
一個人從高空墜落到地,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據隋末閒雲子所著的《奇聞廣記》所載,有人從百丈懸崖跳下,直至墜地,不過十彈指而已。一彈指爲二十瞬,一瞬爲二十念,以此粗略計算,四五丈高墜地不只需一瞬。但此時玄滅的身體,在火龍勁的推動之下,其速度超出自然墜落甚多,估計不過轉念之間而已。
最先着地的並非他的頭部,而是他身前燃燒的火焰。地面上鋪有堅硬的青石板,青石板下的土層都曾經過夯實,也是非常緊密。但與那團火焰稍一接觸,便如滾水澆冰一般,立時融化成了一灘泥漿。緊接着玄滅的身體也隨之而至,直接一頭扎入其中消失不見。
章鈞卓所言不假,風麟火衫的火龍勁與璇璣七斬的粉身碎骨都屬於玉石俱焚的招式。尤其是火龍勁,更是把使用者自身做爲了進攻武器,完全是一副與敵攜亡的架勢。但玄滅卻另闢奇徑,將此招轉攻爲守。利用火龍勁的破壞力,製造一個臨時地穴供自己藏身。不但可以躲避敵人攻擊,還能讓自己免受焚天陣之害。
玄滅剛剛鑽入地穴,章鈞卓放出的那些金屬武器,也都蜂擁而至,由於失去了進攻目標,刀劍陣與箭簇陣撞在一起。箭簇雖多,但重量太輕,被刀劍撞的四處飛濺。但刀劍也因此失去平衡紛紛墜落,約有將近半數都落在了泥漿之中。
泥漿本身具有浮力,那些刀劍大多平浮於表面。壞就壞在那些金屬物品組成的雜牌軍,等它們相撞在了一起,也都落於其上。由於這些東西什麼形狀的都有,丫丫叉叉的便將不少刀劍,擠的尖鋒朝下立了起來,就此給玄滅埋下了禍根。
六儀焚天陣乃遠古先民遺留之物,比九天玄女贈予黃帝的《龍甲神章》還要古老,看似簡單卻包羅萬象,以天上火爲君,霹靂火爲臣,爐中覆燈火爲佐,山頭山下火爲使,六合爲一引動天地之力,瞬間爆發威力無窮。只是它在發動前,需有一個蓄勢過程,所以另設六芒星陣來困住敵人。
整座焚天陣共由六個等邊三角形,和一個正六邊形所組成。每一個三角形之上,分別射出了一道不同顏色的光芒。青,白,赤,黑,玄,黃六色光芒,同聚在正六邊形的中心,形成一個色彩斑斕的光球。
這個光球起初只有杯口大小,光華奪目。隨後越來越大,逐漸聚成了圓盤大小,忽然又急速收縮成碗口大小。接着再次繼續變大,直至將近桌面大小時,又再次縮成圓盤大小。以此類推,反覆數次,到最後已然覆蓋了整個正六邊形。
眼看着它所散發出來的光芒,越來越刺目。猛然間,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緊接着便見金光乍現,烈焰飛騰,一團猶如蘑菇形狀的煙霧騰空而起。一陣陣強烈的衝擊波,以排山倒海之勢,將首靈寺中的殿堂樓閣,花草樹木,摧枯拉朽般的統統震成了碎片。再看六儀焚天陣之中,一片塵煙過後,盡皆化爲了烏有。
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任憑章鈞卓如何老謀深算,玄滅如何小心謹慎,但他們都沒有想到,在這座六儀焚天陣中,除了玄滅之前佈下的六種火源外,還暗藏着他體內的無妄真火和火靈丹火。如此一來,六儀焚天陣便化做了八極焚天陣,其威力更是遠勝於初。
八極焚天陣不再依靠火焰燃燒,高溫炙烤以及爆炸來造成傷害,而是形成了一種難以想象的能量聚變,什麼金佛罩,火龍穴,在它面前全都不堪一擊。
天崩地陷,鐵雨紛飛,佛化凡塵,龍舒淨土,飛灰滅,報應循環。焚天陣引發天崩,火龍勁帶來地陷,慈悲劍催動鐵雨,章鈞卓與佛像皆以化作漫天塵埃。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場爆炸所形成的強大沖擊力,迫使泥漿中的那些利刃直入土中,將玄滅亂刃穿身。隨之而來的巨大熱能,很快便將泥漿烘乾封死,形成一座天然墳墓。
轉眼間說什麼恩怨情仇,什麼癡心妄想,什麼功名利祿,一切皆飛灰湮滅,這是否就是所謂的天道輪迴,報應循環呢?
回頭再說陳欒平帶着凌,郭二人,進入八角井中。一直下到將近兩丈來深時,方纔趟到水面。
雖然不知井水深淺,但在距離水面一尺多深的位置,暗留一圈凸出的石階,三人背靠井壁便可立身於石階之上。由於玄滅剛從密道出來,入口機關尚未關閉,就在井壁上,露出一個車**小的圓形入口。
三人魚貫鑽進入口,裡面也是十分狹窄,像凌衝那般高大的身材只能屈身而立。入口附近還燃着一根蠟燭,但也只剩不足寸許,眼看即將用完。旁邊散放着一些火把,蠟燭,以及火石,火鐮等應用之物。
陳欒平先續上了蠟燭,然後又取過一些火把,給每人分了幾根。忽然看到凌衝那份難受的樣子,忍俊不住道:“三哥,你稍微忍耐一下,這段支道並不很長,等到了主道就寬敞多了。”
話音剛落,便聽外面傳來一陣土崩瓦解之聲,緊接着便看到磚石坍塌轟然而落,轉眼間便把出口給封死了。凌衝見狀,不禁大吃一驚,猛然間一挺身,腦袋結結實實的撞在洞頂上,忍不住“哎呦”一聲慘叫。
陳欒平趕忙回頭一看,見他並無大礙,這才放下心來道:“三哥,四哥不必擔心,估計是玄滅大師,爲了不讓敵人尾隨前來,便把八角井給炸燬了。”
凌衝這才放下心來,三人動身前行,沒走多遠便行至道路盡頭。就在旁邊一側,裝有一個彷彿轆轤形狀的東西,陳欒平上前搖動手柄,就聽一陣齒輪轉動之聲,前方地面逐漸斜着塌陷下去露出了一個洞口。
三人沿着斜面下去,進入主道之中。這條主道便是從藏經閣通往凌絕頂的那條密道足有一丈多高,二尺多寬,就算三人並排而行,也並不顯得特別擁擠。
隨着周圍環境忽然開朗,三人心情也不再那麼壓抑,邊走邊聊,互述離別之情,不由得百感交集。
不到半個時辰,便已來到出口之處。陳欒平沿階而上,開啓了暗門機關。暗門剛剛露出一道縫隙,就感覺一陣冷風來襲,吹得他激靈一下,打了一個冷戰。
等到暗門完全打開,三人先後邁步出門,擡頭一看,漫天陰雲密佈,星月潛行,正是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凌衝看到此處,沒來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氣。
陳欒平先把暗門關好,然後倒退幾步定睛觀瞧,打算確認一下出口位置以備不時之需。暗門就設在一處凹陷的巖壁之中。關閉後與周圍山石渾然一體,幾乎沒有什麼分別,若是不明就裡的話,根本辨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