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敵情.友情

當美軍掃蕩了南侵的朝鮮人民軍後,對是否越過三八線是有些猶豫不決的,中國每天通過電臺廣播周恩來的講話:";中國決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鄰居的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如果中國出兵問題就複雜性化,牽涉的面就大了,戰爭的規模很難把握.但問題是如果不迅速的越過三八線,殲滅北朝鮮的軍隊還尚存的幾十萬軍隊,而讓他重新集結起來,醫治好創傷,很快又會進行新的入侵.杜魯門政府經過一番考慮,同意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建議,在一九五0年九月二十七日授權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在蘇聯或中共主力部隊未進入北朝鮮作戰,對方沒有決心參戰的聲明,也沒有發出威脅要在朝鮮與我進行軍事較量的情況下.聯合國軍可以越過三八線摧毀北朝鮮的武裝";。

仁川登陸的勝利使美國上上下下對麥克阿瑟崇拜到迷信程度.他以成爲美國人心中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神,沒人懷疑他所作出的決定的正確性,就連美國總統杜魯門對他在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也是堅定不移.麥克阿瑟這個狂忘自大的將軍,收到授權後,似乎勝利就在眼前.代表着自己輝煌軍事生涯中鼎盛的偉業成功在望.此時他不會接受任何人的勸告,他不顧種種大戰前的預兆,他不認爲中國是一支不可欺侮的力量.這位將軍決心按自己的想法走下去.以最快的速度消滅北朝鮮的抵抗力量.

他制定進入北朝鮮新的戰爭計劃,東西兩線並進.徹底消滅金日成政權的殘餘勢力,恢復朝鮮的民主自由秩序.當然這位登陸專家在制定新的計劃中少不了登陸.他決定在朝鮮東海岸元山港再進行一次麥氏登陸行動,由美軍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指揮美陸戰第1師、步兵第7師和南朝鮮第1軍團首都師和第3師,從仁川和釜山乘船從元山登陸.然後向北掃蕩北金日成的殘餘.

在西線是沃克的美國第八集團軍.該集團軍由三個軍一個師組成:美1軍,美9軍.南朝鮮第2軍,加集團軍預備隊美第一騎兵師.

其中,美1軍由美24師,英第27旅,南朝鮮第1師組成;美9軍由美第24師和25師及土耳其旅組成;南朝鮮第2軍由南6師,南7師,南8師組成,在西海岸.沿公路和鐵路向北掃蕩北朝鮮的殘餘力量.

十月二十四日,麥克阿瑟下達了聯合國軍全面進入北朝鮮的命令.

接到麥克阿瑟的命令後.美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命令自己的部隊:美第一軍美軍第二十四師,沿平城至順川,介川,秦川,龜城鐵路線向鴨綠江方向推進;英第二十七旅沿安洲,定洲,鹽洲沿海鐵路線向新義洲方向推進;南朝鮮第一師從德川經寧邊向北推進;令美第一騎兵師從博川向雲山方向推進;令南6師從熙川向楚山方向推進;南八師經熙川向江界推進.美2師,美25師及土耳其旅隨美騎一師後面跟進,南七師隨南一師後面跟進.

美第八集團3個軍,共8個師2個旅共計十三萬多人.由南向北,前後兩條線向北平推。但一過了朝鮮半島的蜂腰部再向北,東西地型陡然加寬,美八軍的右翼以完全暴露.連綿起伏的荒涼的山地,使西線美八集團軍無法和東面的美十軍互爲倚角,相互支援。沃克沒有象他的上司那樣,他還是很謹慎的,他深信中國在廣播中不斷的重複的中國對美軍越過三八線不會置之不理僅是威脅.儘管麥克阿瑟一再嚴厲的催促他,要他全力以赴加快向鴨綠江邊進軍,但沃克將軍還是陽奉陰違的按自己的主意行事,在北上時他有意把南朝鮮第2軍,按派到美軍的右翼,而且讓在右翼南朝鮮6師和在美軍左翼沿西海岸推進的英27軍前凸一些,做爲第八集團軍的觸覺,以便有什麼風吹草動馬上撤退.

此時我中國人民志願軍也悄悄的日伏夜行,秘密進入朝鮮的部隊已達6個軍加三個炮師三十萬之多,無人機爲了不被敵人發現,也採用每天晚上出動偵察辦法.對敵情和朝鮮人民軍的情況基本上了如指掌.

10月21日晚,彭德懷與金日成沒有象歷史上那樣在大愉洞見面,而是在長甸河口水電站修建鴨綠江左岸朝鮮境內發電廠房。兩人第一次會面了,在廠房前等待的金日成笑着迎上前說:“我代表朝鮮黨和政府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人民,熱烈真誠地歡迎彭德懷同志!”隨即引導彭老總和我國駐朝大使館臨時代辦柴軍武入室,開始了首次會談。

彭德懷在轉達了**的問候後,向金日成介紹:中國志願軍部隊共有6個軍和3個炮兵師,此外,還有高射炮團、工兵團、汽車團等部共約35萬餘人,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邀請.已於18日晚開始分批自安東、長甸河口、輯安3個方向渡鴨綠江入朝。**準備再調兩個兵團共6個軍作爲志願軍預備隊。

金日成面露笑容激動的說:“感謝中共中央和**主席的全力援助。”

彭德懷又向金日成介紹了我軍的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因雙方沒有統一指揮,彭德懷要求朝鮮人民軍西線所有部隊向東線咸興-長津-江界一線集結,以免朝鮮人民軍潰軍佔道,影響志願軍的向前開進.同時也必免戰時可能發生的誤會。接下來談到兩軍如何配合,彭德懷建議朝鮮人民軍的部隊,向東面集結,在廣大里,赴戰嶺,黃草嶺和咸興西部構築工事,阻擊東線的南首都師和美陸戰一師,警戒敵人北進和西進.保證我軍向敵後穿插部隊的左翼安全.金日成告訴彭德懷;10月20日,美軍空降兵第187團1000多人在平壤以北的肅川、順川地區實施空降。麥克阿瑟稱此舉的目的是要包圍從平壤向北撤退的朝鮮黨和政府官員。現在前面情況很混亂,他和由平壤撤退的部隊己三天未聯絡。

彭老總通過無人偵察機和其實途徑所掌握的情報,知道此時朝鮮人民軍,不算撤到中國東北地區,第18師、第36師、第66師及1個坦克團,第32師、第37師、第38師,第42師、第45師、第76師,共9個師1個坦團,9萬人。另有1個軍官學校,1個航空學校,飛機200餘架和被隔在三八線附近地區有9個師餘部外。在朝鮮北部靠近中朝邊境地區的部隊,就有第46師、第47師,兩師均各1萬人、位於龜城地區有第105坦克師、第17坦克旅和1個獨立團;第3軍團轄第1師5000人、第3師3000人、第8師1萬人、第12師1萬人、第13師1萬人、第15師1萬人,位於江界地區。第41師1萬人、海防第1旅6000人、第71獨立團3000人、坦克團,位於豐山地區。以上3個軍團共9個師1個旅又1個獨立團,另有1個坦克師、1個坦克旅又1個坦克團,共9萬餘人。雖然其中有一部是新組建部隊。可在東部崇山峻嶺之中有許多非常歧嶇峽窄的關口要隘警戒和阻截還沒有完全登陸的美陸戰一師幾天應該是沒問題的.可是當看到眼前這個年紀青青就挺大個肚子,保養很好的金首相說:";那就請金首相快點的聯繫吧.我們志司的指揮部暫設在安東的鎮江山......";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化名金永煥。1912年4月15日,出生於朝鮮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也就是今平壤市萬景臺一農戶家庭。

5歲時,隨父舉家遷居中國吉林。少年時,就學於長白縣縣立第二國民學校,後遵父矚返回祖國就學。14歲,再次進入中國吉林樺甸縣華成義塾就讀。17歲,因從事抗日活動被當地政府逮捕,監禁于吉林監獄。1930年5月獲釋出獄後,改名金日成。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黨領導下的抗日活動。

1931年冬,金日成率領部分朝鮮籍戰士脫離王德林部吉林中國國民救國軍,另組成立汪清游擊隊。1932年4月,領導建立安圖反日遊擊隊,自任隊長。在長白山區堅持開展抗日遊擊戰爭。1935年5月,任東北抗聯第2軍第3團政治委員。1936年3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2軍第3師師長。抗聯失敗後,抗聯的第一、第二,第三路軍相繼轉移至蘇聯境內的雙城子(今烏蘇里斯克)附近和亞斯克農莊附近建立南、北野營進行整訓。1942年8月1日,在蘇聯境內的抗聯部隊組成以周保中爲旅長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也稱蘇聯遠東方面軍步兵第八十八旅和中共東北委員會。金日成任該旅的一名營長。被授予大尉軍銜。1945年7月末,中共東北委員會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又把原來成員分爲東北工作團和朝鮮工作團。帶領蘇軍進軍東北,並分出一部份朝鮮同志組成朝鮮工作團,隨蘇軍進軍朝鮮。因朝鮮工作團負責人崔庸健是中共東北委員會書記,須向中共中央彙報工作。他沒有出任工作團負責人。工作團中,有後來成爲朝鮮人民軍高級指揮員的金策、金一,朝鮮民族保衛省副相崔賢后爲大將、吳白龍大將、吳振宇後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元帥、樸成哲後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人。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朝鮮北部獲得解放。金日成率先,提出建黨、建國、建軍的想法。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支持,10月10日,朝鮮共產黨北朝鮮組織委員會成立,他出任第一書記。在蘇軍第25集團軍幫助下,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被推選爲委員長。8月28日,朝鮮共產黨和朝鮮新民黨合併爲北朝鮮勞動黨,當選爲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48年2月8日,成立了朝鮮人民集團軍。

志願軍很多人對朝鮮人民軍很不感冒。朝鮮人民軍最初是東北抗聯和八路軍中的朝鮮籍的戰士爲骨幹組成的,本來是我軍純正血統,由於蘇軍幫着組建人民軍.全盤蘇化,使蘇軍取代了原有的我軍的血統.最讓志願軍看不慣的是,營以上的幹部每人配一臺小車和一名女秘書.嚴格的等級制度沒有軍事民主.尤其是中下級軍官更爲惡劣,在朝鮮戰爭中兩軍混住一地時就曾經發生過一個朝鮮人民軍連長讓我軍一個衣着樸實的高級將領給他倒洗腳水的事情.後來知道後嚇了個半死.比較起來,反而大部分師以上的幹部對志願軍倍加尊重.

在朝鮮戰爭剛開始由於參加戰鬥的大部份都是剛剛從四野成建制回國的解放軍部隊,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可是當這些解放軍戰士越打越少.朝鮮人民軍的不管是戰鬥意志還是戰鬥素質都大打折扣.更令人費解的是當看到前來救他們命的志願軍衣着不整手拿雜械時,那種失望和鄙視之情溢於言表.讓大部份志願軍戰士心裡格外的不痛快.

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303章 印尼華僑的問題第291章 感受中國第一百一十章第43章 全面反擊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327 南朝鮮導彈危機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218章 正本清源第192章 坎坷的迴歸之路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300章 新加坡的未來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293章 中國能源安全第93章 雛鷹展翅二第134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一第49章 震驚世界(五)第288章 試看天下誰能敵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9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臺北第223章 叛國者第163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一百零八章第270章 塔城反擊戰第339章 陷阱第58章 百年雪恥一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289章 傲視羣雄第328 “華威63行動”計劃第280章 特殊的教育改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355章 這頓飯吃的有點累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31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344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接待驗收團第228章 蘇聯的噩夢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339章 陷阱第197章 夜色行動第271章 勝利萬歲!第46章 震驚世界二第336章 中美博弈第350章 沒事別惹事,有事就是麻煩事第320章 金融帝國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359章 “狼”論第273章 中國的貝加爾湖第362章 撲朔迷離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236章 將星隕落第224章 撒網第54章 總理視察(一)第343章 MZD號出擊(2)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69章 破冰之旅三第48章 震驚世界(四)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231章 64屯——中國人回來了第161章 李大爲的旋風外交第352章 中國的“純爺們”第64章 中國聯大代表團第105章 牛刀小試第284章 勢在必得第31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149章 進軍西藏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一百一十五章第320章 金融帝國第132章 中國硅谷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99章 雷霆的炸點二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123章 兵臨城下1第211章 莫斯科的反應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38章 大裁軍第67章 破冰之旅一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一百一十二章第67章 破冰之旅一第197章 夜色行動第166章 奮起反擊第一百三十三章第362章 撲朔迷離第5章 赴京
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303章 印尼華僑的問題第291章 感受中國第一百一十章第43章 全面反擊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327 南朝鮮導彈危機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218章 正本清源第192章 坎坷的迴歸之路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300章 新加坡的未來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293章 中國能源安全第93章 雛鷹展翅二第134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一第49章 震驚世界(五)第288章 試看天下誰能敵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9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臺北第223章 叛國者第163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一百零八章第270章 塔城反擊戰第339章 陷阱第58章 百年雪恥一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289章 傲視羣雄第328 “華威63行動”計劃第280章 特殊的教育改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355章 這頓飯吃的有點累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31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344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接待驗收團第228章 蘇聯的噩夢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339章 陷阱第197章 夜色行動第271章 勝利萬歲!第46章 震驚世界二第336章 中美博弈第350章 沒事別惹事,有事就是麻煩事第320章 金融帝國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359章 “狼”論第273章 中國的貝加爾湖第362章 撲朔迷離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236章 將星隕落第224章 撒網第54章 總理視察(一)第343章 MZD號出擊(2)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69章 破冰之旅三第48章 震驚世界(四)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231章 64屯——中國人回來了第161章 李大爲的旋風外交第352章 中國的“純爺們”第64章 中國聯大代表團第105章 牛刀小試第284章 勢在必得第31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149章 進軍西藏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一百一十五章第320章 金融帝國第132章 中國硅谷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99章 雷霆的炸點二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123章 兵臨城下1第211章 莫斯科的反應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38章 大裁軍第67章 破冰之旅一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一百一十二章第67章 破冰之旅一第197章 夜色行動第166章 奮起反擊第一百三十三章第362章 撲朔迷離第5章 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