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醮清虛觀(下)

清虛觀看起來有些年頭了。庭院裡古木參天,松柏森森。走廊上的雕刻着精美的人物、花卉圖案。富麗堂皇。

賈府今天過來打醮,整個觀中沒有其他遊人、香客。一派幽靜、莊嚴的氣氛。

賈環吩咐完林之孝,又和賈蓉、賈薔等人回到偏殿裡坐下。

偏殿中陳設比較空曠,擺着桌椅,賈環坐在居中的首位上,喝口茶,和賈府的子弟說笑。這裡的賈府子弟,他基本都認識,有接觸。

說話間,話題便不自覺的轉移到當前的賈府整風運動上。目前清洗了一批人,提拔了一批人,府內的風氣有根本性的好轉。但是,這個狀態能維持多久呢?

和賈環一起喝過酒的賈瓊道:“三爺,這風頭一刮過,就怕沒幾年大家又還是原來的樣子。”

賈琛笑道:“所以,要像三爺說的,過段時間,還要整風。”

賈琮、賈菌,賈芝幾個年紀小,聽的不大懂,其他幾人臉色有些古怪。

賈環笑着擺擺手,道:“隔幾年來一次這樣的刮骨療傷也不行,傷元氣。重點還是在制度建設。第一,齊家如治軍,要賞罰分明。

第二,要建立監察機制。我們這個整風小組,過段時間工作做完,也不要撤了,改名糾風辦。要把那些不好的習氣,在苗頭階段就糾正過來。要讓下面有投訴的渠道。

第三,要明確賈家的弟子規,僕人守則,這些都要形成書面的文字。日日講,月月講,年年講。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個算企業文化的範疇,沒事給那幫人灌幾碗雞湯。這有助於整個羣體的穩定。

任何一個團隊,思想建設工作都是第一位的。

“第四,要努力提高賈府的識字率。這纔是詩書翰墨之族的做派,族學,公中近來寬裕了,要準備擴建。另外,要建一個大禮堂,用於開會。”

賈環說完,賈府的一干子弟都笑起來。環三爺的話,仔細的琢磨,就會發現很有道理的。行之有效的。

衆人正熱鬧的討論着這四條方案時,這時,張道士進來,賠笑着道:“打擾爺們說話了。”對賈環道:“論理我不必別人,應該在裡頭伺候,只是因天氣炎熱,衆位千金都來了。請爺的示下。恐老太太問,或要隨喜那裡,我只在這裡伺候罷了。”

幾面的功夫,張道士已經熟絡的將對賈環的稱呼由“環三爺”、“三爺”改成了“爺”。一副自家人的做派。

賈環看了張道士一眼,微笑着喝口茶,並不回答。別看張道士說的好聽,他一聽就知道張道士要找賈母說事情。

賈蓉倒是怕賈環出差錯,解釋道:“環叔,張道士是當日榮國府國公的替身,府裡的奶奶、小姐,他都是見過的。並無妨。”

賈環就點點頭。這個面子,他還是要給賈蓉的。

賈蓉見賈環點頭,就笑道:“張神仙,咱們自家人,你卻說這話來?再多說,我們幾個晚輩把你這鬍子都拔了。快跟着我環叔進去吧。”

清虛觀的正殿後面有兩座樓,佈置的精美、富麗堂皇。夏季之時,十分涼爽。王熙鳳早早的就說要來清虛觀的樓上看戲。

賈母等人遊玩了一圈,此時已經回到正殿,準備去樓中看戲。賈環帶着張道士過來。賈環先進去回了賈母一聲。賈母就道:“環哥兒,你快攙他進來。”

張道士先給賈母等人請安,“無量壽佛,老祖宗一向福壽安康?衆位奶奶小姐納福?”

賈母、王夫人等都回了一聲。

寒暄了幾句,張道士將話題轉到寶玉身上,道:“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這裡做遮天大王的聖誕,人也來的少,東西也很乾淨,我說請哥兒來逛逛,怎麼說不在家?”

賈母笑呵呵的道:“當日真不在家。”叫了寶玉過來。

寶玉上前兩步問好,“張爺爺,近來可好?”

“好,好。”張道士連連點頭,就將寶玉抱住了,很是誇了幾句,又感慨的道:“我看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麼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說着話,眼淚就流下來。

寶玉和榮國公賈代善(賈母的丈夫,賈家第二代)的容貌很像。這是賈府裡都知道的事情。賈母異常的寵愛賈寶玉,未必沒有這個因素在裡面。

賈環站在一旁,相當無語。這演技,拿個奧斯卡小金人沒什麼問題。他沒興趣看張道士表演,眼睛餘光打量着這三清正殿。在一旁打醬油。至於,寶釵、黛玉幾人,美則美矣,但他是沒法看的。衆目睽睽之下啊。

賈母給張道士這句話勾起思念之情,滿臉淚痕的道:“可不是?我這些兒子、孫子,就只有玉兒最像他爺爺。”

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等人連忙勸解住賈母。

張道士又呵呵一笑,說道:“小道前日裡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正值豆蔻年華,模樣好,人又聰明。根基家當,與府裡也配的上。我尋思着哥兒如今年紀大了,也該尋親。只是不知道老太太怎麼樣想,不敢造次。等得了老太太的示下,纔好開口向人說。”

這話說出來,大殿裡就有點安靜了。

站在賈母身邊的寶玉,臉都沉下來。他只喜歡林妹妹,如何肯娶他人?

王夫人臉色平靜。她兒子的婚事,當然得她說了算。老太太說了不算。至於賈環,她內心裡可並沒有將賈環當做她兒子。

站在後頭的姑娘們,都是笑吟吟的往寶釵臉上瞟。這裡就寶釵終身大事落定了,六月二十八就要嫁給賈環。

寶釵俏臉微紅,她固然是大氣、端莊的性情,這麼多人盯着她,她也扛不住啊!偏偏這場合又不能走。眼角的餘光,瞄了一身青衫、身姿挺拔的賈環一眼。心中有嬌羞、柔軟的情緒浮起來。

賈環就站在張道士旁邊,詫異的看了張道士一眼,原來這個道士是要爲人向寶玉提親。如果,他沒記錯的話,貌似,張道士幫忙說親的是史湘雲吧?雲妹妹哪裡是豆蔻年華的年紀?真是扯淡。神棍,果然都是大忽悠啊。

這裡面,其實有個問題,寶玉的婚事,究竟是誰說了算?賈母和王夫人日後的宅鬥、開撕,有大半的原因在這裡。不過,他現在是超脫於此,並不在意賈母和王夫人撕逼。

不過,他倒是要挺王夫人一把,絕對不能讓寶玉娶黛玉。這件事,大臉寶,想都不要想。當然,自黛玉回來之後,賈母撮合寶、黛婚姻的念頭,並不強烈。

賈母沉吟着,內心裡衡量了一會,道:“上回有個和尚說,寶玉這孩子不適宜早娶。且等幾年。爲這個,他兄弟的婚事都越到他前面去了。喏…”笑着指指賈環,又回頭指指寶釵。

一屋子人就都笑起來。有幾個外向些的媳婦、婆子,又自認有點臉面的,都討好的道,“是要恭喜三爺和寶姑娘,好日子都定下來。我們還沒當面道喜呢。今日正好說了。”

賈母這個答案,讓王夫人右手食指的關節微鬆。一場風波,就此消弭。

張道士心裡無奈的嘆口氣,史家那邊的囑託,他是沒辦法了。便岔過這個話題。要了寶玉身上的玉,拿出去給徒子徒孫看,隨後又送了一盤禮物進來: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歲歲平安,皆是珠穿寶貫,玉琢金鏤,共有三五十件。

寶玉都收起來。賈母等人便至東樓,等着開戲。丫鬟們在西樓。賈環上去報戲名,然後申表,焚錢糧,開戲。

忙完之後,賈環退出來,心裡滿滿的糟點。因爲,第一齣戲叫《白蛇記》,說的是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的故事。他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一個叫白素貞的白蛇。

話說,白蛇傳不是早就該出來來了麼?不過,桃花扇、長生殿這兩個崑劇中的巔峰之作,竟然沒有在周朝出現。白蛇傳沒出來,到也算正常。

賈元春命賈府是打三天的平安醮。王熙鳳是搗鼓着賈府的內眷過來看戲。第一天,衆人自是都過來了。

比如,賈環,他明天就不會再來。打醮有用,皇帝的後宮還爭寵幹什麼?

上午出門,臨近中午時到。看戲之時,有各種吃食。這會已經是下午,賈環、賈蓉、賈璉等人在外頭吃過飯後,就等着晚上回去。

變故,在樓中悄然發生。

賈母和尤氏說了兩句話,笑呵呵的道:“我不過是來隨便逛逛,倒是讓你累了一天。”

賈母一向不看重尤氏。因爲尤氏是賈珍的填房,並非原配正妻。這裡的差別是很大的。看看邢夫人的情況就明白,續絃的正妻和原配正妻是兩個概念。

賈母這話說的非常的虛情假意。尤氏昨天就得了賈蓉的通知,今天早上一起跟着過來的,她現在纔給尤氏說這話。

尤氏笑着道:“原我們侍奉老太太也是應該的。”

賈母就問,“蓉哥媳婦呢?我好些日子沒看她了。自打正月十五,貴妃省親後,我就沒見着她。她現在倒是越發的怠慢了,幾個月都不來看我這老太婆。”

賈母對尤氏不行,但是對秦可卿是非常喜歡的。推許秦可卿是重孫媳婦中的第一人。誇她:生的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是個極妥當的人。

尤氏臉上的表情就有點不好看。這話,怎麼說?

王熙鳳、李紈兩個神情微變。她們是知道內情的。李紈因爲幫賈環向秦可卿傳了話,所以知道。而王熙鳳和秦可卿則是閨蜜好友。去東府裡看秦可卿時,知道的情況。

李紈心裡倒沒什麼想法。無非就是賈蓉以無子爲由休妻的事。而秦氏和環叔關係比較好。

王熙鳳則是心裡冷笑。她可是知道前因後果的。說的直白點,就是賈蓉那個沒氣性的,怕賈環怕的連老婆都要讓出來。至於,賈環和秦可卿是不是清白的,她看未必。賈環風流才子的名聲,傳遍大江南北呢。

尤氏勉強的笑道:“蓉哥媳婦近日病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來自江南的信第六百七十八章 請你們贊同第六百五十六章 死鬥(五)-無恥、摩擦第八百三十五章 疏勒會戰(上)第八百零九章 哈密城中(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血色的豪邁、賈環的勇氣第八百三十二章 疏勒聯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文章之爭第四百八十一章 寶玉捱打(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招生簡章解讀第九百二十章 願爲使君馬前卒第八百九十六章 崑崙巔,江湖遠(完)(二合一)第九百一十六章 青史必不罪我第三百四十七章 爭奪花魁第七百四十五章 賈環的意圖第六百九十章 銀幣(完)--美麗即是正義第五百三十三章 求援第兩百五十二章 一句話!第八百三十九章 疏勒節度使賈環第七百零六章 聖壽節(下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我心悠悠第一百六十五章 值得、搶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欲殺之第兩百一十章 王府(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族學(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西苑的槍聲第六百零五章 豬隊友,道不同!第二十二章 製作鵝毛筆第四百一十七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中)第八百七十八章 北庭終戰(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疲態、辦報第九百一十三章 天子之意第八十七章 文戰三場第五百九十五章 進獻。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九百四十三章 下半夜開始第六十二章 出府(一)第九百六十一章 餘波(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節前(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祭祖(上)第三百五十張 絢爛後的歡欣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的同學,不同的選擇第八百零八章 募軍之問第七百八十九章 賈環的反擊(下)第三百七十章 你在那邊,要好好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花魁(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清理兩府第七百九十七章 京營抵達,殺胡第兩百六十八章 定心丸第四百六十二章 整風運動(下)第兩百一十章 王府(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浮生偷閒第五百七十一章 獠牙、類似第六章 實惠一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問君何時歸(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京中一二事(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春節前(四)-弱點第兩百二十七章 罷黜、獲勝第九百七十二章 昭文園第九百二十二章 他能如何?第三百七十七章 長夜已逝。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風嫋嫋(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欲殺之第六百五十八章 死鬥(七)-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十一章 一落千丈第四百一十一章 祭祖(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賈環的反擊(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三章 手尾(一)第五章 寫詩(下)第十七章 西江月茶樓(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一章 準卿所奏第六百三十四章 賈皇子所引發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八)第兩百九十三章 流言蜚語(中)求訂閱兼說幾句心裡話第九百八十七章 我爲帝師第四十三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鬥(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將要離去。第六百七十五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親第三百一十六章 選擇、理想第兩百四十九章 七言十首第九百四十九章 順利、巨浪、黑暗第七百六十二章 歸去。第三百七十九章 顫抖與通達第七百九十五章 以何種名義公審?第七百一十一章 我是人間惆悵客第兩百五十一章 怒斥第一百四十一章 誰的葬禮第九百三十八章 今日高呼孫大聖(大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在河中行第兩百四十一章 平地波瀾第六百章 襲人捱打第八百零八章 募軍之問第五百零九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政治家與政客第一百三十章 春節前(六)-太年輕第兩百五十四章 調-教未來的大舅子(上)
第三百五十二章 來自江南的信第六百七十八章 請你們贊同第六百五十六章 死鬥(五)-無恥、摩擦第八百三十五章 疏勒會戰(上)第八百零九章 哈密城中(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血色的豪邁、賈環的勇氣第八百三十二章 疏勒聯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文章之爭第四百八十一章 寶玉捱打(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招生簡章解讀第九百二十章 願爲使君馬前卒第八百九十六章 崑崙巔,江湖遠(完)(二合一)第九百一十六章 青史必不罪我第三百四十七章 爭奪花魁第七百四十五章 賈環的意圖第六百九十章 銀幣(完)--美麗即是正義第五百三十三章 求援第兩百五十二章 一句話!第八百三十九章 疏勒節度使賈環第七百零六章 聖壽節(下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我心悠悠第一百六十五章 值得、搶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欲殺之第兩百一十章 王府(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族學(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西苑的槍聲第六百零五章 豬隊友,道不同!第二十二章 製作鵝毛筆第四百一十七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中)第八百七十八章 北庭終戰(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疲態、辦報第九百一十三章 天子之意第八十七章 文戰三場第五百九十五章 進獻。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九百四十三章 下半夜開始第六十二章 出府(一)第九百六十一章 餘波(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節前(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祭祖(上)第三百五十張 絢爛後的歡欣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的同學,不同的選擇第八百零八章 募軍之問第七百八十九章 賈環的反擊(下)第三百七十章 你在那邊,要好好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花魁(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清理兩府第七百九十七章 京營抵達,殺胡第兩百六十八章 定心丸第四百六十二章 整風運動(下)第兩百一十章 王府(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浮生偷閒第五百七十一章 獠牙、類似第六章 實惠一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問君何時歸(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京中一二事(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春節前(四)-弱點第兩百二十七章 罷黜、獲勝第九百七十二章 昭文園第九百二十二章 他能如何?第三百七十七章 長夜已逝。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風嫋嫋(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欲殺之第六百五十八章 死鬥(七)-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十一章 一落千丈第四百一十一章 祭祖(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賈環的反擊(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三章 手尾(一)第五章 寫詩(下)第十七章 西江月茶樓(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一章 準卿所奏第六百三十四章 賈皇子所引發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八)第兩百九十三章 流言蜚語(中)求訂閱兼說幾句心裡話第九百八十七章 我爲帝師第四十三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鬥(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將要離去。第六百七十五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親第三百一十六章 選擇、理想第兩百四十九章 七言十首第九百四十九章 順利、巨浪、黑暗第七百六十二章 歸去。第三百七十九章 顫抖與通達第七百九十五章 以何種名義公審?第七百一十一章 我是人間惆悵客第兩百五十一章 怒斥第一百四十一章 誰的葬禮第九百三十八章 今日高呼孫大聖(大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在河中行第兩百四十一章 平地波瀾第六百章 襲人捱打第八百零八章 募軍之問第五百零九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政治家與政客第一百三十章 春節前(六)-太年輕第兩百五十四章 調-教未來的大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