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淩河畔,三萬吳越軍駐紮於西岸,大淩河城內。
這座城池,是一年前,吳越軍在遠來大淩河城的廢墟上建造,併爲戰死於此的英烈立碑,篆刻了他們的事蹟。
吳越軍在關外,共計只有不到六萬大軍,如今又收復了遼河平原,爲防止蒙古人和北面的野人,趁機佔據遼河平原,吳越軍需要在遼中一線,佈置大量兵力。
這便使得,趙銘只能集結三萬人於大淩河一線,窺視錦州。
不過,就這三萬人,其實已經到了調動兵馬的極限。
這到不是因爲實在抽不出來兵力,而是因爲天氣太冷,物資只能勉強維持這麼多軍隊。
現在,大淩河城內,擠滿了吳越軍的士卒,每條炕上,都是人擠着人,城中人頭攢動,戰馬嘶鳴,城外一座座軍帳內,士卒們則只能圍着火盆,瑟瑟發抖的取暖。
此時,已是隆武十二年正月,也就是1656年。
這時關外大地,依舊銀裝素裹,堡壘和營寨被薄雪覆蓋,融入大地,放眼望去,俱是一片雪白。
在得知關內的清軍內訌之後,趙銘便調集了三萬精兵,屯住於大淩河堡,準備干涉滿清內部的紛爭。
這時,三萬吳越軍已經準備就緒,不過趙銘還在耐心的等待,關內送來的消息。
畢竟,趙銘的意圖是,誰佔上風,他就打誰,他必須弄清關內的戰局。
清晨,堡壘內活動的士卒,哈着白氣,吃着大餅,喝着肉湯。
趙銘一手拿着餅子,一手端着肉湯,邊吃邊與手下商議統治關外事宜。
“殿下,議政府在關外,前前後後,花費銀錢已經超過一千五百餘萬兩。如今雖收復遼中,但此地氣候嚴寒,人口凋敝,不僅不能爲議政府提供錢糧,往後在此駐軍,還需送來補給,每年怕還要花上兩百萬!若光算錢糧,議政府無疑做了個賠本買賣!”參軍虞胤隨口說道。
張家玉道:“虞參軍,帳不能這麼算,議政府收復遼中,戰略上就佔據了主動,以後清軍受到遼中駐軍牽制,便不可能南下。”
顧炎武也道:“不錯!收復遼中花費雖多,但總體而言,利大於弊。從兵事上來說,清軍將處於南北夾擊之中,陷入兩線困境。從民生錢財上來說,收復遼中後,清軍對南方威脅基本解除。如此一來,江東就有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可快速恢復和發展生產,每年多繳納的賦稅恐怕多達千萬,足矣彌補遼中二百萬的消耗。”
趙銘喝下一口肉湯,呼出團團白氣,頷首道:“遼中之地,如今的確地廣人稀,不過此地物產豐富,土地肥沃,只要移些百姓過來,加以開發,土地能夠種植豆子,山中還有藥材和毛皮,能給議政府帶來不少稅收。另外,遼中與蒙古相臨,佔據遼中,我們便能從蒙古獲得馬匹,組建騎兵。”
虞胤聽了衆人的話,放下碗來,慚愧道:“臣只看着銀錢消耗的厲害,目光短淺了。”
趙銘微微一笑,“孤準備先徵發二十萬人,來遼河屯墾,你們要做好充分準備,迎接屯戶到來。”
“殿下放心!等天氣轉暖,臣等就讓遼中駐軍,幫忙新建屋宅,再傳信王京,讓戶曹調撥一批糧食,保證屯戶來此,有屋住,有飯食!”顧炎武道。
趙銘默默點頭,忽問道:“孤離開朝鮮,已有些時日,朝鮮如今局勢如何?”
顧炎武哈着白氣道:“據朝鮮傳來的消息,崔呈秀大興牢獄,已經殺了上千人,朝鮮宗室也死了不少人。”
顧炎武頓了頓,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殿下,是不是讓崔呈秀收斂一點。”
趙銘卻端起肉湯招呼道:“湯都涼了,來,喝湯,喝湯!”
衆人見此只是能悶頭喝湯,片刻後,張家玉打破沉默道:“殿下,關內的消息也該傳了。若是消息不至,我們是否提前動手!”
趙銘聞語,沉聲道:“按實力來說,福臨綜合起來,遠遠強於阿濟格,阿濟格應該不是滿清朝廷的對手。不過~不過,阿濟格兵強馬壯,驍勇善戰,在其凌厲的攻勢下,福臨又未必能頂住!”
顧炎武接過話頭,“現在冒然出兵,就怕阿濟格本就將福臨打得節節敗退,我們從後一衝,福臨直接倒臺,讓阿濟格衝入北京,殺了福臨,登基做了皇帝,成立新的滿清朝廷,成功靖難,那我們就白忙活一場了。”
張家玉道:“這個時機,確實不好掌握,阿濟格處於劣勢,我們要出兵,攻擊福臨,幫助阿濟格穩定局勢。阿濟格要是勝了,我們至少要保證福臨逃出北京,在山西或者關中重組滿清朝廷,與阿濟格對抗。如此才符合我們的利益。”
趙銘道:“正因爲如此,孤王纔要等待關內消息。”
這時,屋門忽然被推開,一陣冷風灌入,吹得衆人脖子一縮。
趙銘等人忙扭頭看去,只見謝遷大步進來,他先關上門,然後一邊拍着身上雪花,一邊道:“殿下,軍情司派往關內的細作回來了。”
趙銘大喜,遂即一臉嚴肅的問道,“關內情況如何?”
謝遷道:“初步探查,福臨盡撤關外之軍後,應該已經擋住了阿濟格!”
趙銘皺眉道:“沒有確切消息嗎?”
謝遷搖頭,“沒有!不過細作還再探查,稍後應該會有確切消息送來。”
顧炎武道:“殿下,阿濟格若是被擋住,鋒頭一折,除非能來個大勝,否則稍有失敗,必然土崩瓦解!”
謝遷道:“殿下,臣以可以先攻拔錦州、寧遠兩城。一旦確切消息傳來,便可直撲山海關!”
趙銘來回踱步,沉思片刻,便揮手道:“好,先打下錦州、寧遠,橫掃遼西走廊,打通入關通道再說!”
謝遷等人,立時抱拳,“臣等領命!”
趙銘揮手喝令,“傳令大軍拔營,兵發錦州!”
一個時辰後,一千輛載着糧食物資的大車,開出大淩河城,向錦州方向進發,而趙銘則率領三萬大軍,跨過冰凍的大淩河,浩浩蕩蕩殺向錦州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