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御史何其尊

其實樑波對武三忠的那番讒言和挑撥,也不算完全冤枉了崔耕。

儘管崔耕並不願意與武三忠一直爲敵,只想安心的過自己的小日子,但經馮樸等人一勸,他就打消了這個主意。

馮樸和沈拓說得對,武三忠看着是暫時奈何不了他這個嶺南道肅政使,但你崔二郎能保證武三忠會消了這喪子之仇?武良駒之死,武三忠明擺着是要把這筆帳記在他崔耕的名下。

而且,即便短時間內不動你崔二郎,難道他還動不了林知祥、張元昌等人嗎?

在之前萬般危急的關鍵時候,這兩位老東主可爲了你崔二郎的脫身,冒了巨大的風險,又是出銀子又是出人力,簡直是拼盡了全力啊!

現在你崔二郎自己安全了,就不管別人死活了?

這事兒,於情於理,崔耕都幹不出來!

而且單從自身的利益上講,自己這嶺南道肅政使不過是一年的任期。一年後,萬一自己被調離出嶺南道,那聚豐隆銀號和木蘭春酒坊這些產業,恐怕就是武三忠第一打擊報復的目標。

沒辦法,樑子結得太深了,今後若要保全自己或者身邊的人和產業,唯有拔掉武三忠這顆釘子,方能一勞永逸啊!

他苦笑一番後,抱拳拱手道:“是在下想得太簡單了,看來還是必須把武三忠鬥倒不可。不過,小弟如今這肅政使手下無兵無將,蒐集武三忠罪證對事,還請諸位多多費心。”

在武三忠這個問題上,在場諸人都是站在同一個戰壕裡,同仇敵愾嘛。

馮樸和郭恪、沈拓等人自然責無旁貸。

身爲泉州本地土著的大海商張元昌、林知祥亦是連連點頭,表示會派人留意,暗裡蒐集。

這兩位跟馮樸一樣都是老狐狸,安插個間諜跟玩兒似的,這事還真難不倒他們。

趁着封賞的喜慶勁兒,泉州的這撥人暫時定下了攻守同盟。

隨後又在望海樓重新擺下一桌酒宴,吃了頓壓驚酒,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

宴席結束,回到泉州都尉府內,趁着四下無人,崔耕收起嬉鬧之色,對郭恪深施了一禮,鄭重道:“張、林兩家是被逼到了絕路,不得不舉私兵護院與樑波相抗。唯有郭都尉,本與此事關係不大卻能替下官挺身而出,如此大恩,卑職沒齒難忘!”

“嘁,你我什麼交情,還說這個幹啥?”

郭恪對崔耕一本正經的模樣很不習慣,連連擺手,撇嘴道:“武三忠擺明了欺負你,你當時又是我郭恪麾下的長史,我能不管你?那以後還怎麼帶兵?”

郭恪說得輕描淡寫,但崔耕知道,不是每個上司都能在那種時候挺身而出護衛屬下週全的,繼續道:“武三忠不單單是嶺南道安撫使,還沾着皇親國戚之嫌。都尉大人能替下官挺身而出,這份情誼當銘記心中!”

“行了,你也別小瞧了本官!”郭恪微微一撇嘴,傲然道:“當初武三忠耍滑頭調我去廣州述職的時候,要不是春香通風報信,老子早就跟他翻臉了!哼,依着規矩來,某家是六品都尉,他是四品的安撫使,我得聽他宣調這沒錯。但要是不按規矩來?誰怕誰啊!”

牛逼啊!

這話說得霸氣!

崔耕上下打量了郭恪幾眼,那股八卦的小火苗又燃了起來了,旁敲側擊道:“真的假的?這天下還能有人不怕姓武的,郭都尉果真跟腳極深啊!”

郭恪嘴角微翹,既似謙虛又似傲嬌。

只聽他淡淡地道:“本官的真正身份,整個嶺南道,包括那個武三忠,也就是知道個大概,具體的就不甚了了了。這麼跟你說吧,武三思和武承嗣,我還真是惹不起,但是武三忠這種僞皇親國戚,我怕他個鳥啊!!”

崔耕又問:“那都尉大人的跟腳是……不如說出來讓卑職也長長見識唄。”

“行了,你也別試探來試探去的!”

郭恪一語就道破了崔耕的小算盤,道:“某家離開長安臨行前跟家中再三保證,絕對不仗着家世行便宜之事,你就甭打聽了,將來有機會你自會便知!話說回來,二郎啊,以你現在的身份,不可妄自菲薄。這嶺南道肅政使一職,秩低而權重,多少嶺南一道的地方官員無不對你避忌三分吶?以後啊,你莫要再對我下官長卑職短的,讓人聽見少不得參我一本,我就虧大發了……恐怕過些日子我還要你的照拂呢。”

“一時習慣了,還真不好改口,哈哈。”

崔耕見郭恪嘴風嚴實,便失了打探起真正背景的心思,後淡笑接過話,道:“過些日子的事誰說的準?不過現在我倒是有件事,指望郭都尉照拂呢!”

“什麼事?”

“我現在這個嶺南道肅政使就是名頭好聽,真正的手下就一個陳三和,這神棍能頂什麼事?至於從州府裡面抽調一些衙役,又怕裡面有武三忠、張子瑞之流安插的臥底。所以,這人選方面,還望郭都尉多多照顧一二。”

郭恪對此當然積極配合,道:“沒問題,宋根海是你的老部下了,你用得也順手,索性將他那支小隊暫時抽調給你。你那個侍衛封常清,當然也跟着你走。如果有大行動要調人馬的話,只要有公文來,本都尉定當配合。”

夠朋友!

崔耕清楚,這就是郭恪職權內所能答應的極限了。

畢竟,無論在哪朝哪代,兵權都是極爲敏感的東西,不可能讓崔耕隨便調動武榮都尉府的軍士。要不然,武三忠以個彈章上去,二人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崔耕又是一番致謝。

郭恪笑道:“咱們同僚共事這麼久,脾氣又如此相投,毋需如此客氣,都是自家兄弟沒必要這麼見外!”

一聲兄弟,徹底坐實了他跟崔耕的這番交情。

隨後,崔耕在卸任武榮都尉府長史前,又跟郭恪做了一番交接,讓他儘快安排合適人選來接手。

……

因爲派往長安輪調的泉州府兵被武三忠阻攔還沒回防,所以郭恪還得繼續帶兵保衛刺桐港。

至於崔耕升任嶺南道肅政使,自然不能久居泉州都尉府了,再者,他離家三個月,也有些想家了。

三天之後,就帶着宋根海小隊,封常清與陳三和,打起御史的儀仗,直奔清源城而來。

宋根海這一百來號人,還真不算多。御史出行,“地動山搖,震動州縣”,就是按照朝廷體制來說,這排場就很不小了。

有舉旗幟的,有舉牌子的,有鳴鑼開道的,有擡轎子的,一百人只是將將夠用而已。

也是因爲這副排場,走路自然也快不了,一來是零碎兒太多,二來這路上還真收到了不少狀子。

御史的職責,並不僅僅是監察百官那麼簡單。

總的來說,按照朝廷律法是這六條。

其一,察官人善惡。

其二,察戶口流散,籍帳隱沒,賦役不均。

其三,察農桑不勤,倉庫減耗。

其四,察妖猾盜賊,不事生業,爲私蠹害。

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異等,藏器晦跡,應時行用。

其六,察黠吏豪宗,兼併縱暴,貪弱冤苦不解自申者。

後來,時任宰相的韋方質又把這六條細化成了四十八條,地方上沒有什麼事是御史不能管的,不該管的。

不過,韋方質這個人就是個書呆子,四十八條看起來很美,實行起來很難,過不了多久,還會被改成原來的六條。

但是現在,韋方質被誣謀反,丟了性命,但四十八條律法還沒廢除。所以,崔耕行事,得按照那四十八條來,幾乎地方上有所紛爭,都找他來告狀,弄得崔耕煩不勝煩。

一連行了十餘日,才從泉州城走到了清源。

遠遠望去,那可不得了,鑼鼓喧天,爆竹聲聲,彩旗飄飄,迎樓高搭。

武榮縣令劉幽求帶着武榮縣的文武官員,出城二十里相迎。

要知道,武榮縣的縣衙治所在莆田,他能跑到清源來迎接,不可謂是恭敬若斯了!

崔耕見狀趕緊下轎,緊走幾步來到劉幽求的近前,客氣道:“劉縣尊太客氣了,您整這麼大陣勢,不是折煞了在下嗎?”

說罷,又不免低聲打趣道:“劉縣令,我跟武三忠的樑子可是結的挺大啊,你對我如此禮敬,就不怕武三忠報復?千萬別告訴我,你遠在武榮縣不知道我和姓武的那廝的過節。”

劉幽求倒是滿不在乎道:“怕什麼?本縣一點都不懼武安撫使挑理。”

崔耕愕然,問道:“爲什麼?”

劉幽求當場便給出了兩個非常強大的理由,崔耕聽了連連點頭,自己都覺得享受這番歡迎是理所應當的了。

其一,就是崔耕乃整個武榮縣唯一的一個御史,而且是七品的嶺南道肅政史,這是多大的榮耀?

御史被稱爲“清貴之官”,這種官太完美了,標準的權重責任輕,專門給人挑錯,即便錯了,只要沒有嚴重的後果,也不會受處分。

一個八品的監察御史,就有權力監察宰相,最關鍵的是,還名聲甚好!

這樣的官職誰不想要?

搶的人多了,一般的人可就當不上了。要麼自己本身跟腳硬扎,要麼走了狗屎運,中了進士。

福建閩地,到了宋朝是出了不少進士。但是在大唐年間,這裡還是漢僚雜處,文風不昌,一直到幾十年後,纔有一個叫歐陽詹的人,成爲福建第一個進士。

所以,這條路是別想了。

至於世家大族?人傢什麼五姓七家開國元勳都是北方人,也沒福建人什麼事了。

所以,正常情況下,如今整個福建,都不可能出現一個御史。然而現在,這個“常識”被打破了。

劉幽求作爲地方縣的父母官,盛情迎接爲地方人爭臉面的人,簡直再正常不過了,武三忠能挑什麼理?

至於第二個理由就更強大了,法不責衆。

崔耕乃嶺南道肅政使,第一條職責,就是查探地方官的“善惡”,這年頭當官,誰真的完全大公無私?誰不怕崔耕抓自己的小辮子?

退一萬步說,就是真的對自己的品行有信心,人家御史還有風聞奏事的權力呢!

這是什麼概念?

不管你有沒有錯,我聽說你錯了,就是咔咔一陣彈劾你!至於說冤枉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

要是在朝政清明的時候還好,問題是現在酷吏橫行啊,萬一哪個酷吏心眼一活動,想要辦一場驚天大案,自己一定能洗刷冤枉?

尤其是最近在長安當紅炸子雞的酷吏來俊臣,那是真狠啊,前不久,武則天讓他查辦雲州刺史錢理長的罪過,結果他是怎麼查的?

到了地方,連問都不問,先把這位錢刺史的腦袋砍了,然後再蒐集證據!

所以,衆官員只要不是鐵了心跟着武三忠混,必然是不敢得罪崔耕這種御史言官,好接好送嘛。

武三忠根據這點挑理,那是要犯衆怒的!

崔耕聽完了,還真有點飄飄然,打了哈哈,笑道:“既然劉縣尊心中有數,那在下就放心了,咱們一起入城吧。”

“崔御史請!”劉幽求客套地避讓了一下,讓崔耕這個御史先行。

就在這時,人羣外忽然傳來了一陣吵嚷聲,嚎聲不迭:“讓我進去!讓我進去!我要見崔二郎!”

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1161章 玄琰陷命案第348章 英雄來救美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458章 終於歸洛陽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406章 全是臨時工第1410章 最佳背鍋俠第888章 琉璃與玻璃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834章 三勸張柬之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513章 雛鳳發清聲第929章 安恆四上表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130章 慢慢來收網第1533章 越王有應對第1842章 方寸已然亂第027章 堂中論商道第1482章 青天也失手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1198章 五彩大鸚鵡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685章 二郎大請客第1579章 兩個真小人第1569章 老虎不在家第497章 伏兵連番現第1112章 肖放殺人案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1704章 護法真威武第471章 惡賊咬一口第156章 案情多詭譎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351章 突厥有故人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1382章 七日即破戒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809章 有鬼來鬧婚第246章 鐵證有如山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1212章 無端禍事來第923章 崔是令公孫第557章 可憐墮風塵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1043章 崔光佛名揚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445章 今爲及時雨第1429章 作繭自縛了第406章 全是臨時工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140章 塵埃將落定第713章 二郎翻盤計第165章 再見封常清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518章 誰人詩才長第1738章 不死不休局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104章 說客訪清源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第1227章 陛下有旨召第1106章 太子何其尊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305章 救下一豺狼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1623章 受邀往張府第1080章 興亡百姓苦第1815章 馮宅一銅箱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338章 遍灑金錢雨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363章 護身有雙傑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434章 攻下忽汗城第1437章 崔耕立世子第1831章 旁若無人時第200章 一啄兩年約第090章 崔耕很清醒第1195章 林邑欲北向第075章 嫂嫂要改嫁第220章 雨中跪聽旨第784章 小人張昌有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1700章 京畿天花劫第554章 疑似至絕境
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1161章 玄琰陷命案第348章 英雄來救美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458章 終於歸洛陽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406章 全是臨時工第1410章 最佳背鍋俠第888章 琉璃與玻璃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834章 三勸張柬之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513章 雛鳳發清聲第929章 安恆四上表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130章 慢慢來收網第1533章 越王有應對第1842章 方寸已然亂第027章 堂中論商道第1482章 青天也失手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1198章 五彩大鸚鵡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685章 二郎大請客第1579章 兩個真小人第1569章 老虎不在家第497章 伏兵連番現第1112章 肖放殺人案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1704章 護法真威武第471章 惡賊咬一口第156章 案情多詭譎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351章 突厥有故人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1382章 七日即破戒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809章 有鬼來鬧婚第246章 鐵證有如山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1212章 無端禍事來第923章 崔是令公孫第557章 可憐墮風塵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1043章 崔光佛名揚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445章 今爲及時雨第1429章 作繭自縛了第406章 全是臨時工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140章 塵埃將落定第713章 二郎翻盤計第165章 再見封常清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518章 誰人詩才長第1738章 不死不休局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104章 說客訪清源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第1227章 陛下有旨召第1106章 太子何其尊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305章 救下一豺狼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1623章 受邀往張府第1080章 興亡百姓苦第1815章 馮宅一銅箱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338章 遍灑金錢雨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363章 護身有雙傑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434章 攻下忽汗城第1437章 崔耕立世子第1831章 旁若無人時第200章 一啄兩年約第090章 崔耕很清醒第1195章 林邑欲北向第075章 嫂嫂要改嫁第220章 雨中跪聽旨第784章 小人張昌有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1700章 京畿天花劫第554章 疑似至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