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田原氏

豐臣遺夢

大田原城位於下野國的西北部,鄰近蛇尾川,是一座建設在比河岸海拔高出約七十五米的龍體山上的平山城,故又被稱之爲“龍城”、“龍體城”,該城始建於公元年,當時的大田原氏當主、“那須七騎”之一的大田原資清出於戰略需要,將居城由建在平原地帶的水口城(又稱“大田原館”)遷往位於其正南方兩千米處的龍體山,正式改名爲“大田原城”。

所謂“那須七騎”,是指包括那須家親族蘆野氏、伊王野氏、千本氏、福原氏以及重臣大関氏、大田原氏七家在內的一股重要力量,他們名義上是那須家的家臣,卻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有時甚至敢於違背本家的意願,因此,當那須家因爲小田原征伐而遭到改易時,這七家並未因此受到株連,相反的,都成爲獨立地大名散佈在下野各地。由於力量太過分散,這些牆頭草很快就投入到了制霸關東的德川家康的懷抱中,雖然名義上還是獨立大名,但實際山已成爲德川家安插在下野的棋子,負責監視下野最強的兩家勢力——宇都宮氏和蒲生氏。

其中大田原家的位置最爲特殊,雖然只是擁有七千石知行的小大名,卻除了要監視西南方向的宇都宮家外,還要注意東北方向的上杉景勝以及東面的佐竹義宣,可謂是家康下野情報網最重要的一環,也正是由於這一點,秀保接到大田原晴清的《知行奉還書》時纔會大喜過望,急忙派遣青木一重、青木一矩兄弟前往接管,並在御東山城興建大田原館以慰晴清。

然而晴清卻不似其他小大名迫不及待地遷往近畿,而是以“故土難離”爲由,前往大田原氏原本的居城水口城隱居,這一舉動看似合情合理,卻讓政治嗅覺敏感的大和豐臣家諸多智將察覺到了異樣。

慶長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大田原晴清遞交《奉還書》一個月後,秀保採納藤堂高虎和後藤基次的進言,派遣使者前往大田原,要求晴清進京面見秀保,併爲青木一重向朝廷討要了下野介的官職,命其即日起程前往下野。與此同時,飛書館林城的池田家、壬生城的蒲生家以及宇都宮城的宇都宮家,讓其做好迎接青木兄弟的準備,並請求三家各抽調兩千人陪同上路,爭取使駐守大田原城的兵力能達到一萬兩千人。

十一月五日。秀保的教書抵達大田原,大田原晴清大驚失色,立即動身準備西行,不過他並沒有走中山道直達不破關進入近畿,而使南下走東海道,先行抵達了江戶城。

就在江戶城三之丸的御殿,德川家康協同本多父子接見了大田原晴清父子。

歲近年關,各地的大名們都開始準備上洛覲見豐臣秀賴,德川家康也不例外。爲了表現自己的忠誠,這次進獻的寶物和金錢比往年更是多出將近一倍,畢竟是秀吉去世後的第一個新年,再加上有五大老、五奉行的支持。以及秀保這樣強勢大名的輔佐,但凡有點腦子的,都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對大阪城中的那位小娃娃有所怠慢,相反地。爲了麻痹這個國家的中樞,那些有野心的大名反而比平常更加畢恭畢敬,極力表現得像一隻臣服於大象腳下的老鼠。事實上呢,卻在背地裡盤算如何找機會鑽進大象的鼻子裡攪他個天翻地覆。

在這種背景下,大田原父子穿過忙忙碌碌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羣,抵達了德川家康二百萬石龐大帝國的中樞——江戶城。

經過八年的苦心經營,當年遍佈雜草、屋敷簡陋的江戶城,如今已成爲擁有兩層城郭、三座內城(本丸、二之丸、三之丸)、數條護城河環繞的巨城,更有傳聞,江戶城外郭有門二十五棟,內郭有門十一棟,內城有門六十七棟,數量之和超過了豐臣秀吉所建的大阪城,甚至是“近畿四名城”中其他三城的總和,由此可見德川家財力之雄厚,更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德川家康那蓄勢待發的野心。

走在江戶城的路上,歎爲觀止的大田原父子一邊行進在前往三之丸的路上,一邊小心翼翼地交談着。

“父親大人,把本家的知行交出去,這樣真的好麼?”大田原政清皺着眉頭問道。

“我也不知道,”大田原晴清搖了搖腦袋,“這畢竟是內府殿下的旨意,吾等還是遵從爲妙。”

“將祖父修建的居城交給外人,自己居住在修繕簡陋的舊城,本家今後的權威恐怕…”

“權威?”大田原晴清冷哼一聲,緊接着嘆息道:“自從那須家改易,本家的權威早就如這地上的青石板般任人踩踏嘍。說是七千石知行,可真正聽從本家的豪族又有多少呢?不只是本家,‘那須七騎’中其他六家也都是面臨這種困境,境內的豪族全都把德川內府當做頂頭上司,而我們這些領主倒成了擺設,當年那須家任人欺凌的窘境,現在總算是報應到我們頭上啦。”

“父親大人,我覺得這背後少不了內府的攛掇,不然借他們十個膽他們也不敢這樣囂張。”大田原政清義憤填膺道。

“小聲點,”大田原晴清做了個“噓”的手勢,悄聲道:“這些話還是藏在心裡爲妙,吾等現在已是身不由己,你別忘了,去年小倉大人是怎麼死的。”

“我怎麼會忘,他可是政清的傅役吶,當年只不過進言希望您出兵剿滅無視本家權威的大俵氏,就被德川內府以‘挑撥君臣關係’爲由勒令切腹,服侍本家近三十年的老臣,就這麼含冤而死,由此造成的風波可是到現在都沒平息啊。”大田原政清說着說着竟哭出聲來,可見他對這位老臣的思念和惋惜。

大田原晴清垂下頭,嘆息道:“因爲那件事,小倉一族索性投奔了宇都宮家,大俵清泰則徹底倒向了內府,連年貢都是直接送往江戶的,去年年底,又有好幾家豪族趕走了本家的代官,這恐怕也是受到那次事件的影響吧,現如今本家空有七千石知行的名頭,實際上卻只控制了不足三成的領地,徒有其表、徒有其表啊。”

“父親您明知道這樣,爲什麼還要交出居城,難道是真的放棄抵抗了麼?”大田原政清不滿地說道:“我聽聞當年東海道的山內家、中村家都是和本家相同的境遇,結果右府殿下一到,沒幾天功夫便恢復了往昔的權威,兒臣在想,是不是可以藉此機會…”

“打住,”大田原晴清語氣堅定,毫不妥協:“山內、中村那是在什麼地方,東海道,緊挨着右府滲透過半的尾張國,自然是方便出手;而我們呢,遠在下野,到尾張最短也要橫穿四國,往返行程半個多月,右府即便有心,也是鞭長莫及啊。”

“那也沒關係啊,這次右府正好派人前來接管大田原,聽說總兵力能達到一萬兩千人,我們不妨藉此上洛的機會,向右府道明實情,也許能得以援手呢。”大田原政清言語中充滿了希望,渴望得到父親的首肯。

可是,大田原晴清卻還是搖了搖頭,環顧四周,失落地拒絕道:“你以爲德川內府不知道我等心中的算盤麼,這次上洛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ps:??這兩天實驗比較不規律,昨天寫了一半也沒時間傳,今天補齊了一併傳上來,大家不要見怪啊,還有,允許熊仔冒昧地要一下推薦票,畢竟已經恢復更細了,這些東西還是蠻重要的,謝謝大家。

第27章 季持之請地二八一章 箭在弦上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29章 老臣直諫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135章 秀保出擊第83章 神秘人物後續戰略的幾點說明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72章 長府之思第55章 左右爲難第90章 大軍開拔第54章 東國大轉封(下)第238章 減封除名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86章 獨領一軍第29章 老臣直諫第306章 豬俁爭奪戰資料二日本戰國令制國及郡名第279章 全面進攻第319章 軍神再臨第320章 川北集結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323章 京極被俘第136章 戰前軍議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290章 強佔大阪第168章 豐臣五色備第61章 風魔復興第13章 太閣的苦心第169章 筒井驚變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328章 那人便是吉川廣家第93章 一夜填城第129章 忠義又兵衛第199章 我也是武士了?第18章 秀次之悟第206章 節外生枝第232章 叫我茶茶便好第259章 怨起檢地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80章 可憐的棄子第107章 火線突圍第255章 替罪羊第77章 伏見地震第231章 另立家督第287章 伊達退兵資料五豐臣秀長簡介第128章 重重包圍第201章 引蛇出洞第151章 誓書第147章 朝鮮歸化第283章 老將請纓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320章 川北集結第117章 秀忠被俘第119章 毛遂自薦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30章 蒲生騷亂第6章 不速之客第179章 大田原氏第72章 長府之思第65章 正面交鋒第190章 背叛第132章 調虎離山第100章 十面埋伏第135章 秀保出擊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264章 走投無路第79章 特使遇刺第180章 全盤否定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27章 季持之請第171章 戶隱忍者第59章 海禁之殤第333章 全軍阻擊第262章 四城兵諫第150章 伏見託孤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92章 戰幕拉開第309章 勝利前夜第130章 背水一戰第139章 李景孝第133章 腹背受敵第180章 全盤否定第77章 伏見地震第278章 哨卡驚變謝謝你們給我的感動第217章 只要一千?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220章 全滅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82章 大明的氣概第164章 制勝堂密議第251章 中村刑部第117章 秀忠被俘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302章 家康起兵第324章 南翼崩潰第229章 素衣請死
第27章 季持之請地二八一章 箭在弦上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29章 老臣直諫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135章 秀保出擊第83章 神秘人物後續戰略的幾點說明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72章 長府之思第55章 左右爲難第90章 大軍開拔第54章 東國大轉封(下)第238章 減封除名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86章 獨領一軍第29章 老臣直諫第306章 豬俁爭奪戰資料二日本戰國令制國及郡名第279章 全面進攻第319章 軍神再臨第320章 川北集結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323章 京極被俘第136章 戰前軍議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290章 強佔大阪第168章 豐臣五色備第61章 風魔復興第13章 太閣的苦心第169章 筒井驚變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328章 那人便是吉川廣家第93章 一夜填城第129章 忠義又兵衛第199章 我也是武士了?第18章 秀次之悟第206章 節外生枝第232章 叫我茶茶便好第259章 怨起檢地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80章 可憐的棄子第107章 火線突圍第255章 替罪羊第77章 伏見地震第231章 另立家督第287章 伊達退兵資料五豐臣秀長簡介第128章 重重包圍第201章 引蛇出洞第151章 誓書第147章 朝鮮歸化第283章 老將請纓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320章 川北集結第117章 秀忠被俘第119章 毛遂自薦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30章 蒲生騷亂第6章 不速之客第179章 大田原氏第72章 長府之思第65章 正面交鋒第190章 背叛第132章 調虎離山第100章 十面埋伏第135章 秀保出擊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264章 走投無路第79章 特使遇刺第180章 全盤否定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27章 季持之請第171章 戶隱忍者第59章 海禁之殤第333章 全軍阻擊第262章 四城兵諫第150章 伏見託孤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92章 戰幕拉開第309章 勝利前夜第130章 背水一戰第139章 李景孝第133章 腹背受敵第180章 全盤否定第77章 伏見地震第278章 哨卡驚變謝謝你們給我的感動第217章 只要一千?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220章 全滅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82章 大明的氣概第164章 制勝堂密議第251章 中村刑部第117章 秀忠被俘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302章 家康起兵第324章 南翼崩潰第229章 素衣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