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互相幫忙

發運司衙門,上了茶來,馬遵道:“今日杜提舉前來,我在漢濱樓特備了酒宴接風。雖然我們諸衙門同處一城,卻許多日子未聚了,難處今日有閒。”

杜中宵、李鋮和王洙三人急忙謝過。除了轉運司、發運司和州衙三個衙門,其實襄州城裡還有一個襄陽縣衙門,因爲等級太低,今天的聚會知縣根本就沒有通知。

杜中宵道:“這些日子,營田務捕了些魚,販往開封府。多謝發判幫着找車,不然不會如此順利。”

王洙道:“說起火車,因爲車站在樊城鎮,與州城有一水之隔,多有不便。本州意欲上書朝廷,撤鄧城縣,併入襄陽縣,州城轄漢水兩岸。諸位以爲此事如何?”

杜中宵道:“此事當行。火車通了,車站是一城之要地,自該歸州城直轄。現在以漢水爲界,分爲兩縣,着實不便。等到以後襄州到江陵的路修通,襄州城裡也會有車站,更加不便。”

馬遵道:“委實如此。不如我們三位一起上書,舉其不便之處,撤了鄧城縣算了。只是如果與襄陽縣合併,則人戶太多,爲一大縣,也有不方便處。”

此時襄州的附郭縣襄陽縣,只轄漢水南岸,對岸則爲鄧城縣轄下的樊城鎮。樊城沒有城牆,以碼頭爲中心,人戶沿着漢水分佈,也非常繁華。以前還沒有什麼,火車通了之後,以火車站爲中心迅速發展了起來,而且勢頭兇猛。誰都可以看得出來,幾年之後,北岸說不定比南岸還要繁華。撤銷鄧城縣,把樊城鎮劃入襄陽城,勢在必行。以後襄陽到江陵通了火車,兩岸連運,更需要衙門統一管理。

不過此時是漢水北岸人口衆多,南岸則地廣人稀。襄陽哪怕是州衙所在地,也只是緊縣,而對岸的鄧城則是望縣。讓一個緊縣吞併一個望縣,雖然有歷史地理加成,仍然會讓人覺得不合適。不過從歷史和地理意上來說,襄陽比樊城有名得多,兩縣合併,只能如此。

幾人商議一番,都覺得襄陽雖然小一些,但從歷史和現實來講,地位更加重要。一起上章,建議撤銷北岸的鄧城縣,合到襄陽縣來。

講過了一些雜事,杜中宵道:“我此次來襄州,是與諸位商議常平倉事宜。現在最要緊的事,是查清本路各州縣的常平倉和義倉實儲多少糧,在裡面存了多少年份。有哪些賬與實物不符,缺少的數目哪裡去了,儘快補足。此事非一人可辦,望諸位在本路通判和知縣中推舉可靠人手,幫着做此事。”

李鋮沉吟一會,道:“此事當仔細籌措,馬虎不得。而且杜提舉現在可不是隻管南路幾州,北路的常平倉也在轄下。還是行文轉運司,與漕憲商議,選出合適的人來。”

杜中宵道:“也好,此事非轉運司幫忙不可。”

常平倉以前在轉運司管下,一個不小心查出大的虧空,轉運使副難辭其咎。雖然杜中宵以前是轉運司判官,李鋮卻不敢一口答應,必須私下談過,轉運使田起同意,纔敢借人。

一路官員中,知州是任何衙門都不能輕動的,他們是一州主官,軍政民政大權在握,不在位全州都會混亂。從通判以下的幕職官,以及知縣,則是路一級可以調配的人手。幾個衙門的屬官都不多,遇有繁忙的事務,只能從這些人中抽人。

杜中宵要正式着手處理常平倉事務了,手下沒有屬官,只能從本路的官員中調人。轉運司爲一路最重要的衙門,必須經過他們,其他監司不能單獨行事。

作爲轉運判官,杜中宵一直沒有對本路官員行使過監察職責,對他們不熟。現在要用人了,心裡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讓轉運司推薦。

商議了一會常平倉的事情,杜中宵道:“下年營田務就會種田產糧,倉裡縱然缺些糧食,只要查得清楚,不是官吏侵佔,也不是大事。縱然被挪用了,只要賬目清楚就好。朝廷讓我提舉常平,除了讓常平倉和義倉糧食充裕,我欲辦兩件大事,還要靠轉運司和發運司協助纔好。”

馬遵道:“提舉但講無妨,發運司必竭力相助。現在襄州通了火車,運往京城的糧草貢物,不知方便了多少。前些日子江陵劉相公來書,欲要修從那裡到襄州的鐵路。因爲聽聞現在天下修鐵路的地方着實不少,只是一少鐵軌,二少火車,多是徒勞。這些都是提舉一手建起來的,到時還要仰仗美言。”

杜中宵連道不敢,答應下來。什麼美言,他們想的當然是杜中宵跟鐵監的關係,走一走後門。朝廷盯住的幾條路,如連通四京的道路,急切要修的到登州的道路,鐵監不敢動手腳。其他的鐵路,要的鐵軌什麼時候發貨,裡面的貓膩就大了。地方鐵路,當然是地方官各顯本事。

此時江陵的知府是劉沆,曾經做過宰執的大臣,身份足夠。江陵到襄州的鐵路,對於發運司又格外關鍵,杜中宵就在旁邊,當然優先級要提上來。

對於鐵監來說,現在修路的優先級,是兩京鐵路第一,開封府到登州的第二,葉縣到洛陽的鐵路第三。其他地方鐵路,就看各自地方官能給他們多大的壓力。其實鐵軌還在其次,蒸汽機車頭的產量是限制死了的,提高產量很難。修好了路,也不一定能及時提供車頭。

其實從洛陽到京兆府、兩京到幷州鐵路的優先級也高。不過政事常已經定了,那兩條路用河東路產的鐵軌,暫時拖後。依杜中宵和蘇頌的建議,相州的鐵監依柏亭監的規格建鋼爐,所需的材料和軋製鐵軌的機器全部從葉縣拆過去,同時調過去一部分人員。

從頭再建一座鐵監,沒有杜中宵等當初建鐵監的人手把手教,風險太大。

襄州到江陵府的鐵路修通,襄州就有了兩個車站,到時繁華自不待言。漢水太寬,以現的技術根本不可能架鐵路橋,只能分成兩截,連不起來。實現了這個格局,襄州這裡的發運司地位肯定上升,不只是對江淮發運司的補充了。其輻射範圍,西可到川蜀,南可到兩廣。

眼看着皇祐元年就要過去,杜中宵算着日子,廣南的儂智高起事,應該沒多少年了。這條鐵路修通是個大變數,到廣南的交通便捷許多,到時不知道是個什麼格局,還要不要禁軍出戰。

對於此事,杜中宵記憶中有一個標緻,就是狄青回京任樞密副使。現在狄青依然在延州,是鄜延路主帥兼知延州,還沒有絲毫跡象。

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55章 西壽軍司第88章 左右爲難第67章 安排第193章 會員制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85章 四散而逃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11章 決戰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44章 閒情第55章 西壽軍司第71章 戲中人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1章 驚天大案第205章 先讀書第84章 接駕第88章 和爲貴第64章 曲線前進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88章 和爲貴第1章 驚天大案第86章 地方龍蛇第17章 需要改革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256章 死裡逃生第51章 進逼甘州第17章 需要改革第141章 北進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71章 戲中人第1章 投其所好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104章 賞識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72章 比刀第99章 破靈州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67章 我來了第212章 通車了第103章 不湊巧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151章 進城第182章 擒賊擒王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124章 衝突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227章 利器第2章 託付第42章 疑惑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151章 大雪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41章 阻力重重第54章 贊助者第94章 武都第137章 馬車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8章 賈逵出兵第106章 慶功第186章 刺刀戰第126章 前路第3章 首告有賞第14章 準備進攻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58章 請求第54章 爭端第53章 無主之地第14章 準備進攻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264章 大勝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94章 誰不缺油?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84章 接駕第50章 好酒第52章 除夕第28章 當要大變第182章 細作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197章 鴉兒看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85章 內亂第4章 三項任務第40章 兩軍對峙第22章 難題第90章 月餅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32章 世交第69章 他鄉遇故人
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55章 西壽軍司第88章 左右爲難第67章 安排第193章 會員制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85章 四散而逃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11章 決戰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44章 閒情第55章 西壽軍司第71章 戲中人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1章 驚天大案第205章 先讀書第84章 接駕第88章 和爲貴第64章 曲線前進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88章 和爲貴第1章 驚天大案第86章 地方龍蛇第17章 需要改革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256章 死裡逃生第51章 進逼甘州第17章 需要改革第141章 北進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71章 戲中人第1章 投其所好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104章 賞識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72章 比刀第99章 破靈州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67章 我來了第212章 通車了第103章 不湊巧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151章 進城第182章 擒賊擒王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124章 衝突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227章 利器第2章 託付第42章 疑惑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151章 大雪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41章 阻力重重第54章 贊助者第94章 武都第137章 馬車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8章 賈逵出兵第106章 慶功第186章 刺刀戰第126章 前路第3章 首告有賞第14章 準備進攻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58章 請求第54章 爭端第53章 無主之地第14章 準備進攻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264章 大勝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94章 誰不缺油?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84章 接駕第50章 好酒第52章 除夕第28章 當要大變第182章 細作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197章 鴉兒看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85章 內亂第4章 三項任務第40章 兩軍對峙第22章 難題第90章 月餅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32章 世交第69章 他鄉遇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