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05章對決

大纛旗下,趙銘注視着戰場上兩軍的廝殺,臉色沉着,不見焦慮。

這是,聯軍士卒在怒潮般的呼嘯聲中,衝擊着清軍守衛的昭陵。

唐通領着一隊家丁,一頭撞進了被炮彈砸倒的圍牆內,迎面幾隻利箭射來,將前排的清軍射倒。

唐通立時一揮刀,一隊火銃兵上前,對準煙霧瀰漫的缺口,便是一排鳥銃射出。

“砰砰砰”的槍響聲中,瀰漫的煙塵內,清軍眷屬被打得身體抖動,騰起蓬蓬血霧,慘叫着向後仰倒在煙塵中。

聯軍士卒不待查看戰果,手持長矛和刀盾的聯軍,便一頭撞進煙塵,他們剛衝到圍牆的缺口,迎面便有鋒利的長矛刺來,前面幾名士兵都被刺中,慘叫着倒地。

唐通頓時怒吼:“殺進去!”

後面的聯軍士卒,立即挺起長矛還刺,將對面的清軍刺死數人,不過後面的清軍立刻就填上來,雙方就在各個缺口出展開不死不休的換命搏殺。

清軍眷屬們拼命阻攔,不過他們的戰力,明顯比兩萬降軍要差了一截,很快就頂不住,聯軍的攻擊,被殺得節節後退。

缺口處,死去的屍體,逐漸堆高,聯軍士卒沒有憐憫滿洲的婦孺,拿着兵器的滿婦和十來歲的孩子,被接連殺死。

終於,他們頂不住聯軍的攻擊,被聯軍突入了陵幕院牆之內。

這時,趙銘依舊錶情平靜的注視着,戰場上兩軍的廝殺,等待着出擊的時機。

清軍營地內,洪承疇則並沒有趙銘淡定,他密切的注意着東西兩線的戰局。

就在西線,廝殺激烈之時,東線戰場也進入了白熱化。

怒海般的呼嘯聲在攻山的朝鮮軍中響起,八萬朝鮮軍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終於登上了山頂,與守衛東陵的清軍開始近身搏殺。

“報!”清軍斥候飛馬入營,翻身下馬,疾步竄入軍帳,單膝跪地:“中堂大人,東線情況危急,朝鮮軍仗着人多,已經攻上山頭,東陵守軍請求中堂增援。”

朝鮮軍戰力雖差,可畢竟有八萬人,而守山的只是一萬五千滿洲老弱婦孺,面對朝鮮人如浪一般的進攻,東陵守軍已經有些支持不住。

如果東線的朝鮮軍,佔據了東陵,便能從東面直接攻擊清軍大營。

屆時,九萬聯軍出現在清軍大營右翼,洪承疇的一萬七千大軍,便被牽制,屆時趙雜毛一萬精銳趁機殺出,清軍定然大敗。

洪承疇臉色陰沉,他在等待趙銘將一萬東海精銳壓上去,然後在調動一萬七千士卒增援,可是不想趙銘未動,他卻必須分兵去增援東線。

洪承疇咬牙道:“孔希貴,你率領三千人,立刻增援東陵!”

孔希貴連忙出列打千兒:“喳!”

這時,孔希貴剛出營,又有斥候,飛奔到大帳外,連滾帶爬的跑進大帳,一臉慌亂道:“中堂大人,敵軍殺入昭陵,布蘭將軍告急!”

這話一出,讓洪承疇臉上一沉,六萬清軍和十二萬聯軍打起來,兵力相差太遠,真是十分被動。

“中堂大人,怎麼辦?”巴顏不禁焦急問道。

此時,洪承疇手中,還是剩下一萬四千人馬,其中六千人是巴顏的漢軍正藍旗,也就是滿清的燧發火槍部隊,剩下八千人,則是清軍騎兵。

洪承疇原本指望,趙雜毛投入所有兵力之後,再投入自己手中的人馬。

可現在看來,他的指望落空了,聯軍在東陵和昭陵,都具有優勢,交戰下去,清軍只能不斷向兩處增加兵力,用來穩住防線,而如此一來,洪承疇手中的兵馬,便遲早全部要投入戰場,那樣一來,趙銘便可直接衝擊他的大營,一戰擊敗清軍。

洪承疇來回疾走幾步,現在昭陵告急,若是在派出幾千人去增援昭陵,那他手裡的人馬,就與趙銘的兵力一樣了。

而他,雖然派出兵馬,增援了東陵和昭陵,但是這兩處依然是聯軍實力佔優,若是情況再次惡化,那他還派不派兵?

如果派兵,不僅成了添油戰,還使得大營兵力繼續減少,給趙雜毛可乘之機。

如果不派兵,讓聯軍攻下東陵和昭陵任何一處,然後撲向清軍大營,都是對清軍的毀滅性打擊。

洪承疇忽然停下腳步,掃視衆人,沉聲說道:“不能被趙雜毛牽着鼻子走了!”

巴顏等人神情立時嚴肅起來,齊齊行禮,“請中堂大人吩咐!”

洪承疇沉聲說道:“現在東陵和昭陵,能夠勉強支撐,而趙雜毛身邊只剩下一萬人。本堂與其不斷增兵東陵和昭陵,去穩住防線,最後造成大營空虛,給趙雜毛可乘之機,不如以現在一萬四千兵馬,直接撲向趙雜毛,或許能夠扭轉戰局!”

衆多清將聞語,心中一凜,洪中堂這是孤注一擲,一旦清軍不能擊敗趙雜毛,或者東陵和昭陵任何一處先行潰敗,清軍都將大敗。

不過,巴顏等人對視一眼,卻沒有人反對。

若是不趁着東陵和昭陵,還能夠支撐,發起一次反擊,始終被動應對,而科爾沁的騎兵,又沒有音訊,最後清軍必然大敗。

洪承疇見無人反對,立刻下令道:“金玉和、任珍,你等領騎兵,左右包抄趙雜毛!巴顏,你率領六千漢軍正藍旗,正面壓上去,排槍擊潰敵軍!”

巴顏朗聲應命,“我早就想與趙雜毛的火銃兵,一較高下,看看是大清的火器厲害,還是趙雜毛的厲害!”

明軍大纛下,趙銘繼續注視着戰場。

這時,斥候奔馳而來,在不遠處翻身下馬,疾步上前:“啓稟大帥,清軍大營異動!”

趙銘臉上終於出現一絲變化,問道:“什麼情況?”

斥候忙急聲回道:“回稟大帥,清軍騎兵出營,從兩翼向我們殺來。營中步軍,也全都動了起來。”

趙銘聞語,眼睛一眯,當即冷聲道:“洪承疇要拼命了!大軍準備迎戰!”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書單推廣。)

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877章例行招降第875章兵臨北京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1052章大明菜菜子第478章沸沸揚揚第618章臼炮轟擊第727章整兵備戰第416章恭迎撫軍第847章股價大戰第623章被困城中第875章兵臨北京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836章官紳勾結第656章接應禁軍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972章收復四川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五十四章明修棧道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759章姜襄敗北第652章奸雄規劃第389章恢復工商第132章步軍大戰第180章浙江反攻第583章程璧歸航第550章讓出南京第309章重用宗藩第217章逐出戰兵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291章八旗進攻第777章大明郭子儀第996章開始表演第483章不死不交權第490章黃海大戰上第524章滿清危機第961章更大的危機第170章你是趙鐵棒第842章輸糧換引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526章光復武昌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131章兩軍對壘第561章戰後格局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117章浙東危機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695章淮江酒肆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六十七章離開舟山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聯盟第781章李成棟又叛變了第754章福臨末路下第905章緊急求援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764章聯西抗漢第539章孤軍深入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806章反漢同盟第628章收復杭州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768章以進爲退第212章山寨失陷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844章江浙紳商第699章兵變前兆第256章聯合荷蘭第五十三章博洛震怒第232章四板斧第579章爪哇事變第1086章總攻開始第545章未有之敗第842章輸糧換引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786章金陵春之陣(二)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916章回師南京第376章東南士紳第473章激烈搏殺第1061章瞞天過海第586章緊急求援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1034章異域稱帝第705章兼併朝鮮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九十五章欲死南京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294章路遇伏擊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
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877章例行招降第875章兵臨北京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1052章大明菜菜子第478章沸沸揚揚第618章臼炮轟擊第727章整兵備戰第416章恭迎撫軍第847章股價大戰第623章被困城中第875章兵臨北京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836章官紳勾結第656章接應禁軍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972章收復四川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五十四章明修棧道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759章姜襄敗北第652章奸雄規劃第389章恢復工商第132章步軍大戰第180章浙江反攻第583章程璧歸航第550章讓出南京第309章重用宗藩第217章逐出戰兵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291章八旗進攻第777章大明郭子儀第996章開始表演第483章不死不交權第490章黃海大戰上第524章滿清危機第961章更大的危機第170章你是趙鐵棒第842章輸糧換引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526章光復武昌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131章兩軍對壘第561章戰後格局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117章浙東危機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695章淮江酒肆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六十七章離開舟山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聯盟第781章李成棟又叛變了第754章福臨末路下第905章緊急求援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764章聯西抗漢第539章孤軍深入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806章反漢同盟第628章收復杭州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768章以進爲退第212章山寨失陷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844章江浙紳商第699章兵變前兆第256章聯合荷蘭第五十三章博洛震怒第232章四板斧第579章爪哇事變第1086章總攻開始第545章未有之敗第842章輸糧換引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786章金陵春之陣(二)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916章回師南京第376章東南士紳第473章激烈搏殺第1061章瞞天過海第586章緊急求援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1034章異域稱帝第705章兼併朝鮮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九十五章欲死南京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294章路遇伏擊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