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江南閒居(二)

月色落在小亭中。亭內亭外,都是參加文會的賓客。多半都是讀書人裝束:唐巾、長衫,或者四方平定巾,直裰,或者,襆頭,寬鬆的道袍。

賈環站在小亭內的廊柱邊,方宗師身旁,注目着向他施禮的中年男子,“杭州士子袁枚見過賈探花!”

心裡略有一些尷尬。

袁枚的詩作,他是熟讀的。偶然聽到原作者的名字,還是挺有心理壓力的。不過,顯然此袁枚非彼袁枚。原時空中的袁枚,24歲即高中,授官翰林庶吉士。

但凡科舉通關的讀書人,不會自稱“士子”。

他當然知道此人。薇薇前些日子拿流傳江南的一首名詩笑話他:到底公卿負前盟,榮華情重美人輕。林仙領略情中味,從此人間不再生。薇薇專門說這事,可知她心裡的幽怨。不過,他到底是來江南了。正所謂: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詩作者便是此子。

這首詩語帶諷刺。明顯是嘲諷他的。他心裡要是記這一筆,此人官場前程,就不要想了。嘲諷有風險,說話需謹慎。

賈環略顯冷淡的點點頭,“袁朋友客氣。”沒有給別人寫詩嘲諷了,傳遍江南,他還一臉“很高興認識你”的樣子。這種“大度”的事情,他真做不來。

袁枚三十多歲,長臉,頜下的鬍鬚很長,很漂亮。神情略顯尷尬。他詩寫的一時爽,名氣大增。但現在卻很悲催。因爲,賈環突然從京城南下,兌現盟約。他這臉被打的!

賈環到金陵兩個多月,和江南士林、官場都有接觸。天涯到處有逢迎,這絕不是吹牛。他南來的原因,江南士林自是都傳遍。而以賈環如今在士林、文壇的地位,袁枚這些天沒少被人嘲諷。

方宗師捻鬚一笑道:“子玉,子才明年要去京中應試,你可照看一二。”

方望在京城中呆過,對會試前的門道很清楚。士子要揚名,渠道很多。但最快的渠道無疑是找賈環。執京中輿論之牛耳者,非真理報主編,而是賈子玉。

方宗師都開了口,賈環道:“自當依先生所言。”方先生對他幫助良多。這點事情,他即便心中對袁枚的嘲諷詩有些不爽,但還是答應下來。

袁枚適時的拿出一本文集,道:“這是在下歷年來的詩詞文稿,請賈探花斧正。”這相當於是道歉。讀書人,沒有幾個會讓師長之外的人斧正詩詞的。

賈環神情略微緩和些,收下來,道:“我回去看一看。”

袁枚心裡輕輕的鬆口氣。

文人興致來了,寫詩譏諷權貴,乃是平常事。他是雍治十五年,來金陵,在秦淮河上,得知林大家和賈環之事,當時激憤,寫下這首詩。但是,不曾想給他帶來大-麻煩。

事情得到解決。方望哈哈一笑,他對袁枚也很看重。一個人要能做一番事業,不在於才華,而在於做人。人情練達即文章。道:“今日月明星稀。五年前,子玉的明月幾時有一出,天下再無中秋賞月之詞。今日定要再留一首佳作。”

一旁的中散先生笑道:“望溪,當先讓諸生吟詩,免得子玉的好詩一出,大家都沒了詩興。”

這話看着誇讚賈環,其實是“擠兌”賈環,一定要出一首好作品。小亭中的衆人大笑。

消息傳開。清朗的月色中,文會的氣氛被推向高--潮。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自金陵前往蘇州的行程中,林千薇動人的歌聲,唱了一路。唱的是賈環那日在方府後花園所作的《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那日文會後,便流傳江南。

賈環享受着這美妙的歌聲,愜意、悠閒的乘船從運河進蘇鬆地區。覽古長江上,明時起嘆嗟。水流吳國苑,花入野人家。他們一行人於八月初五抵達到蘇州。

傍晚的碼頭中,小舟如梭。賈環一行十幾人,僱了馬車,在夕陽中進入蘇州城中。

搖晃的馬車中,市井中的叫賣聲,吆喝聲。不斷的闖進車內賈環和林千薇的耳朵。街道上定然是一幅繁華、舒展的生活畫卷。林千薇一身青色長裙,依偎在賈環懷中,紅脣輕啓,用那種詠歎的調子,帶着美人無限的繾倦、慵懶,嘆道:“蘇州到了啊…”

吳中好風景,八月如三月。水荇葉仍香,木蓮花未歇。當晚,賈環和林千薇住在城中。

在商人眼中,蘇州是此時全國的工商業中心。經濟發達,百業興旺。這座人口兩百多萬的城市,充滿着活力。蘇州的市民階層早就成形多年。

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蘇州市民喜歡訴訟。這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所帶來的必然產物。看一看我國的宋朝,或者看看當今的美國。類同。

在賈環的眼中,蘇州是黛玉的故鄉,薇薇的家鄉。黛玉的祖籍是蘇州。但林家在蘇州並沒有親戚,全是遠支,而對林妹妹來說,她在揚州生活的時間,要遠大於在蘇州。而隨後六歲多便上京,進入賈府。開啓她寄人籬下的生活。

同時,蘇州也是東林黨的老巢。如同玄幻中的劇情,他單挑東林黨老巢的故事,自然不會發生。他是帶着薇薇前來祭拜她的父母。薇薇出身在蘇州的官宦人家,因罪被抄,她流入教坊司。順便,他還要去祭拜林如海夫婦。

再同時,在賈環的眼中,在這個周朝資本主義萌芽的初級階段,最有可能催發出第一次工業革命火花地方便是蘇州。

衆所周知,第一次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矢志不渝當“攪屎棍”的英國。標誌是蒸汽機的發明,運用。機器替代手工勞動。

而第一次工業革命最早的起源,則是發生在紡織行業。標誌性事件是織布機的發明。工業革命發生在輕工業領域,發生在手工業最爲發達的紡織行業,有着其深刻的歷史必然。

同理,大周,如果要發生工業革命,也必然是從絲織品、棉布,這個行業開始。而蘇州,便是擁有全國最好、最多的紡織產業工人、工場。

這個地方,給東林黨把持着,實在是可惜啊!東林黨都是嘴炮黨,鍵盤俠。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次日清晨,賈環陪着林千薇到蘇州城外祭拜其父母。墳墓在城東五里去。一處山崗上。薇薇建的是衣冠冢。其父母屍骸在何處,已經無從考證。

從山路走來,拿着鐵鍬填土、除草,用石塊壓着紙錢。焚燒紙錢,上香,擺供品,鳴鞭炮。

跪在墓碑前,林千薇淚流滿面,小聲哭泣道:“爹、娘,女兒早脫離那苦海之地,終身已定,將往京城。以後不能常來看你們二老了。嗚嗚…”

賈環同樣跪着祭祀。死者爲大。這時,抱着哭的梨花帶雨的薇薇。輕輕的拍着她的粉背。輕聲道:“薇薇,不哭。”這是他今世的第一個女人。

下午時,賈環帶着林千薇去給林如海夫婦掃墓。春天時,林妹妹說起返鄉祭拜父母的事。賈環既然到了江南,自然會來一趟。或者,明年朝中局勢不緊張的話,他迴帶着黛玉再返蘇州一趟。

黛玉雖然沒有近支嫡脈在蘇州,但林氏家族中,賈環委託了其族長看護林如海夫婦的墳墓。

此時,距離七月半不遠。墳頭還是新的。賈環焚香、燒紙,叩首稟告。心中略有些愧疚。他答應林姑父照顧林妹妹一生。如今,他“監守自盜”。

賈環祭拜完後,對遠處被錢槐等人攔着的林氏族長點點頭,他並不打算見見他們。帶着丫鬟、隨從和薇薇一起入城。

傍晚時節,八月金秋。吳中好風景,風景無朝暮。曉色萬家煙,秋聲八月樹。賈環和林千薇入主在她數年前購買的小院中。吃過清淡可口的吳中菜餚,兩人相擁着在臥室中說着話。夜色漸漸的淡下來。

林千薇換着一條湖水綠的裙子,黑白分明的美眸落在賈環的臉上,道:“相公,我們幾時返回京中?”

她知道賈環一身繫着闔府老小的身家性命,不可能長期單獨在江南呆着。

賈環抿着清茶,笑道:“我才收到京中來信。京中無事。現在正在準備秋闈。只是我不能回去給衆同學加油了。薇薇,我們可以緩一段時間再返回,我帶你在江南遊玩些時日。”

這些年,苦了她。

“真的假的?”

賈環一笑,注目着仰在他手臂彎中的林美人:俏麗的鵝蛋臉,星辰般的明眸,挺拔的瓊鼻,五官精緻。明麗不可方物的容顏。秀頸優雅,肌膚如玉。飽滿豐盈地酥胸將湖水綠的裙子高高聳起。

賈環微微一笑,“那還假的了。我們先在蘇州遊玩幾天:蟠龍寺、太湖。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嗎?在太湖的湖面上。然後去杭州…”

林千薇盈盈一笑,仰躺着,看着賈環,彷彿絕世無瑕的美玉在靜靜的泛着光澤。光彩照人。聽着賈環說着令她憧憬的行程。她想,似乎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也不用去後悔。因爲,她曾經很真實,很充實的活過。

浙江承宣佈政司慣例是設在杭州。這天上午,浙江左參政宇文銳在府中和來省城拜訪他的湖州府通判(正六品)石賦在西湖邊的酒樓閒談。

宇文銳在京中和賈府交好。御史任滿外放到浙江布政司。笑道:“德輝,你要在省城多留幾日。賈子玉不日就要攜美妾來杭州遊玩。書信已經送到。”

乙卯科會試舞弊案,賈環脫身,汝陽侯的兒子趙星辰則是被剝奪功名。石賦頂替入選,參與殿試。授官江南的縣令。三年來,累功升遷湖州府通判。

石賦微怔,隨即喜道:“子玉要來杭州,這太好了。”

宇文銳點點頭,道:“嗯,德輝你和他是同年,可知他在飲食上有什麼喜好?”

他的前程是和賈府綁在一起的。賈府的執掌者賈環要來杭州遊玩,他自是要盡心盡力。

金秋桂子十里飄香。隨着政老爹坐穩通政使的位置,賈府上下,歡聲笑語不斷。

中秋節後,賈府前院政老爹的書房中,賈政抖着手裡的書信,書信擡頭是:不孝男賈環…。他對進來的賈璉、賈蓉,不爽的道:“環哥兒簡直是胡鬧!他爲一個女子滯留江南數月不歸。天下皆知。簡直是有辱門風。”

賈璉低着頭,心裡好笑。他知道老爺爲什麼發怒。近日報紙刊登了環兄弟在江南的詩詞。有一首詩寫閨情寫的太濃。正統的讀書人都看不慣。

詩曰:欲語幽情期紅裙,西湖瀲灩桂枝深。除卻當時畫眉鳥,風情許知一佳人。京中教坊司中,早就在傳唱。

至於娶名妓爲妾,這種事。環兄弟的妾室蘇詩詩早就進門了。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名妓。有辱門風什麼的,簡直是瞎扯。這誰管得了環兄弟?

賈璉勸道:“老爺,環兄弟天下知名,一舉一動頗受關注。本來就是一件小事,給傳成了才子美人佳話。我給劉國山說說,讓家裡的報紙往這個方向吹吹風。”

賈蓉賠笑道:“老爺,府中近來大小事安好。環叔晚幾天回,不打緊。”

幾名清客們也跟着勸政老爹。賈政一想,訓了幾句,便罷了。他三兒子的事,他其實真做不主。只要輿論上,賈府不被動就行了。

賈環分別給賈政、賈璉、寶釵、黛玉、探春等人寫了家信。他要到十月份才返京的消息,迅速的傳遍賈府內外。

秋風吹拂着大觀園裡的秋菊。黃的、白的,各種花朵爭相竟豔。賈母的大丫鬟鴛鴦沿着人工河走來,一身淡青色的對襟褂子,蜂腰纖細,身姿高挑。

風吹儂愁。

“嘻嘻…”園中丫鬟們的笑聲不斷,在這明媚的秋天中歡笑。鴛鴦正要繞過去。正巧平兒和襲人兩人在長廊中說着話,喊她一起過去,“鴛鴦姐姐,這邊來。”

鴛鴦走過去,在水榭中坐下,笑道:“噯喲,新姨娘來園子裡了。”這話說的平兒就要扭她。這是三年前,平兒笑鴛鴦的話。鴛鴦嬌笑着躲着。

襲人伸手攔着兩人,姣好的容顏上露出笑容,好笑的道:“這算現世報。好了。你們兩個別鬧了,好好說話。”祝震區的人們安好。祈福。

第七百二十章 雨中所想。第八百二十四章 風雨入龜茲第兩百三十六張 釣魚貼(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春風嫋嫋(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一百五十二章 手尾(完)第一百九十七章 招生簡章解讀第七百一十七章 追求第九百一十七章 天子的怒火第九百六十章 廟號、年號第七百一十章 大雪壓青松第九十五章 人或爲魚鱉(一)第八百四十六章 馬作的的盧飛快第八百二十九章 真正的勇士第三十七章 自由和選擇第八百六十五章 賈使君如是!——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三章 請你們也不要後悔第兩百六十五章 原因、派系第五百二十三章 落棋局定第八百六十九章 碎葉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殺胡(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上)第八十八章 救人第四章 寫詩(上)第兩百六十八章 定心丸第九百八十九章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抵達金陵第十二章 破局的機會第七百八十七章 俱是漢家臣妾第六百三十四章 賈皇子所引發的第三百九十九章 禮物(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上)第七百三十章 牛皮吹破後第四百五十四章 有些話第六百八十八章 銀幣(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聲浮雲第九百四十三章 下半夜開始第七百三十七章 政治套路(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主編人選第兩百零二章 頂住反撲第八百六十六章 玉華東歸(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六)第八百二十七章 不是很痛快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事了、重回第八百四十四章 出征吐火羅第七百三十二章 各自的目標第九百九十章 一夜魚龍舞(大結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八十三章 孝德之死第六百四十三章 回京。第三百六十章 淮南大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族學(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冬日傍晚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本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東方不敗第五百八十一章 文官形象的賈環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醮清虛觀(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第四十三章 公道自在人心聊幾句。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雨夜話,我心去留(完)第六百二十三章 解析、賈府第三百七十九章 顫抖與通達第兩百零二章 頂住反撲第兩百四十七章 快意之句第兩百八十七章 拜訪(上)第兩百八十三章 可願答應我?第六百零九章 難眠的一夜第四百一十五章 彩霞到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細微的裂痕第九百八十五章 永遇樂(下)第九百四十七章 京中畫卷,待明日(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我是你逼反的第八百一十八章 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第六百六十一章 朝爭你不行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見面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回賈府(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親第一百八十八章 初窺門徑第四百八十章 烈金釧第五百二十八章 政變之夜(中)第兩百二十三章 謊言與真理(一)第兩百二十六章 謊言與真理(四)第八百三十七章 疏勒會戰(完)第七百八十一章 當前的任務第八百零五章 傷兵營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湖(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九百五十六章 帝位歸屬(中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初談去留第七百零八章 局勢、爲什麼?第九十一章 環叔,救我!第四百零八章 當面打臉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七百六十七章 顧慮、遊說、權衡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八百四十四章 出征吐火羅第兩百二十八章 勞動改造第四百二十九章 看榜第兩百八十五章 監護人
第七百二十章 雨中所想。第八百二十四章 風雨入龜茲第兩百三十六張 釣魚貼(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春風嫋嫋(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一百五十二章 手尾(完)第一百九十七章 招生簡章解讀第七百一十七章 追求第九百一十七章 天子的怒火第九百六十章 廟號、年號第七百一十章 大雪壓青松第九十五章 人或爲魚鱉(一)第八百四十六章 馬作的的盧飛快第八百二十九章 真正的勇士第三十七章 自由和選擇第八百六十五章 賈使君如是!——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三章 請你們也不要後悔第兩百六十五章 原因、派系第五百二十三章 落棋局定第八百六十九章 碎葉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殺胡(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上)第八十八章 救人第四章 寫詩(上)第兩百六十八章 定心丸第九百八十九章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抵達金陵第十二章 破局的機會第七百八十七章 俱是漢家臣妾第六百三十四章 賈皇子所引發的第三百九十九章 禮物(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上)第七百三十章 牛皮吹破後第四百五十四章 有些話第六百八十八章 銀幣(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聲浮雲第九百四十三章 下半夜開始第七百三十七章 政治套路(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主編人選第兩百零二章 頂住反撲第八百六十六章 玉華東歸(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六)第八百二十七章 不是很痛快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事了、重回第八百四十四章 出征吐火羅第七百三十二章 各自的目標第九百九十章 一夜魚龍舞(大結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八十三章 孝德之死第六百四十三章 回京。第三百六十章 淮南大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族學(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冬日傍晚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本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東方不敗第五百八十一章 文官形象的賈環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醮清虛觀(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第四十三章 公道自在人心聊幾句。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雨夜話,我心去留(完)第六百二十三章 解析、賈府第三百七十九章 顫抖與通達第兩百零二章 頂住反撲第兩百四十七章 快意之句第兩百八十七章 拜訪(上)第兩百八十三章 可願答應我?第六百零九章 難眠的一夜第四百一十五章 彩霞到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細微的裂痕第九百八十五章 永遇樂(下)第九百四十七章 京中畫卷,待明日(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我是你逼反的第八百一十八章 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第六百六十一章 朝爭你不行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見面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回賈府(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親第一百八十八章 初窺門徑第四百八十章 烈金釧第五百二十八章 政變之夜(中)第兩百二十三章 謊言與真理(一)第兩百二十六章 謊言與真理(四)第八百三十七章 疏勒會戰(完)第七百八十一章 當前的任務第八百零五章 傷兵營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湖(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九百五十六章 帝位歸屬(中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初談去留第七百零八章 局勢、爲什麼?第九十一章 環叔,救我!第四百零八章 當面打臉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七百六十七章 顧慮、遊說、權衡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八百四十四章 出征吐火羅第兩百二十八章 勞動改造第四百二十九章 看榜第兩百八十五章 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