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集議

三位三司主官剛剛落座不久,樞密使賈昌朝和副使程戡便就進來,衆人起身行禮。

各往落座,宰相文彥博和劉沆,才帶着參政王堯臣、曾公亮和張方平進來,在主位坐下。

看着在座的衆人,文彥博道:“自八年前,京西路建了柏亭鐵監,這些年來對朝廷好處不少。不過有了這鐵監,加上修了鐵路,葉縣得了好處,從一小縣發展成爲人口聚集之地。前些日子,有民戶靠狀至御史臺,御史中丞杜中宵到了葉縣。從葉縣回來,認爲葉縣非改不可。今日政事堂請諸位來,就是讓你們各抒己見,看看葉縣到底怎麼改才合適。”

說完,看衆人沒有話說,文彥博又道:“先請杜中丞講一講,葉縣爲何非改不可。”

杜中宵拱手,道:“葉縣原是汝州治下,建鐵監時,劃到了柏亭監,是柏亭監治下惟一一縣。初建鐵監,因爲葉縣境內有煤礦,在其境內也有營田廂軍。後來鐵監做大,葉縣又通了南北鐵路,各種條件具備,成了建工廠的好地方。京西路各州,許多富庶人家聚集那裡,各建工廠,大量吸收京西路人口。僅僅數年時間,就從一個數千人戶的小縣,發展成了數萬人戶的繁華之地。人口多了,縣裡的官吏數目並沒有增加,諸事管不過來。我到那裡十餘日,收民間匿名投狀,人命官司就有不少,不說其他案子。與當地官員百姓談論,都覺得那裡不大變,很難治好。”

文彥博點了點頭道:“依中丞所言,葉縣最主要的問題,是人戶太多,官吏太少?”

杜中宵道:“回相公,還不只是如此。綜合來說,問題有三個。一是人戶太多,官吏太少,實際管無可管。第二個是多工廠,境內數萬人戶,除了有種瓜果的外,已經很少有人種糧爲生,有大量荒地。第三點最關鍵,工廠裡聚集大量人口,產出無數貨物,朝廷卻沒有針對工廠的管治辦法。有了這漏洞,葉縣境內着實不安寧。若是不改,以後只怕越來越亂。而且天下不只柏亭監,等到其他鐵監發展起來,未必不會再現葉縣的困境。改了葉縣,其他地方也必然受利。”

文彥博道:“衆臣居京城,對於地方瞭解不多。中丞這一路辛苦,且坐。”

杜中宵落座,文彥博道:“對於此事,諸位有什麼看法?”

程戡拱手:“竊以爲,葉縣多事,還是官吏不足。可以升柏亭監爲州,治葉縣,統一管理即可。”

杜中宵道:“天下哪有這樣的大州。而且人戶不是種地的百姓,而是在州城裡做工的。僅僅只是增加官吏,不改變那裡的制度,只怕還是不行。”

程戡與文彥博是姻親,所以在文彥博任宰相後,爲了避嫌,改任樞密副使。對於葉縣事務,他實際所知不多,只是爲了附和文彥博,才提了一句。杜中宵反駁,他便不說話。

賈昌朝道:“葉縣要改,便就牽扯到柏亭監。如果升葉縣,柏亭監如何,要一起議論。現在軍中的槍炮,多是柏亭監產的,那裡不能有絲毫意外!”

衆人一起點頭,現在正是對党項作戰的關鍵時刻,前線物資不能短缺。不管葉縣怎麼改,不能夠影響到鐵監,不能影響戰爭物資生產。樞密院對這一點很敏感,賈昌朝不得不提出來。

參政王堯臣道:“爲今之計,葉縣要想治理,必須升格。我們以爲,升葉縣爲葉州,鐵監單獨劃出來,由鹽鐵司派監官管理。像這些大的官營場務,可以慢慢歸到鹽鐵司,不要再讓地方管理纔是。”

鹽鐵使李參道:“鹽鐵司官吏有限,哪裡有人力去管鐵監?”

王堯臣道:“現在不比以前,官營的場務收入頗多,應該由朝廷管起來。鹽鐵司官吏不夠,可以增加官吏。以前不管地方,現在可以管起來。能夠把這些管起來,鹽鐵司纔算恪盡職守。”

李參道:“現在各地官營場務,賬籍俱隸鹽鐵司。商稅、都鹽、茶、鐵四案,職責不清,管理非常混亂。若是由鹽鐵司管理天下官營場務,必然更亂,各案必然大改。”

宰相劉沆道:“這些年來,官營場務收到的錢糧,是以前的十倍、百倍,本就要改的。既然從葉縣開始,中央朝廷的一些衙門,要跟着改纔是。”

這話出口,一時之間沒有人說話。大家本來想的,只是改葉縣一地,可沒想到要變中央衙門。如果鹽鐵司等衙門也要改革,事情就大了,來的人並沒有想好。

杜中宵道:“自建鐵監,加上其他變革,這幾年朝廷收的錢糧,是以前的數倍之多。以前的衙門確實跟不上,委實要改。不過這些改革,還是要看各衙門怎麼說。”

文彥博點了點頭,看着李參道:“這些年,鹽鐵司治下收到的錢糧,早不是當初可比。現在朝廷所收錢糧,一半是戶部司所收,另一半則是鹽鐵司所收,而且鹽鐵司所收佔的比例越來越大。鹽鐵,現在是不得不改的時候,不必心有疑慮。今日議過後,鹽鐵可以召集屬下,想想本部如何改。”

李參拱手稱是。作爲鹽鐵使,他當然知道鹽鐵司要改,但由於影響巨大,沒有政事堂開口,自己可不會提出來。這種朝廷大事,一旦開始,就有無數事情。

歐陽修道:“從杜中宵丞到京西路營田開始,朝廷錢糧廣收,這幾年特別明顯。三司自然要改,不過到底怎麼改,還要政事堂給個意見。如若不然,他們會覺得無處下手。”

參政張方平道:“杜中宵京西營田,後來又任提舉常平,做了許多事情。現在諸路的變革,多是依照當日杜中丞在京西路的做法,朝廷得了無數好處。不過,這些做法,有很多跟三司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杜中丞任提舉常平,建了許多官營場務,按說該隸鹽鐵司之下,但常平案卻在度支司。以前這樣做的地方少,還沒有什麼,現在諸路都如此,中央衙門就不得不改。”

常平案本來執掌的是平抑物價,只是收買糧食,並不干預其他事務,是以隸度支司。杜中宵以提舉常平,大量建了官營場務,特別是商場等等,涉及到大量財富。這個時候各路常平司轄下的官營場務,應該隸鹽鐵司,與常平案沒有什麼關係,造成混亂。

三司的設置,大體是按照戶部司收稅、度支司花錢、鹽鐵司管專營來的。發展過程中,因爲權力制衡、各司平衡等原因,功能出現交叉,非常混亂。以前沒有工業化,官方的營利機構,主要是以各種禁榷專賣爲主,還沒有大的錯漏。現在出現工廠,還有商場、儲蓄所這些全國性的工商業機構,三司的結構便就足以支撐了。廢了三司,錢糧收歸政事堂後,關係更加混亂。

這是政事堂事務,杜中宵奏對的時候,並沒有提出來要改。御旨集議葉縣之事後,政事堂商量過之後,覺得應該借這個機會,把三司的職能理順。

度支使周湛道:“各路的常平司,多以辦官營場務,多收錢糧爲能,平抑物價反是小事,與常平案多有不同。他們的事務,實際賬籍多交鹽鐵司,並不歸於常平案下。”

張方平道:“事實自是如此,只是既然叫常平司,不歸常平案下,難免名不正言不順。”

周湛道:“隨着地方除了專賣和農稅外,其他方面錢糧收的越來越多,現在的三司各案,本來就顯得不合時宜。若是藉着這個機會,改了也好。”

見幾人越說越多,賈昌朝道:“三司是政事堂事務,這裡不多做議論。不如集議之後,政事堂與三司商議,提出意見,我們再論如何?集議各衙門聚一起,本就不易,不多費脣舌。”

張方平道:“也可。不過葉縣之改,必然涉及鐵監,不定下鐵監如何,很多事情不好辦。”

文彥博道:“那便這樣,柏亭監升爲葉州,州衙駐葉縣。現在的鐵監單獨劃出來,由鹽鐵司派官員直管。當然,鐵監收入的錢糧也算到鹽鐵司,不再算地方了。”

曾公亮道:“如此做,京西路會不會有意見?鐵監的錢糧,可不是小數目。”

文彥博道:“不必管京西路如何,以前錢路收的錢糧,還未必能夠比過鐵監所出呢。除了那裡的鐵監,其餘地方大的官營場務,也要慢慢由鹽鐵司管起來。特別是商場,數年發展,分屬各種諸多不便。不說別的,商場裡賣的貨物多是各地販來,本就要各地溝通有無。接下來各路的商場合一,一樣也要隸在鹽鐵司之下,鹽鐵司要早做準備。”

李參拱手稱是。現在分隸各州的,一是儲蓄所和紙幣,第二就是商場,都是滿朝官員都覺得要合到一起的。這兩個機構是全國性的,分隸各路,許多不便。

見衆人無異議,文彥博道:“當日聖旨,集議葉縣之事,聖上特意交待了幾點。鐵監事務,還有一點,就是原來那裡的鐵軌、火車等等,都是由朝廷劃撥。以後要改成用錢購買,鐵監自己做賬,以盈利多少考覈官員。如此,隸鹽鐵司後,才能考覈官員。”

賈昌朝道:“軍隊所需的槍炮等等,也要算錢麼?”

文彥博點頭:“不錯,鐵監產的物事,本就許多供給軍隊,不算錢怎麼行?”

賈昌朝怔了一下,才道:“那可要許多錢,軍隊哪裡來的那麼多錢?朝廷總要想辦法纔是。”

文彥博道:“此事三司自有處分,太尉不必憂心。軍隊用的槍炮,總還要給的。”

第32章 官、吏、差第12章 徵役第50章 糧草第6章 御史之論第10章 模範部落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148章 楊家將第11章 亂起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28章 奪權第58章 臨行之言第23章 多調人來第49章 党項軍略第106章 慶功第113章 迎接第88章 何去何從第74章 出乎意料第71章 何去何從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112章 慶功第62章 援軍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138章 查糧第266章 清洗第52章 禁地第114章 難以捉摸第124章 千頭萬緒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26章 前路第155章 降了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42章 聚飲第188章 大勝第145章 康員外的煩惱第92章 大戰將起第220章 早做準備第168章 你們不管我管第9章 初戰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2章 同年第32章 火炮對決第104章 海商第48章 雙刃劍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150章 都不容易第10章 血濺五步第19章 各有門路第61章 真真假假第93章 工農並舉第20章 燒成白地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98章 回京奏事第98章 回京奏事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41章 差強人意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15章 難得良機第59章 要學好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70章 各有怨言第195章 使節第224章 炮的威力第130章 普遍貧窮第21章 一起抓走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42章 聚飲第9章 地方的難處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204章 走私第62章 追查第126章 細作第200章 捕虎第32章 首戰潰敗第10章 工廠傳聞第43章 示之以恩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23章 多調人來第77章 小社會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128章 夜談第97章 公事私事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86章 逝者已矣第46章 分道揚鑣第273章 封賞第77章 小社會第209章 御史中丞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118章 韃靼人第33章 各個突破第185章 張網第78章 錢來了第227章 利器第36章 收錢第86章 地方龍蛇第119章 故人蒙難第51章 大敗
第32章 官、吏、差第12章 徵役第50章 糧草第6章 御史之論第10章 模範部落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148章 楊家將第11章 亂起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28章 奪權第58章 臨行之言第23章 多調人來第49章 党項軍略第106章 慶功第113章 迎接第88章 何去何從第74章 出乎意料第71章 何去何從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112章 慶功第62章 援軍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138章 查糧第266章 清洗第52章 禁地第114章 難以捉摸第124章 千頭萬緒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26章 前路第155章 降了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42章 聚飲第188章 大勝第145章 康員外的煩惱第92章 大戰將起第220章 早做準備第168章 你們不管我管第9章 初戰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2章 同年第32章 火炮對決第104章 海商第48章 雙刃劍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150章 都不容易第10章 血濺五步第19章 各有門路第61章 真真假假第93章 工農並舉第20章 燒成白地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98章 回京奏事第98章 回京奏事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41章 差強人意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15章 難得良機第59章 要學好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70章 各有怨言第195章 使節第224章 炮的威力第130章 普遍貧窮第21章 一起抓走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42章 聚飲第9章 地方的難處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204章 走私第62章 追查第126章 細作第200章 捕虎第32章 首戰潰敗第10章 工廠傳聞第43章 示之以恩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23章 多調人來第77章 小社會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128章 夜談第97章 公事私事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86章 逝者已矣第46章 分道揚鑣第273章 封賞第77章 小社會第209章 御史中丞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118章 韃靼人第33章 各個突破第185章 張網第78章 錢來了第227章 利器第36章 收錢第86章 地方龍蛇第119章 故人蒙難第51章 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