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毛遂自薦

面對秀保的疑問,大久保忠鄰儘管面露難色,卻仍將實情道了出來:“雖說取得了大勝,但終究還是耽誤了兩天時間,中納言擔心攻陷水原的大功被參議所搶,於是顧不得休息便率軍繼續西進,意圖攻佔安城,在參議攻陷平澤前出兵烏山,控制北上水原的唯一陸路通道。”

“難道中納言就是在安城兵敗被俘了?”聽到這裡,秀保忍不住問了一句。

忠鄰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恰恰相反,在安城,中納言身先士卒,率三千旗本輪番猛攻,不到兩個時辰便攻陷了城池,斬首八百餘,徹底肅清了京畿道東南一帶的朝鮮守軍。”

“照您這麼說,中納言是在攻打烏山時遇險嘍?”秀保猜想,一定是秀忠驕傲輕敵,纔在烏山城下兵敗被俘。

“也不是,”忠鄰依舊搖頭,起身來到地圖旁,指着平澤和安城之間的一座小山丘說道:“還沒看到烏山的影子呢,中納言便在這裡被明軍俘虜了。”

“自聞慶、鳥嶺突入忠清道以來,中納言未嘗敗績,此後進入京畿道更是連戰連捷,在這種形勢的鼓舞下,他自是有些飄飄然了,攻陷安城的那天下午,他便不顧外臣的勸說,執意率兵進犯烏山,爭取在翌日清晨抵達烏山城下,效仿在竹山所用之計,一舉攻克水原的南大門。”

“外臣覺得一連數日急行軍早就使將士疲憊不堪,如今又要乘夜色行進,別說是人了,就連戰馬都吃不消啊。況且當時光顧着打仗,根本沒有時間和友軍互通有無,這必將導致消息遲滯,嚴重影響戰爭大局。”

“於是外臣便希望能派遣一支小隊前往平澤城,看看參議是否已經動身出發,若是已經出發,那麼兩軍則可以在烏山城下會師,協同作戰;若是沒有出發,那麼本軍也就無需操之過急,大可在安城稍作休息,等到兩方協調好了出兵細節,再一起沿官道北上。”

“哼,說得好聽,你們就是想搶在我們前面攻下烏山,這才釀成了稷山之禍,還好意思在這邊惺惺作態,博取侍中同情?”加藤清正首先跳出來,直接了當地指責起了忠鄰,惹得德川家諸將甚是不滿。

秀元見狀,立即出面制止,厲聲告誡道:“中納言年輕氣盛,犯錯在所難免,況且我軍行進速度也確實慢了些,這才讓平澤的明軍有可乘之機,怎能貿然怪罪治部大輔等德川家重臣呢。”

聽到這裡,秀保有些明白了:“看來是西路軍尚未攻下平澤,中納言卻毫不知情,以爲身後已經平定,這才放心出兵烏山,沒想到卻被平澤守軍偷襲,戰敗被俘?”

“若只是平澤的兩千明軍倒也沒什麼大礙,關鍵是駐紮在水原的明軍也全體出動,將近兩萬人啊,中納言的旗本哪能打得過啊!”講到這裡,忠鄰終於忍不住啜泣起來,就連在旁靜靜聆聽的本多忠朝也是潸然淚下:“三千精銳就這麼沒了,中納言又被明軍生俘,我等真是無顏再見主公啦!”

“兩萬大軍!”秀保不禁倒吸了口涼氣:“據我所知,此番明國總共纔派遣了三萬軍勢,此前在南原已有三千騎兵被消滅,若是再除去留守平壤的軍隊,那豈不是意味着剩下的所有明軍皆集中到了南原?”

“正是如此,”秀元點了點頭,用摺扇指着地圖分析道:“這次我軍和中路軍齊頭並進,分別沿全羅道和慶尚道北上,除了在南原遭遇頑強抵抗外,就再也沒遭遇到像樣的守城戰了。更有甚者,就連全州、忠州這樣的大城市都被明軍直接放棄了。吾等本以爲是明軍誘敵之計,後來經多方偵查,才發現原來是明軍

總指揮麻貴勒頒佈軍令,召集各路駐軍撤回漢城,避免重蹈南原覆轍而被各個擊破。”

“對於明軍的動向外臣也有所察覺,特別是攻佔了空城忠州後,外臣曾派人向參議詢問清州的明軍情況,得知那裡同樣也是一座空城時,外臣便立即告誡中納言小心爲上,以免孤軍深入腹背受敵。可中納言一心想斬立頭功,根本不聽外臣的勸告,特別是一臉攻克竹山和安城後,驕縱之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執意馬不停蹄地進攻烏山,可大軍主力早已疲憊不堪,諸將也是叫苦連連,沒辦法,外臣只好硬着頭皮向中納言進諫,希望能在安城稍作休息,等大軍士氣恢復再行攻城。可是……”說到這,忠鄰語噎了,雖說秀忠做的是不對,但家醜不可外揚,畢竟是德川家的少主,忠鄰身爲臣子,在外人面前揭他老底,便是爲主家抹黑,實乃不忠之舉,故而一講到正題便難以開口了。

好在聽了這麼久,秀保大概也能猜出這場戰鬥的經過,未免忠鄰尷尬,便搶先一步道了出來:“可是中納言認爲兵貴神速,堅決不從,故而決定效仿安城之戰,以麾下三千旗本爲先鋒,先主力一步北上進攻烏山。正當大軍行至圖上所示稷山一帶時,遭到了明軍的南北夾擊,而此時主力又尚未趕到,三千精銳孤立無援,最終被明軍全部消滅在了稷山山麓,而中納言也就在那時被明軍俘虜了。治部大人,您看在下說的對麼?”

“正是如此,侍中絕頂聰明,外臣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忠鄰激動地拜服下去,這一拜表面上是對秀保分析聯想能力的敬佩,其實最主要的還是感激秀保替自己將這番話說了出來,如果真讓忠鄰本人來說,恐怕回國後便會有人在家康面前說三道四,說不定真會治自己個不忠之罪啊。

“既然過程已經搞清楚了,那事情就好辦了。”秀保轉過身詢問秀元:“據你所知,明軍兩萬大軍是否都駐紮在平澤呢?”

秀元搖了搖頭回答道:“沒有,平澤乃是一座平城,易攻難守,麻貴只留了三千人防守,大軍主力則是沿原路返回,當然,中納言也被他們一併帶了去。雖說是沿原路返回,但卻不知是在烏山就地駐紮,還是返回水原,又或者是撤回了漢城。”

既然秀元在前線都沒搞清楚明軍的動向,秀保就更不可能知曉了,不過對於這次稷山之戰,他還是頗有感觸的:“中納言當初便是中了此計,他以爲明軍主力必在烏山以北,甚至是漢城,因而敢率三千旗本直接穿過稷山,可明軍卻並沒有像麻貴揚言的那樣據城死守,而是南出烏山,在稷山城設伏,趁我軍精神鬆懈大舉進攻,先是打亂我軍陣腳,之後平澤守軍又將來路封鎖,兩面夾擊,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旗本隊圍殲,這招欲擒故縱耍的真是漂亮啊。”

“依侍中之見,現在我軍應該如何行動呢,是強攻平澤逼明軍交人,還是派人前去和談?”秀元本來只想給秀忠點教訓,可現在卻差點置之於死地,此時此刻,也只有冷靜下來聽聽秀保的意見了。

秀保的回答很直接:“強攻是萬萬不可的,在南原你也見識到了,明軍都不是軟骨頭,若是真把他們逼急了,中納言也就離死不遠了;之所以留中納言不死,就是希望用他來換回權憟,這買賣也算公平,只要中途不出什麼岔子,定能讓中納言安然返回。爲確保萬無一失,此番派去的使者,必須要足智多謀、隨機應變,不知軍中何人可以擔此重任啊?”

“若殿下不嫌,請將此重任交給外臣吧。”正當衆人交頭接耳之際,一名身材魁梧,左眼戴眼罩的武士從忠鄰身後走了出來。

第155章 蠣崎惟宗第38章 上野介的承諾第3章 改易第277章 堀秀治的悲哀第81章 日本國王第11章 高吉的信念第250章 僧正的提議第326章 湯原新敗第32章 人心叵測第104章 衆叛親離第310章 德川來襲第90章 大軍開拔第111章 塵埃落定第290章 強佔大阪第166章 滾雪球的三成第49章 噩夢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272章 恭候大駕第220章 全滅後續戰略的幾點說明第78章 高虎加封第3章 改易第95章 三門失守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294章 城破第127章 東路潰滅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77章 伏見地震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105章 東岬西岬第262章 四城兵諫第278章 哨卡驚變第191章 聯弱勝強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165章 軟柿子第106章 蝴蝶效應第57章 豐臣公主第277章 堀秀治的悲哀第55章 左右爲難第245章 北陸,真亂第284章 毛利之謀第306章 豬俁爭奪戰第306章 豬俁爭奪戰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9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65章 正面交鋒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330章 金吾的決斷第302章 家康起兵第295章 突圍第333章 全軍阻擊第24章 初會尾張派第75章 收買人心第179章 大田原氏資料七日本戰國術語轉第197章 最後的利家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240章 立賢不立嫡第236章 寬宏大量的秀保第32章 人心叵測第253 家康到訪第252章 風雨飄搖宇喜多第65章 正面交鋒第237章 武家傳奏第133章 腹背受敵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108章 高虎出陣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276 同盟達成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72章 長府之思第285章 大軍開拔第12章 父子換一國第196章 探望利家第36章 中村的靠山第181章 不聽話的傀儡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43章 家康的寶物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116章 信州黃忠第194章 強國之基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104章 衆叛親離第317章 墊腳石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41章 紅顏禍水第146章 臨屯都司第182章 一石三鳥第284章 毛利之謀第256章 一觸即發資料三豐臣秀長家臣團第53章 東國大轉封(上)資料十蒲生氏家臣團第285章 大軍開拔第79章 特使遇刺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290章 強佔大阪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
第155章 蠣崎惟宗第38章 上野介的承諾第3章 改易第277章 堀秀治的悲哀第81章 日本國王第11章 高吉的信念第250章 僧正的提議第326章 湯原新敗第32章 人心叵測第104章 衆叛親離第310章 德川來襲第90章 大軍開拔第111章 塵埃落定第290章 強佔大阪第166章 滾雪球的三成第49章 噩夢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272章 恭候大駕第220章 全滅後續戰略的幾點說明第78章 高虎加封第3章 改易第95章 三門失守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294章 城破第127章 東路潰滅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77章 伏見地震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105章 東岬西岬第262章 四城兵諫第278章 哨卡驚變第191章 聯弱勝強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165章 軟柿子第106章 蝴蝶效應第57章 豐臣公主第277章 堀秀治的悲哀第55章 左右爲難第245章 北陸,真亂第284章 毛利之謀第306章 豬俁爭奪戰第306章 豬俁爭奪戰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9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65章 正面交鋒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330章 金吾的決斷第302章 家康起兵第295章 突圍第333章 全軍阻擊第24章 初會尾張派第75章 收買人心第179章 大田原氏資料七日本戰國術語轉第197章 最後的利家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240章 立賢不立嫡第236章 寬宏大量的秀保第32章 人心叵測第253 家康到訪第252章 風雨飄搖宇喜多第65章 正面交鋒第237章 武家傳奏第133章 腹背受敵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108章 高虎出陣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276 同盟達成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72章 長府之思第285章 大軍開拔第12章 父子換一國第196章 探望利家第36章 中村的靠山第181章 不聽話的傀儡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43章 家康的寶物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116章 信州黃忠第194章 強國之基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104章 衆叛親離第317章 墊腳石第271章 相對多數第41章 紅顏禍水第146章 臨屯都司第182章 一石三鳥第284章 毛利之謀第256章 一觸即發資料三豐臣秀長家臣團第53章 東國大轉封(上)資料十蒲生氏家臣團第285章 大軍開拔第79章 特使遇刺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290章 強佔大阪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