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練兵

杜中宵站起身,伸了個懶腰,走出房間來透口氣。

劉幾負責南線的戰事,由於南線戰事引動的局勢變化,則是杜中宵要清楚並作出應對的。逃到了党項的番戶在哪裡,戰事發生後他們如何做,周邊党項州軍的應對,對旁邊麟府路的影響,諸如此類,都不是前線指揮官的職責,而是杜中宵要了解、預判並應對的。

旁邊的房間裡面,杜中宵之下分成几案,各自負責幾項,進行總結整理。這就是案牘工作,許多官員深惡痛絕,但其實非常重要的實務。韓琦就沒有杜中宵的耐心,事事過問。

韓琦正饒有興致地看參謀人員進行圖上作業,見到杜中宵出來,道:“經略辛苦。”

杜中宵拱手:“一場戰事,千頭萬緒,辛苦是應該,不辛苦那就不對了。天氣晴好,出去坐一坐。”

說完,隨步出了官廳,到了院子裡。院中大棗樹下有一張石桌,旁邊幾張石凳。杜中宵坐下,讓士卒泡一壺茶來。茶是近些年信陽軍出的發酵茶,有的是散茶,有的壓成茶磚,北地極受歡迎。杜中宵也不知道這是算紅茶、白茶還是黑茶,還是記憶中鼎鼎大名的普洱茶,反正自己喝的是上口就是了。

今天陽光正好,天上朵朵白雲,微風吹來,沒有一絲寒意。

過了一會,韓琦步出官廳,到石桌對面坐下,道:“經略好愜意。”

杜中宵替韓琦倒了茶,道:“獨輪寨首戰獲勝,後面再無大戰,可以放下一半心來了。”

韓琦點頭:“經略說的不錯,那一帶党項兵馬多在獨輪寨。其餘寨子,多者一二百兵卒,少者不過二三十,再無大仗了。對了,經略以爲,党項若救援,會在哪裡點集兵馬?”

杜中宵道:“多半是在夏州和銀州。沒藏部在那一帶,沒藏訛龐根基深厚,救他自家財產,自然會格外出力。而且党項橫山兵吃苦耐勞,最是能打,每有大戰必用那裡人。”

“是啊,我也是這樣想。兵自橫山出,而不是興慶府來,不得不備。”

杜中宵道:“本來,最好是讓麟延路出兵呼應,讓橫山党項兵不敢大舉北上。只是那裡屬於陝西路治下,麟延帥夏學士又不熟識,只好作罷。”

杜中宵與夏竦是公事上的交情,知道杜中宵性格,夏竦與他並沒有太多私人聯繫。夏安期是夏竦之子,此時爲鄜延路經略使,並不是個好說話的人,河東路只是知會,沒有讓他配合。

韓琦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他跟夏竦的關係本來不好,就更加沒有聯繫夏安期的道理了。

喝了口茶,杜中宵道:“不過相公不必擔心,橫山點集兵馬也沒有什麼。等他們出兵,我們大軍早已回金肅軍了。若是党項北上攻來,攻金肅軍和河清軍,則麟府路躡其後路。攻麟府路,則有我們南路軍攻其側翼。本朝佔了河曲數州,與以前不同,與麟府路連成一線,党項非出動大軍,傾國之力,無力攻我一點。橫山兵來,並無大的威脅。再者寨堡已焚,無落腳之地,如何久住?”

韓琦道:“道理是如此,可党項每次大舉入寇,無不震動中外,不得不防。”

杜中宵給韓琦重新倒上茶,道:“相公,道理是如此,那就該如此。哪個出了亂子,就找哪個。”

每次党項入寇,宋朝遭受重大損失,幾乎必有宋將出事。要麼用兵不慎,被党項伏擊,要麼陣前怯陣,不戰而逃。不說人人用命,只要守將正常發揮,党項多是無功而返。

這幾乎成了宋軍的不治之症,不管怎麼精選將領,每次大戰,都有掉鏈子的。韓琦曾經爲麟延路經略使,對此自然深有體會。橫山一帶的寨堡防禦是一個整體,一處出了問題,就被党項打開缺口,堵上漏洞不知道要花上多少倍的精力。

說起此事,就說到了軍隊的指揮體系上來,特別是韓琦剛剛看了杜中宵如何指揮戰事。

韓琦道:“說起軍事,無非是兵精將足,錢糧無憂,軍紀延整,人人用命。可經略的營田廂軍,恕我直言,兵非精兵,將非良將,到唐龍鎮後卻連戰連勝,當者無不披靡,甚或望風而遁,又是何道理?”

杜中宵笑着想了一會,才道:“相公,什麼樣的兵是精兵?什麼樣的將是良將?”

韓琦道:“便如京城禁軍,士卒都是千挑萬選出來,錢糧充足,訓練精熟,自然是精兵。雖然在京城多遊惰,不成材,到了西北之後,經歷幾場戰事,都非他人可比。”

杜中宵道:“可現在的西北各路,精兵卻多是蕃兵,甚至騎兵幾乎全爲蕃落,又做何解?”

韓琦道:“他們不同。生於長於那裡,自小馬背上長大,熟悉弓箭。又熟地理,又熟弓馬,自然本就是精兵。本朝缺馬,哪怕是禁軍中,也多有馬軍數年而沒有馬者,怎麼做得了好騎兵?也就是這向年馬匹不那麼缺了,京城禁軍的騎兵不就比以前強了?”

杜中宵道:“相公,我卻不這樣想。我認爲精兵,首先是熟悉軍隊,適應軍隊。不只是熟悉軍營的環境,遵守軍隊的紀律,他們本身就是軍隊環境的一部分。武藝精熟,便如京城的禁軍一般,軍營裡本就混亂不堪,所謂精兵成遊惰之民,爲地方一害。在地方如此,到了軍中又如何能打仗呢?”

韓琦道:“經略的意思,是軍中必有紀律?軍紀確實是重要。”

杜中宵搖了搖頭:“我練了這麼多年兵,現在想起來,說紀律還是浮於表面。紀律其實只是軍隊的一部分,表面的東西。真正練好了的兵,紀律是他們的本能,本就無遵守一說。只要一到軍營環境,他們自然而然就守紀律。不只是守紀律,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與軍營的環境溶爲一體。這樣的兵,纔是真正的精兵。在軍營裡面,不管讓他們幹什麼,都一心一意去完成,不必皮鞭看着。不是如同木偶一般任人擺佈,而是在允許的條件下,自己想辦法,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辦法完成。到了戰場上,只要明確下達了作戰任務,便依平時形成的戰場規範,開動腦筋,去完成作戰任務。有了這樣的精兵,打仗就簡單得多了。如同相公看見的一樣,各負其責,這裡制定各種作戰計劃,前線將領帶兵完成,甚少有意外。”

想起從前,看見街道上有穿軍裝的軍人,如果走路能夠自然而然兩人成行、三人行列,各個軍容整齊,幾乎可以肯定這是出自強軍。如果軍人嘻笑怒罵,全無規矩,軍隊的戰鬥力可想而知。紀律不是軍隊的特徵,只是敲門磚,從嚴格的紀律出發,形成軍人的本能,纔是真正精兵的標誌。

至於以紀律部隊爲標榜,那隻不過是務工人員,恰恰說明他們不是軍隊。

韓琦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饒有興致地問:“如此說來,營田廂軍是這樣的精兵了?”

杜中宵搖頭:“還遠遠不是。只是我們對面的党項人更加不堪,才顯得他們能幹罷了。我以前所思不深,練兵一點一點摸索,也能只練出營田廂軍來。如果現在再練,自然不同。”

剛剛打了勝仗,這幾天見到的爲韓琦打開了一扇門,心情正好。聽了杜中宵的話,道:“既然今日有閒,經略不如說一說,該怎麼練精兵。”

杜中宵道:“我們學詩,常說工夫在詩外——”

聽了這句話,韓琦的眉頭皺了下,不過沒說什麼。杜中宵不以爲意,大約這句話這個時候並沒有出現,一句常語沒有聽過讓韓琦覺得奇怪而已。這種事情發生得多了,杜中宵早已處變不驚。

“練兵如同學詩,其實同樣也是工夫在外,由外而內。先說錢糧充足。如果錢糧不充足怎麼辦?就是沒有錢,難道就打不了仗了?對面党項,軍糧在我們這裡只能當馬料,有幾次打過他們?古之名將與士卒同甘共苦,軍營中絕無異樣菜餚。至若吳起,與士卒同衣食,親裹贏糧,甚至爲士卒吮疽,人人甘心爲其所用。不患寡而患不均,錢糧不足有錢糧不足的辦法。當然,現在天下富庶,用這些辦法爲僞飾,君子不取。當讓士卒吃飽穿暖,衣食無憂,然後可以練兵。想讓馬跑,又不給馬吃草是不行的。”

韓琦道:“吳起爲大將,與士卒同衣食自無不妥,然殺妻求將、爲士卒吮疽不是說明其僞?”

杜中宵給韓琦倒上茶:“相公,殺妻求將是一回事,爲士卒吮疽是另一回事,萬萬不可以放到一起說。殺妻求將,說明其利祿心重,人情淡薄,這個大將少了人味。吮疽則是爲得士卒之心,做出這種非一般人所能做的事。吮疽僞不僞?我覺得是,那又如何呢?哪怕人人皆知其僞,士卒也知其是收買人心,又如何呢?吳起真地做到了,不是一時,只要在軍中,他就是如此,說他僞又有什麼意義!殺妻求將我也不恥,但說其吮疽爲僞卻不必,以這一點攻擊他的,自己能得到士卒認可的有幾人?”

韓琦緩緩點了點頭:“經略所說,也有道理。”

杜中宵道:“所以營田廂軍中,從選訓教閱起,一直足衣足食,儘量讓他們吃好穿好。我們大宋與周邊各國比,不管是契丹還是党項,都富裕得多。軍隊當然要用最好的武器,吃到最好的軍糧,穿最好的盔甲衣物,若是做不到,則統兵官有問題。足衣足食之後,在軍中,營田廂軍有兩條。一條官兵一致,一條階級分明,兩者互爲表裡。官兵一致,是日常統軍,凡都頭以下軍官,與士卒同吃同住,日常他們吃的是一樣的,不另外開伙,住則一樣住營房,不另設官廨。階級分明,從兵到效用到軍官,不同階級,有不同的俸祿和禮遇,絕不能混淆。軍中所有事務,下級服從上級,不可逾越,更加不可推託。”

韓琦笑着搖搖頭:“同吃同住,便無威嚴,如何維持階級?”

杜中宵道:“現成有例子。徵南的狄太尉,在軍中便與士卒同吃同住,誰敢逾他階級?軍法而已。”

狄青能得士卒擁戴,在軍中不搞特殊是原因之一。能吃苦,到了軍營與士卒吃一樣的飯,住一樣的軍帳,凡得賞賜,全部給別人,自己不留。這一點是自古以來流行下來的良將品質,整個宋朝包括這個時代,還是有一部分將領能做到的。當然,狄青並沒有杜中宵說的那麼威嚴,士卒對他親近而不懼怕。

營田廂軍的官兵一致,並不是指待遇一樣,更加不是官兵平等,這個年代根本做不到。說的是統兵官與士卒吃住一起,吃一樣的飯,軍營住一樣的房子。有單間,有隨從,但條件是一樣的。一是拉近與士卒關係,也是防止他們剋扣糧餉的措施。讓士卒吃不好,他們自己先就要吃不好。

軍中要號令嚴明,階級分明是必要的。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職責,同樣也有不同的待遇。營田廂軍到現在基本分三類,軍官、效用和兵員,對應於後世的軍官、士官和戰士。

軍官的分界點是營指揮使,以上的爲中高級軍官,以下的爲基層低級軍官。

第28章 難題第23章 全力應戰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26章 細作第230章 大勢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42章 疑惑第66章 酬功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19章 各有門路第170章 地震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31章 兩手準備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11章 攤派差役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138章 查糧第118章 賽馬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79章 由遠及近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17章 需要改革第28章 難題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67章 數路齊出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124章 郊外探查第4章 三項任務第75章 制刀第79章 得償所願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137章 馬車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251章 援軍來了第54章 同病相憐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225章 大戰將至第214章 繼續修路第5章 舊人第99章 輕重緩急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23章 意興闌珊第60章 聞風而至第55章 上下相制第71章 戲中人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79章 有進有出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23章 全力應戰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78章 不情之請第218章 開花彈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110章 要好處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132章 離別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10章 血濺五步第51章 三本冊子第74章 兩個拳頭第65章 佔地賠償第49章 諸多不足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86章 連夜攻城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213章 演練第83章 千里投奔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153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64章 自投羅網第213章 演練第111章 首告第80章 新婚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19章 齊射最好第40章 盡殲來敵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74章 出乎意料第149章 農事第70章 試炮第81章 靈州城下第47章 有賞有罰第85章 會計天才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71章 何去何從第78章 期貨第156章 兩說第50章 烈酒如火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16章 佈置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32章 危機
第28章 難題第23章 全力應戰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26章 細作第230章 大勢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42章 疑惑第66章 酬功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19章 各有門路第170章 地震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31章 兩手準備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11章 攤派差役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138章 查糧第118章 賽馬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79章 由遠及近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17章 需要改革第28章 難題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67章 數路齊出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124章 郊外探查第4章 三項任務第75章 制刀第79章 得償所願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137章 馬車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251章 援軍來了第54章 同病相憐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225章 大戰將至第214章 繼續修路第5章 舊人第99章 輕重緩急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23章 意興闌珊第60章 聞風而至第55章 上下相制第71章 戲中人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79章 有進有出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23章 全力應戰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78章 不情之請第218章 開花彈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110章 要好處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132章 離別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10章 血濺五步第51章 三本冊子第74章 兩個拳頭第65章 佔地賠償第49章 諸多不足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86章 連夜攻城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213章 演練第83章 千里投奔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153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64章 自投羅網第213章 演練第111章 首告第80章 新婚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19章 齊射最好第40章 盡殲來敵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74章 出乎意料第149章 農事第70章 試炮第81章 靈州城下第47章 有賞有罰第85章 會計天才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71章 何去何從第78章 期貨第156章 兩說第50章 烈酒如火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16章 佈置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32章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