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區揚還是孫南羽,又或者是這個空間的主人江詩丹,都沒有察覺到亂入的燕驕遊。
皇帝陛下選擇的觀察位置很好,距區揚與孫南羽均爲五公里。皇帝——區揚——孫南羽三個人之間,恰好形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
五公里的距離,以燕驕遊的眼力,自是可將一切盡收眼底。他甚至連區揚和孫南羽的表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而正緊張對峙着的區揚和孫南羽,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了對面的“宿敵”身上,自是無力關注戰場以外。再說他們即使有那個心情,也沒那麼強的眼力。
燕驕遊一杯咖啡剛喝到了半,兩個宅男之間因女人而起的戰爭便打響了。
~~
兩支軍團的碰撞剛一開始,區揚的大秦軍團便落到了下風。
區揚許是對自己過於自信,沒有召喚出適合指揮大軍作戰的指揮官。而孫南羽卻是將一應指揮事宜,全部交給了光明王紫川秀,絕不干涉光明王的臨陣指揮!
紫川秀不曾指揮過炮兵和火槍兵,但軍事天才就是軍事天才。他只是簡單詢問了一下大炮和火槍的作戰方式,以及各種火炮、火槍的射程、精度、殺傷力,便對如何使用這兩種軍隊瞭然於胸。
紫川秀先是派出一百輕騎兵作出衝陣的模樣,向着對面秦軍前軍全力衝刺。區揚很狂妄地命令前軍一個強弩方陣殲滅來敵。於是一千強弩手作三段覆蓋射擊,三波矢後,一百輕騎兵全軍覆沒。
但這一百輕騎兵的損失,也讓紫川秀瞭解到秦弩的射程、射速、精度。
秦強弩需要弩兵躺倒在地,借腰力、腿力上弦。這令弩矢威力巨大,射程極遠。其最遠射程可達300米,有效殺傷範圍爲150米以內。從射程上看,秦弩遠勝火繩槍。
而秦弩雖說體型大而笨重,但秦兵戰技嫺熟、配合默契,又能熟練掌握三段射,可令弩箭始終覆蓋如雨,毫不停歇。
兩翼又有弓箭兵護衛,大秦步弓手射程、殺傷力、精度均不如弩兵,但射速卻是極快。以大秦兵戰技之嫺熟,一分鐘射擊十五發當不在話下!
紫川秀據此得出結論——即使長槍兵有板甲護身,但以長槍兵方陣緩慢的移動速度,正面硬衝大秦弓弩軍團,只能損失慘重,得不償失。只着布衣的火槍手更不可能在對方嚴陣以待的形勢下,衝進火繩槍的射程之內。
所以紫川秀命令長槍方陣和火槍方陣緩步推進,並命令軍團推進至距強弩最大射程50米處停下。而在長槍兵、火槍手推進的同時,火炮先行射擊。
三發校射過後,一百四十門火炮首先對準弩兵方陣開火。
大秦前軍兩個強弩方陣遭到了火炮的毀滅性打擊。雖說無論是攻城重炮還是步兵炮,發射的都只是實心炮彈,殺傷力最大的炮彈也就是將兩枚半球用鐵鏈連在一起鏈彈,但從未遭受過炮火轟擊的兩個秦軍方陣,仍在一百四十門火炮的三輪齊射下崩潰了。
秦軍鐵血,軍紀森嚴,軍人將軍功和榮譽視作生命,戰時視死如歸。但視死如歸併不代表秦軍能直挺挺地站着承受炮轟!
他們沒有經歷過這種訓練,可不像近代軍隊那樣,能面不改色地站成排,在連天的炮火中聽着小腰鼓和風琴正步前進。更沒辦法學近代軍隊那樣,面對面地用火繩槍互相打靶。
敵人在幾裡地之外發射天雷,秦軍連敵人的面都沒見着,便被從天而降的鐵坨砸得骨斷筋折,肢離破碎。
被鐵球砸個正着的還好,馬上就變成一團爛肉或者四分五裂,死得乾脆利落。那些被鐵球擦了一下的可就慘了,沒能一下子死成,只能抱着殘軀在地上翻滾,發出淒厲如鬼哭的慘嚎,等着血慢慢流乾。
更有被鏈彈絞成兩截的倒黴士兵,下半截還站立着,上半身卻拖着血糊糊的肚腸哭喊着滿地亂爬……
而那些鐵球着實讓人心驚膽戰——有的落地後就安靜了,有的卻是連彈數下甚至十數下才會失去動能。更可怕的是,它們彈跳的軌跡還是那般地風騷妖嬈,向前跳還是正常的,有的卻向左跳,有的向右跳,更有甚者,個別風騷的還向後跳!
這讓鐵球着陸點周圍的秦軍士兵無不心驚膽戰,因爲誰也猜不着這顆鐵球下一刻將跳往何處,將砸中哪個倒黴鬼!
幹捱打不能還手就已經夠痛苦了,等着捱打的時候還要聽着瀕死同袍的慘嚎,還得拼命地祈求下一個鐵球不要落到自己頭上,還得眼巴巴看着落到自己周圍的鐵球,緊繃着心絃仔細觀察它彈跳的方位……
饒是大秦士兵的精神強悍如鐵,饒是他們再視死如歸,在三輪齊射過後,他們便再也承受不住這種痛苦,拋下武器離開崗位四散而逃!
這還就是秦軍,若換了另一支沒見識過火炮的封建軍團,能不能挺過一輪齊射都很難說。畢竟這是一百四十門火炮的齊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未知力量的打擊下面不改色,更不是每個人都有大秦悍卒那樣強悍的神經!
敵軍前軍兩個方陣崩潰後,紫川秀命令磐石軍團的炮兵延伸射擊——他就是把大炮當成投石機使用。事實上,發射實心彈的大炮除了效率比投石機高、人力消耗比投石機少、威力比投石機大之外,其它的方面跟投石機也沒多大區別,都是發射出一顆彈丸去砸敵人。
炮兵延伸射擊的同時,長槍兵、火槍手加快了運動速度。在紫川秀看來,秦軍前軍崩潰之後,後面的軍團也將在火炮的打擊下陸續崩潰,撐不了多久啦!
紫川秀的判斷十分準確。
前軍的崩潰引起了連鎖反應,而大秦軍團中又沒有鎮得住場面的名將,在火炮延伸射擊後,中軍的兩個強弩方陣開始出現騷亂。許多士兵沒有得到命令便開始射擊,自然只能白白浪費箭矢而已。
秦弩笨重,強弩兵移動不易,主動出擊跟敵人打對攻是行不通的。有些慌了手腳的區揚於是命令兩翼的四個弓兵方陣出擊,快速進入步弓射程,打擊步步逼近的長槍兵和火槍手。
至於怎麼對付火炮,區揚還沒有想好——他不是不想召喚出更牛逼的炮兵部隊,可是他現在的能力上限,就只能召喚出冷兵器部隊,火器部隊那是想也別想!
大秦步弓的射程比磐石軍團火槍手稍遠,但青銅箭矢威力不足,無法穿透長槍手的板甲。精度也不夠,無法準確射擊頭盔面罩的縫隙——畢竟大秦軍團也不可能個個都是神箭手。
步弓手唯一值得自豪的,就是他們的射速了。但是弓箭的威力實在太小了,莫說對付不了長槍手,便連對付穿着布衣的火槍手都有些不夠瞧——除非命中要害,否則弓箭很難一擊致命。
戰場上經常看到某人被射得像只刺猥,依然活蹦亂跳。這倒不是某人太猛,實在是弓箭殺傷力不夠。
更何況,火槍手雖未着甲,卻也是戴了頭盔的。而弓箭遠射時多是吊射,箭矢由上至下撲來,火槍手們低着頭,以頭盔硬扛箭矢。運氣不好被射中肩背的,只要沒被射中致命要害及腿部關節,他們就繼續前進。
等進入火繩槍的有效射程,火槍手們就發威了。火繩槍精度不行,但勝在量大。兩翼各兩千火槍手,每翼五百人分爲一撥,兩千人能作四段射,子彈瓢潑一般打了過去。
重型火繩槍的威力可不是弓箭能比,只穿皮甲的大秦弓手只要被打中了一槍,無論傷在哪裡,基本上馬上失去戰鬥力。
火槍手們轟轟轟地打了四輪,兩個弓兵方陣就崩潰了。剩下的兩個弓兵方陣也是鬥志大跌,邊放箭邊往後退,再也不敢前進一步!
區揚眼睜睜地瞧着倚爲長城的強弩兵方陣逐一崩潰,又眼睜睜地瞧着弓兵方陣在火槍手的打擊下、在長槍方陣的壓迫下步步後退,眼見自個兒就要全軍崩潰,再也顧不得保存實力應付孫南羽的後手,搶先將自己最後的底牌亮了出來!
“出來吧,我的強獸人軍團!”
空間一黯一亮之間,來自《魔戒》的強獸人軍團登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