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太平島真是個好地方,由於太平島靠近赤道,處於赤道無風帶,幾乎沒有颱風侵襲,是南沙羣島中少有存在淡水資源的島嶼,島上土質良好,土壤肥沃,覆蓋着各種高大茂密的熱帶植被,椰子林,木瓜樹,香蕉樹分佈全島。具有其他任何一個南海島嶼都無法比擬的絕對生存優勢。整個南海諸島中最大的島嶼——西沙羣島中的永興島,因爲島上面沒有淡水資源也無法與之比擬。

把西沙羣島中的永興島和南沙羣島的太平島建設成爲綜合性的軍事基地,成爲中國控制整個南海的戰略要地,保衛中國南海下面豐富的石油資源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是中國國防工程建設的重點。中央要求在南中國海羣島要建立堅固防禦體系,上不封頂,南海羣島的國防工程建設隨之開始。

太平島東西狹長,地勢低平,全部由珊瑚礁組成,差不多等於2座大型綜合運動場的規模。雖說太平島上有淡水資源,地下水位也很高,但水質含氯鹽比例較高,除了太平島東部的幾口水井的水質可飲用外,其餘均不適合飲用。

爲了滿足太平島建設和駐島官兵生活以及補給中國海軍過往船隻的需要,中國在島上的西部鑽1口630米深的水井。又在島上建了很多集水坪、蓄水池等設施。同時,又配置了1部每小時可生產4立方米淡水的海水淡化機,隨着太平島的開發和建設,後來又修建了海水淨化系統。

爲了滿足島上的電力供應,在島上裝備了4部1200馬力的柴油發電機和一套40千瓦容量的太陽能裝置,當備用電源。

駐島部隊在履行對南中國海的國家防衛義務的同時和基建工程兵一道,在太平島的上面修建了環島防禦工事和縱慣整個太平島的防空陣地以及設備完善的軍營建築。

中國在太平島上建設十分注意對海洋和島陸生態的保護,整個太平島,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綠化率達90以上;大部分房屋建築都遮蔽在樹林深處,從遠望去,只有幾個塔樓、氣象站與雷達站稍顯突出。不過在這在美麗的風光迤邐似仙境之中,中國海軍在太平島部署了海鷹岸基反艦導彈和地對空導彈以及自行高炮,相控陣雷達陣地,對空、對海、彈、炮火力一體化完整的防禦體系。

對空方面,由35毫米雙管自行高炮和霹靂9地對空島彈組成了太平島空域的防空網。在太平島上,裝備12部霹靂9導彈發射器和24門初速高、射速高、射擊精度高、反應速度快的35毫米雙管自行高炮,這一體系可以同時對付30多個空中目標。

與35毫米雙管自行高炮配套的搜索雷達作用距離達40公里,有24個頻率點,可自動變頻,可捕獲、跟蹤10個以上的多批低、中空目標,並有24個光電傳感器與此整合。包括熱成像、電視攝像機和激光測距機,能全天候自動跟蹤、測距敵目標。

海防方面在環羣島裝備了海鷹岸對艦島彈,和122毫米“暴風雨”40管自行火箭炮。涵蓋120公里以內海域。同時,還大量部署有各式小口徑炮,並使之太平島軍事要塞化,防禦地下化,生活現代化。

爲了把太平島建成爲一艘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在太平島的一側修建了一個擁有長1200米的跑道和設施完備的可供大型軍用運輸機、重型戰鬥機各種軍用飛機起降的現代化機場。由於太平島土質以珊瑚沙、磷質石灰土爲主,地表硬度不足,施工部隊在珊瑚礁上灌入水泥,從國內運來了含金屬材料的混凝土,用於建設機場的跑道,地下油庫和可儲存重型武器和戰鬥機的大型地下倉庫等。

爲了使太平島機場容納更多的作戰飛機,南海艦隊的海軍航空兵在太平島基地所屬的駐島戰機,“獵鷹”殲擊機全部改裝成可摺疊翼式,並強化了起落架。算上地下機庫的預備戰機,太平島機場,可容納105架軍用飛機。

南海艦隊的基建工程團,在二戰時期日本人在太平島上修建的潛艇基地的基礎上,以鋼板灌注了太平島可供大型軍艦和“海豚”柴油動力潛艇停靠的碼頭。

在對海島的軍事工程建設同時,還在島上建立了有線電視差轉檯,南海之聲廣播電臺和“商業街”,中華路兩邊彙集了超市、銀行、郵政、電信、招待所、練歌房、飯店,醫院,圖書閱覽室,健身房等爲戰士們服務的設施,極大的豐富了守島官兵的物質文化生活。當然這些服務行業女兵比較多一些,這也符合“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個自然規律。

把太平島建成南沙羣島最大的軍事中心,必將大大提高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攻防能力。

隨着中國經濟軍事不可逆轉的強勁崛起和中國在南中國海上的永興島和太平島的建設,這不能不引起南中國海周邊一些國家的驚恐不安,一時間,南海周邊的這羣猴子們,像是吃了朝天椒一樣,抓耳撓腮,不知如何面對中國這條日益強大的“東方巨龍”。

周邊這些國家認爲大禍降臨,日益感到心神不寧、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終日,開始不斷的試探着中國的底線,和中國的忍耐程度。

菲律賓依仗着和美國特殊的關係,死死的抓住美國這一“救命稻草”,帶着“美國利益”自不量力、不知天高地厚的,最先作出了介入南海的試探舉動。

南沙海域漁業資源豐富,是中國海洋漁業最大的熱帶漁場。正因如此,除中國的漁民外,不少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的漁民也紛紛到這裡捕魚。菲律賓爲了搶奪漁業資源,開始窺測在1956年,馬尼拉航海學校校長湯瑪斯克羅馬到南沙羣島探險,他聲稱“發現”了中業島等9個主要島嶼,並命名爲卡拉延羣島,菲律賓海軍試探的阻止中國漁民在這一帶的捕魚活動。

中業島,南沙羣島島礁之一,長800米,寬500米,面積0.33平方公里,是南沙羣島第二大島。“中業”島之名是爲紀念1946年國民黨政府海軍接收南沙羣島主權的軍艦“中業號”而命名。在後世,中業島自1971年起被菲律賓佔領,並在島上有駐軍、機場、商店、發電廠等,是菲律賓統治南沙羣島的指揮中心。島西岸有大水井一口,水質好,可飲用,西北有椰子林,高達18米,中部有清代小廟一座。

1960年2月18日,1艘中國漁船在中國傳統海域——中業島附近捕魚時遭到菲律賓海軍的無理阻撓和驅逐,當中國漁民拒絕離開後,菲律賓海軍試圖扣押中國漁民。

“扣押?吹牛B這裡是中國領海,你們已經侵入了中國的領海主權,我不扣了你們這些菲傭的軍艦就便宜你們了,還不從這裡快滾”瓊漁301號捕魚船船長謝大海面對着這艘艦身塗裝爲暗灰色的菲律賓海軍532號美國二戰時期的LST大型坦克登陸艦這個龐然大物,毫無懼色,仰着脖子,用船上的擴音器大聲的吼着。

菲律賓海軍532號登陸艦,艦長99.97米,寬15.24米,空載排水量1625噸,滿載排水量4080噸。動力爲2臺柴油機,功率18000馬力,航速12節,艦員120人。裝備40毫米雙管機炮兩座、40毫米單管機炮六座,30毫米單管機炮八座在艦艏裝置一門76毫米火炮。

“這些中國漁民也太兇悍了”令菲律賓海軍532號登陸艦官兵沒想到的是中國這艘船長約40來米,噸位不到200噸,功率頂多300多馬力的漁船竟敢把船橫在自己軍艦之前寧死不退。而且30多個船員還拿出了美國M1卡賓槍,日本三八式步槍,和一支火箭筒,要玩命。

中國的漁民很厲害這個時代的中國漁民可不象後世21世紀那時的漁民,這時的漁民是有組織的,有國家和自己的子弟兵給撐腰,根本就不怕南海周邊這些類似“菲傭”之類的什麼國家的海軍。而且漁民本身就是民兵,出海時都帶着槍,大型的漁船還帶有機槍和火箭筒,這就是全民皆兵的威力。

菲律賓海軍532號登陸艦艦長巴拉約面對這種情況,真的有點下不來臺了,他沒想到會是這樣,自己這個大軍艦怎麼的也不能讓一艘小漁船給嚇回去呀。於是他一咬牙,一跺腳命令:全艦進入戰鬥狀態,一時間532號登陸艦上所有槍炮都對準了這艘中國漁船,大有要把瓊漁301號捕漁船打沉的樣子,妄圖嚇退這艘中國漁船。

“我吊你老母骸,你們在敢前進一步,我就吊死你們,你們知唔知呀”瓊漁301號船長謝大海一面罵着,一面向中國海軍發出了求援信號。

太平島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守備區接到漁船船長髮出了求援信號後,立即派兩架“獵鷹”殲擊機和1艘甲板上載有一架“獵手”武裝直升機和裝有2具122毫米“暴風雨”火箭炮的LST1坦克登陸艦,迅速趕往出事地點。

這時的中國可沒有後世中國那麼的好脾氣,沒有,什麼“韜光養晦”、“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和諧世界”那麼多的“韜略”。把本來十分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演變成變得處理起來十分的辣手。把很容易解決的問題整成無法解決的一道難題。現在的政策就是你侵犯了我的核心利益,上上下下就和你玩命,大不了就“重上井岡山”罷了。

韜光也還好,養晦也罷,但做事總要有個底線,領土主權這個底線是不能含糊的。誰的就是誰的,Oneisone,twoistwo。自己的自留地,憑什麼要“共同開發”。打不過人家,叫人家佔去了,那是自己沒本事。等本事大了,再奪回來。可是你主動請人家到你家的自留地“共同開發”,就是使人家進入你家合法化了。

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自南海亂象縱生以來,拋出了一個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應對,於是乎,越,菲。馬等諸國就都來“共同開發”來了。今天佔個島,明天佔塊礁。剩下中國能做的就是不厭其煩的表示“憤怒”、“不能接受”、這是“不合法”、我們“不予承認”等之類的“抗議”“聲明”這點本事了。再有就是自己“耍兩下大刀”。什麼艦艇演練、導彈試射、戰機千里奔襲之類自欺欺人的阻嚇行動。自己瞎折騰一番。其結果適得其反——反到讓人家一看虛弱的本質,就是黔之驢的那點本事。那些東南亞小國,他們相互結盟壯膽、並逐次挑釁試探均毫髮未損後,膽子大了起來,以致到了,無視中國人的“憤怒”和“感受”,徹底推翻“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基本框架,紛紛宣佈對南海所佔島嶼擁有“主權”。

那套花拳繡腿的“武力威懾”,造成的巨大浪費,真真切切的打一戰,那怕給這一地區造成點緊張局勢都好,也能表示一下自己捍衛主權的決心和意志。或許能喚起點民族的血性,讓世界多少有點顧忌,不要無視這個“大國”的存在。總比面對南海亂局祭天由命、糊弄一會兒算一會兒,全讓那些佔我領海島礁的諸國肆無忌憚的蠶食好。

現在那些在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別說在南中國海採油,就是在南中國海捕魚也得在中國漁政的允許,在規定的範圍和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否則後果是嚴重的。更不要說軍艦來這裡耍“橫”。

第91章 軒然大波.第154章 不一樣的平叛第132章 中國硅谷第204章 特殊的戰鬥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一百零八章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34章 搗巢行動-襲擊水原第316章 中國航母製造的瓶頸第217章 外蒙圖瓦的改造第214章 蘇共中央主席團特別會議第178章 攻佔新德里第29章 敵情.友情第27章 戰前會二第52章 飄落的星條旗(三)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79章 如此外交官第199章 接收烏市機場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139章 中國工業的基礎第10章 窮人的武器第210章 奇襲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149章 進軍西藏第51章 飄落的星條旗(二)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63章 金日成密訪北京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220章 京城諜影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6章 重要情報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16章 主席家宴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36章 南線戰事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311章 外交追索第352章 中國的“純爺們”第199章 接收烏市機場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七章第287章 震撼世界的天安門大閱兵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189章 新的任務三十七章 隘口血戰一第190章 外蒙問題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41章 隘口血戰(五)第90章 大國政治(四)第301章 破落帝國第156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29章 東部戰區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88章 大國政治二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65章 中國的聲音一第49章 震驚世界(五)第287章 震撼世界的天安門大閱兵第55章 總理視察三第271章 勝利萬歲!第81章 遭襲第214章 蘇共中央主席團特別會議第274章 蘇聯游擊隊第一百一十三章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9章 請求歸建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147章 “南亞工程”計劃一第352章 中國的“純爺們”第一百二十章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248章 赫魯曉夫同志的想法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11章 密談1第52章 飄落的星條旗(三)第262章 赫魯曉夫的“止損”第29章 敵情.友情第36章 南線戰事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324章 蘇聯太子黨第46章 震驚世界二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144章 中國軍事機密報告第194章 蓄勢待發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209章 特戰小分隊
第91章 軒然大波.第154章 不一樣的平叛第132章 中國硅谷第204章 特殊的戰鬥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一百零八章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34章 搗巢行動-襲擊水原第316章 中國航母製造的瓶頸第217章 外蒙圖瓦的改造第214章 蘇共中央主席團特別會議第178章 攻佔新德里第29章 敵情.友情第27章 戰前會二第52章 飄落的星條旗(三)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79章 如此外交官第199章 接收烏市機場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139章 中國工業的基礎第10章 窮人的武器第210章 奇襲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149章 進軍西藏第51章 飄落的星條旗(二)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63章 金日成密訪北京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220章 京城諜影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6章 重要情報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16章 主席家宴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36章 南線戰事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311章 外交追索第352章 中國的“純爺們”第199章 接收烏市機場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七章第287章 震撼世界的天安門大閱兵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189章 新的任務三十七章 隘口血戰一第190章 外蒙問題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41章 隘口血戰(五)第90章 大國政治(四)第301章 破落帝國第156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29章 東部戰區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88章 大國政治二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65章 中國的聲音一第49章 震驚世界(五)第287章 震撼世界的天安門大閱兵第55章 總理視察三第271章 勝利萬歲!第81章 遭襲第214章 蘇共中央主席團特別會議第274章 蘇聯游擊隊第一百一十三章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9章 請求歸建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147章 “南亞工程”計劃一第352章 中國的“純爺們”第一百二十章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248章 赫魯曉夫同志的想法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11章 密談1第52章 飄落的星條旗(三)第262章 赫魯曉夫的“止損”第29章 敵情.友情第36章 南線戰事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324章 蘇聯太子黨第46章 震驚世界二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144章 中國軍事機密報告第194章 蓄勢待發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209章 特戰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