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50章讓出南京

朱以海聽了李元胤的稟報,一顆心陡然懸了起來。

他原本只是希望趙銘能夠牽制住阿濟格,沒想到趙銘居然對殲滅阿濟格那麼上心,孤軍去攔截阿濟格,糟了清軍的埋伏。

從李元胤的說詞來看,現在於高郵境內發現,到處都是東海鎮將士的屍體,便說明趙銘沒能切斷阿濟格的退路,還遭受了慘重的失敗。

方纔張煌言提醒,朱以海就意識到了,趙銘的處境可能比較兇險,沒想到這麼快就應驗了。

現在想來,原本說好了三路圍殲阿濟格,先是他提前出兵,造成江南十萬清軍撤到江北,使得東海鎮面臨的敵軍,從二十萬變成了三十萬,於此同時,本該從西面包抄揚州的隆武朝廷之兵,也沒按着計劃去包抄揚州,而是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南京而來,與他爭奪南京。

這等於是讓趙銘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以三萬人,卻包抄三十萬清軍的後路,幾乎等於找死,東海鎮是被他和朱聿鍵給坑慘了。

趙銘是朱以海麾下,最能打的大將,也是浙系與隆武朝廷抗衡的重要倚仗。

浙系要是沒了東海鎮和趙銘,那實力將減少五成不止。

一時間,朱以海雙手居然有些發抖,目光變得陰沉起來。

“這回禍事了。博安被伏擊,東海鎮元氣大傷,折孤一臂,而孤王剛收復南京,還未來得及祭拜孝陵,皇帝就率領楚贛之衆二十餘萬大軍逼近南京,孤只能將南京拱手相讓,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朱以海懊悔道。

隆武帝親自率領大軍進抵南京城下,朱以海不可能不讓隆武進城,這樣一來,他收復南京的功績就得大打折扣,被隆武朝廷分去,而南京也得讓給隆武,浙軍便等於白忙活一場。

朱以海雖得到先入南京的名聲,但是損失趙銘這員大將,收復南京的功績還要打個折扣,可以說得不償失。

李元胤焦急道:“殿下,趙國公乃我朝大將,若是有個閃失,我軍士氣必定大損。再者,要是趙國公有失,東海鎮必然對殿下不滿,對殿下不利啊!臣懇請殿下,立刻發兵,增援東海鎮,救援趙國公。”

趙銘若是有失,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絕不至於此,朱以海心裡焦急起來。

“孤也想救援博安,可是博安生死不知,讓孤怎麼救援?”朱以海在大殿內,來回踱步,神情焦慮,忽然問張煌言和張名振道:“兩位卿家,可有什麼主意?”

張名振道:“方纔說元伯之言,王翊派遣斥候,在高郵境內發現了趙博安中伏,看見伏屍數十里的戰場,不過卻並沒有發現清軍主力,且清軍還擋着王翊北進,便說明阿濟格還沒有完全吃下趙博安,否則清軍早就南下,橫掃泰州、如皋,將東海鎮趕回南岸了。”

朱以海聽他的分析,鎮定了一些,不過隨即又道:“現今江北有清軍三十萬,而東海鎮又遭受慘敗,以孤之力,能救援成功麼?”

“不能!”張煌言沉着臉開口道,“不過,若是朝廷能夠發兵,一同進擊江北,便有可能成功救援趙國公,甚至大敗阿濟格於江北。”

朱以海有些惱怒道:“金聲桓本該自安慶北上,直撲泗州一線,與博安配合,切斷清軍退路,可是他卻順流東下,進抵南京西郊。現在皇帝又率領二十餘萬衆,自武昌建瓴而下,同樣直撲南京而來,便說明朝廷那邊,只想和孤爭南京,他們會改變方向,去救援博安嗎?”

趙銘被困,朱以海有巨大責任,不過他內心裡,卻認爲隆武的責任更大。

如果隆武朝廷按着約定,去包抄揚州後路,阿濟格兩面受敵,兵力被牽制,趙銘便不太可能被阿濟格包圍。

況且,金聲桓改變進兵方向,直撲南京,那時南京尚在清軍手中,還有話可說。

現在,朱以海已經收復了南京,隆武朝的軍隊,不去江北打阿濟格,去氣勢洶洶的撲向南京,便是明擺着要從他手裡搶奪南京,讓朱以海如何不氣憤?

張煌言聽出了朱以海話語之中,對隆武朝廷的不滿,不過眼下不聯合隆武朝廷,是絕對難以反敗爲勝,救出趙銘。

當下張煌言嚴肅說道:“殿下,現在朝廷幾十萬人進逼南京,殿下又無法要阻止皇帝進城。既然如此,不如索性痛快的讓出南京,換取一個好名聲,並讓朝廷一起發兵進軍江北。”

朱以海心中不快,沉吟半響,平復了心中的怨氣。

張煌言說的道理,朱以海還是明白,眼下已經是這個事實,和隆武朝廷賭氣,不讓隆武進南京,只會壞了他自己的名聲,同時也耽擱救援趙銘之事。

“好吧!卿家說,孤王該如何行事?”朱以海屈服道。

張煌言道:“第一,殿下撤出皇宮,封存府庫,第二,殿下立刻前往大勝關,迎接皇帝入城,並聲稱爲大明,才先取南京,請皇帝去祭拜孝陵。第三,說明阿濟格盤踞江北,威脅南京,請朝廷立刻發兵,與浙軍一起渡江,進擊江北清軍,增援東海鎮!”

張名振道:“殿下,臣以爲此策可行。朝廷想要南京,咱們就讓給他們,天下都能看出來,殿下心懷大局,不與朝廷相爭,定會盛讚殿下賢名!”

朱以海眼光閃動,的確,隆武率領幾十萬人撲向南京,氣勢咄咄逼人,而他若是按着張煌言之議行事,主動讓出南京,邀請隆武祭祀孝陵,便能讓隆武朝廷無法挑出他的毛病。

另外,他提出進軍江北,攻擊清軍,與隆武率領大軍來爭奪武昌,也能顯現出大公無私,反到是隆武只顧爭權奪利,顯得小氣了。

若是這麼做,朝廷中的正直的官員,對他這個國儲肯定相當滿意,認可他這個大明的繼承人。

朱以海在大殿上,來回走了幾步,然後忽然停下,振臂揮拳道:“好,就按着卿家之言,立刻備馬,孤這就出城去迎接皇帝。”

第916章回師南京第478章沸沸揚揚第948章人心散了第922章內應暴露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539章孤軍深入第239章漢化派第643章絕不能撤第598章爭奪旅順第416章恭迎撫軍第833章送子入質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843章棉花大豐收第597章遼東風起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一百零二章遊擊營第209章開發臺灣第五十八章混入清營第951章拓殖地危機第423章常州告急第八十六章吃掉李率泰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258章準備就緒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一章煉獄模式第1078章一灘爛泥第577章收割肥羊第122章海洋理念第340章兵臨寧波第800章騰蛟末路第918章夜襲得手第949章調整國策第356章長江水戰第457章海峽遭遇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219章不犯錯誤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十六章趙銘把妹第279章進退兩難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766章漢軍撤兵第882章攝政王的演技第1079章火炮覆蓋第145章風氣湖廣第450章聖旨到來第553章君心難測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六十四章十萬八旗下江南第872章席捲山東第436章給傅上瑞設套第748章矛盾激化第854章有錢有糧第154章滅明戰略第336章三省會攻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923章攻破城牆第629章驚聞噩耗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329章荊州戰役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993章威服羣胡第1075章鈔能力第893章北京城破第840章蒙古八旗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511章暗殺多爾袞第150章發現敵情第360章擊敗清軍第440章助餉斂財第773章廣州完了第395章默契不在第738章朱以海的盤算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651章困局第835章江淮綿業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204章震動江浙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702章政變中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946章合冰了第679章傳遞消息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145章風氣湖廣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115章離別第471章利在速決第312章實業運動第七章建奴追至第832章都來了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255章戰後總結
第916章回師南京第478章沸沸揚揚第948章人心散了第922章內應暴露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539章孤軍深入第239章漢化派第643章絕不能撤第598章爭奪旅順第416章恭迎撫軍第833章送子入質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843章棉花大豐收第597章遼東風起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一百零二章遊擊營第209章開發臺灣第五十八章混入清營第951章拓殖地危機第423章常州告急第八十六章吃掉李率泰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258章準備就緒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一章煉獄模式第1078章一灘爛泥第577章收割肥羊第122章海洋理念第340章兵臨寧波第800章騰蛟末路第918章夜襲得手第949章調整國策第356章長江水戰第457章海峽遭遇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219章不犯錯誤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十六章趙銘把妹第279章進退兩難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766章漢軍撤兵第882章攝政王的演技第1079章火炮覆蓋第145章風氣湖廣第450章聖旨到來第553章君心難測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六十四章十萬八旗下江南第872章席捲山東第436章給傅上瑞設套第748章矛盾激化第854章有錢有糧第154章滅明戰略第336章三省會攻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923章攻破城牆第629章驚聞噩耗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329章荊州戰役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993章威服羣胡第1075章鈔能力第893章北京城破第840章蒙古八旗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511章暗殺多爾袞第150章發現敵情第360章擊敗清軍第440章助餉斂財第773章廣州完了第395章默契不在第738章朱以海的盤算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651章困局第835章江淮綿業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204章震動江浙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702章政變中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946章合冰了第679章傳遞消息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145章風氣湖廣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115章離別第471章利在速決第312章實業運動第七章建奴追至第832章都來了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255章戰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