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04章失敗的政變

朝鮮王京西城外,大批兵馬出現在城下。

趙銘敢於置之死地,就是因爲他早在江華灣,安置了一支五千人的大軍。

整個朝鮮常備兵力只有三萬人,其中多半還在吳越軍的掌控之中,有五千大軍策應,足以控制朝鮮局面。

在崔呈秀向他告知,金鐘源等人將要叛亂之時,趙銘便派遣心腹,傳令江華灣內的艦隊,令陳友龍率領五千精銳,星夜殺奔朝鮮王京。

這時,城頭的朝鮮軍,望見城下一片火光,林立的士卒已經列陣於城前,一排火炮早已在城下一字排開。

城頭將領,倚城而望,片刻之後,驚惶的向下喊話道:“城下何人,深夜進犯王京,是想造反嗎?”

城下一員大將,穿着軍服,戴着大檐帽,騎馬上前,“本將陳友龍!前來平定叛亂,爾等速開城門。”

“陳友龍,吳越軍前軍副都督!”城頭將領一聲驚呼。

吳越國前軍,長期在遼東和朝鮮境內與滿清作戰,朝鮮人對於吳越國前軍的情況十分了解。

城中叛軍包圍領議政府邸後,李淏趁機奪取了對朝鮮王京的控制。

王京各處城門,都換上了李淏信任的人,來控制城防。

這時,城上守軍知道是吳越軍趕來,心中都是一陣惶恐,臉色鐵青。

在叛軍看來,他們包圍了領議政府邸,封鎖了四門,城中的消息難以傳出去,而就算消息傳出去,遼東的吳越軍趕來,也至少需要十天半月。

現在城外忽然出現大股吳越軍,真是猶如神兵天降,駭得守軍肝膽俱裂。

城中兵馬還沒攻下領議政府邸,城外吳越軍已經趕來,聰明點的人已經意識到,政變失敗了。

不過,城頭李淏的人,卻不甘心失敗。

爲首之人,來是主謀金鐘源之弟金鐘淋,他連忙怒吼:“快,準備防禦,將敵兵擋在城外。”

陳友龍見城上毫無反應,立時提高聲音,“此時開城,本將還可網開一面。若是執迷不悟,定以叛賊論處!”

說完,陳友龍便一揮手,“準備攻城!”然後拔馬退入陣中。

這時,城外的吳越軍,立時開始準備攻城,火炮前推,炮口瞄準城頭。

而就在大軍準備炮擊城池之際,卻忽然聽見一陣響動,城門前被拉起的吊橋,緩緩落下,城門嘎吱着被守軍推開。

城外吳越軍頓時一陣歡呼,陳友龍目光閃動,當即怒吼,“前鋒進城!”

一千兵馬嘩啦啦一片涌進城池,控制住城門,陳友龍見沒詐,遂即領着後續四千兵馬涌入。

城門內,趕來增援的崔呈秀和心腹控制了金鐘淋,站在城門兩側,等待陳友龍進來,上前行禮,“卑職拜見將軍!”

崔呈秀見李淏猛攻領議政府邸,戰線已經推進至,府邸大門前,擔心城外的援軍被守軍擋住,無法及時增援,所以自告奮勇,領着心腹前來增援,實則藉機打開城門,放吳越軍進城。

陳友龍目光掃視了他一眼,“是你打開城門?”

“正是卑職!”崔呈秀頷首點頭,接着忙道:“叛軍圍攻殿下甚急,還請將軍立刻發兵增援。”

陳友龍聞語,頓時狠狠一抽馬鞭,戰馬負疼,向前疾奔,身後士卒各個發足狂奔,風風火火的向領議政府邸撲去。

此時,在領議政府邸外,朝鮮軍見驅趕漢人百姓開道,取得了一定的戰果,立時又驅趕着抓來的百姓,開始了第二波攻擊。

叛軍這一手,確實牽制住了吳越軍的手腳,使得吳越軍不得不放棄火器優勢,與之肉搏。

在聽說城外出現吳越軍後,李淏把牙一錯,將心一橫,決議孤注一擲,將全部人馬壓上,而正當他右手高舉之際,動作卻忽然停滯了。

這時,李淏猛然回頭,身後不遠處,殺聲突起,一隊兵馬從後殺來。

“怎麼回事?是京營的人馬?”李淏喝問。

旁邊金鐘源面露驚恐,“京營各部都集結於此攻打,只剩四門守軍,但不得殿下之令,他們不可能來此!”

李淏臉上陰晴不定,突然,痛聲大呼,“不好,是吳越軍進城了!”

崔呈秀有句話說的不錯,朝鮮什麼都缺,唯獨不缺朝奸。

吳越軍一進城,城中風向立變,參與的大臣,紛紛躲入家中,不少叛軍見勢不妙,不是逃走,就是綁了頭領,直接倒戈。

雖說吳越國統治朝鮮,干預朝鮮內政,但說實話,吳越國在朝鮮推行的政策,底層百姓受益還是很大。

朝鮮國小民貧,天寒地凍的時間長,百姓窩在炕上,沒什麼事情,無聊之下,只能造小人,造成小小朝鮮,人口近有七八百萬。

如此之多的人口,加上朝鮮多山,耕地稀少,便可知朝鮮的貧苦。

吳越國遷徒大量朝鮮人口,前往南洋拓殖,損害了兩班貴族的利益,使得他們需要付出更多錢財,才能僱傭朝鮮百姓耕種,但普通百姓,隨着朝鮮人口的減少,人均可耕種土地增加,收益卻有所增加。

再加上,吳越國與朝鮮貿易,使得朝鮮的山參、礦產能夠出口吳越國,換回大量布匹、茶葉、瓷器等生活物資,也使得朝鮮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現在,吳越國只是推行漢化政策,讓他們學漢話,寫漢字,學好說好了,還能減稅,又不是留頭不留髮,底層百姓其實並不仇視吳越國。

在李淏驚呼之際,大股吳越軍已經出現在朝鮮軍的後方。

朝鮮軍的戰鬥力,發揮一向穩定,從沒令人失望過。一萬多叛軍,攻打不到千人守衛的領議政府邸,打了兩天沒打下來,現在又被吳越軍夾擊,叛軍頓時一鬨而散。

李淏等人見此,嘴角不住的抽搐,旁邊的金鐘源顫聲道:“殿下,此番休矣!”

四周殺聲四起,李淏沒想到會成這樣,不禁捶胸頓足,“卿等害我!”

這時,領議政府邸內的守軍,發現援兵到來,頓時士氣大振,吶喊歡呼着,趕着叛軍向指揮所衝殺過來。

看着連滾帶爬的朝鮮軍,李淏震得三魂七魄都出竅了!完了!全完了!

“殿下!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周圍官員七嘴八舌地問道。

李淏一語不發,臉色鐵青,忽然推開衆人,往王宮方向逃去。

周圍的叛軍和大臣,見此面面相覷,不知所措,而後瞬間一鬨而散。

隨着吳越軍進入城中,城中原本觀望的朝鮮人,立時又站了出來,紛紛幫忙維持秩序,抓捕叛軍,以免遭受吳越軍的清算。

在吳越軍控制城池後,趙銘率領千餘士卒,殺到朝鮮王宮,守衛王宮的守軍,紛紛投降。

趙銘好言安撫幾句,便問道:“李淏現在何處?”

一名軍官戰戰兢兢道:“剛纔看見殿下和金判書去奉先殿。”

趙銘聞語,沉着臉,率領千餘士卒,闖進了宮殿。

奉先殿內,陳設着朝鮮歷代先王的牌位,李淏跪在牌位前,痛哭流涕,“孤王愧對祖宗,如今社稷毀於一旦!”

金鐘源悲從心來,跪地磕頭,一邊用頭猛撞地面,一邊懊悔的哭聲道:“殿下,這都是臣的錯。臣將一力承擔,定保殿下週全!”

說完,金鐘源提起寶劍,出了大殿,站在殿外臺階上,正好撞見趙銘領兵前來。

“趙銘,朝鮮乃大明藩屬,與吳越同爲大明之臣,你要殺害我主,奪取朝鮮基業嗎?”金鐘源手持寶劍,怒發須張。

趙銘重重冷哼一聲,“朝鮮王昏庸,先加害於孤,殺孤子民,孤乃順天而爲!”

“簡直無恥之極!你分明是想兼併朝鮮!”金鐘源怒喝道:“此事,皆是我的謀劃。我主被我脅迫,你殺我即可,若傷我主,三韓百姓,必不會放過你!”

“住口!”趙銘一聲怒喝,用刀指着他喝道:“你什麼身份,也能擔起這樣的責任。李淏在哪裡?”

“想抓我王,除非從我的屍體上跨過去!”金鐘源一臉決然,並不退讓。

趙銘見此大怒,揮刀怒指,“給孤拿下!”

近百士卒頓時一擁而上,將金鐘源圍住,不等吳越軍士卒動手,金鐘源揮劍逼退上前的士卒,而後忽然把劍一橫,自刎而亡。

趙銘踩着金鐘源的屍體,進入奉先殿,大批朝鮮宮人驚惶四散。

“殿下,李淏就在殿內!”有士卒前來稟報。

趙銘聞語揮手,身後士卒頓時停下腳步,聽趙銘吩咐道:“把殿圍起來,點火燒了。此事不能聲張,就說金鐘源畏罪,引火自·焚,燒死了李淏!”

(晚上還要一章,明天起,儘量恢復三更。)

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928章朱明落幕第552章二龍交鋒第815章進殿逼宮第767章討餉第934章給年輕的敵將上一課第389章恢復工商第652章奸雄規劃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756章奶誰誰死第215章遷民禁海第583章程璧歸航第317章巡視東番第266章意見分歧第273章八閩蒙塵第582章踊躍應募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751章西清危機第684章精銳之師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646章江北大火第653章闖宮第975章聲西擊東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559章國公安好第1038章泛亞主義第十四章打了件裝備第839章收復河套第282章連江會戰第655章仇恨的種子第546章替大帥不值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781章李成棟又叛變了第190章三路突進第687章嶽樂背鍋第989章請喝茶第240章趙蠻子算你狠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172章兵不厭詐第777章大明郭子儀第773章廣州完了第571章新明洲第632章大將軍第582章踊躍應募第399章各自心思第441章閣部醒醒第149章多鐸退兵第819章漢王攝政第451章東海總督第559章國公安好第694章刺殺阿濟格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946章合冰了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789章金陵春之陣(五)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222章趙鐵棒師入淮江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984章嚮明朝請援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698章漢化朝鮮第470碧蹄館伏擊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274章佔據福京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772章驚惶失措第449章爲國結社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294章路遇伏擊第1029章拒絕條約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615章南京消息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534章包抄敵後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553章君心難測第667章草堂相談第510章焚燬兩陵第350章第二次復杭之役第644章胡馬南侵第409章清軍突襲第706章滿清內訌第586章緊急求援第528章江南困局第十章江陰死地第807章後院起火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488章兵力旅順第645章滿清細作第678章風起遼東第840章蒙古八旗第681章死裡逃生第926章金陵冬之陣中第250章可惡的西夷
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928章朱明落幕第552章二龍交鋒第815章進殿逼宮第767章討餉第934章給年輕的敵將上一課第389章恢復工商第652章奸雄規劃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756章奶誰誰死第215章遷民禁海第583章程璧歸航第317章巡視東番第266章意見分歧第273章八閩蒙塵第582章踊躍應募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751章西清危機第684章精銳之師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646章江北大火第653章闖宮第975章聲西擊東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559章國公安好第1038章泛亞主義第十四章打了件裝備第839章收復河套第282章連江會戰第655章仇恨的種子第546章替大帥不值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781章李成棟又叛變了第190章三路突進第687章嶽樂背鍋第989章請喝茶第240章趙蠻子算你狠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172章兵不厭詐第777章大明郭子儀第773章廣州完了第571章新明洲第632章大將軍第582章踊躍應募第399章各自心思第441章閣部醒醒第149章多鐸退兵第819章漢王攝政第451章東海總督第559章國公安好第694章刺殺阿濟格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946章合冰了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789章金陵春之陣(五)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222章趙鐵棒師入淮江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984章嚮明朝請援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698章漢化朝鮮第470碧蹄館伏擊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274章佔據福京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772章驚惶失措第449章爲國結社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294章路遇伏擊第1029章拒絕條約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615章南京消息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534章包抄敵後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553章君心難測第667章草堂相談第510章焚燬兩陵第350章第二次復杭之役第644章胡馬南侵第409章清軍突襲第706章滿清內訌第586章緊急求援第528章江南困局第十章江陰死地第807章後院起火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488章兵力旅順第645章滿清細作第678章風起遼東第840章蒙古八旗第681章死裡逃生第926章金陵冬之陣中第250章可惡的西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