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

孫承宗,趙率教,滿桂三人聽着朱栩的話都是一怔,沒想到話題跳躍的這麼快,他們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孫承宗看着朱栩,神色默然,沉吟良久。

趙率教,滿桂倒是神色大動,目光熾熱,剛要說話,又都看向孫承宗。

在這件事情上,他們沒有多大說話的資格,還得看孫閣老的。

朱栩倚靠在廂璧上,目光靜謐的看着孫承宗。

考驗來了。征討大漠,這對大明朝野來說,是一件極其重大的心裡挑戰。

不知道有幾個人能邁過去。朱栩心裡暗道。

良久之後,孫承宗才擡起頭,看着朱栩緩緩的道“皇上,我大明現在正是多事之秋,內務已經到了厄需整休的地步,刻不容緩,現在的國庫也無力支撐一場大戰。尤其是,這一戰若是不能克盡全功,那就等於是大敗,從此九邊重鎮,遼東都將陷入危險之境,永無寧日。邊患再啓,內閣再無法專注於‘新政’……皇上,這得失之間,關乎我大明兩百年社稷,請皇上三思。”

“你們怎麼看?”朱栩彷彿沒有聽到,目光看向趙率教,滿桂。

滿桂執掌赤金衛,一直駐紮在土木堡,直對察哈爾大汗牙帳,這些年一直在拼命練兵,可以說三萬騎兵已經初具規模,可堪一戰。

因此,他心裡其實是蠢蠢欲動,想要一戰的。

但孫承宗不止是他現在是頂頭上司,同時在遼東也是他的主帥,這麼多年,滿桂幾乎一直都算是孫承宗的直系,嫡系,深受他的影響。

滿桂思索着孫承宗的話,雖然不能完全明白,還是抱拳向朱栩道:“皇上,臣認爲孫閣老言之有理。”

朱栩對滿桂的心思看的通透,目光平靜的轉向趙率教。

趙率教雖與滿桂不合,但也是孫承宗的舊將,比滿桂更‘精明’一些,他能明白孫承宗的話,語氣也相當的委婉道:“皇上,察哈爾雖然不如建奴,但北方地域太廣,若不能一戰平滅,後果不堪設想,請皇上三思。”

這些擔憂都是正常的,朱栩看着三人,道:“你們顧忌的朕知道,但你們應該更明白,未來幾年我大明的災情將更重,事務會更多,國力必更弱,察哈爾四處開戰,吞併,這一強一弱,等到察哈爾打上門,朕就只能守了,這場景,你們有沒有覺得很熟悉?”

孫承宗三人頓時皺眉,他們三人都曾在遼東多年,對這個場景怎麼會陌生。

遼東自從薩爾滸潰敗之後,就陷入了一強一弱的被動挨打的局面,苦苦守衛。這個情景若是放大來看,當年英宗在土木堡一敗,整個大明就變成守勢,是一模一樣!

孫承宗知道朱栩說的沒錯,沉思一陣,還是堅持道“皇上,經過去年一年,‘新政’已經有了初步根基,若是再有兩三年,不但‘新政’能得到穩固,國庫也能有所緩解,到時候萬事俱備,戰事有個萬一,也能個退路,從容應對。現在開戰,一旦失敗,就再沒有反擊之力,遼東必然潰爛,影響之大,不可想象……”

孫承宗不是沒有大局觀的人,只是,他卻少了對這場天災人禍的認識。未來的幾年,將是‘小冰川’最爲劇烈的一段時間,大明將前所未有的虛弱。而後,需要漫長的恢復時間,也許要到十年後,大明纔能有可戰之力。

若是不能在這之前剷除日漸強大的察哈爾,那日後的麻煩將會更大,大明根本經不起長達十年的漫長的邊境消耗戰!

可能會亡國!

朱栩手掌拍着膝蓋,看着三人,道:“這件事朕決心已下,今年之內一定要徹底剿滅察哈爾!科爾沁的巴達禮就在京城,待大議,‘軍改’完成,朕決定坐鎮土木堡,一雪前恥!”

孫承宗,趙率教,滿桂三人臉色大變,目露駭色。

土木堡三個字在明朝是一個禁忌,是一個痛點,不管誰提都會讓人回憶那段不堪的一戰。

同時,這也是明朝的逆鱗,誰碰都會疼,鑽心!

眼前的皇帝提,衆人變色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坐鎮土木堡’等同於御駕親征,這與當年的英宗舊事幾乎一模一樣!

現在的明朝與當初的英宗年間可不同,那個時候明朝國力強盛,從永樂年間遺留下來的文臣武將不少,關鍵是,有一個成年的景泰皇帝,京城,天下安穩,因此還能打贏京城保衛戰。

若是今天再來一次土木堡之變,只怕大明亡國就在眼前!

孫承宗沒想到朱栩的決心這麼堅定,眉頭緊皺,眼神凝重,沉吟半晌,看着朱栩道:“皇上,此事太過重大,眼下又有一堆事情要處理。臣建議,暫且放下,等年頭這些事情處置完畢,再召集朝臣商議,務必想出一個妥善的辦法,徹底消除察哈爾這個威脅。”

孫承宗的話既有‘遵從’的意思,也有拖延時間,以等待變的目的,朱栩不以爲意,道:“朕已經命多爾袞傳令建奴兩萬騎兵北上,外加琉球,朝鮮,安南,倭國等雜兵,湊齊三萬人,作爲先鋒,從沈.陽出,滿桂的赤金衛三萬滿編,攜帶大炮一百八十門,從土木堡出。祖大壽的泰寧衛,與科爾沁等聯軍,共計四萬人,從西面出,三面合圍,務必一戰徹底將察哈爾剿滅,討伐日期就定在大議,軍改結束之後,四月初一!”

孫承宗,滿桂,趙率教三人是目瞪口呆,一臉震驚的看着朱栩。

他們沒想到朱栩不但已經決心已下,居然還這麼早就定下了日期。

要知道,現在才二月初十,到四月初一才短短的一個多月,這樣一場大戰,這麼短時間,如何準備?連整軍的時間都不夠!

朱栩不管他們的臉色,看着三人道:“這件事,孫閣老居中調度,等候朕的發兵詔書,滿桂,立刻趕回土木堡,枕戈以待,趙率教,你的鐵甲騎兵也不能放鬆,隨時準備馳援土木堡。另外,朕會下詔給祖大壽,命他統帥泰寧衛與科爾沁聯軍,隨時準備東進。朕待會兒就傳令給山海關,命熊廷弼移師沈.陽,統領遼東一切軍務,隨時準備西進!”

孫承宗吃驚無比,這麼一來,明朝調動的軍隊,少說也有近二十萬,不說這一舉一動的糧草消耗,察哈爾那邊的反應,單說朝野的影響,只怕無異於地震!

孫承宗心思紛亂,這樣大的動作,在這種時候,不知道會引出多大的變故來,對現在內閣的計劃,已經開頭‘新政’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朱栩根本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目光冷峻的看着三人,道:“這件事注意保密,不得外傳。行了,停車吧,你們下去,眼下還是要準備好大演武的事情。”

馬車很快停下來,孫承宗三人都有一肚子話想與朱栩說,但朱栩根本不想聽,直接擺手,道:“滿桂,立刻回土木堡,其他的,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下車吧。”

孫承宗欲言又止,一時間又不知道如何開口勸說,只得下了馬車。

三人下了馬車,看着馬車飛馳離開,在一片灰塵中,面面相窺。

滿桂望着禁衛的馬隊,依舊沒有從震驚中醒來,轉頭看向孫承宗,道:“大人,皇上,是否有些……自大了?”

實際上,依照滿桂的脾氣,換了別人那就是‘是否衝昏頭了’,但朱栩對他有知遇之恩,不敢那麼放肆。

孫承宗始終皺着眉頭,心裡也有這樣的疑慮。

當今皇帝年紀輕輕,有平定遼東的不世武功,外加琉球,安南,海外兩個省,這疆土擴大了不知道多少,遠超太祖太宗,若是由此得意忘形,肆意胡來,是完全說得通。

但是,這豈不是與英宗舊事如出一轍?

孫承宗心裡如有大石,惴惴不安。

臉色黑沉,心裡沉吟半晌,孫承宗還是道:“滿桂,立刻趕回土木堡,嚴陣以待,不得鬆懈。至於我們,還是顧於眼下,準備好大演武的事情。”

滿桂還沒有說話,趙率教一怔,道“大人,此事難道不需與內閣諸位大人商議一番嗎?”

孫承宗搖了搖頭,道:“你們沒有聽懂皇上的暗示。另外,內閣現在知道了,徒增煩擾,還是將眼下這些事情都做好再說。”

趙率教會意,道:“下官遵命。”

孫承宗擡起頭,看着朱栩的車隊,馬車已經看不見,但他還是彷彿能看到,眼神裡憂慮更深。

在朱栩的馬車裡,曹化淳同樣是深深震驚,但面上始終平靜,好一陣子,他看向閉眼假寐的朱栩,低聲道:“皇上,是否要擬旨,傳給泰寧衛的祖大壽,山海關的熊廷弼?”

“穿什麼旨?”朱栩閉着眼,淡淡的道。

曹化淳一怔,道:“皇上剛剛不是說……”

朱栩深吸了口氣,依舊閉着眼,道:“多爾袞的軍隊想要從安南到沈.陽,得好幾個月,他不來,朕怎麼開戰?”

曹化淳的震驚化作了不解,湊近低聲道:“皇上,那剛纔與孫閣老他們的談話?”

朱栩眉頭動了下,道“不要記,就當今天朕沒有見過他們。”

曹化淳滿肚子疑惑,看着朱栩絲毫不動的表情,只得點頭道:“是。”

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1413章 嚴重的後果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1136章 第一站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1174章 巧的有些假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十三章 激怒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危險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145章 炮擊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二十七章 綁架(求收藏,求推薦~)第1270章 肅殺之氣(五千字大章)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兩百四十六章 移宮案再現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八百章 ‘判決’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一百三十六章 見熊廷弼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
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1413章 嚴重的後果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1136章 第一站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1174章 巧的有些假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十三章 激怒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危險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145章 炮擊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二十七章 綁架(求收藏,求推薦~)第1270章 肅殺之氣(五千字大章)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兩百四十六章 移宮案再現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八百章 ‘判決’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一百三十六章 見熊廷弼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