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心學顯世,大世將臨,爲後世讀書人

大炎京城,烏雲遮天蓋地。

漫天金光凝聚的金蓮,從天地之間綻放,宛若開天闢地一般讓人震撼。

大道金蓮,固若精金,圓融無瑕,乃是世間最爲純正的浩然之氣。

儒道金蓮的恐怖氣象,讓大炎各地書院的山長齊至,天空之上,出現無數道流光。

“我心即是理。”

皇城大門跪拜的士子,府邸的達官貴人,盛京書院正在讀書的學生,聽到這大道之音,一個個都是露出無比震驚的目光。

“是誰參悟了新學!”

“來源好像在皇宮之中!”

“真是天佑大炎!新學居然誕生在我大炎!”

盛京書院之中。

有兩人面前堆砌茶具而坐。

中年男人面容淨白無須,氣質儒雅非凡,有大儒風範,一雙大手正在撫琴,畫面唯美,充滿大道的韻律,簡直就像是下凡的文曲星。

藍色儒衫老者執棋,白鬚飄飄,不怒自威,浩然之氣圍繞周身三尺,宛若白日,尋常邪魔,不可近身。

正是澹臺明和齊行硯兩人。

齊行硯在儒廟之時,便與澹臺明是老相識。

澹臺明在儒廟擔任御史之位,同時還是儒廟七十二聖賢,地位崇高。

澹臺明望着天空中的儒道異象,目光挪至齊行硯身上,微笑道:“是新學顯世,亦是大世將臨啊,行硯,或許你破境有望?”

齊行硯端的手放下了,嘆氣道:“但願吧,不過新學出世,對大炎來說,總歸是個好事,爭奪天命的把握也大了一分。”

他看向澹臺明,問道:“聽說你聯繫了晉王?”

澹臺明輕笑一聲:“不錯,某人對他感興趣,不過好像他沒能撐到最後。不必擔心,只是驅虎吞狼之策罷了。”

“荀玉有蹤跡嗎?”

澹臺明搖頭:“沒有,他倒是學聰明瞭,蟄伏不出,一點出手的跡象都沒有,我估計是他躲在了哪個地方。”

“別談他了,你還是操心一下你自己吧,你齊大儒在京城的風評,好似不是很好。”

“你當真可以爲了那小子,做到這個地步?”

齊行硯淡淡一笑:“活到這個份上,名聲又算了什麼。只要能讓大炎保持安寧,罵名又算的了什麼。”

他語氣轉而嘆氣一聲:“大炎不能再這樣拖下去了,九子奪嫡,是在不斷內耗大炎的力量,長此以往,三教互生隔閡,何時纔是個頭?”

“這樣下去,下一個輪迴的天命,怕是要易主。”

澹臺明飲了一口茶:“這是聖人的意思,你我二人,如何能摻和,當今執掌副教主之位的,正是朱庵,他與道門和佛門的關係,一直很一般,三教關係差,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齊行硯沉靜道:“所以,我要找陛下談一談。”

澹臺明擡眸輕淡警告道:“我勸你最好不要這樣做。”

“爲何?”

澹臺明委婉勸道:“伱現在這樣,已經夠了,若是再出手,恐怕會得罪陸雲卿,更是會得罪其背後的朱子。”

清燭殿內。

恐怖的狂風將一切飛石吹起,顯得寂滅可怕,而陳恪身上的衣衫更是被風吹的獵獵作響。

“心,人得之則生,失之則死。”

“吾心自足,則吾性自足,亦吾理自足。”

陳恪闔眼盤坐,整個人靜止不動,已然是進入了頓悟狀態。

恐怖的天象之下,陸鳴淵面色平靜,沒有驚訝,也沒有慌張,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靜。

他暗自思索起來。

王陽明先生的心學,乃是儒家學派的又一高峰,也是最後一座高峰。

他某種程度上,結束了千年難題,善惡論的爭吵。

人本善,還是人本惡,全憑每個人自己的看法,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會有不同答案,所以善惡自在心中。

心學教會了人們明善惡、知是非,讓每個讀書人都有成爲聖賢的資格。

天理就存在於每個人內心中,人們要做的就是讓內心的天理髮揚光大,抑制、祛除那些邪理、歪理。

能引起這般大的動靜,並不奇怪。

“有生之年,能見新學,老夫也算死而無悔了。”

皇宮的門口,身爲大炎宰相的王和甫,正在前往內閣的路上,他坐在轎子裡面,攥緊着拳頭,透過窗戶,望着天上的金蓮異象,語氣頗爲感慨,即便這一生經歷無數大風大浪,在這一刻他忍不住震撼。

無上新學。

意味着儒道將會出現一條嶄新之路,而這條路註定要使得儒道昌盛萬年。

這乃是生生不息的迴響。

爲後世人,開闢輝煌聖路。

王和甫看向浩然正氣激盪的源頭,眸中浮現詫異之色:“只是這個方向,很是熟悉,難不成是.”

似乎是想到什麼,他掀開車簾,對着僕人吩咐道:“先不去內閣了,前往清燭殿。”

轟隆隆!

天上動靜愈發大了起來,儒道金蓮,在這一刻與陳恪共鳴,一束束金芒自儒道金蓮爆發而出。

恐怖的光芒從儒道金蓮爆發而出,第一道儒道印記,照射在陳恪身上,讓他的氣息暴漲了一截。

時隔一年,修爲直接從第七境君子,躋身爲第八境文宮,體內的浩然正氣在氣海位置,形成了一座座金碧輝煌的殿闕,揹負金色宮宇異象,文宮正是第八境之象徵。

躋身文宮者,可爲父母官,擔任朝堂正五品大員,坐鎮一府。

第二道金光再次照耀而下。

修爲再次暴漲,陳恪的修爲從第八境,躋身爲第九境生廟。

氣海的金色殿宇中,孕育出了一座石像,赫然就是陳恪自己的模樣,這表明文宮生廟,爲官地方,造福百姓,可接收世間百姓的香火,教書育人,得桃李之情,反哺一身文氣。

躋身生廟者,可稱國士,有資格擔任朝堂正三品大員,或出任大炎鎮守使,掌一州大權。

正當陸鳴淵以爲差不多要結束的時候。

又是一道刺眼金光落下,注入陳恪體內。

境界驟然攀升至第十境,大賢。

冥冥之中,文氣匯聚,誕生了一個金燦的儒道真言,沒入陳恪體內。

陸鳴淵看的仔細,與齊暮雪朝夕相處,對儒道也有基本認識,當即明白,那是因爲陳恪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儒道本命字——“心”。

創立自己的學說,凝聚本命字,若廣爲流傳,可開宗立派。

十境大賢,本命字不碎,法身不滅。

同時,踏入第十境,可在各大王朝登堂拜相,位於天子左右。

直到此刻。

金芒才黯淡下去。

陸鳴淵思忖暗道。

不是心學不夠厲害,而是還沒有得到大家的認識。

如今心學剛剛誕生,就已經展現出如此氣象,假以時日,心學散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

那影響力還要再上幾個臺階。

陸鳴淵不敢想象,一個完全體系的心學,將會有多恐怖?

說是立地成聖,也不爲過。

想到這,陸鳴淵不禁開始羨慕陳恪這種頓悟類型的天才。

儒道和練氣士體系,修行速度,全靠個人悟性和天賦,尤其是儒道,這一點更爲明顯。

只要有足夠的悟性,就能很快修煉到極高的境界。

武道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想要跨境飛躍,簡直不可能。

當然修煉的快,同樣有弊端,道心很容易出問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儒道學問終究是有盡頭的。

這個盡頭,便是至聖先師,天地第一位聖人,仁聖。

就像練氣士的盡頭是道祖一樣。

而武道的盡頭是什麼呢?

沒有人知道。

哪怕是典籍之中,都沒有相關的記載,上三品第一境,爲武聖,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記錄。

陳恪也是從頓悟之中,恢復了意識。

後知後覺,他看向陸鳴淵,雙目炯炯有神:

“殿下,我居然頓悟出一種新的學說。”

“恭喜,不僅躋身中五品,還連破三境,躋身大賢,今後在大炎之中,沒有人敢看不起你。”陸鳴淵朝陳恪笑道。

陳恪鄭重抱拳道:“一切都是殿下的功勞,我不過是受了殿下的恩惠。除此之外,在一年前,我還受到過王執宰的指點,跟王家頗有淵源。”

他十分清楚,如果不是陸鳴淵點了他一下,恐怕還在尋找問題的答案,不撞南牆不回頭。

沒有王和甫當初那一句“善惡即在我心”,勸告他淮安王是被人陷害,自己也思考不出答案。

“這個新生的學說還沒有名字,你覺得叫什麼名字比較好?”陸鳴淵笑問。

陳恪想了一會兒道:“不如就叫心學吧。”

“我的本命字就是‘心’,心亦爲新,有昂揚萬事萬物之意。”

“如此甚好。”

陸鳴淵心中暗笑。

王陽明心學終究還是出現在這個世界。

而且頗爲巧合的是。

陳恪,他是在加入王家之後參悟的。

文淵閣悟道,亦如龍場悟道。

陸鳴淵心中默默道:“既然沒有聖人支持,那我就自己直接造一個聖人出來。”

與此同時,各方大儒來京,來見識新學的途中。

天地之間,有一道宏偉,帶有磁性的聲音響起。

“陳恪今後,就是我文聖一脈的真傳弟子。”

此言讓各大書院大儒露出了詫異的眼神。

當初陳恪立命,凝聚文運玄鳥。

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躋身君子。難道如今,他又參悟了新學,文氣鳴動一國,得到了儒道金蓮入體?

“難不成,就是陳恪參悟了新學?”

“此子先是立命凝玄鳥,如今再得大道金蓮,天資當真如此恐怖如斯?”

“真傳弟子,真的假的?!”

不少儒士大儒皆倒吸一口涼氣。

一位儒家聖人的真傳弟子,從記名弟子到真傳弟子,雖只有兩字之差,卻是天差地別!

聖人弟子,這含金量,無異於一教繼承人一樣的存在。

文聖的弟子雖多,達到數百,可大部分是普通弟子,只有聽經,得聖人講學的資格,可論成就,還得看真傳弟子。

真傳弟子,乃是衣鉢相傳的弟子。

文聖這輩子只有三個真傳弟子,大弟子以詞成聖,號稱詞聖,在五百年前,死在了與妖族的大戰之中。

另一個則是成了一代聖賢,鎮守在浩然洲北部,據守一城,望北關。

最差的一個,都是南離王朝觀水書院的水鏡先生,人稱醇儒,提出過“修身齊家”的理論。

如今第四名真傳弟子,居然是陳恪。

人們聽說這個消息後,更加好奇,陳恪到底參悟了什麼新學,居然能得到大道的認可,降下氣運。

“敢問陳大賢。”

“何謂我心即是理?”

此時,岳陽書院的山長出聲,他恭敬無比站在清燭殿之外,朝着陳恪虛心一拜。

聽到對方之聲。

陳恪不假思索對答道:“我輩讀書人應當以本心明辨善惡,洞是非,不爲天理所拘。”

“行君子之道。”

“以心爲主,知後方行,行後方知。”

出聲他將自己的理解告知衆人。

雖然他沒有完全理解,整理出一套心學體系,可他還是明白基本核心,以及本質是什麼,真要拿出來說也不會太差。

陸鳴淵在一旁看着陳恪,緩緩點頭。

聽完這話,部分儒士紛紛有些不解,這聽起來感覺好像沒什麼特別大的道理,無非就是讓人看清善惡罷了。

可爲何有如此之驚天異象?

然而,只有一位看起來清高拔俗,學識廣博的高冠老者,在一瞬間察覺到問題所在他向前走了一步看向陳恪道:

“敢問大賢。”

“如何以心觀道理,明善惡?是知在前,行在後,還是知在前,行在後?”

高冠老者的提問,聽起來是很簡單,對於普通讀書人來說,彷彿就是在說,知道善惡後去做好的事情,一定要理論和實踐結合。

可對於高冠老者這種人來說,他們聽起來感覺就不一樣了。

所謂大道至簡。

真正的道理本身就很簡單,複雜的是如何去理解,又如何去施行。

換句話來說世人都知道一加一等於二,可最複雜的問題是爲什麼一加一等於二?

這纔是學術的核心告知世人爲什麼。

雖然大部分世人不會去學,可必須要有這個答案,否則的話一切就顯得荒誕無比。

聽着高冠老者的提問。

陳恪顯得更加平靜。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爲善去惡是格物。”

“知行不分先後,沒有優劣,兩者並行,故爲:知行合一。”

陳恪的聲音平靜但當他說完這四字真言後。

剎那間驚雷滾滾噼開天地昏暗。

原本恐怖滔天的天地異象在這一刻瞬間變得寧靜起來。

天地一片晴朗。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要知行合一。”

皇宮上空。

偷聽的大儒聖賢,山長官員等諸多儒士,紛紛細細品味着這四句話的意思。

然而。

帝京的文昌閣當中。

沖天的光芒綻放。

儒廟聖人的雕塑也在這一刻再度震顫迸裂出無窮光芒。

浩然的聖人氣息再度降臨大炎王朝。

這恐怖的光芒席捲天地。

大炎帝京上空。

一朵朵金蓮自地面上涌出。

一團團金雲瀰漫天穹之上。

諸子百家的身影出現在儒廟天山五大聖人頭像上空,這光芒映照整個浩然洲。

仁聖先師的虛影浮現天穹之上立於東方。

不過這仁聖虛影的確只是聖人虛影,沒有任何意志,也沒有任何意識。

是因爲陳恪的四字聖言所凝聚而出。

但很快。

第二道宗聖虛影出現立於南方。

第三道禮聖虛影出現立於北方。

第四道亞聖虛影出現立於西方。

第五道復聖虛影出現在中土中央。

人們驚呼望着這恐怖的異象。

“五聖顯世,古今往來未曾出現過的景象,這當真是無上新學啊。”

“驚天地泣鬼神,此等新學將爲儒道第五大學派,超越古今先賢。”

“儒廟下一位天命聖人估計就要在這十年之中誕生了吧。”

天地之間一些聲音響起他們震撼於這樣的天象。

“好好好。”

高冠老者聽到四字真言,極爲欣慰的點頭。

“不愧是老夫的小師弟。”

聽到這句話,周圍人這才意識到這位高冠老者的身份。

正是他們方纔口中的文聖三弟子,南離王朝觀水書院的水鏡先生,人稱醇儒的當代大儒,在南離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爲南離培養了無數人才,說成是南離帝師也不爲過。

實力堪比齊行硯。

十一境可稱大儒,但同爲十一境,差距一樣巨大。

像齊行硯和水鏡先生,都是十一境巔峰,背靠大炎和南離國運,實力之強,不是尋常大儒可以比的。

氣質清高拔俗,學識廣博的水鏡先生目光看向了陸鳴淵,不禁向陳恪問道:

“此人就是你的選擇?”

衆人這纔將目光齊聚在陸鳴淵的身上,他們才發現兩人的站位,像極了君臣的站姿。

“陳恪輔佐的對象,居然是淮安王?”

“什麼?如此驚才絕豔之輩,居然要輔佐淮安王?”

一石激起千層浪。

宛若炸開了鍋。

不少年輕儒士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以陳恪之才,當爲一國宰相。

放在各大王朝,撈個首輔之位,輕輕鬆鬆,在儒廟也能得到極高的位置。

哪怕是在大炎當官,也是潛力無限,資歷足夠,可以躋身內閣。

何必在淮安王麾下當個幕僚?

唯一的解釋是。

他覺得,陸鳴淵能坐穩東宮,想謀求大炎國師之位?

如果是一個尋常書生,說淮安王能入主東宮,他們會把對方噴的狗血淋頭。

但是這個人是參悟了新學的陳恪,他們就要多思考一下了。

面對衆人的質問目光,陳恪目光堅定道:“不錯,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正是殿下教會了我‘知行合一’的道理,所以我陳恪不能見利忘本!”

還有不少書院山長大儒以及儒廟學宮內的一些儒士,也在反反覆覆念着這四句真言。

聽到陳恪這句話,神情再一次呆住了。

淮安王教的?

包括一些前來圍觀的大儒,他們本身就天賦異稟,否則也不可能成爲當代大儒。

自然知道領悟這等道理,到底有多困難!

現在陳恪卻告訴他們,如此驚世駭俗的道理,卻出自淮安王之口?

怎麼能讓他們不震驚?

如果陳恪的話是真的,那跪在皇城大門的那些士子百姓,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話嗎?

陸鳴淵聞言,臉色驟變,出聲道:

“別”

陳恪沒有在乎這些人眼神的變化,而是繼續闡述自己的心學。

“今日立言之學說。”

“乃爲陸王心學。”

“心學融三家之長,我陳恪絕不佔任何人的便宜。”

第59章 白衣卿相,紅顏王妃第127章 二八之爭,晉王鷹犬,先生後手實在第219章 發愣的道姑,流觴曲水大會,十位大第8章 就你叫陸鳴空?第99章 成立影士,潛入晉王府計劃(一千月票第197章 問心之始,無關對錯,只有立場不同第281章 諸國齊聚,巔峰聚會,朕要做那天下第215章 太子監國,怒斥羣臣,文武辭官,朝第269章 駱影的異常,九皇子的變化,蟒欲成第211章 吾名陸鳴淵,大炎太子,今日正位,第164章 龜甲再起,優勢在我,福緣滾滾命格第126章 洞房花燭夜,一聲夫君,得償所願第135章 影哨往事,扶搖劍冢,仙劍金羽第138章 影哨的秘密,金烏入朝,點見七皇子第32章 各方現身,局勢詭譎第30章 青猛牛魔丹,晉升「武癡」第153章 晉王的後手,羣邪集會,我成大護法第304章 推演八荒神拳,慈航仙子的害怕,鎮第1章 九龍奪嫡第293章 千劫方成長生果,觀道於微,天生道第95章 胸中一點浩然氣,天地千里快哉風第99章 成立影士,潛入晉王府計劃(一千月票第40章 正月廿五,驚蟄!(3000)第218章 搬家之後,金剛境第二階段,凝聚銀第29章 君臣生隙,陸鳴空之死第214章 組建太子嫡系,駱影之危,無間閣分第287章 天師府雲清禾,攜道門天師,來赴大第41章 宮變第122章 國寶失竊,舍利之爭,京城混戰第180章 大霜龍鐲,封妖敕魔,唯我獨法!第206章 金色機緣到手,禮聖玉簪,三教氣運第100章 我們堂堂正正的比一場吧第10章 「潛龍」與「識人」(二章)第33章 一劍斬龍,便宜外公第48章 新命格,「刀客」(衝三江了,大家別養書)第13章 八皇子上門,帝京詩會第201章 心學顯世,大世將臨,爲後世讀書人第11章 冷宮深處,焰骨陽花第37章 無福氣之人,不可倚靠第68章 陸光景的試探第130章 淮安王重回大衆視野,京都爭議,各第234章 第三世,北境長城,我爲守官,一人第28章 聖上離京,兄弟反目第57章 選擇很重要第183章 大賢良師頗具道慧,皇子的角逐之戰第47章 清算伏誅,趙王妃下場第135章 影哨往事,扶搖劍冢,仙劍金羽第92章 京城局勢,十萬藏書,坐而論道(第八第241章 四方來投,戰敗蹊蹺,戰血族國公,第51章 我的宰相外公第143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皇宮大宴,亦真亦第225章 無間閣的幕後黑手,居然是太子殿下第171章 蛟龍得水命格,扶搖走水!第258章 天命闇弱,九州塗炭,四海洶涌?孤第293章 千劫方成長生果,觀道於微,天生道第117章 妖女上位,鎮北王連克十一城(白天加更)第88章 冠軍侯回京,聖上賜婚(第四更)第77章 恢復美貌第177章 人族之危,傳送大陣,大荒冢峽谷第79章 冠軍侯之女,霍紅翎第221章 影兒的妥協,收服駱影,太子府再迎第18章 一夜觀雪悟長生,大雪坪見白髮道姑第231章 第二世地府冥間,巫族少主,大祈神第218章 搬家之後,金剛境第二階段,凝聚銀第229章 第一世,王朝亂世,糟糠之妻,修武第193章 女帝聖詔,邊境噩耗,魔國大軍來襲第95章 胸中一點浩然氣,天地千里快哉風第106章 得來隱龍枝,魔女盪風雲第278章 出征戰金烏,首輔陳恪,謹遵聖旨,第117章 妖女上位,鎮北王連克十一城(白天加更)第41章 宮變第154章 坐穩護法之位,慈航仙子,道門考驗第263章 復活齊先生的辦法,飛昇臺下落,金第145章 四姓家奴,耀血顯龍玉,一心求死第240章 岳父後手,請罪代功之法,龍歸大海第227章 局勢再變,女帝親臨叩天玄,理聖的第107章 長生之道,皆在丹中(感謝“毅的打第306章 齊暮雪悟道,繼承禮聖衣鉢,匡扶天第204章 入主東宮,龜甲顯靈分禍福,唯有蟒第260章 天門神明,聖人祖師,整座天下,共第223章 睡最好看的花魁,喝最貴的酒,玩最第287章 天師府雲清禾,攜道門天師,來赴大第32章 各方現身,局勢詭譎第50章 「美男子」第264章 隋玉清的秘密,佛道業力,心魔障念第224章 醉花喋血,帝京守夜人組織,公羊祜第74章 八皇子歸來,理聖門徒第203章 奪嫡結束?立儲聖旨,東宮之位花落第42章 穿蟒袍的是皇子!第67章 皇帝大病,皇后退位第125章 戰事再起,成親之日,見七佛祖第188章 時間流速,一夜溫柔鄉,大被同眠(第36章 聖諭回京,冊封九王第143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皇宮大宴,亦真亦第139章 商會查封,經濟危機,三女相見(求第213章 潛龍鳴淵終有日,天下誰人不識君!第85章 吾乃冠軍侯(第一更求首訂!)第199章 皇帝赦免,百姓不服,書院士子大儒第258章 天命闇弱,九州塗炭,四海洶涌?孤
第59章 白衣卿相,紅顏王妃第127章 二八之爭,晉王鷹犬,先生後手實在第219章 發愣的道姑,流觴曲水大會,十位大第8章 就你叫陸鳴空?第99章 成立影士,潛入晉王府計劃(一千月票第197章 問心之始,無關對錯,只有立場不同第281章 諸國齊聚,巔峰聚會,朕要做那天下第215章 太子監國,怒斥羣臣,文武辭官,朝第269章 駱影的異常,九皇子的變化,蟒欲成第211章 吾名陸鳴淵,大炎太子,今日正位,第164章 龜甲再起,優勢在我,福緣滾滾命格第126章 洞房花燭夜,一聲夫君,得償所願第135章 影哨往事,扶搖劍冢,仙劍金羽第138章 影哨的秘密,金烏入朝,點見七皇子第32章 各方現身,局勢詭譎第30章 青猛牛魔丹,晉升「武癡」第153章 晉王的後手,羣邪集會,我成大護法第304章 推演八荒神拳,慈航仙子的害怕,鎮第1章 九龍奪嫡第293章 千劫方成長生果,觀道於微,天生道第95章 胸中一點浩然氣,天地千里快哉風第99章 成立影士,潛入晉王府計劃(一千月票第40章 正月廿五,驚蟄!(3000)第218章 搬家之後,金剛境第二階段,凝聚銀第29章 君臣生隙,陸鳴空之死第214章 組建太子嫡系,駱影之危,無間閣分第287章 天師府雲清禾,攜道門天師,來赴大第41章 宮變第122章 國寶失竊,舍利之爭,京城混戰第180章 大霜龍鐲,封妖敕魔,唯我獨法!第206章 金色機緣到手,禮聖玉簪,三教氣運第100章 我們堂堂正正的比一場吧第10章 「潛龍」與「識人」(二章)第33章 一劍斬龍,便宜外公第48章 新命格,「刀客」(衝三江了,大家別養書)第13章 八皇子上門,帝京詩會第201章 心學顯世,大世將臨,爲後世讀書人第11章 冷宮深處,焰骨陽花第37章 無福氣之人,不可倚靠第68章 陸光景的試探第130章 淮安王重回大衆視野,京都爭議,各第234章 第三世,北境長城,我爲守官,一人第28章 聖上離京,兄弟反目第57章 選擇很重要第183章 大賢良師頗具道慧,皇子的角逐之戰第47章 清算伏誅,趙王妃下場第135章 影哨往事,扶搖劍冢,仙劍金羽第92章 京城局勢,十萬藏書,坐而論道(第八第241章 四方來投,戰敗蹊蹺,戰血族國公,第51章 我的宰相外公第143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皇宮大宴,亦真亦第225章 無間閣的幕後黑手,居然是太子殿下第171章 蛟龍得水命格,扶搖走水!第258章 天命闇弱,九州塗炭,四海洶涌?孤第293章 千劫方成長生果,觀道於微,天生道第117章 妖女上位,鎮北王連克十一城(白天加更)第88章 冠軍侯回京,聖上賜婚(第四更)第77章 恢復美貌第177章 人族之危,傳送大陣,大荒冢峽谷第79章 冠軍侯之女,霍紅翎第221章 影兒的妥協,收服駱影,太子府再迎第18章 一夜觀雪悟長生,大雪坪見白髮道姑第231章 第二世地府冥間,巫族少主,大祈神第218章 搬家之後,金剛境第二階段,凝聚銀第229章 第一世,王朝亂世,糟糠之妻,修武第193章 女帝聖詔,邊境噩耗,魔國大軍來襲第95章 胸中一點浩然氣,天地千里快哉風第106章 得來隱龍枝,魔女盪風雲第278章 出征戰金烏,首輔陳恪,謹遵聖旨,第117章 妖女上位,鎮北王連克十一城(白天加更)第41章 宮變第154章 坐穩護法之位,慈航仙子,道門考驗第263章 復活齊先生的辦法,飛昇臺下落,金第145章 四姓家奴,耀血顯龍玉,一心求死第240章 岳父後手,請罪代功之法,龍歸大海第227章 局勢再變,女帝親臨叩天玄,理聖的第107章 長生之道,皆在丹中(感謝“毅的打第306章 齊暮雪悟道,繼承禮聖衣鉢,匡扶天第204章 入主東宮,龜甲顯靈分禍福,唯有蟒第260章 天門神明,聖人祖師,整座天下,共第223章 睡最好看的花魁,喝最貴的酒,玩最第287章 天師府雲清禾,攜道門天師,來赴大第32章 各方現身,局勢詭譎第50章 「美男子」第264章 隋玉清的秘密,佛道業力,心魔障念第224章 醉花喋血,帝京守夜人組織,公羊祜第74章 八皇子歸來,理聖門徒第203章 奪嫡結束?立儲聖旨,東宮之位花落第42章 穿蟒袍的是皇子!第67章 皇帝大病,皇后退位第125章 戰事再起,成親之日,見七佛祖第188章 時間流速,一夜溫柔鄉,大被同眠(第36章 聖諭回京,冊封九王第143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皇宮大宴,亦真亦第139章 商會查封,經濟危機,三女相見(求第213章 潛龍鳴淵終有日,天下誰人不識君!第85章 吾乃冠軍侯(第一更求首訂!)第199章 皇帝赦免,百姓不服,書院士子大儒第258章 天命闇弱,九州塗炭,四海洶涌?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