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6章 送行

朱栩對孫承宗,可以說將能給的殊榮都給了,比之畢自嚴還盛,畢自嚴只有一個侯爵,孫承宗是公爵,刻碑記事,還派遣太子,皇二子親自護送。

這樣的待遇,大明從未有過!

爲此,孫承宗親自進宮,想要謝絕,但朱栩堅持。

景正十年二月二十七,內閣右次輔,大元帥府元帥孫承宗在議會作報告,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員,包括勳貴公卿等等悉數到場。

孫承宗坐在輪椅上,在演講臺,看着滿滿當當的會議室,他蒼老矍鑠的臉上沒有多少表情,看了眼桌上的手稿,和緩的開口。

“陛下,首輔,諸位閣老以及在場的諸位,我是孫承宗。”

沒有朱栩帶頭鼓掌,會議室裡一片安靜。

朱栩,孫傳庭等人都在靜靜的看着他,沒有其他動作。

“我大明軍制從宣宗後期開始崩壞,到萬曆十年已經沒有正規的軍隊,一應禍亂全數依靠‘徵調’,早前的沿海倭亂,後面的朝鮮之戰,緬甸之戰,盡皆如此,再到建奴反叛,已然無兵可派,只能據守……”

“崇禎之初,皇上大感軍事頹廢,內憂外患,有社稷動盪之厄,詔命承宗在內諸多官員,矢志推動大明軍隊革新,以強大的軍力維護社稷,保百姓安泰……”

“崇禎元年至三年,承宗持聖旨,王命令箭,節制全國衛所,加以整頓,廢衛所,組建常備軍,歷時三年,在各地忠勇將領的支持下,初步完成了對衛所制的改革……”

“崇禎四年與五年,朝廷致力於各方面的改革,而我得詔命,致力於軍隊建設,並以實戰檢驗改革成果,其中陸續平掉察哈爾,建奴,是以改革之心越發堅定……”

“景正初,我大明形勢鉅變,厄需對軍隊深入改革,是以軍隊分化出常備軍,地方軍,各司其職,應對各方面的挑戰……”

“景正三年到六年,軍隊在持續改革,以強軍強兵等目的,陸續組建騎兵,炮兵,鐵甲軍,海軍,皇家軍團等等,探索建立最爲強大,先進軍隊的方向……”

“之後,大元帥府建立,使得軍方有能力專注于軍隊的改革,並劃分軍區,對一應權責細化,強化,建立我大明先進,俯瞰世界的強大的軍事,理論,裝備,後勤等等……”

孫承宗幾乎是在敘說大明軍隊的改革史,語氣平淡,從容,波瀾不驚。

但誰都知曉這些年軍方改革面臨的大風大浪,多少叛亂,多少禍事,多少手握重兵的總兵被處死,多少軍隊被解散,孫承宗又面臨多少次的危機。

狂風大浪後,彷彿一切都歸於平靜,歸於孫承宗平淡的一字一句裡。

孫承宗說的口乾舌燥,不知道喝了幾遍茶,探頭看了眼身前的稿子,道“軍隊是一個國家最基礎的保障,只有強大的軍隊才保衛一個國家沒有內憂外患之厄,保證社稷穩固,百姓無慮。要堅決反對軍隊無用論,固守論,中國論……因此,我大明將軍隊建設放在最優先的方向,並將持之以恆的推動軍隊的改革與發展,確保我大明軍隊走在全世界的前面,保家衛國,捍衛我大明社稷以及傳承……”

孫承宗說完,艱難的站起來,對着朱栩以及所有人擡手行禮。

朱栩看着這位顫巍巍的老大人,站起來,擡手還禮。

孫傳庭等人亦如此,繼而整個議事廳都是這般。

孫承宗看着這副場面嘴角動了動,渾濁的雙眼有些模糊。

能將一個臣子做到這樣,他也是曠古絕今了吧?

孫承宗被推下來,來到朱栩右側,下面是孫傳庭提名秦良玉爲右次輔,大元帥府元帥。

不知道是不是剛纔孫承宗的講話,秦良玉這次的任命本來有諸多反對聲,但秦良玉的任命,議會幾乎百分百的通過了!

這件事,着實驚掉了京城內外無數人的下巴,很多人還指望議會不會通過。

三月十五,冬雪初融,一輛看似平凡又不平凡的馬車從大明門出,轉道向西。

馬車內,朱栩坐在正中,身邊是孫承宗,孫傳庭,秦良玉,傅昌宗,曹文詔,以及朱栩的兩個兒子,朱慈燁,朱慈。

朱栩看着孫承宗,心裡十分感慨,道:“孫師,這眨眼之間十六年了。”

朱栩登基十六年,孫承宗忙前忙後十六年,彷彿就在眨眼間,十六年間的事情似乎都不那麼容易想得起來。

孫承宗倒是一臉坦然,輕鬆,笑着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其他人都沒有說話,面色平靜如常,心裡想法難猜。

在座的除了朱栩一家三口,都五十以上,已經站在大明的最頂端,什麼時候離開誰也說不準。

朱栩心裡自然是萬千感慨,孫承宗是見證他改革的人,最大的臂膀之一,孫承宗的離去,讓朱栩的心裡有些難言的滋味。

孫承宗跟隨朱栩十多年,知道這位看似無情的陛下實則最重情意,理着雙腿的衣服,笑着道:“皇上不必如此感懷,老臣雖老,但還能活上幾年,還能爲皇上做些事情。”

朱栩看着他,笑着道“都說情意無價,但朕總想表示一下,可想來想去,還是俗禮,怕孫師見笑。”

朱栩幾乎將能給的都給了,但總覺得還是有所虧欠。

孫承宗看着朱栩,神態前所未有的從容自若,看着馬車裡的衆人,道:“臣不愛俗物,府願功成。”

孫承宗這也算是轉移話題,朱栩心裡有憾,不捨,道:“孫師,而今臨別,可有話贈與我,不論君臣,只論師生。”

孫承宗見朱栩情真意切,沉吟片刻,道:“皇上,這次改革,對我大明來說是新生,也是重創,很多地方,需要事後彌補,成祖之事,遺禍至今。”

成祖,也就是朱棣了。

這件事在大明雖然是忌諱,但很多事情已經可以談,朱棣的廟號從太宗被改爲成祖就可見一斑。

朱棣當年是zào fǎn成功,爲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大肆tú shā,鎮壓士林,嚴控言路,他的很多做法,與現在朱栩做的極其相似。

若是後代以此效法,亦或者隔代有人fǎn gōng倒算,清算這個時代的所有事與人,可能不止是改個廟號那麼簡單。

這件事朱栩只是偶爾想過,並未深想,聽着孫承宗的話,神色微凜的點頭,道:“朕記下了。”

其他衆人也是如此,目光一沉。

所謂的‘改革都是從不法開始’,‘景正新政’也是如此,後世若是扒開來看,很多事情都需要一個‘正義’的解釋,那麼他們這些人的定位就很難說清了。

兩個小傢伙聽的似懂非懂,只是睜大眼睛看着朱栩與這些大臣們,老老實實一點亂子也不添。

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1275章 全員戒備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九百二十七章 爭論(第三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1374章 鬥法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五百零八章 鍘刀擡起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八百七十四章 餐前娛樂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皇后打廣告(呼喚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198章 節點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一十五章 停錦衣衛俸銀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1197章 前夜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兩百八十九章 火炮演習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兩百七十二章 魯王府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一千零九章 左良玉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第1257章 威勢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十四章 抓人(求收藏,推薦~)第1197章 前夜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第十三章 激怒
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1275章 全員戒備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九百二十七章 爭論(第三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1374章 鬥法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五百零八章 鍘刀擡起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八百七十四章 餐前娛樂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皇后打廣告(呼喚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198章 節點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一十五章 停錦衣衛俸銀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1197章 前夜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兩百八十九章 火炮演習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兩百七十二章 魯王府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一千零九章 左良玉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第1257章 威勢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十四章 抓人(求收藏,推薦~)第1197章 前夜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第十三章 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