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殊途路順歸,安魂命途莫上追。
三分天命七分回,善人哀逝保家貴。
........
一名身着道服老者,口中唸唸有詞,手裡搖着有黃銅製成的金色法鈴,盤膝在草墊上,草墊周圍貼着八張黃符。
老者唸完後,站了起來,盯着黑色的棺材看了一會,嘴中低語:人鬼殊途,逝者上路。
八仙桌上,擺着半熟的雞鴨魚肉,各類水果。桌前上有一個銅製小香爐上面插着三根快要燃盡的香,香的左右兩側,擺着兩根早已燃起的蠟燭。
老者走到八仙桌面前,在等待三炷香燃盡之後,藉着桌上的燭火,再點燃一根香,插在三炷香中間。
老者從自己懷中,掏出一張黃符,兩指夾住黃符,嘴中唸唸有詞,隨後藉着燭火,燃起黃符,黃符點燃後,被老者隨手一丟,仍在了香爐裡面。
在黃符燃盡的那一刻,老者說道:“家屬轉背,迴避。”
靈堂上,那些披麻戴孝的男女老幼,全部轉身迴避。
老者雙目微閉,嘴中低語一個字“請”。
在老者說完了請字後,靈堂裡瞬間陰冷起來,每個迴避的家屬,全身都泛起了雞皮疙瘩。
老者雙手交叉抱拳,左右手食指向上,往燭火裡微微一放,食指上燃着燭火,老者將兩個食指分開,分別往左右兩側,輕輕一揮。兩根食指的燭火微微熄滅。
家屬們瞬間感覺到了心裡一陣暖和。
老者兩手掐滅,桌上的蠟燭。八仙桌四方各站着,四個黑影。
此時的靈堂上,周圍燈火明亮,而八仙桌區域則一片黑暗。除了老者,能看到四個黑影。其他人只會看到一片黑乎乎的地方。那些家屬背轉後,他們自然感覺不到靈堂有任何變化,除了剛纔那一瞬間的陰冷。
八仙桌的四個黑影,俯身在桌上。在老者眼裡,看到的是四個黑影,在猛吸桌上的貢品,這過程持續的很短。
四個黑影享受完了貢品之後,站在八仙桌四方原地,面向老者。
老者看到了兩個人身馬面,兩個人身牛頭,他從懷裡掏出了一小塊黑泥,咬了一小口,在嘴中嚼了幾下,嚥了進去。
老者似乎在說話,但卻一點聲音都沒有。
四個牛頭馬面,在不停的搖頭,似乎對老者說的話,不贊同。老者拿起手指不停的比劃,從一到十,最後老者面露無奈,只能雙手翻了兩面。那四個牛頭馬面,才微微點頭。
在無聲的談話結束後,牛頭馬面走到棺材下上兩頭,他們雙手伸進緊閉的棺蓋,擡出了一個穿着灰褐色壽衣的老嫗。
老嫗被擡出的一瞬間,手足不停的掙扎,面目猙獰陰森,嘴中似乎在不停的咒罵。
雖然老嫗使勁掙扎,但那四個牛頭馬面,一點都不爲之所動。牛頭馬面對老者微點了一下頭,帶着老嫗瞬間消失了在老者眼中。
老者輕咳了一聲,嘴中細細撮幾下,嘴部的黑泥渣被老者,吐了出來。
“好了,你們可以轉過身。”老者底層着音說道。
披麻戴孝的家屬們,紛紛都轉過身,幾個老人站在棺材旁,細細半嚥着氣低語。
........
一切又回到了,輕微的啜泣聲。
老者看着靈堂的一切,輕微的嘆了一口氣,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村裡的這一戶人家,因爲常年婆媳關係,在加上兒子有心的刁難,導致了他們的七十多歲的老母親,難嚥下這一口氣,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選擇了上吊自殺。
這幾個孩子也是老者自己從小看着長大的,幼年他們父親因爲疾病纏身早早死去,他們的母親含辛茹苦,吃盡了苦頭,才把這幾個孩子拉扯長大成人。
他們的孩子人到中年反而,卻忘了本,才導致了這一出慘劇。
“德才,你跟我出來一下。”老者雖然今年八十多,但走起路來,依然強健有力。
靈堂裡的一箇中年男子,聽到老者的呼喚,便趕緊跟了出去。
老者來到院子裡,久久不語。身後不遠處,中年男子低着頭,神情哀傷。
半個小時後,一層淡薄的烏雲,飄過月前。讓院子裡的光線,暗淡了不少。
“百善孝爲先,你做到了嗎?你母親的恩情,你還記得嗎?”老者背對着中年男子喃喃說着。
中年男子跪了下來,“三叔,我沒有做到,我母親的恩情,我沒有回報,還有意爲難母親,我不配做人子。身爲大哥,我沒有教育好兩個弟弟,我不配做大哥.....
院子裡傳出陣陣哭泣聲。
老者轉過身,掛着滿臉失望,“明天你帶着兄弟姐妹,去鎮上香燭店,去買各類金銀財寶紙錢,這些東西價值要在兩萬億,買的時候要抱着心誠實意的心態,然後送往我家裡,記住了嗎。”
“記住了,三叔。”中年男子沙啞着聲回答。
“今夜午時,送你母親去山裡安家,你回去通知一下吧。”
“三叔,明天大白天,可不可以,我想讓我媽,走的風光一點。”中年男子誠懇道。
“這都是你們自己造的孽,今夜午時必須走。當初要是有這孝心,就不會落得現在這般地步。”老者拂袖而走。
.........
宋代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解釋道:“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雲符到奉行。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
老者因本家姓張,故拜張天師爲祖師。
老者叫張清。早年在道觀裡,習的一身道術,而後又在外,斷斷續續習的其他茅山之術。
習的一身茅山術的張清,因厭倦世俗的而虐我詐,便歸隱在終南山下,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裡。村裡人知道張清是個道士,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都會請張清算算日子,或者做一下法事。在這偏僻的小村莊,以前常有怪事發生,自張清來了之後,村裡家家戶戶都變得乾淨利索。
在老一輩相繼去世之後,村裡人因爲張清德高望重,便推張清做上村長這個位置。奈何張清百般推辭,卻難勝村裡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