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東島

海天一色,微風拂動蔚藍的海面,盪漾起圈圈漣漪。

方不言立足於船頭,放眼望去,一座海島映入眼簾,那便是東島。

說起來東島本不叫東島,原名是靈鰲島,最早爲釋印神所創。

釋印神原本並非姓“釋”,他無父無母,自幼出家,可是天生氣魄雄強,好酒喜肉,雖身爲釋家弟子,卻耐不住清規戒律,空有一身佛門神功,終歸還是入世還俗,成爲一代強人。

釋印神還俗後,仍以釋爲姓,以示不忘出身。並且常常對人誇口,他與佛祖同姓,如來上天入地、唯我獨尊,他釋印神不求上天,但求落地,不求超越三界,只求天下一人。

這番言論與天神宗頗爲相同,不過並無天神宗那般激進。

說起來,唐宋之時的出家人並未像如今的和尚一般,將佛祖供奉於心,將佛經規法奉爲金科玉律。

那個時代疑佛質祖的人常有,就如金剛宗開派祖師九如,呵佛罵祖,吼嘯十方,馳騁禪林,無有抗手。

還有德山宣鑑,有一天公然在堂上宣講說:“我這裡沒有佛,沒有祖,達摩是老臊胡,釋迦牟尼是乾屎橛,文殊、普賢是挑糞工,什麼等覺、妙覺都是凡夫,菩提智慧、涅盤境界都是系驢的木樁。十二類佛經是閻王簿,是擦瘡的廢紙,什麼四果三賢、初心十地都是守墳的鬼,自身難保。”

話說的很粗糙,但是裡面蘊含的是極妙的道理,那就是什麼是佛。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深奧,足以讓一個出家人爲之付出一輩子的時間去追尋答案。

什麼是佛?對於這個問題,守初和尚的答案是:麻三斤。

丹霞禪師的答案是:把佛像燒掉取暖。

清峰和尚的答案是:火神來求火。

儘管說法不同,但是他們想表達的意思總結起來就是兩段話。

窮諸玄辨,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

捫空追響,勞汝心神。夢覺覺非,竟有何事!

翻譯過來就是佛都是虛的,要想成佛,就要先把腦子裡的那些佛全部清出去,然後學着自己成佛。

這是唐宋之前,唐宋之後若是有人敢如此質疑佛祖經典,便是離經叛道。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就是兩首佛偈。

一首是禪宗六祖慧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另外一首就是與慧能爭過禪宗衣鉢的神秀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兩首佛偈放到現在看,無疑是慧能的境界更高一些,但是境界高卻不代表實用,前者代表的是頓悟型修佛,意圖直指本心,花開見佛。聽着格調很高,但是並不適合普羅大衆。

而神秀代表的是“學習型”修佛,就是在不斷學習中接近佛性,理解佛的存在,這種說法聽着很樸實,卻是普度衆生最佳的方式。

然而時人好高騖遠,只以爲看着好的就是契合自己的,一味追求頓悟,卻不知已經走入捷徑。然而捷徑豈是那麼好走的?不過是當時看着離佛愈近,最終卻是南轅北轍。

這並不是說六祖慧能的方法不對,只能說慧能的方式段位太高,不適合凡夫俗子而已。

說了那麼多,方不言想說的是但凡是那時感於提出質疑的,不說成就,單說勇氣,便是常人所不能及。

相比於前面的前輩高僧,釋印神對於佛門的成就幾乎沒有,但是其武學天賦驚世,自還俗以來橫行天下二十年,北至大遼,南至大理,西至西夏、吐蕃,東至大宋邊境,縱橫四方五國,求一敵手而不可得。因此孤獨寂寞,爲求一敵手,是以立碑於門外,上書“天下第一人,世間無雙道”。多年以來,釋府門前那一方石碑,好比王者之印、帝者之冕,自有神聖在焉,無人膽敢輕犯。

立碑一年多後,釋府門前忽至一道士,自稱靈道人,以手指在石碑“一”字下面添了一橫,又將“雙”字輕輕抹去,改成了一個“足”字,把碑文變成“天下第二人,世間無足道”,並約釋印神於三日之內在乘黃觀論道。

三日之後,釋印神如約而至,還沒進道觀大門,一個道童迎上來說道:“靈道長託我帶話,他說:‘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貧道不敢自詡神聖,膽身爲出家之人,不願揚名立萬。所以闢出一間靜室,只容釋先生與貧道兩人證道。今日無論勝負高低,雙方均是不必聲張。釋先生如果答應,便請人室一敘,如不然,還請掉頭回去!”

釋印神聽了這話,當即答應。使得許多前來瞧熱鬧的江湖中人大失所望,只好守在外面,目送釋印神走入靜室。在靜室中,二人先論口中之道,不分伯仲,其後動手過招。交鋒初時,靈道人武功奇絕,以柔克剛,將釋印神逼入下風,釋印神不得不施展“無相神針”扳回局勢。最後,二人各出生平絕學,全力對擊,勝負未知。

論道後,釋印神徑直回到家中,閉門不出。在場的武人紛紛猜想兩人誰勝誰負,可是誰也猜不出個所以然來。翌日,有人突然發現,釋府門前的石碑變成了一堆碎石,府內人去樓空,釋家上下數十口,全都不知去向。從那以後,釋印神絕跡武林,銷聲匿跡,直到數十年以後,江湖中人才知道,釋家離開中土,遠走海外,去了東海的靈鰲島,從此開宗立派,以此爲家。

那便是東島的由來,不過那時東島還不叫東島。因爲一開始的釋家時代,靈鰲島遠離中土,與世無爭,逍遙海外,只管精研武學,收羅天下武功,實在是難得的世外桃源。

宋末元初,雲殊及天機宮衆爲元軍敗退,得釋家收留,哪知雲家被國仇家恨衝昏了頭腦,爲求復國報仇,竟鳩佔鵲巢,霸佔了島主之位,釋休明因此負氣出走。釋休明爲雪恥修煉上乘內功走火入魔而死,將妻兒託付給淵頭陀,其妻爲防止兒子練武逞能而燒燬武學秘籍,從此釋家最上乘的武學就此絕傳,昔年數一數二的武林世家釋家從此沒落。

雲家奪取靈鰲島後,將昔年的世外桃源變成了軍事大本營,四處起兵抗元,參與軍事權力爭鬥。從此靈鰲島名震四海,逐漸被江湖稱之爲“東島”。東島因勢單力薄而廣收弟子,但弟子一多,未免良莠不齊,人心不齊。

不知何時,鹽幫攀上了東島,成爲東島的分舵,爲別於靈鰲島的金鼉龍標記,鹽幫以銀鼉龍爲標記。

元末,東島弟子大規模興兵反元,歷史上大大有名的義軍首領韓山童、徐壽輝、彭瑩玉、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等都是東島弟子。然東島龍蛇混雜,內部爭權奪利極爲厲害,數路義軍首領都死在叛徒手中。

明朝時期,天下已定,東島勢單力薄,主張復興大宋的雲家垮臺,東島也就逐漸放棄了爭奪天下之志,變回江湖流派,但與西城之爭至死不休。

到了近來,萬歸藏挾周流六虛功之威,率西城幾乎毀滅東島。直到萬歸藏天劫爆發、被迫隱退後,穀神通才歸島復興東島,但東島已然元氣大損,實力已遠不如西城,只是靠穀神通一人撐持。

方不言提氣道:“散人方不言,久仰大名,特來拜會島王,請東島的朋友高人現身一見。”

聲音不大,卻已響徹十里開外。

第二十四章 採得月華煉真形 (二合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佛門法會第六十章 處置 上第五十一章 白湘瑤第三十八章 武當周聖 (二合一)第十九章 魚和尚第十四章 責任第二十章 無題第八十八章 論道滅神之四第五十九章 戰書第一百一十六章 端坐傷人第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章 最後的覺悟第八十三章 天算第一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三十三章 離去第一百一十二章 萬般苦第五十九章 化解第七章 黑天書第十五章 冰行尊第六章 系統異變第二十八章 周流六虛第二十六章 先天之道 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二第二十五章 所悟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九第四十章 約招 (二合一)第三十七章 創術 (二合一)第十四章 責任第一百零八章 直面天劫第二十章 無題第五十四章 變革第一百一十五章 辯法第五十二章 機緣第五章 鐵布衫第八十九章 論道滅神之五 法有元靈第三十八章 龜鏡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二第二十九章 磨刀石第九章 龍虎,上清,神道教 下 (二合一4k大章)第二十八章 周流六虛第三十七章 創術 (二合一)第六十九章 深入第六十五章 最後的決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第十三章 三拳第二十四章 先天之道 二第八十七章 論道滅神之三第八十六章 論道滅神之二 緣由第三十五章 錢能通神第三十三章 武當邀約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三第二十五章 三寶靈機築黃芽 (二合一)第十二章 僵持第十三章 前因後果,異人情形 (二合一)第二十五章 所悟第三十九章 穀神第三十六章 大勢 (二合一)第四十五章 有緣人,盛會起 (二合一)第六十四章 紅塵第八十八章 論道滅神之四第十一章 炁與氣,世界差距 (二合一)第四十二章 不諧碑第六章 外丹,外掛,來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第六十一章 賭第八十三章 天算第一百零四章 交鋒第十八章 福地洞天,神宵山門老道士 (二合一)第十三章 前因後果,異人情形 (二合一)第八十七章 論道滅神之三第十七章 天神宗第六十六章 後續第六十八章 運道第一百零九章 周流六虛成第三十一章 秘籍得手第八章 阿飛第三十九章 刀劍笑第十三章 三拳第七十三章 一年 上第二十二章 因果第一百二十七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第四章 純陽鐵盒,紫府元宗 下第六十章 處置 上第四十七章 無根生,陰謀現第十三章 前因後果,異人情形 (二合一)第四十九章 攝伏 中第五十四章 變革第三十六章 回家第四十四章 謝道人 (二合一)第七章 諸天寶鑑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六第十八章 和解第一百三十七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完第六十四章 雲天幻境第一百一十八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一第五十七章 月明明月第六十三章 臨行
第二十四章 採得月華煉真形 (二合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佛門法會第六十章 處置 上第五十一章 白湘瑤第三十八章 武當周聖 (二合一)第十九章 魚和尚第十四章 責任第二十章 無題第八十八章 論道滅神之四第五十九章 戰書第一百一十六章 端坐傷人第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章 最後的覺悟第八十三章 天算第一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三十三章 離去第一百一十二章 萬般苦第五十九章 化解第七章 黑天書第十五章 冰行尊第六章 系統異變第二十八章 周流六虛第二十六章 先天之道 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二第二十五章 所悟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九第四十章 約招 (二合一)第三十七章 創術 (二合一)第十四章 責任第一百零八章 直面天劫第二十章 無題第五十四章 變革第一百一十五章 辯法第五十二章 機緣第五章 鐵布衫第八十九章 論道滅神之五 法有元靈第三十八章 龜鏡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二第二十九章 磨刀石第九章 龍虎,上清,神道教 下 (二合一4k大章)第二十八章 周流六虛第三十七章 創術 (二合一)第六十九章 深入第六十五章 最後的決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第十三章 三拳第二十四章 先天之道 二第八十七章 論道滅神之三第八十六章 論道滅神之二 緣由第三十五章 錢能通神第三十三章 武當邀約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三第二十五章 三寶靈機築黃芽 (二合一)第十二章 僵持第十三章 前因後果,異人情形 (二合一)第二十五章 所悟第三十九章 穀神第三十六章 大勢 (二合一)第四十五章 有緣人,盛會起 (二合一)第六十四章 紅塵第八十八章 論道滅神之四第十一章 炁與氣,世界差距 (二合一)第四十二章 不諧碑第六章 外丹,外掛,來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第六十一章 賭第八十三章 天算第一百零四章 交鋒第十八章 福地洞天,神宵山門老道士 (二合一)第十三章 前因後果,異人情形 (二合一)第八十七章 論道滅神之三第十七章 天神宗第六十六章 後續第六十八章 運道第一百零九章 周流六虛成第三十一章 秘籍得手第八章 阿飛第三十九章 刀劍笑第十三章 三拳第七十三章 一年 上第二十二章 因果第一百二十七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第四章 純陽鐵盒,紫府元宗 下第六十章 處置 上第四十七章 無根生,陰謀現第十三章 前因後果,異人情形 (二合一)第四十九章 攝伏 中第五十四章 變革第三十六章 回家第四十四章 謝道人 (二合一)第七章 諸天寶鑑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六第十八章 和解第一百三十七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完第六十四章 雲天幻境第一百一十八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一第五十七章 月明明月第六十三章 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