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元首的遺囑

“傳情寄恨萬千番,藕絲斷,情難斷,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李德不再激動,倒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恬淡感。像看破紅塵的尼姑,如四大皆空的和尚。死本不足惜,誰都要走這條路。只是他的任務還沒完成。他爲之奮鬥的一切有可能夭折。

他的手顫抖着伸進皮挎包裡,掏出墨索里尼送的那枝“勃朗寧”袖珍手槍。年初,他與意大利首相在克里木嚴肅討論過誰將死在前面,以及怎樣的死法等問題。

死的話題是這樣引出來的:墨索里尼來訪的頭一天他做了個夢,他夢見墨索里尼被意大利游擊隊在肉釣上吊死,他自己則開槍自殺。七個月的今天,他要讓蘇聯游擊隊逼死了。

這隻槍很小,全長才115毫米,六發裝彈。他“咔嚓”一聲將子彈頂入槍膛,迅速對準自己的腦門。

李德的手下早就盯着他的一舉一動。他們撲了上來,速度快得讓李德回過神時,發現手槍已到了冉妮亞的手裡了。李德用手打,用腳踹,肩膀和屁股全用上了,仍然被他們死死抱住。

車廂外的政治攻勢還在繼續:“……你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你是壟斷資本家的走狗,你代表的是地主和大資本家以及所有沒落階級。德國人民即將推翻萬惡的法西斯,連你的將軍們也把你出賣了,因爲他們認識到可惡的資本主義制度正在日薄西山、氣息咽咽,而法西斯主義是資本主義滅亡前的瘋狂階段,因此束手就擒、向人民低頭認罪是你唯一的出路……”

“你的將軍們也把你出賣了”。這句話觸動了他敏感的神經。李德牙齒咬得嘎嘎響,嘴裡塞了兩塊生鐵一般。他不再掙扎,前所未有的憤怒與絕望讓他平靜下來。

一個聲音在心裡吶喊:不!決不能這樣死去,決不能束手待斃。他望着車廂,陣亡者的屍體堆積如山,傷者無數。大炮報廢,子彈即將告磐,機槍的備用槍管也用完了。一句話:彈盡糧絕,即將全軍覆沒。

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充斥着他們,巨大的恐懼像一條無形的繩索,捆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大家都眼巴巴地望着他。鮑曼、冉妮亞和麗達自覺地圍攏在李德身邊,鮑曼把一枚手榴彈擰開蓋子,塞到元首的手裡。

“馬丁,好樣的。”李德由衷地讚歎不已。他把手指套進保險環裡,只要輕輕一拉,幾秒種後他們將與天地永存、與山河共榮了。

李德閉上了眼睛。往事如煙。夢幻般想起幸福的童年、輕狂的少年、在維也納流浪的青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生入死,在鬥爭的艱苦歲月,想起1933年1月30日納粹奪取政權的篝火晚會——成千上萬只火把彙集成巨大的卐字,希特勒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一個嶄新的時代開始了。

接下來是整整六年的激情燃燒的歲月。納粹接手時德國滿目瘡痍:6000萬人口中有800萬人失業。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國際地位上連個童養媳都不如,成爲英法任意欺侮的對象。人家稍不高興,就在一夜之間佔領德國魯爾工業區。

此後,以希特勒爲首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經濟騰飛,短短几年消滅了失業,重建了軍隊,收復萊茵蘭,奧地利迴歸祖國懷抱,吞併了捷克,十天打敗波蘭、一個月佔領法蘭西,建立了東至俄羅斯西部、北到挪威北部、西到法國大西洋西岸、南到北非的龐大帝國。

昨天的情景歷歷在目:自去年底以來,李德大膽改革,制訂正確的政治經濟軍事方針政策,東征西討,南征北戰,鬥嚴寒,戰沙漠,屯兵馬爾他,攻佔聖彼得堡,飲馬尼羅河,進軍高加索。

李德一個激靈:難道一切就要結束、德國的歷史使命就要一江春水向東流嗎?他不甘心,實在不甘心,絕不能甘心。

他“忽”地站起來。周圍人以爲最後的時刻到了,爭先恐後地喊口號:冉妮亞喊的是媽媽,鮑曼呼喊起蓋爾達的名字,只有麗達與意識形態有關,她先高呼“俄羅斯萬歲”後趕緊補充:“德意志萬歲。”

聽見那邊游擊隊們也喊上話了:“希特勒先生,蘇聯人民是講人道的。只要你交出蘇聯的叛徒,下令德軍全線停火,我們會確保你的人身安全的。如果你同意,請派人來談判,我們保證談判代表們的安全。”

李德茅塞頓開:他們要的是活的德國元首,而不是死的希特勒。不然,誰會下令德軍停火呀。同理,他們恨之入骨的叛徒不會是冉妮亞,只能是麗達。正是由於麗達,爲破壞蘇聯 “紅色樂隊” 間諜網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德側耳聽聽又躺下說:“別理他們,談個屁。一會兒援軍到了,老子包他們的餃子。”

那邊似乎猜到了李德的想法,繼續喊道:“請不要抱有幻想。我們開戰三個小時了,你們的援軍到了嗎?實話告訴你們吧,你們的司令部裡有我們的人,也有對你恨得牙癢癢的人,他們已經把救援部隊引向歧途了。再說了,這裡是山間臺地,前後的鐵路橋都被我們炸掉了,所有的公路上都有蘇聯空降兵埋伏,你們插翅難飛了,還是乖乖地認命吧。”

李德一聽躺不住了,他火燒屁股似的蹦了起來:“操他孃的,敵人不打自招了,你們都給我聽好了,等出去後一定找那些賣國賊算賬。”

“幹什麼,你——”與此同時一聲槍響,冉妮亞舉起麗達的胳膊,麗達的小手槍正冒着青煙。

麗達淚流滿面:“他們衝我來的,我就是他們說的叛徒。我願意用我的死換來大家的生。”

“笨蛋,蠢貨,雜碎,娘們見識。”李德不知道罵什麼好,只得命令冉妮亞看好她,並沒收到她身上的武器,包括眉毛夾。

外面乓乓乒乒槍聲再起,車廂內用所剩無幾的武器還擊。海軍副官從平板車上搜集了些機槍子彈,空軍副官到前面車廂掃了一遍,找到了一些手榴彈。施蒙特少將操縱機槍,麗達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專心致志地用狙擊步槍向外瞄準。

他氣得在列車裡連兜了幾個圈子,自言自語道:“我們彈盡糧絕,形勢險惡,看來只能險中求生了。”

大家靜靜地看着李德來回踱步,心裡升騰起希望。他們一直跟隨元首,多大的風浪沒見過?在拉多加湖的無名小高地,在克里木,在非洲,在馬爾他,不都化險爲夷了嗎?眼前的急流險灘也定能渡過。

李德猛然停住腳步,在僅剩的卡爾梅克突擊隊員身上打轉。卡爾梅克人上前一步正要發表豪言壯語,李德伸手止住:“他們恨死了叛徒。我得找個德國人。鮑斯特,你小子怕死不怕?”

強姦犯感到奇恥大辱,有這麼問話的嗎?他猛地竄起來腳跟一碰。胸脯一挺,因激動而唱起來:“不怕不怕啦——”

“好樣的,你和我去會會那些個狗孃養的,找個機會擺平他們。呆在這裡等死,還不如拼個魚死網破。”

鮑曼制止無效,也就隨他去了,除此並無良策。也許元首搖脣鼓舌會說服那些游擊隊,畢竟他們在後方。假如德國元首有什麼不測,他們也在劫難逃。

元首把女秘書施羅德女士叫到跟前,對天長嘆了一聲,在鮑曼的見證下含着眼淚向她口授遺書。儘管列車危如累卵,李德還是好奇地望了女秘書一眼。可憐的女秘書臉上新傷摞着舊傷,鼻孔和耳朵用棉花塞着。爲了聽清元首的話,她只得扯掉棉花,鮮血從耳朵上不斷地滲出來。

元首站到打字機前,兩眼看破厚重的鐵牆凝視着遠方,緩緩講述道:“自1914 年我作爲一個志願者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至今已經28年了。在這28年中,指導我的全部思想、行動和生活的,是我對人民的熱愛和忠誠。正是對人民的熱愛和忠誠給了我力量,讓我作出最困難的決定……”

接下來他花了幾分鐘時間,把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到英法身上。他讚賞德國人民:

“我深深地感激帝國英勇的人民。如我所想,他們從未放棄鬥爭,忠於偉大的革命理想。我還要感謝我們英勇的海陸空戰士,他們爲了德意志人民的最高理想,與布爾什維克和西方財閥浴血奮戰。種子已經播下去了,一個嶄新的德國,一個以德國爲主導的歐洲聯盟將屹立在世界……

爲了德意志民族洗刷凡爾賽恥辱,爲了民族振興和騰飛,幾十萬優秀的海陸空德國兒女喋血沙場,還有十幾萬無辜百姓死於野蠻空襲。他們雖然倒下了,但他們的精神永存,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澆灌的自由之花,必將開滿德國乃至歐洲的山川和田野,必將在浴火裡重生……”

說到這裡,李德已經是泣不成聲了,周圍人也陪着他哭。上天也似乎被感動了,下起了綿綿細雨。外面的槍聲也停了。

在只有5頁的遺囑中,“人民”的字樣出現了30處,平均每頁出現6處。把德國和幾乎整個歐洲人民無情拖入戰爭和殺戮的納粹德國元首卻不厭其煩地提到“人民”,儼然一位愛民如子的賢主明君。

不錯,希特勒當政期間,不僅德國國民總產值200%增長,而且重要的是工人工資大幅度提高,廣大工人還有帶薪的國家規定度假時間。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也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問題是這些**者動不動把“人民”掛在嘴上,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民可以如此輕易地被獨裁者代表。

古往今來此類現象絕非偶然。意大利大獨裁者、國家法西斯黨領袖墨索里尼也打着“人民”旗號攫取國家政權的,他掌控的法西斯黨機關報即稱爲《意大利**》;中國封建社會的帝王則略顯粗魯地乾脆稱自己的人民爲“子民”;把人民寫在自己額頭上的獨裁者、暴君及“愛國者”應該還有很多。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6節 全線轉入防禦第15節 元首視察國防軍陣地第1節 決不主動對美宣戰第16節 列寧格勒方面軍的毀滅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17節 卡廷悲歌第5節 索菲第28節 女人更像動物第14節 狼奔豕突第11節 虛驚一場第21節 在北極的成敗(上)第23節 該視察黨衛軍陣地了第12節 希特勒的反對者第11節 無情的甄別第7節 弗拉索夫加盟第25節 征戰中東第21節 鏖戰北極航線第9節 冉妮亞當少校了第21節 深入虎穴第19節 登上歐洲最高峰第23節 我給你也搓搓吧第11節 卡盧加人的盛會第22節 日美航空母艦大決戰第6節 11月7日第28節 霞光漸漸淡下去了第13節 針對元首的暗殺行動第14節 攻心戰第18節 奔向雅典娜第23節 海灘激戰第16節 斯大林六請毛澤東(下)第23節 狗咬狗 一嘴毛第1節 對美國宣戰第16節 家庭風波第3節 士兵們的洗澡問題第11節 卡盧加人的盛會第16節 御林軍第8節 杯子,我的杯具。第5節 拉脫維亞建國第24節 艱苦卓絕的一天第27節 農民問題專家第17節 元首運籌帷幄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15節 脣槍舌劍與委任指揮第20節 莫德爾哭窮第1節 決不主動對美宣戰第8節 天文學家被嚇死了第4節 德國到處遭到轟炸第9節 利比亞石油問題第14節 攻心戰第6節 前往卡盧加途中第15節 緊急下潛第28節 倆口子睡覺幾條腿?第16節 金字塔,尼羅河,埃及。第26節 老鼠戰爭第2節 亟待一場勝仗第23節 該視察黨衛軍陣地了第24節 貴重玩具—可視電話第8節 德軍反攻開始了第7節 劫後餘生第16節 家庭風波第3節 領導危機第5節 元首搬運炮彈第24節 坦克大決戰第3節 招兵買馬第1節 元首回到東線第24節 海底世界第6節 殘酷的人生第5節 十五分鐘的人生旅程第22節 人蟻大戰第10節 龍血玄黃第13節 針對元首的暗殺行動第20節 遇到空襲第8節 青紫藍貂皮衣第2節 亟待一場勝仗第11節 信天翁大戰美國兵第27節 農民問題專家第26節 生擒遊擊軍總司令第5節 拉脫維亞建國第19節 元首的三個半女人第12節 小兒麻痹症羅斯福第5節 十五分鐘的人生旅程第21節 水下探密第19節 從抓鉤到噴氣機第16節 紅色樂隊的覆滅第6節 前往卡盧加途中第16節 家庭風波第6節 《德意志高於一切》第7節 刀下留人第32節 人間地獄第15節 卡廷慘案第3節 吵吵嚷嚷的最高層會議第17節 空投物資是乒乓球第18節 陽奉陰違第1節 對美國宣戰第5節 機場小風波第22節 冉妮亞,我愛你——第1節 我們的隆美爾第10節 德國高射炮部隊第21節 鏖戰北極航線第2節 與軍工企業家鬥智鬥勇
第6節 全線轉入防禦第15節 元首視察國防軍陣地第1節 決不主動對美宣戰第16節 列寧格勒方面軍的毀滅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17節 卡廷悲歌第5節 索菲第28節 女人更像動物第14節 狼奔豕突第11節 虛驚一場第21節 在北極的成敗(上)第23節 該視察黨衛軍陣地了第12節 希特勒的反對者第11節 無情的甄別第7節 弗拉索夫加盟第25節 征戰中東第21節 鏖戰北極航線第9節 冉妮亞當少校了第21節 深入虎穴第19節 登上歐洲最高峰第23節 我給你也搓搓吧第11節 卡盧加人的盛會第22節 日美航空母艦大決戰第6節 11月7日第28節 霞光漸漸淡下去了第13節 針對元首的暗殺行動第14節 攻心戰第18節 奔向雅典娜第23節 海灘激戰第16節 斯大林六請毛澤東(下)第23節 狗咬狗 一嘴毛第1節 對美國宣戰第16節 家庭風波第3節 士兵們的洗澡問題第11節 卡盧加人的盛會第16節 御林軍第8節 杯子,我的杯具。第5節 拉脫維亞建國第24節 艱苦卓絕的一天第27節 農民問題專家第17節 元首運籌帷幄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15節 脣槍舌劍與委任指揮第20節 莫德爾哭窮第1節 決不主動對美宣戰第8節 天文學家被嚇死了第4節 德國到處遭到轟炸第9節 利比亞石油問題第14節 攻心戰第6節 前往卡盧加途中第15節 緊急下潛第28節 倆口子睡覺幾條腿?第16節 金字塔,尼羅河,埃及。第26節 老鼠戰爭第2節 亟待一場勝仗第23節 該視察黨衛軍陣地了第24節 貴重玩具—可視電話第8節 德軍反攻開始了第7節 劫後餘生第16節 家庭風波第3節 領導危機第5節 元首搬運炮彈第24節 坦克大決戰第3節 招兵買馬第1節 元首回到東線第24節 海底世界第6節 殘酷的人生第5節 十五分鐘的人生旅程第22節 人蟻大戰第10節 龍血玄黃第13節 針對元首的暗殺行動第20節 遇到空襲第8節 青紫藍貂皮衣第2節 亟待一場勝仗第11節 信天翁大戰美國兵第27節 農民問題專家第26節 生擒遊擊軍總司令第5節 拉脫維亞建國第19節 元首的三個半女人第12節 小兒麻痹症羅斯福第5節 十五分鐘的人生旅程第21節 水下探密第19節 從抓鉤到噴氣機第16節 紅色樂隊的覆滅第6節 前往卡盧加途中第16節 家庭風波第6節 《德意志高於一切》第7節 刀下留人第32節 人間地獄第15節 卡廷慘案第3節 吵吵嚷嚷的最高層會議第17節 空投物資是乒乓球第18節 陽奉陰違第1節 對美國宣戰第5節 機場小風波第22節 冉妮亞,我愛你——第1節 我們的隆美爾第10節 德國高射炮部隊第21節 鏖戰北極航線第2節 與軍工企業家鬥智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