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高手之高高手

所謂權臣,說的不是謝大學士這樣的領班軍機大臣,即便他已經當了十二年的領班軍機大臣。樹大根深。但他還算不上權臣。

他與權臣的區別是很簡單的:雍治皇帝定下來的事,謝大學士就無法反抗。有意見也得執行。

國朝繼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但又在明朝制度上做了改動:取消內閣,設南書房、軍機處分管行政和軍事。以六部爲辦事機構。這使得君主集權達到了巔峰。

不過,時值今日,歷史變遷。南書房已經裁撤,只留下軍機處。但軍機處與明朝內閣的地位、權利還是有差距,只是秉承上意辦差而已。

這一點,從天子對軍機處大學士們的稱呼可以看出來,稱“卿”,還是臣下。而明朝的天子對內閣大學士稱“先生”。這是顯然的尊稱。

所以,以何大學士爲首的一些文臣,一直希望恢復明朝時的文官政治:以文官治國,聖天子垂拱而治。天子是權力的來源和國家的象徵。但行政權、事權,則歸內閣、六部。以此架構,來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否則,天下事,盡系天子一人,國運如何能長久?天子總有倦政時。後來的天子亦不免有昏君。

因而,在周朝這樣的政治制度之下,想要出現明朝時期的強勢首輔(權臣),非常困難。

明朝的強勢首輔是什麼樣的呢?

張居正說:我非相,乃攝也。這句話不用解釋了吧?太嶽相公活着的時候,是非常牛逼的。日月爲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爲嶽,四方頌太嶽相公。

他和李太后不得不說的故事時常見諸於各類隱秘流傳的話本、小黃--文中。當然,這並不損害他的政治形象。功在社稷,罪在其身。

大明唯一相,張居正之後再無張居正!

稍微弱一點的首輔版本:楊廷和老先生。三朝元老,說一不二。正德帝后,嘉靖皇帝都是他選的。在嘉靖皇帝繼位之前,帝位空懸的一段時間裡,明帝國便是他當家作主。

再弱一點的版本:有三楊、李東陽、夏言、嚴嵩、徐階、高拱等人。詳細事蹟可見史書。

周朝制度如此,但賈環的出現,則有可能打破之前的慣例。他的身份是勳貴世家、外戚。但同時以科舉文臣出仕。集合了勳貴集團、文官集團兩個對立集團的雙重身份。

同時,還要留意他的年齡。若是他在雍治天子死前,成爲元老重臣,則必然在下一朝成爲權臣——強勢首輔。皇帝通常命都不長,若再爲下一位天子的帝師,和張居正相差不遠。若再嫁其女與天子,則與王莽、隋文帝楊堅可以類似矣!

皇帝都是多疑的政治動物。特別是在涉及皇權、皇位這種事情上,再廢的皇帝都會在意。但凡有一絲苗頭、一絲可能,都會引起皇帝的警惕。

雍治皇帝現在的做法,就是亮明他的態度:絕不允許!這幾天京城中的議論,他怎麼可能不知道?信息傳達的非常準確、明白。

吏部尚書宋溥只愣了一會:他是中立派,看好賈環的策論,但天子如此表態,他自不會爲賈環說話。領命上前讀卷,聲音厚重。這是第四名唐道賓的卷子。

文華殿中,初夏的陽光照射進來。約巳時了。位列於大臣們兩班最後的許澄目不斜視的聽着宋天官讀卷,心中長嘆一口氣。

所謂,時也,勢也,命也,一也。

他還是低估了今上的意志啊。賈環是否取狀元,已經上升到一定的政治高度,成爲風向標事件,在這樣的形勢下,天子斷然出手。傳遞出明確的政治信號:不允許有權臣的出現。

而本來,天子要傳遞壓賈環的信號,只需要否決賈環的狀元即可。但何大學士將局面改觀後,否決賈環的狀元已經起不到傳遞信號的效果,現在天子是要否決賈環的三鼎甲排名。這…

他剛纔還在爲何大學士的手段叫好,現在只能說,天子因勢利導,技高一籌。賈環的處境,很難了。今科不選庶吉士,就算是二甲第一名,也進不了翰林院。

而以賈環的年紀,又進不了次一等的科道,只能從六部入仕。事務官,向來是事多功勞少。這並非一個好的養望、升官之地。還不如去地方作出政績。

就在許翰林在思索、比較着賈環前途、去處的優劣時。宋天官讀卷完成,隨後,行禮退下去。

就在這時,戶部尚書衛弘從隊列中閃出來,奏道:“臣在金陵,與賈環有所交集。此子乃國朝詩詞名家,文采風流,與名妓唱和,有數首傳世佳。如:人生若只如初見等句,當是時,江南之地,皆唱賈詞。其離開金陵時,秦淮河上名妓相送,歌徹長江,傳爲一時佳話。故而,臣斗膽奏請陛下點其爲探花,玉成一樁美事。”

文華殿中的衆大佬們頓時都看向衛弘,若有所思。更有人曬笑,衛尚書昏了頭吧?這能當理由?

衆所周知,三鼎甲第三名爲探花。另外,探花還有一重意思:在名妓中受到追捧,與名妓詩詞唱和的風流才子,可謂之:探花。

當然,夠這個資格的人很少,柳永,可以算一個。杜牧要是不當官,也可以算一個。

本朝的賈環,確實也可以算一個。他的精品美人詞,天下聞名。名妓追捧,願意倒貼而不得,他年紀太小了。自江南流傳而來的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不知多少女子聞之淚流。

雍治皇帝微微一愣,看着他新任的戶部尚書。這個理由很…新穎啊!賈環的詩詞,他的后妃之中,有不少喜愛的。他的文學素養很高,能詩能畫,自是也讀過。賈詞確實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在一衆大臣還有發愣的時候,何大學士對衛弘的意圖心領神會,當即出列,奏道:“臣附議。昔日唐玄宗賜李太白以金牌,宋仁宗令柳屯田(柳永)奉旨填詞,何如陛下賜賈環以探花?此舉定是千古佳話。”

何大學士一句“千古佳話”,滿殿的大臣們頓時都反應過來:衛子衡(衛弘)果然能幹。不愧是能從地方進京的封疆大吏。

這切入點,絕對是撓到了天子的癢處!高手啊!

因爲翁宗道一事,劉飛白對何大學士投桃報李,出列道:“臣附議。”

排名第四的大學士韓潤亦出列,笑着道:“臣附議。賈環年紀尚有,不若讓他跟着方宗師去修書好了,亦不算朝廷浪費人才。”

當此之時,四個大學士,有三個大學士出言贊同。而首揆謝大學士,剛剛還把賈環誇成花,要推他做狀元,這時難道還能改口罵賈環不成?

這樣的情況,賈環中探花,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軍機處全體贊同啊!謝大學士不反對,和贊同有什麼區別?

這時,宋天官也站出來,“臣以爲此爲美事。臣請聖裁。”

剩下的讀卷官們都是齊齊的躬身,朗聲道:“臣等請聖裁。”

雍治皇帝哈哈一笑,愉快的道:“準卿等所奏。”

見天子確定下來,衛弘心裡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能幫賈環的就是這麼多了。

保住三鼎甲的名次。名次再低,賈環的前途就沒那麼光明瞭。今科不館選庶吉士啊。不過,當今天子在位之時,賈環恐怕都得低調做人。

許澄心中亦鬆了口氣。如果,這樣有才華的少年隕落,總是很令人唏噓的。好在形勢給衛尚書拉回來。不過,自此之後,衛尚書在朝堂的影響力將會大增!

當然,戶部尚書本來就是排在吏部尚書之後。

出現這樣反轉的結果,邏輯是非常清晰的:當今天子好名!

特別是近年來,表現的愈發明顯,對宰輔大臣的懲罰,都是以罷官爲主,以免有刻薄寡恩之議。和早期御極之時,殺得人頭滾滾,大相徑庭。

另有:修書之事。滿朝文武,只要是明眼人,都是心知肚明。當然,揣摩上意是死罪,沒有人會公開談論。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而何大學士的話也說的好,將衛弘未盡之意都說透。

第一,李太白,柳三變都是有詩詞文名的人,但是都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蹉跎一生。當然,詩詞和治事是兩回事。不受重用很正常。

何大學士這樣對天子上奏,其實是對天子表明:臣等已經明白聖意:不允許出現權臣。那麼,就放賈環做個詩人吧!給他一個探花的名義,多好聽?比前朝那兩位皇帝的做法,好聽多了。

韓大學士,說讓賈環去修書,補充的恰到好處。很多翰林,都是一輩子的老翰林。特別是去修書的。修書成功,論功行賞的,那都是主編、總裁、副總裁等人。而不是底下幹活的翰林。

慢慢熬吧你。

第二,天子既然知道他的意志已經傳遞下去,那麼,賞賜賈環一個探花,有何不可?探花,可沒有狀元那樣具有象徵意義。事實上,天子本來的想法,就是不點狀元而已。至於,賈環是不是三鼎甲,天子未必在意。

滿殿大臣都是如此湊趣,天子當然是順水推舟,定一樁千古佳話。

當即,文華殿中的名次定下來。謝大學士就命人出去放榜。朝議至此就結束,不過剛纔韓大學士提起方望的事情,廟堂諸公沒有散去,還要繼續商議此事。

第兩百五十八章 向來蕭瑟處第七百八十八章 賈環的反擊(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赤壁懷古第三百零六章 十一年冬第三十章 聖人門徒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九百四十三章 下半夜開始第三百六十章 淮南大水第二十章 下請帖第六百零二章 整寶玉(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武英殿不相信眼淚第四百一十八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山倒。第六十八章 出府(完)-勝利者第一百零八章 恰同學少年(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京中一二事(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風起於微第四百二十六章 會試開始!第二章 冬日小雪第四百四十五章 我心悠悠第六百二十六章 湘雲,湘雲第九百四十章 金猴奮起千鈞棒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東方不敗第一百三十一章 賈府餘波第九百七十六章 號角聲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七十三章 調整、從容、通透第八十三章 楊文憲公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鬥(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本問題第六百八十七章 銀幣(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賈環歸來第三十九章 師道三種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節前(三)-三爺回來第兩百五十八章 向來蕭瑟處第八百零五章 傷兵營第二十三章 端午節第五百八十四章 二連擊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窗事發,賈府捲入。第三百七十四章 彈章如潮第七百二十一章 韓秀才的動作第兩百零四章 抄書(上)第八百九十五章 崑崙巔、江湖遠(下)--補一更,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二章 碎葉刺殺(完)-教教他們怎麼做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看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寶玉捱打(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醮清虛觀(上)第四十八章 賈府畫卷(下)第四百零三章 闔府關注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的好,打的妙第七十三章 院首之爭第八百八十六章 我的過錯第七百五十章 即將完成第七百三十八章 政治套路(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賈府缺銀第五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兩百七十一章 揚州第三百零三章 冬雪小病第九百零三章 年底日常(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馬作的的盧飛快第五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五百零六章 秋爽齋的金釵們第兩百七十七章 中秋佳節(一)第九百四十六章 楊皇后(完)第八百四十九章 弓如霹靂弦驚(下)第七百零七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第六百一十六章 乞骸骨第七百八十四章 我欲築京觀第兩百五十九章 向南第九百八十八章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欲借一物第七百六十一章 終成眷屬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湖(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老爹的心事第兩百三十四章 落難的朋友們第八百章 九月初二第九百四十章 金猴奮起千鈞棒第五百一十二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五)第一百九十章 各自的心思第七百二十一章 韓小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親第四百四十二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六百二十六章 湘雲,湘雲第二十三章 端午節第四百五十一章 落幕。第六百零八章 再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老爹的心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焰囂張第五百一十五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八)第四百零一章 寶玉碰壁第八章 賈府網紅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臣風采第六百二十一章 猛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九百一十七章 天子的怒火第四百八十章 烈金釧第三百一十六章 選擇、理想第十章 混世魔王
第兩百五十八章 向來蕭瑟處第七百八十八章 賈環的反擊(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赤壁懷古第三百零六章 十一年冬第三十章 聖人門徒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九百四十三章 下半夜開始第三百六十章 淮南大水第二十章 下請帖第六百零二章 整寶玉(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武英殿不相信眼淚第四百一十八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山倒。第六十八章 出府(完)-勝利者第一百零八章 恰同學少年(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京中一二事(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風起於微第四百二十六章 會試開始!第二章 冬日小雪第四百四十五章 我心悠悠第六百二十六章 湘雲,湘雲第九百四十章 金猴奮起千鈞棒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東方不敗第一百三十一章 賈府餘波第九百七十六章 號角聲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七十三章 調整、從容、通透第八十三章 楊文憲公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鬥(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本問題第六百八十七章 銀幣(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賈環歸來第三十九章 師道三種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節前(三)-三爺回來第兩百五十八章 向來蕭瑟處第八百零五章 傷兵營第二十三章 端午節第五百八十四章 二連擊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窗事發,賈府捲入。第三百七十四章 彈章如潮第七百二十一章 韓秀才的動作第兩百零四章 抄書(上)第八百九十五章 崑崙巔、江湖遠(下)--補一更,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二章 碎葉刺殺(完)-教教他們怎麼做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看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寶玉捱打(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醮清虛觀(上)第四十八章 賈府畫卷(下)第四百零三章 闔府關注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的好,打的妙第七十三章 院首之爭第八百八十六章 我的過錯第七百五十章 即將完成第七百三十八章 政治套路(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賈府缺銀第五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兩百七十一章 揚州第三百零三章 冬雪小病第九百零三章 年底日常(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馬作的的盧飛快第五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五百零六章 秋爽齋的金釵們第兩百七十七章 中秋佳節(一)第九百四十六章 楊皇后(完)第八百四十九章 弓如霹靂弦驚(下)第七百零七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第六百一十六章 乞骸骨第七百八十四章 我欲築京觀第兩百五十九章 向南第九百八十八章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欲借一物第七百六十一章 終成眷屬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湖(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老爹的心事第兩百三十四章 落難的朋友們第八百章 九月初二第九百四十章 金猴奮起千鈞棒第五百一十二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五)第一百九十章 各自的心思第七百二十一章 韓小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親第四百四十二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六百二十六章 湘雲,湘雲第二十三章 端午節第四百五十一章 落幕。第六百零八章 再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老爹的心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焰囂張第五百一十五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八)第四百零一章 寶玉碰壁第八章 賈府網紅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臣風采第六百二十一章 猛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九百一十七章 天子的怒火第四百八十章 烈金釧第三百一十六章 選擇、理想第十章 混世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