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三)

湖廣、黃州。赤壁山腳,小亭臨江。丹霞似錦,人影在地,

黃州府知府、前詹事府右諭德尹言與黃州府同知、前詹事府左諭德仇興德在亭中宴請自蘇州而來的韓秀才韓謹幾人。名聲在外的舉人蕭夢禎作陪。

亭中陳列着精美的屏風,四根銅柱中燃燒着木炭,江風徐來,晚秋之景,美不勝收。千里澄光似練。

黃州府的知府、同知是一府的一把手、二把手。亭中的用度,自是一應俱全。

四人舉杯,觥籌交錯,貌美的歌姬唱和。氣氛極佳。

酒入巷後,歌姬們告退。黃州府知府尹言輕拍着亭中的欄杆,感嘆道:“曹孟德當年與周公瑾大戰於赤壁。今時月猶在,獨不見古人。我等憑高對此,可有佳作?”

蕭夢禎笑道:“黃太守,杜樊川說,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學生以爲此句最佳。”

此時,三國演義流行於世間。曹操已經變成了白臉。尊劉貶曹。但史書之中,對曹操的評價很高。而擊敗曹操的周瑜,則是軍事家。不是那個被諸葛亮氣死的周郎。在座的都是讀書人,自然是以史書評價爲準。

韓謹有着一張英俊的國字臉,身上的衣袍半舊,風塵僕僕。他在金陵花魁大賽敗於賈環之手後,見證了天子懲處甄家,便返回蘇州,與東林黨謀主柳安宜密談之後,便開始遊歷全國,增長見聞。東林黨的前輩仇興德在黃州,他上門拜訪,便有了今日的這一幕。

韓謹微笑道:“學生更願意有這樣的感慨: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仇興德撫掌大笑,道:“子恆遊歷天下,心有韜略,壯志不改啊。”又嘆道:“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爲誰春,搖金縷。”

幾年的同知生涯,讓仇興德這位東林黨的干將已經喪失銳氣。

尹言哈哈一笑,道:“子恆有國士之風啊。這首戴復古的滿江紅,很是貼切。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尹言原爲太子師,比同爲左諭德的東林黨人仇興德更受太子信任。相比於仇興德的被貶,他則是在博弈失敗後,主動去職。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輔佐太子,爲太子收羅人才。眼前的這位韓秀才就是大才。

尹言的這句話,讓亭中的氣氛稍微凝固起來。甄家被天子下令查抄的消息,大半個月過去,邸報上已經刊登了。在座的都是聰明人,很容易引發聯想。

見狀,尹言微微一笑,走回來,舉起酒杯,道:“諸位,太子殿下非聖君,但肯定會是一位賢明、仁慈的君主,能接受勸諫。我等讀書人,遇到這樣的賢明的君主,不是一件幸事嗎?我相信,太子殿下不會有事的!”

仇興德、韓謹、蕭夢禎三人都笑着舉杯飲盡。彷彿,有某種默契達成。

韓謹放下酒杯,看着這萬里長江,從未熄滅的建功立業之心,再次熊熊燃燒。

東林黨的謀主柳安宜爲東林黨制定的未來,是等待將來,介入到皇子爭位中,等皇子登基纔能有所作爲。

而他,願意爲一位可以聽得見勸諫、賢明、仁慈的君主奉獻才智,保駕護航。或許,根本不用什麼皇子爭位。

夕陽將天空染成金黃色。西苑風景如畫。

含元殿內的小廳中,雍治皇帝坐在敞軒中,注目着天際邊的夕陽。表情平靜,讓人看不出來他在想什麼。

其實,從某種角度而言,越是平靜,越是蘊藏着憤怒。正所謂,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

太監總管許彥將太子寧溥帶進來,悄然的退下去。

今天這個場合,他也不好在場。太子殿下的岳家甄家欠了天子一百多萬兩的白銀,太子前來,所謂何事?天家父子,天知道會怎麼樣?宮中的事,要難得糊塗。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太子寧溥身穿龍袍,二十四歲的青年,感覺上依舊有些青澀、稚嫩,跪拜在地上行禮,高聲道:“兒臣叩見父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雍治皇帝白胖胖的,一身明黃色的龍袍,聽到背後的呼聲,挑了一下眉毛,看着太液池,夕陽在池中拖着金光,如若金銀鋪地一般。半響,才應了太子一聲,“起來吧!”

太子寧溥這纔敢起身,膝蓋都有些麻了,朗聲道:“謝父皇。”恭敬的站在一邊。心中忐忑,推敲着怎麼給父親說這件事,組織着語言。

雍治皇帝看了長子一眼,冷哼一聲,“有事說事,沒事就走。朕還忙着。”

太子寧溥臉上紅一塊,白一塊。他父皇還在看夕陽,這叫忙嗎?當即在雍治皇帝面前,雙手呈上一疊銀票,“父皇,甄家欠內務府銀子,兒臣不敢爲岳父家申辯。因太子妃日夜以淚洗面,兒臣心中委實難安,與九弟一起湊了一百萬兩,懇求父皇饒恕甄家。”

雍治皇帝很不滿意的看着自己的嫡長子,責罵道:“婆婆媽媽,兒女情長!朕是如何教導你的?你這樣的軟弱,叫朕日後如何放心的將這天下交給你?”

太子寧溥給雍治皇帝罵的像一隻寒風中的小鵪鶉,戰戰兢兢,低下頭,哭泣的求道:“當日父皇與母后爲兒臣挑選太子妃,不想她家…。萬望父皇開恩!”

打親情牌,是帝師傅伯龍教他的主意。

提起太子妃甄靜兒,雍治皇帝的臉色略微柔和了一些,這是他和皇后爲太子選定的東宮娘娘,將來要母儀天下。而他的皇后啊,已經去世,與他天人永隔。

對太子妃甄靜兒,雍治皇帝心中還是很滿意的,看着痛哭流涕求情的兒子,心中有些觸動,嘆口氣,道:“起來吧!你這些銀子是如何來的?”

太子寧溥連忙道:“兒臣和九弟兩人將王妃的嫁妝,府上的金銀都抵押給晉商,換來的一百萬兩銀票。見票即兌。絕沒作假。”

雍治皇帝給太子這句話氣的失笑,教訓道:“你敢作假?晉商敢作假?可笑!”簡直是抓不住重點!

寧溥惶恐的連聲道:“兒臣不敢,兒臣不敢。”

雍治皇帝擺擺手,“銀票放着罷。讓甄家衆人都來京城定居。免去太子妃的思念之苦。朕非無情之人。但這些銀子是要賞賜給前線將士們的。”

雍治皇帝的語氣不好,但寧溥聽的心中大喜過望,他成功了,忙跪下來叩謝,“兒臣謝父皇開恩!”

親情牌果然是有效的。按照老師傅伯龍的說法,天子希望他將來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又希望他有親情。這是矛盾的。但他必須要表現出來。就他的理解,他表現的性格越軟弱,他父皇才越放心吧!

雍治皇帝露出一抹笑意,擡手示意太子起來,感慨道:“晉商確實有錢啊。這樣,十月的射柳,朕倒是想見見他們。你去說一聲。”

寧溥歡喜的應道:“兒臣省得。”

看着兒子歡天喜地告辭出去的背影,雍治皇帝搖搖頭,揹着手,看着夕陽落山。

滿朝文武以爲他要廢太子,呵,想太多!

太子寧溥喜衝衝的離開西苑,消息隨即就傳遍京城。太子借款一百萬兩,進獻給天子,免掉災難。天子口諭,令甄家到京城定居。

晚間時分,京城西,順親王府中,晉王和順親王一起吃着酒,身邊各有兩個絕色美人相陪。

晉王笑吟吟的道:“我那位哥哥,高興的太早了。”

第兩百六十一章 派個丫鬟第一百零四章 人或爲魚鱉(完)第九百八十一章 我輕輕的來(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相思寫盡是相守第一百七十四章 算賬、踏平第三百章 誰主揚州(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節前(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疾風驟雨第八百六十二章 塔吉克湖大戰第兩百八十七章 拜訪(上)第九十七章 賈師弟,你我友盡第兩百九十七章流言蜚語(下一 歪樓)第八百四十二章 治疏勒、插曲、地位、談話第六百九十四章 黑不黑?第七十四章 一月文會(上)-七子爭鋒第六百零二章 整寶玉(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西行漫記(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賈環的意圖封推感言第一百七十七章 衣錦豈能不還鄉第三百零六章 十一年冬第四百七十一章 可卿之事(下)第一章 賈府庶子第五百五十五章 拍賣行(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手必中第七百一十三章 輿論的轉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破敵金城雷過耳第三百八十章 只是遲到第兩百六十六章 定下來第兩百三十二章 鑑賞第兩百零七章 冷清的春節第六十三章 出府(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初窺門徑第四百四十六章 殿試(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論戰形勢第七百七十七章 拔野古孝德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回賈府(中)第八十六章 士子、秀才第五十二章 斬斷一臂第一百九十五章 族學(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重回賈府(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三月二十一日第五章 寫詩(下)第兩百六十六章 定下來第七百九十九章 捷報(二)第九百一十一章 堰水湖第六百三十三章 憶江南第兩百五十六章 兩處情愁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見面第六百五十三章 死鬥(二)-套路,都是套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節前(二)第兩百七十八章 中秋佳節(二)第一百零七章 恰同學少年(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賈府一號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返、南返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二)第三章 衆生相第九百七十一章 永興八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節前(三)-三爺回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勳集團第兩百五十二章 一句話!第六百九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八百二十七章 不是很痛快啊第五百八十八章 權力和義務第一百二十八章 春節前(四)-弱點第九百七十六章 號角聲第九百七十八章 寧淅第九百八十八章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上)第三十二章 幾個問題第兩百六十六章 定下來第九百六十六章 重建書院(下)第七十一章 賈三首第一百九十五章 族學(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東風、西風第四百五十九章 被鄙視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殿試(中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環三哥第七百九十九章 捷報(二)第三十三章 探春,唯有探春!第三百八十七章 五年之約第八百一十二章 長風浩蕩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雨夜話,我心去留(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老爹的心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見與不見。第八百二十二章 開始、年關、攪局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返、南返第八百一十五章 讀報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而今真個不多情第九百二十章 願爲使君馬前卒第四百四十三章 夜色裡的餘波第兩百七十四章 推不掉的花酒第三百五十二章 來自江南的信第五百七十二章 商稅、生日第三十一章 硬筆?毛筆?聊幾句。第四百五十一章 落幕。第七百三十八章 政治套路(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朕不許。不殺。第四百零三章 闔府關注第七百五十一章 西苑的槍聲
第兩百六十一章 派個丫鬟第一百零四章 人或爲魚鱉(完)第九百八十一章 我輕輕的來(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相思寫盡是相守第一百七十四章 算賬、踏平第三百章 誰主揚州(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節前(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疾風驟雨第八百六十二章 塔吉克湖大戰第兩百八十七章 拜訪(上)第九十七章 賈師弟,你我友盡第兩百九十七章流言蜚語(下一 歪樓)第八百四十二章 治疏勒、插曲、地位、談話第六百九十四章 黑不黑?第七十四章 一月文會(上)-七子爭鋒第六百零二章 整寶玉(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西行漫記(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賈環的意圖封推感言第一百七十七章 衣錦豈能不還鄉第三百零六章 十一年冬第四百七十一章 可卿之事(下)第一章 賈府庶子第五百五十五章 拍賣行(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手必中第七百一十三章 輿論的轉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破敵金城雷過耳第三百八十章 只是遲到第兩百六十六章 定下來第兩百三十二章 鑑賞第兩百零七章 冷清的春節第六十三章 出府(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初窺門徑第四百四十六章 殿試(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論戰形勢第七百七十七章 拔野古孝德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回賈府(中)第八十六章 士子、秀才第五十二章 斬斷一臂第一百九十五章 族學(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重回賈府(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三月二十一日第五章 寫詩(下)第兩百六十六章 定下來第七百九十九章 捷報(二)第九百一十一章 堰水湖第六百三十三章 憶江南第兩百五十六章 兩處情愁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見面第六百五十三章 死鬥(二)-套路,都是套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節前(二)第兩百七十八章 中秋佳節(二)第一百零七章 恰同學少年(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賈府一號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返、南返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二)第三章 衆生相第九百七十一章 永興八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節前(三)-三爺回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勳集團第兩百五十二章 一句話!第六百九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八百二十七章 不是很痛快啊第五百八十八章 權力和義務第一百二十八章 春節前(四)-弱點第九百七十六章 號角聲第九百七十八章 寧淅第九百八十八章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上)第三十二章 幾個問題第兩百六十六章 定下來第九百六十六章 重建書院(下)第七十一章 賈三首第一百九十五章 族學(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東風、西風第四百五十九章 被鄙視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殿試(中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環三哥第七百九十九章 捷報(二)第三十三章 探春,唯有探春!第三百八十七章 五年之約第八百一十二章 長風浩蕩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雨夜話,我心去留(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老爹的心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見與不見。第八百二十二章 開始、年關、攪局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返、南返第八百一十五章 讀報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而今真個不多情第九百二十章 願爲使君馬前卒第四百四十三章 夜色裡的餘波第兩百七十四章 推不掉的花酒第三百五十二章 來自江南的信第五百七十二章 商稅、生日第三十一章 硬筆?毛筆?聊幾句。第四百五十一章 落幕。第七百三十八章 政治套路(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朕不許。不殺。第四百零三章 闔府關注第七百五十一章 西苑的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