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寫的非常詳細,讓我受益匪淺啊,沒想到這世上還會有如此奇妙的心法。”
水浩風點了點頭,連連開口道。
“不知道容兒那邊如何了,已經許久沒回來了。”
水浩風朝着密室門口處張望了一番,沒有發現有人要進來的痕跡,眉頭微微皺了皺。
“浩風哥哥,你別擔心,姐姐她不會有事兒的。”
水知凡倒是對水月容無比的有信心。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我看她的樣子,應該是去看赫連清璃了,在此時如果擅自離開的話,可是違規的,被有心人發現了,可就不妙了。”
水浩風聞言倒也明白水知凡的意思,只是還是很是擔心的開口繼續說道。
水知凡聞言也是點了點頭,對着水浩風繼續開口道:
“還剩下最後一部分,我們看完就練練看,時間不多了。”
水浩風聞言看了一眼水知凡,“嗯”了一聲,示意水知凡繼續看下去。
水知凡接受到示意,立刻將書籍往後繼續翻看:
“「非體亦非用,體用兩不立。非理亦非氣,一言透天機。」
這一段的說明看似又推翻了上一段的論述。既然上一段說要以”用”來求”體”,那麼爲何這裡又說”不是體也不是用”?,甚至再強調體與用都不要了!還說這句是透了天機?類似的說法時常可以在佛經裡看到。
如前所說,凡夫用現有的智慧與凡眼凡耳,是不能窺探出這超凡入聖、得之可以不再被生死輪迴所困的真理的。因爲我們的智慧不夠、福德不足,縱使珍寶就在眼前,我們也好比是沒見過世面的窮人眼前一般,恐怕也只能把它當作無用的漂亮石頭而隨意丟棄一旁了。雖然這樣講,我們總是也要慢慢的從基本的開始學起,然後隨着智慧的增長,將來便能識得珍寶了。
這位寫出本經的祖師透露了真相,我們用現代的白話可以這樣說:「前面說了理與氣、體與用,要你以用來求體,以氣來得理。但是那只是入門的途徑而已。真正的秘密在這裡告訴你,其實真理既不是體也不是用,體跟用是凡夫的妄心分別而已,真理是不能以此分別心作用而求出來的,那樣做好比以管窺天,是不能瞭解其真正的道理的。事實上,真理既不是體,也不是用,真理是體用兩者不能加上去分別的,所以自然也不是理與氣可以代表了。用一句話透露了這天大的秘密,不過也只是透露而已,不要把這段話當作是天機本身。」
「百尺竿頭步,原始更無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
再繼續說:「想要參透這道理,好比百尺長的竿頭,好不容易到了竿頭頂上,要想更進一步那是難上加難。同樣的道理,說要回歸原始而更無始,更是連想象都有困難的事。但是唯有悟透這個道理,纔能有資格開始來說洗髓的功夫。」
換句話說,只有打坐按摩、子午溫養、卯酉沐浴還不算真正洗髓經的功夫,要懂得這個以用求體、迴歸原始之始,參透這體用皆不立的道理再來練,纔是真正的洗髓經功夫。
四大就是「地、水、火、風」,這觀念來自古印度文明,其認爲世界上所有物質都可以粗分爲這四種類,這”地水火風”代表的是其性質,而非自然界的物質。
古印度哲學把世界上所有物質都看做是四大成分的交互組合。大家都學過現代科學,都知道物質主要透過化學或物理的作用而成形,其組成元素則是來自不同的原子分子組合。但是幾千年前的文明沒有學過現代科學,卻也知道這個道理,以此道理進而延伸思考得知,既然所有物質都是來自不同的元素組合,其中自然沒有永恆不變的真實,所有東西都會發生變化,終至毀滅,所以稱之爲”假合”。
「元氣久氤氳,化作水火土,水發崑崙巔,四達坑阱注。」
上一篇講過元氣是生命與生俱來的能量,有別於來自食物、空氣轉化的後天能量,這裡簡單的提一下這元氣如何形成肉身或這個物質世界。
我們這生命能量一開始成形時,這能量的型態像煙霧一樣飄飄渺渺尚未定型,而後經過一段時間,這煙霧狀的能量慢慢的交互化合爲不同的質量,進而沈澱穩定下來,慢慢出現液態、固態、不同的溫度等等型態,然後分離成不同質地的物質,再互相組合。以肉身來說,由細胞開始化做堅硬的骨骼肌肉(土),以及血液水分(火),還有體溫熱量(火)等等組織。
崑崙指的是人體的頭部與脊椎,所以「水發崑崙巔」表示人體的各種津液(血液、賀爾蒙等等)皆來自頭部與脊椎,「四達坑阱注」指的是水往低處流的道理,說明這營養液透過身體的經脈、穴道以及其它管道傳導到達身體所有部位。
「靜坐生暖氣,水中有火具,溼熱乃蒸騰,爲雨又爲露。生人又生物,利益滿人世。」
這裡的靜坐並不是我們用功夫的”靜坐”,而是生命的基本型態。這一段講的是這四大能量的相互關係。這能量一開始是靜止的,靜定而生動,第一步驟的變化是開始發熱、溫暖,這暖性由液體傳導到各地。所以這熱是帶着溼性的,熱能與水分相合相蒸,產生了如雨霧般的物理現象,水分因熱而蒸成雨露,而弘揚散播四處發生化學現象,這就是各式各樣的生命或功能的生成道理,所以後面要補充一句「利益滿人世」。
「水久澄爲土,火乃氣之燠。人身小天地,萬物莫能比。」
而水性的能量靜置久了之後,部分物質便逐漸沈澱凝結,形成了堅硬的物質,這堅硬的性質稱爲土。熱能是在這生命能量裡面屬於比較溫暖質輕的部分。所以這人體的生成與運作概念,是與天地宇宙的道理是相通的,除了人之外,又有哪一種生命有如此奧妙的構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