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18章臺灣格局

自東吳船隊到訪夷洲後,中原王朝開始統治臺灣島,不過這種統治,只停留在名義上,並未在臺灣建立直接統治。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臺灣島都屬於當地土人,還有海上的豪客。

臺灣島真正開始被開發,始於鄭芝龍,他早年做海盜時,招募五十餘萬人,在臺島南部屯田,以滿足自己的需要,使得臺南出現了一些村落,生存環境逐漸被改造。

在鄭芝龍被朝廷詔安後,他便離開了條件相對惡劣的臺灣,去福建做官享福,而留在臺島屯田的百姓,失去了庇護,逐漸被荷蘭人統治,臺南地區淪爲荷蘭人的殖民地。

臺灣島面積廣大,相當於半個福建,而由於中原王朝沒有建立直接統治,權力真空之下,島上便有各種勢力盤踞。

在島的南端,是海上強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在島的中部西側地區,則是臺島熟藩建立的大肚王國,臺島東部山脈中,生活着無法統計,兇猛彪悍的生藩部落,而臺島北部則是西班牙人建立的據點。

原本臺島局勢,處於暫時平衡的局面,各方都沒有實力完全控制島嶼,雙方摩擦不小,但未發生大的衝突。

可是趙銘開發臺灣,進行拓殖,卻打破了島上的平靜。

此時,浙江都指揮使司已經陸續送了二十餘萬人,到達臺灣北部地區,並沿着海岸線建立一大片拓殖據點。

臺灣北部地區,原本是西班牙人勢力範圍,二十萬漢人涌入,自然會讓西班牙人,感到不安,他們擔心漢人,佔據他們的據點,於是便想像在馬尼拉時一樣,屠殺漢人,防止漢人取代他們在臺灣北部的統治。

在第一批屯戶登陸不久,西班牙人就已經探知,不過此時他們並沒有引起重視,反而有一些竊喜。

幾十年前,西班牙人爲了突破荷蘭人對馬尼拉的貿易封鎖,出兵基隆,並逐步征服北臺灣。

只是西班牙人無力驅逐荷蘭人,而臺灣北部沒有開發,殖民所得不足以維持駐軍的花費,反而要靠馬尼拉補助北臺灣的經營。

西班牙在馬尼拉屠華後,馬尼拉經濟衰退,西班牙人便只能縮減基隆的駐軍,給了荷蘭人可趁之機,在幾年前攻破了基隆,摧毀了西班牙的據點。

此時,荷蘭人被趙銘重創,加上西班牙人迫切需要與中國交易,把從美洲挖到的白銀花出去,所以再次佔據基隆地區。

看見有中國人登陸,西班牙起初十分竊喜,他們在臺灣島上打不過荷蘭人,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臺南地區有幾十萬中國人,荷蘭人從他們身上獲得糧食和物資,而臺北地區,只有原始森林,和動不動就砍人腦袋的生藩。

現在有中國人到來,西班牙人心裡,便十分竊喜,準備藉助中國人來開發臺北,然後像荷蘭人一樣,殖民這些中國人。

只是荷蘭人沒想到,中國人上島的速度非常快,一不留神,就來了十多萬,這便讓西班牙人坐不住了。

西班牙人對於中國十分矛盾,一方面希望中國人到來,繁榮臺北地區,使得他們能夠獲取稅收和糧食,一方面又害怕中國人來太多,影響他們的統治。

此時,隨着中國人增加,無疑使得西班牙人感到威脅。

在西班牙基隆總督,派遣人員去屯軍村落收稅,被屯軍們趕出來後,雙方正式撕破臉皮,西班牙人開始攻擊明軍的屯所。

在與荷蘭人交手之後,浙江都指揮使司的屯軍,在臺灣北部又同荷蘭和當地土民打了起來。

眼下,明軍衛所佔據後世淡水流域、臺北地區,而西班牙則控制雞籠附近,摩擦不斷升級。

西班牙又使出在呂宋的手段,煽動土民攻擊屯所,焚燒明軍據點,讓屯軍損失很大。

~~~~~~

在張益達到達臺灣,看見屯軍與西班牙、土民衝突之時,舟山羣島上的明軍,經過兩個月的整編和集訓後,船隊已然起航,到達了崇明沙洲。

在整編後,剔除老弱,趙銘共計有戰兵五個衛,共計兩萬八千餘人。

近三萬人,相當於一鎮兵,不過趙銘的實力其實也就相當於劉良左、劉澤清而已。

這近三萬士卒進行考覈後,評爲銳士的只有三千餘人,且多爲中等和下等銳士,上等銳士只有三百二十人,其餘則是六千戍卒,以及數目龐大的輜兵。

在九級中,上等銳士的個人戰力,大概與滿洲兵相當,而戍卒的戰鬥力,同劉良佐等精銳綠營兵的戰力相近,至於輜兵便只能與普通綠營相比。

這麼看來,就實力而言,趙銘與滿清相比,還是相差太遠。

好在,抗清勢力並不是只有他一支,清軍不可能用所有精兵來對付他,而他也不需要去主動找精銳清兵作戰,能夠憑藉海上機動的優勢,尋找清軍薄弱之處,發起攻擊。

這時在崇明島對岸,松江府長江邊上,一隊騎兵奔馳,爲首兩人,一個穿着紅色盔甲,頭頂鐵盔避雷針老長,正是剛接手江浙軍務的滿達海,另一個身穿黑色官袍,頭帶斗笠的官員,則正是洪承疇。

滿達海、洪承疇勒馬駐立於岸邊,各自取出千里鏡,觀察着對岸崇明水寨。

江面上,七艘巨大的三桅炮船,耀武揚威的在江面上遊弋,水寨內戰船雲集,桅杆如林,足有七八百條大小戰船。

“趙蠻子帶來了不少人啊!”滿達海眉頭皺起,放下了千里鏡。

洪承疇聞聲,也收了千里鏡,沉聲道:“據斥候稟報,從舟山來了水陸人馬一萬五千餘人,加上崇明沙洲原有的賊軍,趙鐵棒於此聚兵因超過兩萬人!”

這次行動,趙銘並未傾巢而出,一是四明山的王翊調動不便,二是整編後,一些人馬尚需訓練,也需要留支兵馬,防備馬光輝,守衛舟山羣島。

滿達海沉吟頷首,“兩萬賊軍,半日之內可攻破絕大多數縣城,一旦趙蠻子進入長江,後果不堪設想!”

洪承疇微笑道:“貝勒爺放心,自去歲趙鐵棒入長江後,本堂就在狼山、福山、靖江、楊中、瓜州等地修築炮臺,佈置火炮,封鎖江面。這次他想再入長江,就不易了。”

(感謝書友20190306212415540的500,農夫山泉有點田的399,馬小胖愛陳櫻,海外散修2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736章軍資交易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273章八閩蒙塵第524章滿清危機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809章武昌歸降第300章光復福建第662章建藩立國第799章隆武駕崩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474章前鋒覆滅第598章爭奪旅順第651章困局第854章有錢有糧第230章包圍滿達海第550章讓出南京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490章黃海大戰上第581章擴軍備戰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二十二章大木神射第355章堅船利炮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224章本將是不是被坑呢第434章內憂外患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745章勢如破竹第371章花錢買路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三章好爲人師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1025章糧荒第470碧蹄館伏擊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510章焚燬兩陵第518章多爾袞之死中第480章真正的兇手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909章展示實力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154章滅明戰略第629章驚聞噩耗第784章安慶陷落第692章突襲遼西第750章太監急第117章浙東危機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336章三省會攻第414章生死激戰第八十九章困敵金牛嶺第880章開始攻城第404章激戰橋頭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916章回師南京第208章小六部第115章離別第821章堵胤錫入京第417章如何報捷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1098章能給大明做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第507章線列步兵第586章緊急求援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564章癸巳和議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1079章火炮覆蓋第722章倉惶離京第401章精銳雲集第1109章國宴第331章軍火生意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698章漢化朝鮮第527章驚聞噩耗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912章兼併河洛第635章吳越王第1056章保持軍事優勢第635章吳越王第五十四章明修棧道第819章漢王攝政第310章多鐸病危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397章戰火再起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928章朱明落幕第703章政變下第808章換個皇帝第911章王爺降了吧第278章隆武危機第697章清軍撤軍第716章席捲河北第348章請封秦王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六十六章金塘島種田
第736章軍資交易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273章八閩蒙塵第524章滿清危機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809章武昌歸降第300章光復福建第662章建藩立國第799章隆武駕崩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474章前鋒覆滅第598章爭奪旅順第651章困局第854章有錢有糧第230章包圍滿達海第550章讓出南京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490章黃海大戰上第581章擴軍備戰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二十二章大木神射第355章堅船利炮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224章本將是不是被坑呢第434章內憂外患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745章勢如破竹第371章花錢買路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三章好爲人師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1025章糧荒第470碧蹄館伏擊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510章焚燬兩陵第518章多爾袞之死中第480章真正的兇手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909章展示實力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154章滅明戰略第629章驚聞噩耗第784章安慶陷落第692章突襲遼西第750章太監急第117章浙東危機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336章三省會攻第414章生死激戰第八十九章困敵金牛嶺第880章開始攻城第404章激戰橋頭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916章回師南京第208章小六部第115章離別第821章堵胤錫入京第417章如何報捷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1098章能給大明做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第507章線列步兵第586章緊急求援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564章癸巳和議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1079章火炮覆蓋第722章倉惶離京第401章精銳雲集第1109章國宴第331章軍火生意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698章漢化朝鮮第527章驚聞噩耗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912章兼併河洛第635章吳越王第1056章保持軍事優勢第635章吳越王第五十四章明修棧道第819章漢王攝政第310章多鐸病危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397章戰火再起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928章朱明落幕第703章政變下第808章換個皇帝第911章王爺降了吧第278章隆武危機第697章清軍撤軍第716章席捲河北第348章請封秦王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六十六章金塘島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