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地方的難處

幾巡酒後,因爲下午要去永城見知縣,杜中宵便就吩咐把酒撤了。

喝了一碗醒酒湯,杜中宵對魏濤道:“前幾日州里發生了一起當街殺人的案子,死者是個永城的公人,姓陸,人稱陸虞侯。這個人,你有沒有聽說過?”

魏濤拱手:“回從事,縣裡出頭的公人下官大多認識,這個陸虞侯也見過幾面。”

“那我問你,他跟縣裡的遊手閒漢熟不熟?日常有沒有混在一起?”

魏濤想了想,老實答道:“不曾聽說這人跟什麼江湖人物混在一起。不過,他跟縣裡一個做牙人的富戶是親戚,來往不少。那個牙人甚有財勢,各種人物都有交往。”

杜中宵問了,才知道永城臨近汴河,商業發達,頗有幾個靠河發財的大商戶,姓馬的牙人便就是其中之一。這牙人做得久了,本錢雄厚,各種生意都做,家財萬貫。

行會和牙人是宋朝商業的兩個關鍵,與杜中宵前世的商業模式迥然不同。常住一地的商家,官府主要通過行會管轄,不管是抽稅還是科配和買,多是通過行會抑配。而對於外地來的行商,則主要是通過牙人。行商販貨到了某地,不是自己去發賣,而是通過牙人,或者找客戶,或者讓牙人包銷。

牙人的身份特殊,一邊連着着官府,一邊連着販貨的商人,一邊連着買家,是商業的核心。一些有財有勢的牙人,壟斷一地某一行當,利潤相當豐厚。杜中宵前世讀《水滸》,裡面張順不到,漁民便就不敢賣魚,便就是這個道理,只有牙人到了才能定價錢。

不管是行會還是牙人,都不是民間的自發組織,與官府的關係密切,是官方管理商業的工具。

杜中宵又詳細問了姓馬牙人的情況,不由皺起眉頭。原來這個牙人不只是有錢有勢,還與官府的關係密切,永城縣的不少遊手閒人,甚至衙門公人,都與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起身,對魏濤道:“我去縣城拜會知縣,你這裡準備一番,如果縣城裡面不方便,不定還要到你這裡歇息。巡檢寨和縣城把住汴渠兩岸,兩邊都有人管着纔好。”

魏濤一路送杜中宵上了渡船,叉手而別。

在船上,杜中宵看着河面上來往不絕的船舶,對身邊的柴信道:“你派個人出去,查訪一下適才講的馬姓牙人的底細。記住,不可暴露行藏,讓人起了警惕之心。不然,以後我們的事情就不好辦了。”

柴信答應,與孔目金書召商量一番,派了一個爲人伶俐的公人去查訪。這是金書召帶來的人,以前經常查案,經驗豐富。

過了汴河,知縣何昆早帶了官吏等在城外,把杜中宵迎進了城。

到了縣衙分賓主落座,杜中宵交待了例行公事,最後道:“前幾日州城發生一起大案,苦主是你這裡的一個姓陸的公人,此事知縣可否清楚?”

何昆拱手:“縣裡已收到州里公文,要我們查清姓陸的身份回報。這姓陸的身家清白,只是州里要把他這幾年的行蹤查清楚,費些時日,還沒有移文回去。”

“哦,一個公人,這些年經手哪些事情,特別是因哪些公務去州城,還不好查嗎?”

何昆嘆了口氣:“幾年前的事情,縣裡面諸般簡陋,哪裡會記得那樣清楚。只好一個人一個人問過去,問的人多了,又怕有人記錯,是以難辦。”

杜中宵沉默了一會,沒有說話。按說衙門裡公文移送,是應該有記錄的,什麼事情,什麼時間,由什麼人送,都要記得清清楚楚。不過縣是小地方,會不會如此嚴格說不清楚。杜中宵初爲官,對於官衙實際事務並不瞭解,不好直接質問地方。

至於更詳細的事情,知縣何昆就也不清楚了。鄉下秋糧,城鎮商稅,汴河上船舶來來往往,幾乎每天都有事情,他不可能把精力放在這樣一件小事上。命案並不是發生在縣城,縣裡只是幫着瞭解死者的情況而已,讓個公吏把文書做足就夠了。

說過雜事,何昆才道:“如今正是秋天,漕米最後一次上供,河上來往船隻甚多。每日裡因爲舟卒和縴夫衣食不足,或是因爲貨物起爭執,不知多少亂子。程縣尉日日都在城外碼頭那裡,縣裡做公的大半都調往那裡,尤自不足。從事來了,日常可以多到那裡走一走,排解些糾紛。”

杜中宵道:“漕運事務,自有巡河使臣,地方何必插手過多。我們只要管好地方,不要讓鄉民出了亂子便好。一縣之地,豈可事事都管。”

何昆嘆了口氣:“話是如此說,可很多事情分不了那樣清楚。這裡有碼頭,多有京西路的商人在這裡買賣,與河上的漕船做生意。他們的本錢又足,人手也多,一出了事情,往往牽連甚廣,縣裡數十弓手丁壯哪裡彈壓得住。不是大案,巡檢寨難得出面,縣裡爲難得緊。”

汴河每年運到京城的漕米定額六百萬石,這是官方運輸的糧食一項,船伕用軍士,縴夫則士卒和民僱都有。爲了節省成本,給他的報酬很低,作爲彌補,允許他們用官船運私貨。即官船運米,都是裝八成官物,剩下兩成讓船伕運私貨。僅此一項,商業價值就極爲可觀。

江淮來的漕船,很多都是在永城一帶交易,換了從京西和荊湖來的貨物北上京城,使這一帶的商業特別繁忙。運糧的漕船動輒數十艘連在一起,有了糾紛,根本不是一個縣城能夠排解的。巡檢寨管地方治安,汴河船隻的商業糾紛不插手,杜中宵來的作用,便就是協調雙方。

杜中宵問了汴河兩岸的商業情形,不由皺起眉頭,事情比他原來想的複雜得多。僅僅是官方漕船涉及到的商業活動規模就非常大,再加上河上徹夜不休的私人商船,這一帶的商業非常繁榮。

但繁榮的商業地方得利卻不多,朝廷在這裡建得有幾處場務,商稅直接抽走了。這跟他前世完全是不同的情形,地方挑着治理的擔子,卻得不到好處,治理起來非常困難。比如說治安力量,永城按照大縣的規格,配有七十餘弓手。養這些弓手的負擔在縣裡,卻多是爲汴河上的漕運服務,沒有什麼好處。自己所想的面對繁榮商業,使出前世的手段,刺激地方的想法根本不實用。

心中暗暗嘆了口氣。經過這些日子的瞭解,杜中宵已經明白,這個時代的商業模式根本與自己前世完全不同,與歷史書上學到的也不一樣,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情形。

第181章 焉耆第47章 隨你喜歡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116章 好時機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4章 三項任務第83章 霹靂車來了第90章 別有任用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22章 大勝?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74章 兩個拳頭第193章 分岐第40章 派兵第62章 看看火車第143章 包車第39章 大軍出動第113章 分岐第31章 良好兵源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39章 順化渡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33章 泄秘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99章 奚人降了第210章 韓琦到來第197章 鴉兒看第89章 各有側重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21章 眼見爲實第42章 吃個痛快第234章 泄密第12章 已陷死地第79章 剪羊毛第33章 各個突破第24章 追與逃第143章 亂起第81章 出鐵第38章 向東第91章 沒有出路第98章 鋼如泥土第42章 疑惑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38章 如何治理?第53章 分兵第213章 新與舊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46章 工業種子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24章 抓人第76章 天生神將第101章 慶功宴第92章 杖責第117章 牢城營第36章 獻城第11章 心煩氣躁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24章 大軍集結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80章 新婚第35章 防守反擊第37章 錢的問題第54章 同病相憐第12章 施粥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121章 迴歸第10章 攻守易勢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83章 千里投奔第76章 偏頭寨第1章 疾風暴雨第14章 去葉縣第9章 鑄門炮吧第66章 屬官第13章 殺良冒功第93章 死路一條第191章 合圍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63章 陰錯陽差第45章 各有前程第74章 鍊鋼第41章 張馳有度第78章 不情之請第43章 自有人買第188章 大勝第93章 死路一條第219章 打獵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1章 面君第49章 因地制宜第77章 無可奈何第156章 審問第6章 兩軍對壘第208章 基礎不牢
第181章 焉耆第47章 隨你喜歡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116章 好時機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4章 三項任務第83章 霹靂車來了第90章 別有任用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22章 大勝?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74章 兩個拳頭第193章 分岐第40章 派兵第62章 看看火車第143章 包車第39章 大軍出動第113章 分岐第31章 良好兵源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39章 順化渡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33章 泄秘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99章 奚人降了第210章 韓琦到來第197章 鴉兒看第89章 各有側重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21章 眼見爲實第42章 吃個痛快第234章 泄密第12章 已陷死地第79章 剪羊毛第33章 各個突破第24章 追與逃第143章 亂起第81章 出鐵第38章 向東第91章 沒有出路第98章 鋼如泥土第42章 疑惑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38章 如何治理?第53章 分兵第213章 新與舊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46章 工業種子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24章 抓人第76章 天生神將第101章 慶功宴第92章 杖責第117章 牢城營第36章 獻城第11章 心煩氣躁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24章 大軍集結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80章 新婚第35章 防守反擊第37章 錢的問題第54章 同病相憐第12章 施粥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121章 迴歸第10章 攻守易勢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83章 千里投奔第76章 偏頭寨第1章 疾風暴雨第14章 去葉縣第9章 鑄門炮吧第66章 屬官第13章 殺良冒功第93章 死路一條第191章 合圍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63章 陰錯陽差第45章 各有前程第74章 鍊鋼第41章 張馳有度第78章 不情之請第43章 自有人買第188章 大勝第93章 死路一條第219章 打獵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1章 面君第49章 因地制宜第77章 無可奈何第156章 審問第6章 兩軍對壘第208章 基礎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