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宮之中,靈氣的濃密程度,也比外界高許多。??正如剛纔那一絲偶然泄露到碧海城外的精純靈氣一般。一衆修士到此,便如普通人從霧霾深重的都市,到了空氣清新含氧量極高的原始森林中一般。
都有一種在呼吸之間,體內雜質被慢慢洗去的感覺。一衆修士不露聲色,卻無不暗中全力吸納着這精純至極的天地靈氣。
而修士對於天地靈氣吸納的度,卻和自身的體質,修煉的功法與修爲有關。修爲越高、體質越好,修煉的功法越強,吐納天地靈氣的度也就越快。
這些人中,吐納天地靈氣度最快的,便是築基期巔峰的碧雲天和碧雲霞。李別意和葉葳蕤都要稍遜一籌。而同一時間內,崑崙和蜀山弟子,吐納掉的天地靈氣,更是其他人加起來的數倍之多。
雲雷恍然,怪不得蜀山和崑崙會放心大膽的將這進入岱輿山的名額拍賣出去。原來是料定了這些散修和世家小修,奈何不得這蜀山崑崙的弟子。其實佔不了多少便宜。說不好還要吃點小虧。
不過,雲雷卻並不點破。人與人之間的爭競無處不在。但只要控制在一定限度內,也無傷大雅。不過,這種各憑本事的事情。雲雷怎會錯過。於是,運起雷電靈力,一催隱於體內的木質鬼面。綻放出一絲自洪荒而來的威壓。
洪荒上古時期是這方天地靈氣最濃郁的時期。製作木質鬼面的那棵巨樹,便是沐浴着這天地靈氣而生長的。雖然不以此爲生。但是天地靈氣對其還是有所裨益。所以,也會自然而然的吐納吸收。便如人飲水一般。否則,也不會有雷電靈力這種結合了雷電與靈氣的能量產生。
這一絲洪荒威壓綻放出來後,這東宮聚靈陣中儲藏數千年的精純上古靈氣,便如脫了繮的野狗一般,朝着雲雷和木質鬼面蜂擁而來。並被雲雷和木質鬼面大口吞下。
當然,木質鬼面雖然需要各種能量蘊養,但是本身沒有生命。這吞下的天地靈氣。大部分還是歸了雲雷。
只是片刻之後,雲雷和木質鬼面,便將此地存儲數千年的靈氣吞了六成之多。雲雷此時經脈中已然被靈氣填滿,甚至有一種即將被撐裂的飽脹之感。只有自身煉化的雷電靈力,在一點一點的煉化着這些突然涌入身體的靈氣。
而其他修士,卻突然現此地的精純靈氣少了許多。心中訝異的同時,紛紛猜測,或許此地存儲的靈氣,原本就消散了一些。這將近五十個修士同時運功吐納。少的快也很正常……
反正,並無一人懷疑雲雷。只有黑巫鴉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勁。卻又說不出到底是哪裡不對勁。
而待得這天地靈氣被吐納的稀薄之後,一衆修士行進的度,便由最初的大姑娘上轎,變成了博爾特狂奔。從一排空無一物,或者根本沒有什麼有價值之物的房間中,找到了當年雲霄宮宮主的臥房,和臥房旁邊的書房。
雲雷和衆人驚喜不已。這修仙者的臥房並不如許多網文中寫的那麼艱苦樸素。軟玉這種稀有材質製成的大牀,溫潤舒適。雕花華美。大牀上居然還刻着一段法訣!
而臥室中,還有一件茶几式樣的傢俱。只不過,這茶几上擺放的並非是茶具,而是一個個玉質的小瓶。有幾個識得這種玉瓶的修士,狂喜道:“這是上古修士煉製的靈丹!”
更令這些進入岱輿山驚喜的是,這臥房旁邊的書房中,一塊玉質的臺子上,居然還零零散散的擺放着一堆玉簡。這玉簡便是古代修士用來記載功法的專用法器。
論起功能來,和現如今的u盤差不多。但卻要用修仙者的靈氣灌注,用心念神識讀取。算算這堆玉簡的數量,大約共有五十餘個。每一個玉簡上,都刻印着大篆,這是每一個玉簡的名字。
只是這上古修士刻印玉簡的方式有些奇怪,這刻印上的字跡,並不顯凹凸起伏,反倒是如同天然生長於玉簡中的花紋一般。讓玉簡的表面顯得光滑,而紋理斑斕。
華夏古人,講究言簡意賅,微言大義。這些玉簡上的名字,便也極爲簡練。如果不閱讀,根本就不知道講了些什麼。比如說,華胥、昆6、羊刃之類……
有的名字看着像是記載功法的。但很有可能,只是一本古代修士的日記。有的名字看着像是記載山川地理的,但很有可能,只是一本古代修士的泡妞筆記。
不過,如此多的玉簡,總會有一些是記載如今已經失傳的典籍和功法的!總有一些修士,能憑藉這些功法,獲得機緣。讓修爲更進一步!
一時間,諸多修士即便是修行日久,心如止水。也按捺不住的激動了起來!
碧雲天等蜀山和崑崙弟子,也驚喜不已。雖然,如今的修行界,數這兩派的傳承典籍最多最完整。並且多到,其他門派中所有遺留的典籍加在一起,也未必有崑崙玉虛宮遺留的典籍的十分之一多。
但是歷代的蜀山和崑崙長老,翻遍了這些典籍,也沒有找到一條讓自己突破化神期的道路。這些長老最高的修爲,也不過是元嬰後期而已。限於如今末法時代,天地靈力稀薄,突破化神期的艱難,又豈止是上古時期的數倍!
而一旦突破到化神期,神識便達至可與天地融合爲一的化境。雖然還不是不死不滅之身。但即便終生都無法突破化神期,也有萬年壽元。在上古,許多大名鼎鼎的仙人。也不過就是這個修爲而已。已經可以被稱爲仙佛一流。
而蜀山和崑崙的長老,若是能突破化神,便可去尋找上古失蹤的仙佛。給地球的修仙衆指一條明路。
所以,無論是蜀山還是崑崙,對於典籍的收集都是不遺餘力。以期能找到一條突破化神之路。這些遺留自上古仙山的典籍,更是珍稀之物。或許其中便有突破化神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