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阜趕緊說:“不過少主彆着急,那些世家根本不敢和您作對。屬下大多數時候只需讓龐德將軍帶上兩三百鐵騎,世家們便都順從地在交易合同上簽字按手印了。”
馬超生氣地說:“世家雖然在戰亂中損失慘重,不足以與我馬氏抗衡,可總有幾個世家仍然強大,是一時間惹不得的。你說大多數不需要用太多兵力就可逼世家就範,那總有些世家是需要龐德的六千騎一起上,才能逼得他就範的吧?!”
楊阜訕笑道:“少主寬心,這樣強大的世家不多,只有兩家。”
“兩家?都誰啊?”馬超同馬騰交談太久,又罵楊阜,覺得口渴了,就端起酒樽喝了一口。
楊阜輕快地說:“哦,一家是隴西臨洮董氏,就是破虜將軍董卓家;另一家是安定朝那皇甫氏,就是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家。”
“噗!”馬超一聽,嚇得直接把喝下的酒都噴了出去,噴得楊阜滿臉都是酒。馬騰也有些愕然。
楊阜擦了擦臉,說:“少主好酒量。”
馬超難以置信地說:“吾沒有聽錯吧,你居然招惹了董卓和皇甫嵩?!”
楊阜怒道:“少主,實在是他們兩家太過囂張了,自己不把田地和人**出來也就算了,還慫恿其他世家不要聽屬下的話。皇甫嵩之子皇甫酈還親自來質問屬下,還說有一天他父親會打進涼州來,到時收拾屬下。屬下實在氣不過,就和龐德將軍帶大軍包圍了他們兩家的塢堡。他們兩家一看西涼鐵騎到來,馬上就認慫了。屬下覺得,反正主公和少主總有一天要和皇甫義真、董仲穎戰場相見,乾脆就把他們兩家的親眷都押回來了,等候發落。”
馬騰和馬超無奈地對視一眼,知道自己又有大麻煩了。不過事已至此,況且楊阜說的也有點道理,馬超就道:“好,既然是你招惹了皇甫嵩和董卓,那這事就要由你負責。”
“少主,此話怎講?”
於是馬超就把以馬易牛的計劃說給楊阜聽,楊阜聽完,膽怯地說:“少主,屬下可不可以不去啊?”
馬超反問:“爲何?怕了?既然害怕,那你怎麼還敢招惹皇甫嵩和董卓,還直接沒收掉他們的地產和奴婢,甚至把其家眷關押起來?”
“屬下這也不是爲了少主着想嘛,況且少主自己說的,可以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啊。”
“吾還說了,別給吾惹麻煩,你給忘了?萬一皇甫嵩和董卓因爲此事,就直接進攻街亭和散關,你能頂住他們的十萬步騎,守住西涼嗎?”
楊阜慚愧地低下頭。
“行了,這事就由你去負責,順便把他們的家眷給送回去。”馬超心累地坐下了,閉着眼按壓自己鼓脹的太陽穴。
楊阜問:“送回原籍,還是送到陳倉城去?”
馬超閉着眼揉太陽穴,平靜地說:“爲何送回原籍?其田宅已是公家所有,歸刺史府掌管。回原籍你讓他們住哪?”
楊阜會意,高興地說:“屬下明白了,這就去辦!”
說着,楊阜一溜煙就跑了。
馬騰也坐了下來,對馬超說:“雖說此事楊阜做得過激了些,但畢竟拿到了世家的田宅人口,削弱了他們的實力。皇甫嵩和董卓惹了就惹了吧,反正十天之後大家都是仇家。”
馬超點了點頭,說:“皇甫嵩歷來識大體,不會因爲此事就開戰的。但董卓不好說。不過董卓也就兩萬騎,終究太弱。”
馬騰說:“那你派楊阜此時去皇甫嵩那裡去,董卓不會逞兇吧?”
“不是還有皇甫嵩在嗎?皇甫嵩畢竟是董卓的上司,他能保得楊阜的。”
正說着,楊阜又突然跑回來了,試探着說:“那主公、少主,答應給屬下的刑曹掾、右軍師可還算數?”
“算數!滾!”
“好嘞!”
………………………………………………
卻說陳倉城這邊,皇甫嵩正在召開會議,董卓、袁滂、周慎、鮑鴻等人都在。
坐在首席的皇甫嵩正捧着一卷竹簡,認真地閱讀。讀罷,皇甫嵩臉上帶着不屑的冷笑,隨手把竹簡拋在桌案上。
袁滂問:“車騎,難道是覺得楊彪此法不妥嗎?”
皇甫嵩冷笑道:“楊彪自以爲得計,卻不知自己不過是鄭國第二。疲秦之法何其荒謬,反而會助長馬氏羽翼漸豐。可嘆弘農楊氏有天下名門之美譽,僅次於汝南袁氏,卻出了如此蠢才。”
周慎道:“末將卻不同車騎之見。楊彪之疲秦法,力度和規模已然遠超昔日鄭國渠,非得讓西涼九成百姓用於徭役不可。況且耗費巨大,馬騰那點錢糧再多,恐怕也禁不住楊彪使用。應有很大的概率成功。”
鮑鴻也道:“對,等西涼人疲於奔命,自然就會怨恨馬騰、馬超。到那時,馬氏失了人和,就是我等進軍之機!”
皇甫嵩看董卓未說話,就道:“董仲穎,你怎麼看?”
董卓雖與皇甫嵩不睦,但畢竟還是同事,也不好再傷和氣。董卓道:“諸將說的都有道理,但卻忽略了一個人。”
“那人是誰?”袁滂問。
董卓靜靜地說:“馬超。”
衆人立即明白了。
董卓道:“馬超之能遠在楊彪之上。楊彪愚蠢,看不出自己乃鄭國第二,馬超焉能看不出?咱家猜想,馬超必定是故意順從楊彪之疲秦計,利用楊彪爲他的西涼十二郡添磚加瓦。若有損害不利之處,馬超也必然有辦法解決。”
周慎道:“未必。西涼如此殘破窮困,百廢待興,馬超到何處募集錢糧,來填補楊彪造成的空虧呢?”
董卓道:“既然馬超會用詐術來掩藏開戰時機,想必他也有籌措錢糧的辦法。”
皇甫嵩道:“那你以爲,馬超真實的開戰時機在何時?難道真是他所宣稱的明年二月嗎?”
董卓道:“咱家料定,馬超必定在明年一月對韓遂開戰。”
“此話怎講?”
董卓道:“一月時西涼鐵騎已經完成裁兵,得以休養;物資齊備,兵馬充足;況且一月是每年最寒冷之時,沒人會在一月時動兵,自然也就沒人想到會有人在一月時動兵。打仗本就是出其不意,所以咱家說錦馬超必定在一月時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