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

bookmark

王宮,大殿。

隨着漢中王劉備話音徐徐落下。

首席謀臣,諸葛亮當先輕搖羽扇,面露笑意,徐徐跨步走出。

走到正中間,他面向着諸衆,徐徐從懷中將昨日的那封急件取出,遂並不猶豫,高聲唸叨着。

一席話語,徐徐落罷。

半響功夫。

諸葛亮聲響停頓,徐徐放下了文書。

此刻,諸衆亦不由已經得知了消息。

東吳背盟,荊州危急!

這一刻,荊州籍將領不由紛紛義憤填膺。

下一秒,荊州派代表將領傅肜陡然站出,面露怒色,厲聲道:“漢王,末將請戰,率一軍東進殺回荊州,協助關君侯,驅逐吳賊。”

“保荊州。”

“保荊州,保荊州,還望漢王成全。”

一時間,隨着傅肜的請戰下,其餘荊州籍將領亦是紛紛附和着。

不過,益州一派大將卻是默不作聲,並未似荊州將領那麼慷慨淋漓。

這其實也算是劉備集團的弊端吧!

派系衆多。

首先,有從幽州便跟隨劉備的元功宿將派,如關張、簡庸,也有豫州、青徐相繼投奔的糜竺、孫乾等。

當然,這些都只是勢力一般,並未有太過龐大的勢力。

荊州派,以及益州派,纔是如今治下,勢力最爲複雜的。

首先,荊州代表自然是以諸葛亮爲首的荊襄集團。

其次,便是以黃權、李嚴爲首的益州集團。

可以說,兩派暗地裡水火不容,爭得頭破血流!

這也是後來,李嚴與諸葛亮爭權,卻反被貶爲庶人的原因。

因爲,荊襄、蜀中的矛盾由來已久。

特別是原史上荊州失守,這股矛盾亦是越發擴大。

這也是劉備爲何執意率軍東征,聽不進諸臣的原因。

他這麼做當然不僅僅只是爲關羽報仇的原因,也是想重新奪回荊州,緩和、平衡境內荊襄集團與蜀中集團的內部矛盾。

一席請戰。

劉備面露大喜,正準備拍案決定。

可一旁身席青衫,面目消瘦,精神彷彿病懨懨的,面色亦是極爲蒼白的一員身長八尺的四旬中年,不由立即站出,拱手道:“主公,正有一言還請問,此急件是何時傳回蜀中的?”

聞言,劉備面色不變,喃喃道:“孝直,乃是昨日信使馬不停蹄,花費將近一月功夫,才千辛萬苦送回成都,稟告於孤知曉的。”

一席話落。

法正聞言,不由暗暗沉思着,並未言語。

可此時,從旁祭酒秦宓不由面露憂色,拱手道:“主公,以宓之見,如今我軍不應當再用兵,援助荊州。”

“漢中之役,雖然我軍兵鋒強盛,大敗曹賊,全據漢水,進取漢中郡縣,可是,歷時兩年的大戰,也將府庫積攢的錢糧徹底揮掃一空。”

“如今,戰役剛剛結束,我方應當採取與民休養,不宜再動刀兵。”

“如若不然,我方根基進損矣!”

朗聲一席話。

聞訊,陡然間,不僅王位上的劉備面色頓時不悅,甚至荊州籍將領亦是紛紛冷眼相對。

以劉備的城府,又豈會聽不出秦宓這番話的本意?

秦宓這席話,事實上半真半假!

其實,還是爲了益州本土世家之利益,爲了自己家族的利益。

試想想,如今的成都府庫錢糧早已盡數消耗於漢中戰場,那如若現今派遣軍力救援,錢糧哪裡來?

自然是從他們家族當中索取。

可蜀中本地大族,又豈願爲了救援荊州,而損自家利益?

荊州諸將怨恨秦宓,乃是因爲他剛剛竟是勸誡劉備,禁止援助荊州戰事。

而劉備面露不悅,則是由於秦宓竟爲了家族利益,而視國家利益於不顧的本性。

由此,也可以試想想,爲何原史上劉備決意東征,秦宓出言反對,他會大發雷霆,將斬首其人了。

蜀中大族,的確是自私自利,極爲過分!

“漢王,我等聯名請議,將此妖言惑衆之徒拖下去,就地斬首。”

一時,荊州諸將怒火沖天,紛紛怒喝請聲道。

其後,傅肜又不由拱手道:“漢王,荊州乃我軍出軍之通道,諸葛軍師的隆中對戰略,便是要兩路聯動出兵。”

“讓漢王與君侯各領一軍北伐。”

“如今,我等不援助君侯,一旦荊州有失,那我軍將獨自面臨曹孫雙重打擊,實力亦會退縮到三足鼎立間,最爲弱勢一方。”

“漢王,還請速速定奪!”

“漢王,漢王。”

一時,隨着傅肜言畢,荊州諸將立即高聲道。

一席席話語徐徐落下。

此時,劉備的面色亦是極度陰沉起來,雙目緊緊凝視着秦宓,眼神中仿若透着絲絲冷漠。

秦宓,竟是如此過分!

荊州,乃是劉備辛辛苦苦奪取,如今吳軍要硬取,他又豈會放任不管?

好似已然察覺到了劉備不善的目光,秦宓不由面色一凝,遂又繼續拱手說着:“主公,不可啊!”

“宓剛剛所言,皆是爲了我軍日後着想啊。”

“主公,你須知,我方大敵來乃是雄踞中原的篡漢逆賊曹操,我等與他亦是不共戴天的仇敵。”

“如今,主公豈可因小失大,前去援助荊州?”

“何不趁機休養生息,積蓄實力,待天下有變,主公再率大軍出秦嶺,北伐中原,克復漢室?”

此話,言之有理!

只不過,此刻劉備卻是早已滿腦都是憤怒,秦宓如此說,豈不是撞在了槍口上。

“秦宓,你如此忤逆孤,三番數次竟時阻止孤遣軍東進援助荊州。”

“你究竟是何居心?”

“如今雲長既是已經發來急件,那想必荊州戰事已經是激烈無比,我軍難道作壁上觀,坐看雲長與吳軍血戰?”

“諸位,不必多言,孤意已決!”

“此次遣軍東進,由孤親統精銳,入駐荊州,驅逐吳賊。”

“啪。”

陡然間,劉備大拍案几,面色嚴肅,厲聲道。

顯然,他此次已經是動了真格。

“漢……漢王……”

只是,秦宓依舊出言反對着。

“啊啊啊。”

“兄長,吾請求將此人拖下去就地斬首,絕不給其活命的機會。”

陡然間,諸衆還未言語,一席仿若雷鳴般的聲響便徑直由遠及近的飄入大殿當中。

一時,大殿諸臣進皆彷彿耳膜都被震破般!

半響功夫。

一員昂首挺胸,身長八尺,身系戎裝的張飛瞬息昂首闊步走進大殿,手指遙指,面色陰沉,雙目仿若噴火般,徑直凌厲的怒吼着。

剛剛,張飛走到宮外,便不由隱約耳聽着秦宓的反對之言!

故而,他便迅速加快腳步奔進王宮,怒氣沖天,厲聲呵斥着。

一席話落。

張飛遂快步上前,拱手道:“兄長,還請批准飛領軍東進,援助荊州戰事。”

“如今,吳軍背盟,二兄局勢難測,飛誓要親領一軍,殺盡吳賊。”

瞬息間,張飛面色嚴肅,高聲喝着。

此話一出,彷彿整座王宮都在顫抖一般,不由令周遭諸衆紛紛受其震撼!

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五章 龐德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九十六章 爭執
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五章 龐德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五章 龐德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九十六章 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