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

朱由檢領着這羣人,緩步上前,立在不遠處,齊齊擡手,拜下,朗聲道“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說不上山呼海嘯,卻有着別樣的聲勢。

火把突突跳動,拼命的燃燒,大雪還在飄,映襯的每一片花瓣都光彩奪目。

這是朱栩第二次深刻的感受的作爲皇帝的感覺,百官臣服,心悅誠服的朝拜。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突然間,四周舉着火把的禁軍侍衛紛紛單膝跪地,朗聲大喝。

站在朱栩身側的孫承宗,申用懋,曹化淳等人也相繼擡手而拜。

偌大的前院,所有人都在躬身而拜,雪花不停的在飄,在變幻。

朱栩心中一抹豪情涌動,揹着手,目光掃過衆人,大聲道:“衆卿平身!”

“謝皇上!”衆人再一拜,而後起身。

所有人都能感覺到,這一刻起,彷彿有什麼東西不同了。

“都進來吧!”

朱栩壓着心裡的澎湃,道。

衆人隨着朱栩進了大堂,四周都是暖爐,大堂之內倒是溫暖不少。

一羣人依次坐定,待上了茶,簡單客套之後,平王轉眼看了看四周,向朱栩道:“皇上,平定遼東叛亂,實乃萬世功績,臣請旨,年終開祭祖廟,拜祭皇陵!”

平王一開口,靖王也立即跟上,沉聲道:“遼東之患近百年,當告慰列祖列宗,臣附議!”

這個是明顯的拍馬屁,給皇帝歌功頌德。哪裡有人反對,也都覺得理所當然,朱由檢在內的衆臣都紛紛附議。

朱栩現在也需要威望,點頭道:“嗯,準了。”

平王拍了第一馬屁,也便心滿意足坐了回去。他沒有野心,只是顯露一下存在感,博博帝心。

靖王是有抱負的人,又不是朱元璋後裔,這個親王來的也不是那麼正當,待朱栩話音落下,又接着道:“皇上,我大明祭奠向來繁雜無序,臣認爲,當理清祭奠名目,儀程以及時間,輕重有序。”

張維賢與徐文爵兩人對視一眼,臉色平靜沒有說話。靖王的話分明就是要突出年中的祭祀,以強化皇帝的功績,簡而言之,就是進一步拍馬屁。

朱栩看了他一眼,又看向朱由檢道:“皇兄,你認爲呢?”

朱由檢稍作思索,道:“皇上,臣認爲靖王的話有理,不止是朝廷的祭祀,禮部,各地,鄉間也都應該理清,天地,宗廟,社稷,陵寢,聖者,先賢等等,都應該有明確說法,以告天下,同時祭之。”

朱栩頜首,轉向靖王道:“這件事督政院會議商討,上奏文昭閣,若是沒有瑕疵,開廷議,頒佈天下。”

靖王連忙起身,道“遵旨。”

朱栩也知道,今天是說不了什麼正事了,看着衆人,沉色道:“大雪封路,孫閣老等商議,出海,沿三岔河北上,明日中午可到沈.陽,都去休息吧,有什麼事,到了沈.陽再說。”

一天一夜了,大部分都是文臣,一路顛簸,要不是爲了見皇帝,估計早就撐不住了,衆人也都起身遵旨,申用懋安排他們依次回房休息。

可朱由檢去沒有走,一直坐在那沒有動。

朱栩好奇,看向朱由檢道:“皇兄是還有其他事情要奏?”

朱由檢這一路上也算是冷靜了下來,這次朝廷平復遼東,功勳都會記在皇帝身上,明年皇帝又到了親政的年紀,他這攝政王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不過他神色不變,看着朱栩,有些遲疑的道:“聽說皇上有意調樊一蘅任甘.肅巡撫,不知是真是假?”

範景文是葉向高的學生,雖然在上次東林黨清理中沒有惡行,可也被勒令辭官,順天府府丞樊一蘅順利上位。這樊一蘅之前是襄.陽知府,不論是履歷還是能力都很得傅昌宗,周應秋,孫承宗,畢自嚴等人讚賞,在政院也表現很突出,政務能力讓朱栩刮目相看。

甘.肅新設,又處偏遠窮困之地,朱栩需要有能力的人穩住局勢,這樊一蘅是第一人選。

朱栩不知道朱由檢打什麼主意,沒有隱瞞的道“嗯,朕是有這打算。”

朱由檢道:“那順天府府尹,皇上心中可有人選?”

朱栩眉頭動了動,隱約明白了。範景文之前是文昭閣中書舍人,是朱由檢推薦,朱栩才同意他上任順天府尹。

這順天府府尹,管理的是京城,乃中樞要害,往往都是皇帝心腹才能任命。

有很好的反面例子,宋太宗之前就是宋朝國都開.封府府尹,權勢滔天,他哥哥宋太祖駕崩後,他順順利利的登基爲帝,那個時候宋太祖的在世的次子已經二十五了。

總之,這是一件很犯忌諱的事!

朱栩現在也有些看不明白朱由檢了,若有所思的道:“皇兄覺得誰合適?”

朱由檢沒有猶豫,道:“臣舉薦宣.府巡撫陳新甲。”

朱栩神色不動,心下了然。

這陳新甲是萬曆三十六年的舉人,注意,是舉人,不是進士!

崇禎二年被周應秋舉薦,推選入刑部,一路做到了刑部郎中,在秦良玉整肅北方四鎮的時候,又被秦良玉看重,主持了一系列外事,包括修城,督糧督餉,甚至還有監軍!

崇禎四年被孫傳庭看重,派遣巡撫大小淩河,功績斐然,得不少朝廷大臣讚賞。

因爲陳新甲不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在一舉一動在朝野頗受關注,朱栩也很是留意。

聽到朱由檢推薦陳新甲,朱栩不知道這陳新甲是不是朱由檢的人,不過他也不在意,點頭道:“既然是皇兄推薦的人,那朕準了。”

朱由檢聞言心底長長吐了口氣,朱栩連這個要求都同意,那就說明還沒有廢除文昭閣的打算。

不過終歸還是要問個清楚明白,他謝了恩,然後才沉吟着道:“皇上明年就可親政,關於文昭閣,不知皇上有什麼打算?”

朱栩暗笑,這纔是他想問的重點了,右手拍打着膝蓋,沒有遲疑的道:“雖然文昭閣是依先帝遺詔而來,可皇兄這些年盡心盡力,爲大明也爲朕做了很多事情。朕也知道,外面有不少流言蜚語,皇兄不用當真。待明日到了沈.陽,朕就傳旨,讓皇兄以及文昭閣閣員搬入原來的內閣,閣員也都加大學士頭銜。”

這就相當於將朱由檢這個空頭攝政王,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內閣首輔!

依照大明規制,六部九寺,可都是需要向內閣呈報一切政務的!甚至是內閣還有極大的官吏任命權!

雖然景陽宮未必肯將這種權力真正的下放給內閣,可這也說明,皇帝沒有猜疑,也沒有要廢除文昭閣!

朱由檢是一個內有大志,一心的想要中興大明的人,縱然現在皇帝平復了遼東,可大明還遠說不上就興盛了,朱由檢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聽着朱栩的話,朱由檢深吸一口氣,長身而拜道:“臣叩謝皇上,臣願爲皇上,願爲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栩對這點從來沒有懷疑,虛扶着道:“皇兄免禮,你我兄弟,皆爲太祖之孫,理當勠力同心,中興大明!”

朱由檢內心激動,不知道怎麼說,只能使勁點頭‘嗯’了聲。

朱栩又安撫似的與朱由檢說了幾句,這才讓朱由檢去休息。

坐在大堂內,朱栩也是長吐一口氣,對於這位皇兄,他也只能暗暗說聲抱歉了。

“皇上。”孫承宗與袁可立雙雙進來,都是一臉憂慮之色。

朱栩看着兩人,笑道:“又怎麼了?”

兩人對視一眼,袁可立道:“皇上,海水結冰,水師的船被困在岸邊,沒有辦法出海。”

朱栩眉頭一挑,道:“然後呢?”

孫承宗道:“皇上,現在雪並不大,馬車難行,馬應該還可以。”

朱栩輕輕搖頭,道:“諸位大人做了一天一夜的馬車來的,還沒有緩過來,禁不起顛簸了。”

孫承宗想了想,道:“皇上,可將車輪取下,以平滑的木板在雪上,以幾匹馬拉動,速度應該慢不了多少,現在動身就出發,明天中午應該可以到沈.陽。只是,護衛可能……”

朱栩不在意方法,他只要是明天中午按時到達沈.陽即可,大雪漫天,黃太吉也未必敢出來。

他頜首道:“好,你準備吧。”這又是要七八個時辰了。

孫承宗見朱栩同意了,暗鬆口氣,擡手道“遵旨。”

袁可立頗爲意外,沒有訓斥,沒有怒罵,就這麼同意了。

剛剛沒有休息多久的大人們,再次被叫起來,安排在一輛輛沒有輪子的馬車上,燈火通明的準備啓程。

廣寧,西平堡方向相繼升起數個大籃子,警惕的監視着四周。

朱栩與平王,靖王,曹化淳等人坐在一個車廂內,其他人也都擠在一起,馬伕打馬,四匹馬,拖着馬車向北快速行去。

馬車內,曹化淳道“皇上,我們先到西平堡,然後換馬,過了遼河,熊大人的人就在等着,再過五十里,就能到沈.陽了。”

朱栩點頭,雪並不大,可也難行,四匹馬拉着也並不快,這也是孫承宗要求立刻啓程的原因,晚一點都可能錯過時間。

與此同時,沈.陽也在做着準備攻工作,鮑承先與孟喬芳已經在做演習,滿沈.陽的權貴都聚集在一起,演練着怎麼迎接大明皇帝。

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九百四十七章 杯酒論權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1321章 衝突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1113章 伊達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從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476章 定調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1346章 王牌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1335章 慘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476章 定調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1522章 殖民爵位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1318章 演習示威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一百一十二章 移送刑部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1160章 殺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1443章 霸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1487章 大明的對外影響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三百九十一章 有殺氣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兩百七十二章 魯王府
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九百四十七章 杯酒論權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1321章 衝突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1113章 伊達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從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476章 定調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1346章 王牌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1335章 慘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476章 定調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1522章 殖民爵位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1318章 演習示威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一百一十二章 移送刑部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1160章 殺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1443章 霸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1487章 大明的對外影響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三百九十一章 有殺氣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兩百七十二章 魯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