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針對元首的暗殺行動

1938年初秋,德國藉口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地區的德意志人受到迫害,提出割讓蘇臺德區的領土要求,併發出戰爭威脅。一時間,歐洲上空戰爭烏雲密佈,戰爭一觸即發。

只懂軍事、不問政治的德國將軍們驚恐萬狀,因爲當時德國的軍事實力像瘸子的屁股——不配套,他們清楚地記得一年前進軍奧地利時的狼狽相:德國到奧地利的山間公路上停滿了坦克,機組人員滿身油污地修理拋錨的坦克。事後古德里安統計,近一半坦克半路上出了故障。

在家哄孫子的貝克抓住時機,立刻四處活動,招兵買馬,把統帥部通訊司令菲爾基貝爾、柏林軍區司令維茨勒本拉入自己的密謀圈子,並制定了政變計劃。這個計劃周全、細緻,可謂萬無一失。還給它起了個富有詩意的名字——黑色樂隊。

計劃設想一旦希特勒下令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貝克爲首的密謀集團就立刻起事:菲爾基貝爾將切斷全國的通信聯繫;維茨勒本將佔領柏林,逮捕希特勒、戈林、希姆萊、海德里希等納粹頭子;德國裝甲戰專家、裝甲師師長赫普納將圍殲希特勒的黨衛隊。在控制了全國的局勢後,把希特勒送交法庭審判,宣佈希特勒有精神病,不適於擔任德國元首。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東風就是英國和法國必須在蘇德臺問題上堅持強硬立場。爲了確保這一點,卡納里斯派人秘密前往英國,同英國政界要人會晤,明確告訴英國:“英國政府如果向希特勒讓步,就會失去兩個重要盟友:德國總參謀部和德國人民。如果你能肯定,一旦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英國就參戰,那麼我們就把這個政權推翻。”

貝克、卡納里斯萬萬沒有料到的是,英國首相張伯倫竟然屈尊前往德國城市慕尼黑,同法國總理達拉第、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以及希特勒會晤,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割讓蘇臺德地區。

這個消息如睛空霹靂,把貝克和卡納里斯一下子打暈了,希特勒兵不血刃佔領了蘇臺德區,他在德國人民中的威望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而貝克等人像戳了一針的皮球一樣泄了氣。

德軍的輝煌勝利,給希特勒這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下士披上了一個“軍事天才”、“神機妙算”的光環。納粹德國萬人空巷,舉國狂慶德軍的勝利。

1940年6月下旬,就在納粹德國狂歡的時候,“黑色樂隊”的密謀分子以安排希特勒巡視巴黎爲藉口,在巴黎聚會,討論如何結束納粹暴政,此時加入了一個新兵,給暮氣沉沉的反抗組織注入了年輕血液。

馮?施道芬堡上校加入了“黑色樂隊”。 施道芬堡出生在德國一個著名的貴族家庭,族譜可以追溯到1262年。他的父親是德皇威廉二世的樞密大臣,母親是德國總參謀部的創始人之一、陸軍元帥奧古斯都?馮?格奈森瑙伯爵的孫女。他年輕時曾想當大提琴演奏家,可是最後卻鬼使神差般地當了兵,進入軍官學校。

施道芬堡上校很早就對納粹深惡痛絕。但是,他加入密謀集團時正值希特勒節節勝利,軍事勝利使得一切通過搞掉希特勒來推翻納粹政權的希望都破滅了,更不用說還想審判希特勒。密謀分子們討論來討論去,最後討論到刺殺希特勒。貝克和卡納里斯一直反對這種弒君的極端措施,因爲將會違反了德**隊的傳統,擔心引起內戰,爲西方國家和蘇聯控制德國提供機會。

但年輕的施道芬堡堅持殺掉希特勒。密謀分子們沒有取得共識。處在巔峰的希特勒在一年後大舉入侵蘇聯。德軍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在3個星期內就推進了近千公里,抓了上百萬蘇軍俘虜,但幾個月後,德軍開始背運,對莫斯科的進攻半途而廢,不久,日本襲擊了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美國對日宣戰。

春天年年到人間。1942年的春天,德國元首吉星高照,奪取了列寧格勒,攻佔了馬爾他,密謀分子們的日子不多了。他們終於取得共識:暗殺希特勒。

形勢對他們很有利:元首即將到中央集團軍羣視察,而中央集團軍參謀長和第4集團軍作戰部長特雷斯考上校是他們的人。這位詭計多端的上校想出了個借刀殺的的把戲,他與主管情報的卡納里斯把元首的路線透露給了克格勃。

接下來的事大家都清楚。蘇軍派出空降兵伏擊希特勒,無論是貝克還是特雷斯考上校都認爲這次是瓦罐裡捉螃蟹——十拿九穩,他們即將改寫歷史。只是他們忽視了幾個細節:一是沒想到元首會隻身闖入虎穴;二是蘇聯游擊隊裡有德國外軍處的潛伏特工。第三是他們自己:密謀組織最精幹的施道芬堡被派往西班牙,對這次行動毫不知情,也僥倖躲過了一劫。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何況特雷斯考上校算不上是智者。他在沒見到元首屍體的情況下,非常自信地向貝克發出行動成功的信號。在德國國內的密謀組織正在調兵遣將時,被戈林、希姆萊和約德爾的國防軍和黨衛軍一網打盡。

……

“包克元帥到——”冉妮亞喊叫。包克全身戎裝,右手握緊元帥節仗趾高氣揚地進來了,他誤把鮑斯特當成衛兵,習慣地把外黑裡紅的披風往後一抖,鮑斯特故意別轉過頭,披風飄落到地上,像一塊巨大的花瓣,更像魔術師的道具。

包克很快發現氣氛不對勁,他向元帥報告,元首身子都沒轉,只在鼻孔裡哼了一聲。

包克又轉向鮑曼發問,鮑曼狠狠地盯了他一眼,氣咻咻地喊叫:“怎麼啦?去問你的參謀長。”

包克怔忡了一下就要出去,被李德喝止:“從現在起,誰也不準離開司令部大樓,也不許對外聯絡。否則,以通敵論處。”

格魯克告訴他:“元首遇到暗殺!”“啊,哎。”包克隨着一聲驚叫,嘴裡的假牙掉到地上了。接下來連他的真牙都要掉下來了——他聽到他的參謀長捲入了反叛行動。

這是德國元首的第15次未遂暗殺。連他自己都信以爲真,他爲了某種使命而受到“上天的庇護”。這天晚上,他對鮑曼和格魯克元帥說,經過白天的死裡逃生,他越發相信有個冥冥之神在天上保佑他,讓他領導德國人民完成歷史使命。

李德在層層警衛保護下,與鮑曼住在第4集團軍司令部地下室裡。鮑曼頭剛落在枕頭上就酣聲大作,放屁、磨牙、打呼嚕、說夢話一樣不差地都來了,擾得他無法入睡。

其實,經過白天的驚心動魄之後,就算鮑曼不打酣,他註定還是無法入眠。就要今晚,特雷斯考上校的副官交待了一件讓他後怕得雙腿發軟的事:就是這個特雷斯考上校,幾個月前差點讓他在空中消失。

1942年1月,李德到斯摩棱斯克慰問他的軍隊,給包括特雷斯考上校在內的官兵們頒發勳章。這個特雷斯考上校卻盤算着幹掉這個把一枚騎士勳章別到他胸前的人。

特雷斯考上校將從英國特工處收繳來的塑膠炸藥和引信製成了一個外表看起來像兩個白酒瓶子的炸彈,他得知希特勒將乘飛機返回狼穴,於是他託陸軍副官施蒙特將這“兩瓶酒”帶給他的一個朋友。

特雷斯考上校看着施蒙特提着酒與希特勒一起登上飛機,飛上天空。此後兩個小時裡他興奮與焦急地等待希特勒出事的新聞,然而卻什麼也沒發生。

原來,炸彈引信因寒冷凍住了,炸彈並沒有爆炸。這個特雷斯考上校臉皮實在是厚,第二天他找了個藉口專門到狼穴,向施蒙特要回了那枚失靈的炸彈。當時施蒙特說了一句話差點把他嚇癱:“昨晚我沒事幹,差點把它打開喝掉。”

李德眼前浮現出熊熊燃燒的裝甲列車,自己置身在烈火中的夢魘讓他出了一身冷汗。希特勒經歷的幾次大難不死,像電影鏡頭一樣在眼前浮現……

1938年11月9日,納粹元首希特勒來到德國慕尼黑,紀念他在15年前發起的“啤酒館暴動”事件。大街上人山人海,士兵們互相拉扯着皮帶組成人牆,後面是潮水般的人羣。 在人羣中有個名叫毛里斯?巴瓦烏德的瑞士男子。他的外套口袋中藏着一把毫米口徑的手槍,他確信希特勒是魔鬼的化身,所以計劃在這一天將這個納粹狂魔殺死,替上帝出氣。

然而,當希特勒從巴瓦烏德面前經過時,他身邊的人羣刷刷地伸出右手向希特勒行納粹禮,口中高呼着“嗨,希特勒”,巴瓦烏德壓根兒就看不見他的目標,更不用說朝他射擊了。

暗殺計劃失敗後,沮喪的巴瓦烏德決定回家,可是抱定“壯士一去不復返”念頭的他根本沒有帶足回家的路費,於是他決定爬火車去巴黎,可他卻在火車上被一名檢票員逮住了,並交給了蓋世太保。蓋世太保在他的手提箱中發現了那把手槍,以及希特勒的行進路線圖。巴瓦烏德被納粹黨衛軍砍頭了。

埃爾瑟是一名勤雜工,他要暗殺希特勒,好將德國從希特勒的殘暴統治中解脫出來。

埃爾瑟來到慕尼黑,在希特勒將要發表演講的啤酒館用過晚餐,隨後,他藏在啤酒館大廳一個商店的櫥櫃中,等啤酒館關門後,他再悄悄溜出來,用錘子將希特勒演講臺後面的一個柱子慢慢鑿出一個洞。

他小心翼翼地將炸彈放了進去。炸彈定在1939年11月8日晚上9:20爆炸,按預定時間表,希特勒當時正在啤酒館進行演講。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希特勒這天顯得心神不寧,狀態不佳,便匆匆結束演講驅車前往飛機場。炸彈絲毫無誤地在9:20爆炸,此時他已經離開13分鐘了。

埃爾瑟被蓋世太保逮住,一直關押在慕尼黑,目前與舒爾兄妹關押在一個地方。

英國“特別行動處”是英國首相丘吉爾創建的秘密特工部門,目的是爲了“讓歐洲燃燒起來”,英國特別行動處也發起了自己的暗殺希特勒行動——“狐狸牧地計劃”。

計劃內容非常廣泛。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像今天的蘇聯人一樣襲擊專列;另一個主意是在他的飲用水源上下毒。還有一個匪夷所思的計劃竟是將到英國談判被捕的納粹二號人物魯道夫?赫斯進行催眠,再將他送回德國去暗殺希特勒。

在所有這些計劃中,最可行的計劃就是在希特勒的伯格霍夫別墅附近隱藏一個神槍狙擊手,等希特勒到別墅附近一個茶室喝茶時,一舉將其擊斃。

然而,英國人的暗殺計劃始終沒有正式實施。一個主要原因是今年以來希特勒大部分時間在東線,海德里希遇刺後德國要員加強了防範,有消息說,元首周圍有兩個武藝十分高強的美女保鏢日夜護衛着,外人根本到不了跟前。他們便把希望寄託在德**方的反抗上。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23節 摧毀遊擊共和國第2節 與軍工企業家鬥智鬥勇第28節 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第11節 卡盧加人的盛會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3節 天然的盟友第3節 狼 穴第13節 洞裡的戰鬥第15節 麗達還活着第24節 狂熱的武裝黨衛軍第24節 蘇軍出其不意的反攻第30節 元首的水龍頭沒關緊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18節 有了希特勒的兒子第1節 溫柔鄉里第11節 愛娃掉醋缸裡了第19節 登上歐洲最高峰第14節 找水隊第6節 冰控定時炸彈第18節 軍人不喜歡寂靜第15節 斯大林六請毛澤東(中)第22節 斯大林兒子之死第24節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第30節 元首的水龍頭沒關緊第7節 世上少了個小提琴手第4節 好男不跟女鬥第7節 看電影風波第19節 人體輸送帶第5節 戰地會議第19節 元首戰鬥在第一線第24節 元首憶苦思甜第10節 北極弧光第25節 大衛大戰歌利亞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5節 朱可夫的慘敗第22節 臨時更改會議地點第8節 中國記者與長沙大捷第9節 與親戚們在一起第21節 水下探密第17節 哥薩克軍和哥薩克國第15節 里希特霍芬第16節 元首視察黨衛軍陣地第1節 四維空間第26節 紅色的德米揚斯克第6節 殘酷的人生第13節 曼施坦因重拳出擊第5節 元首搬運炮彈第13節 亦喜亦憂的隆美爾引子第19節 東西方軍人觀念的差異第20節 初戰失利第8節 德軍裡的蒙古人第1節 希特勒的中國情結第7節 世上少了個小提琴手第12節 小兒麻痹症羅斯福第3節 堅守霍爾姆第7節 元首的美女代表第11節 無情的甄別第13節 有槍就是爹,有奶就是娘第21節 安置戰俘第18節 軍人不喜歡寂靜第10節 向哈爾科夫前進第26節 老鼠戰爭第13節 蛇蠍心腸的美女第18節 一地雞毛第21節 魚子醬大餐第6節 大閱兵第17節 等打完這一仗再回柏林第5節 元首搬運炮彈第4節 啤酒館第19節 元首戰鬥在第一線第26節 黑豆湯與酸燕麥餅第4節 列車遇到襲擊第10節 德國高射炮部隊第14節 攻心戰第20節 空中反擊戰第15節 麗達還活着第21節 拿別人屁股當自己的臉第9節 新年快樂第19節 躲過暗殺第4節 德國到處遭到轟炸第7節 伊拉克戰爭第12節 火箭 導彈 近炸引信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6節 讓英國皇家海軍蒙羞第16節 御林軍第17節 蘇軍的T35坦克第19節 你偷喝了幾碗鹿茸湯?第15節 空中戰場掃帚第13節 視察法國軍工廠第5節 搶班奪權第26節 將軍爲帝國捐軀了第7節 看魂魄激盪第15節 戰時黨代會第6節 11月7日第1節 俄羅斯輪盤賭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9節 冉妮亞當少校了第12節 阿修羅地獄
第23節 摧毀遊擊共和國第2節 與軍工企業家鬥智鬥勇第28節 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第11節 卡盧加人的盛會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3節 天然的盟友第3節 狼 穴第13節 洞裡的戰鬥第15節 麗達還活着第24節 狂熱的武裝黨衛軍第24節 蘇軍出其不意的反攻第30節 元首的水龍頭沒關緊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18節 有了希特勒的兒子第1節 溫柔鄉里第11節 愛娃掉醋缸裡了第19節 登上歐洲最高峰第14節 找水隊第6節 冰控定時炸彈第18節 軍人不喜歡寂靜第15節 斯大林六請毛澤東(中)第22節 斯大林兒子之死第24節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第30節 元首的水龍頭沒關緊第7節 世上少了個小提琴手第4節 好男不跟女鬥第7節 看電影風波第19節 人體輸送帶第5節 戰地會議第19節 元首戰鬥在第一線第24節 元首憶苦思甜第10節 北極弧光第25節 大衛大戰歌利亞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5節 朱可夫的慘敗第22節 臨時更改會議地點第8節 中國記者與長沙大捷第9節 與親戚們在一起第21節 水下探密第17節 哥薩克軍和哥薩克國第15節 里希特霍芬第16節 元首視察黨衛軍陣地第1節 四維空間第26節 紅色的德米揚斯克第6節 殘酷的人生第13節 曼施坦因重拳出擊第5節 元首搬運炮彈第13節 亦喜亦憂的隆美爾引子第19節 東西方軍人觀念的差異第20節 初戰失利第8節 德軍裡的蒙古人第1節 希特勒的中國情結第7節 世上少了個小提琴手第12節 小兒麻痹症羅斯福第3節 堅守霍爾姆第7節 元首的美女代表第11節 無情的甄別第13節 有槍就是爹,有奶就是娘第21節 安置戰俘第18節 軍人不喜歡寂靜第10節 向哈爾科夫前進第26節 老鼠戰爭第13節 蛇蠍心腸的美女第18節 一地雞毛第21節 魚子醬大餐第6節 大閱兵第17節 等打完這一仗再回柏林第5節 元首搬運炮彈第4節 啤酒館第19節 元首戰鬥在第一線第26節 黑豆湯與酸燕麥餅第4節 列車遇到襲擊第10節 德國高射炮部隊第14節 攻心戰第20節 空中反擊戰第15節 麗達還活着第21節 拿別人屁股當自己的臉第9節 新年快樂第19節 躲過暗殺第4節 德國到處遭到轟炸第7節 伊拉克戰爭第12節 火箭 導彈 近炸引信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6節 讓英國皇家海軍蒙羞第16節 御林軍第17節 蘇軍的T35坦克第19節 你偷喝了幾碗鹿茸湯?第15節 空中戰場掃帚第13節 視察法國軍工廠第5節 搶班奪權第26節 將軍爲帝國捐軀了第7節 看魂魄激盪第15節 戰時黨代會第6節 11月7日第1節 俄羅斯輪盤賭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9節 冉妮亞當少校了第12節 阿修羅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