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案情多詭譎

這說話的聲音不大,但卻是格外的清晰,一字不落地傳入崔耕及漳浦縣令薛應德的耳中,煞是刺耳!

當然,公堂裡頭的官老爺都能聽清了,更何況是公堂外圍觀的百姓呢?

大唐坊間的老百姓,民風彪悍但也淳樸,愛湊熱鬧也愛聽八卦,但不代表他們啥也不懂。

這說話之人明顯就是在赤果果地藐視,不,是堂而皇之地在嘲笑崔御史是個二~逼漢子嘛!

好傢伙,這可是有大熱鬧可看啦!

嘩啦~~

百姓們紛紛往旁邊閃退,自覺地將站在圍觀人羣中說風涼話那廝,暴露在崔耕、薛應德等官老爺的眼前。

這是一個灰衣大漢。

此人身材高大,國字臉高鼻樑,一雙劍眉斜插入鬢,兩道虎目不怒自威,年輕的時候,肯定是個標準的俊朗男子。

至於他現在的年紀就很難說了,說他四十歲也成,皮膚白皙臉上沒有多少皺紋。說他六十歲也不過分,因爲滿頭銀髮隨風飄蕩。

“我道是誰,原來是你!好你個周……”縣令薛應德還真認識此人,馬上臉色鉅變,準備讓衙役上前拿人。

孰料,薛應德還來不及叫出對方名字,就被灰衣大漢猛起暴喝一聲,硬生生被打斷了:“閉嘴!我與崔御史講話,哪有你這狗官插話的地方?莫非你想阻塞朝廷的言路?”

喲呵,還知道阻塞朝廷的言路!用詞兒很專業嘛!

崔耕一聽,就清楚單憑這氣勢還有這用詞,眼前的灰衣大漢絕非尋常百姓人家,於是擡手看向薛應德,勸阻道:“薛縣令還請稍安勿躁,聽他把話說完。連當今聖上都親自接待民人告狀,更何況我這個小小的七品嶺南肅政使?”

薛應德面色惶急,搶先道:“可是他……”

“退下!”

崔耕不耐煩地低喝一聲,顯然動了肝火,霎時擺出嶺南道肅政使的範兒來,強令道:“沒什麼可是的。薛縣令且退坐一旁,有事本御史自會叫你!”

論品秩,二人不相上下。可誰讓崔二郎是嶺南道肅政使呢?在朝廷序列裡,崔耕這個七品御史的含金量,可是比他小小的一個下縣縣令要強太多太多了。

若要強分二人職事尊卑,自然是崔耕更勝一籌!

一聲令下,薛應德只得悻悻地坐了回去。

崔耕這才問那灰衣大漢道:“你是何人?爲何剛纔會有此一言,你爲何說本官被人賣了還替人在數銀子?”

灰衣大漢道:“我姓字名誰有什麼緊要的?莫不是崔御史只聽得百姓叫你崔青天,聽不得一句逆耳之話?”

逆耳之話?

唯有忠言方會逆耳,這漢子話裡有話啊。

崔耕聞聽此言,非但沒有惱怒,反而嘴角微翹。

他爽朗一笑,道:“好,不問你的名姓也行,但你剛纔譏笑本官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總得給我一個解釋吧?口出狂言,總得來些乾貨,不是嗎?”

“乾貨?你這比喻倒也恰當!”

灰衣大漢徑直道:“某家的解釋就是此案,你完全判錯了。”

崔耕驚咦了一聲,問道:“怎麼判錯了?你且講來聽聽,朝廷能授本官嶺南道肅政使一職,行走於嶺南道諸州府縣城,不外乎便是廣開言路,平反冤屈!講,放心大膽地講!”

大漢眼光往四下裡一掃,忽道:“這個不急,只不過你坐着,我站着,這便是崔御史的待客之道?”

擦,這傢伙的譜兒還挺大的!

崔耕也懶得和他計較,命封常清給搬來了一個小圓凳。

那大漢坐穩之後,才把此案的疑點一一道來。

疑點之一,既然劉菲雲說路上沒什麼異常的,爲何又單單點出藍荊花樹林?好吧,就算這是她隨口一說,但講個樹林就算了,爲何非加上藍荊花三個字?平日裡正常人講話都是“我路過一個樹林”,哪裡會講“我路過一個藍荊花樹林”?這非常拗口不說,也不符合講話邏輯。再者,但凡你找本地人瞭解一下,都知道那個樹林並不是以生長藍荊花爲主,也沒有“藍荊花樹林”這個叫法。

疑點之二,藍荊花有毒,見了何典?此樹既不稀有,也不是漳浦特有,毒性又如此之烈,任何典籍上都沒有記載,這合理嗎?

疑點之三,也是最關鍵的,假如藍荊花有劇毒,害死的人畜肯定不是一個兩個,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怎麼大家都沒聽說過此事?

崔耕聽完了這三個疑點,頓時心中一驚,暗道,難道我是受了他們有心誤導,然後先入爲主,一步一步掉進坑上了當?

不過,他還是對灰衣大漢的幾個疑點提出質疑道:“你說得倒是頭頭是道,但先前大黃狗吃了藍荊花確實是毒發身亡了,這難道不能說明藍荊花有劇毒?”

“不能!”灰衣大漢斬釘截鐵道:“這隻能說明藍荊花上有毒,至於這毒到底是事先抹上去的,還是藍荊花上本來就帶有的,就值得商榷了。但大人如果僅以此就判定藍荊花有劇毒,這恐怕與查證求證需嚴謹的斷案准則相違背吧?”

“抹上去的?抹上去的?”崔耕恍然大悟,猛地一拍驚堂木,命令道:“宋根海!”

“卑職在!”

“你帶着幾個弟兄,親手採摘一些藍荊花來,不得有誤1”

“遵命!”

宋根海欣然領命,在公堂外抓了幾個當地百姓當壯丁,讓他們帶路去尋生有藍荊花的地方,不到一刻鐘就已迴轉。

崔耕再次將藍荊花混在肉食裡,又讓人牽了一條大黃狗,不過這次的大黃狗就幸運了,白混了一頓飽飯,直到一個多時辰後都毫無異狀。

現在結果顯而易見,崔耕之前的審案推斷儼然被誤導了!

狗日的,真是反了天!

崔耕死死盯着薛應德的眼睛,厲聲問道:“薛縣令,這是怎麼回事?希望你給本御史一個合理的解釋!”

“下官冤枉啊……”

薛應德似乎早有準備,馬上就離座跪倒,叫起了撞天屈,聲稱自己對於弄虛造假一事毫不知情,一定是那些胥吏收了劉家的好處,有意爲劉菲雲開脫。

隨你官清似水,難敵吏滑如油,薛應德這麼一說,崔耕倒是一下子難判其話真僞。

於是,他又把前去採.花的那個衙役找來,詳細審問。

這採.花衙役倒是完全沒有抵賴,立馬坦白說此事完全是受了孫江的請託,連銀子都沒收他一文,只是礙於同僚的面子才幫他的。

衙役孫江也沒有抵抗,當即坦白說自己是一時糊塗,純粹是爲了讓小情~人劉家小娘子高興纔出此下策,以後再也不敢了,還請大人開恩。

至於少女劉菲雨則哭了個梨花帶雨,說自己的姐妹情深,爲救姐姐脫困才幹了這件蠢事。劉家小娘子更是聲稱,依照朝廷律法,親親相隱是准許的,此番糊塗釀成大錯,還望崔大人高擡貴手。

“親親相隱”這種生僻的律例都知道?這劉家小娘子不是之前聲稱自己姐妹出自農戶之家嗎?

崔耕此時滿腦子漿糊,這特麼什麼亂七八糟的?似乎人人只是犯了一點小錯,就讓自己險些放過了真正的殺人兇手韓劉氏!

現在真相趨於大白,韓劉氏難逃兇手之嫌。

一時間,崔耕看着場中這些作僞證欺騙他的人,心中略有意冷,無心再繼續審案,又將案子重新交回給了薛應德。

薛應德一接手,便宣佈維持原判。衙役孫江和幫忙採.花作假的衙役各判八十大板,至於劉菲雨,年紀尚幼且尚未釀成大禍,礙於女流之身,不宜上刑,只得口頭訓誡一番。

這番處罰不輕不重,與朝廷律法中的“親親相隱可免刑罰”也完全吻合,崔耕點頭表示無異於。

這場官司,似乎就像中途穿插了一個小插曲,又要平息結束。

可正在這時,那個灰衣大漢又說話了,不迭搖頭嘆道:“孺子不可教也!孺子不可教也!崔御史,你摸摸你的項上人頭,現在可還長得牢靠嗎?”

這分明又是一番話裡有話!

崔耕經過剛纔的一番挫折,早已沒了之前的那份盲目自信和膨脹,他已經明白了,若沒有那場“荒唐大夢”,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兩個頗有心機的衙役和一個小民女都能合謀玩~弄自己於股掌之間。

行事不可不慎,行事戒驕戒躁啊!

這灰衣大漢今日的種種奇怪表現,明顯對自己是出於善意的。

他站起身來,對灰衣大漢躬身一禮,道:“這位先生的意思是……本官又斷錯了?崔耕愚魯,還請先生繼續指點一二。”

“這還差不多。”

灰衣大漢竟坦然受之崔耕的禮敬,滿意地點了點頭,道:“看在你還挺懂禮數的份上,某家就再教你一個乖。你去查一下,那個韓劉氏,唔,就是你口中的劉菲雨,是不是真有個妹妹叫劉菲雨?就算真有,是不是眼前的這位?另外,你再查一下衙役孫江,是不是本來就是漳浦縣的衙役?你沒發現他身爲本縣衙役,從一開始到現在,就從未對一縣之尊的薛應德禮敬過一分嗎?”

大漢的話音剛落,便聽得兩聲噗嗤!

孫江和那個採.花的衙役暴起發難,一左一右,兩把明晃晃的尖刀徑直插進了劉家小娘子劉菲雨的體內。

“快,拿下!”崔耕當即下令。

不過,晚了!

刺殺得手,孫江和那採.花的衙役對視了一眼,咬破了嘴中的毒囊,頓時七竅流血而亡。

霎時間,已經有三條鮮活的生命逝去!

轟!

崔耕腦子猛地一炸響,心中大震,這是要出大事的前奏啊!

倏地,他大步上前,顧不得禮儀一把擎起縣令薛應德的官袍領口,咬牙切齒道:“薛縣令,一個案子五條人命(包括韓良夫婦),就是報上刑部,都是了不得的大案了。你現在千萬別告訴我,你還是毫不知情,什麼都不知道?”

“崔御史開恩啊!”

薛應德這回纔算是麻了爪了,趕緊把自己所知道的和盤托出。

就在一個多月前,武三忠的手下果毅都尉樑波找到了他,讓他幫一個小忙,事成之後,可以把他從漳浦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調走。

這個小忙就是,安排兩個生人,進莆田縣當衙役,並且對他們的行事給予方便。

至於其他具體的事情,樑波並沒有安排他,不過也讓他無需打聽。

這種小忙對薛應德而言,自然是不費力氣,而且百里無一害,他自然應承下來。

可結果竟然是今天公堂上這一幕……

這是他沒想到的。

最後,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崔耕,道:“卑職以爲那個劉菲雲跟樑都尉有什麼特殊的關係呢,就想做個順水人情,完全想不到他們光天化日下要辣手殺人啊,還請崔御史明查。”

這話崔耕倒是相信,武三忠就是要拉攏羽翼,也不至於找一個小小的薛應德。既然如此,事關人命的案子,就不會讓他牽連過深了,僅僅提供便利足矣!

既然現在知道是武三忠手底下最能咬人的瘋狗在後面使壞,崔耕竟也褪去了剛纔的那番焦躁。

不過,他也有個疑點想不通按理說,當官十有八九都一次兩次的判錯過案子?若是判錯案殺錯了人,肯定會有懲罰,但這是公罪,最多不過是丟官罷職。甚至有的時候戴罪立功,將功補過,頂多被降職貶配,不一定會革職成白丁。

若是樑波此番設計就爲讓自己放錯了人,那大不了再抓也就是了,即便縱有懲罰,那也不會太過嚴重?樑波廢了半天勁,就爲了敗壞一下自己這個新任嶺南道肅政使的官聲?

那灰衣大漢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慮,道:“嘿嘿,膚淺!若我是樑波,等這個案子一判完,馬上就命孫江出首,說崔御史賄賂了他銀子。接着,再讓那劉家小娘子出首,說你爲了娶她爲妾,答應她故意錯判此案救下她姐姐。人證物證俱在,就由不得崔御史抵賴了。身爲御史言官,貪贓枉法,還涉及女色,嘿嘿,輕則丟官罷職,重則人頭落地啊!”

啪嗒~~

崔耕握在手中一根執法竹籤倏地掉落於地,喃喃道:“原來如此!是崔某將事情看得過去表面了。沒想到,人心竟如此險惡!若不是今天遇到了先生,我豈不是要鑄成大錯?”

這灰衣大漢這撥點醒,真是幫我躲過一劫啊!

真心的感謝!

發自肺腑的感謝!

只見崔耕站起身來,再次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道:“這位先生,你既熟悉刑名之事,又頗識人心詭詐,一定不是個普通人吧?能否把您的的姓名賜下?”

見着崔耕連番多禮,灰衣大漢也覺得再這麼裝逼下去有點說不過去了,趕緊起身也回了一禮,並如實稟道:“當不起崔御史如此之大禮啊!實不相瞞,某家姓周叫……”

可聽完了他的名字之後,崔耕的臉色卻變得比剛纔還要難看煞白,眼神古怪地在對方身上徘徊着,我的天,怎麼會是他?

崔二郎徹底欲哭無淚了,心中不斷哀嚎着,真尼瑪坑爹啊!大哥,我收回剛纔的話,也收回剛纔那些禮數,現在就當咱倆完全不認識,成不?

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1165章 元振少年時第1512章 人人真如龍第719章 陝州入手中第1545章 敵人真面目第228章 山雨未來時第1850章 重返定州城第852章 將死其言善第709章 京兆尹之爭第1232章 入鄉未慮俗第1260章 嫂嫂要出家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146章 千鈞懸一發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1216章 查案渭源縣第005章 有女名月嬋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第1298章 揚我大唐威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069章 仵作新發現第515章 飲鴆來止渴第1368章 美景與羣狼第1418章 魚兒自投網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215章 又見老騙局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1636章 大婚必出事第084章 驚險城門口第1270章 小鬼真難纏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1095章 韋后的心思第147章 嶺南肅政使第731章 強詞難奪理第1824章 七夕賞花宴第747章 山寨再山寨第1139章 陳篡仁招供第950章 陰風起長安第250章 長安鄒駱駝第819章 被拉墊背了第687章 詠蓮芙蓉樓第1318章 三妹報恩忙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1613章 昨夜無頭案第1804章 冒名第三回第1749章 脫逃與墊背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783章 牢中會盧雄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1701章 爲女終鬆口第711章 胡商有佳僕第669章 依舊意難平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1307章 貴人李子嶠第1479章 嗣業惹大禍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1194章 林邑有內爭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183章 忽悠侯思止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722章 將功贖罪行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1566章 宜宣好眼光第980章 二郎再下獄第211章 迷醉溫柔鄉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830章 一門盡榮顯第375章 二詞震子昂第1166章 此情甚可憫第941章 安利促和平第1212章 無端禍事來第1139章 陳篡仁招供第1509章 頭上一把刀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1536章 兩封書信來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1376章 私會瀟相林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445章 今爲及時雨第787章 竹槓後遺症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117章 疑雲佈滿天第877章 突現豬隊友第537章 模棱不模棱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1095章 韋后的心思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510章 最強即最弱第1848章 變起馬原裡第227章 糖戰已打響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697章 節外生枝中第044章 離去與歸來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447章 大意入彀中
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1165章 元振少年時第1512章 人人真如龍第719章 陝州入手中第1545章 敵人真面目第228章 山雨未來時第1850章 重返定州城第852章 將死其言善第709章 京兆尹之爭第1232章 入鄉未慮俗第1260章 嫂嫂要出家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146章 千鈞懸一發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1216章 查案渭源縣第005章 有女名月嬋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第1298章 揚我大唐威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069章 仵作新發現第515章 飲鴆來止渴第1368章 美景與羣狼第1418章 魚兒自投網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215章 又見老騙局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1636章 大婚必出事第084章 驚險城門口第1270章 小鬼真難纏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1095章 韋后的心思第147章 嶺南肅政使第731章 強詞難奪理第1824章 七夕賞花宴第747章 山寨再山寨第1139章 陳篡仁招供第950章 陰風起長安第250章 長安鄒駱駝第819章 被拉墊背了第687章 詠蓮芙蓉樓第1318章 三妹報恩忙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1613章 昨夜無頭案第1804章 冒名第三回第1749章 脫逃與墊背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783章 牢中會盧雄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1701章 爲女終鬆口第711章 胡商有佳僕第669章 依舊意難平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1307章 貴人李子嶠第1479章 嗣業惹大禍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1194章 林邑有內爭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183章 忽悠侯思止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722章 將功贖罪行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1566章 宜宣好眼光第980章 二郎再下獄第211章 迷醉溫柔鄉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830章 一門盡榮顯第375章 二詞震子昂第1166章 此情甚可憫第941章 安利促和平第1212章 無端禍事來第1139章 陳篡仁招供第1509章 頭上一把刀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1536章 兩封書信來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1376章 私會瀟相林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445章 今爲及時雨第787章 竹槓後遺症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117章 疑雲佈滿天第877章 突現豬隊友第537章 模棱不模棱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1095章 韋后的心思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510章 最強即最弱第1848章 變起馬原裡第227章 糖戰已打響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697章 節外生枝中第044章 離去與歸來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447章 大意入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