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爭執

一夜散去,天光放曉,亮如白晝。

古寨。

望着屍山血海的寨內,關平屹立寨牆上,不由低喃着:“唉,戰爭無情矣!”

雖然如此感嘆,可關平也知曉,如今正值亂世,三國鼎立,如若一方不掃除強敵,統一華夏,那這樣的戰爭便永不會停止。

半響,趙忠拖着渾身浴血、滿是傷勢的身軀抵達而來,拱手道:“啓稟少將軍,我軍此戰共損失一千多軍卒。”

“一千多?”

聞言,關平濃濃嘀咕一番,遂也恢復如初,高聲道:“雖然此戰我軍傷亡甚大,可我軍卻全殲了這支吳軍精銳。”

“此戰,大勝。”

“萬勝,萬勝。”

隨着關平高呼一聲,周遭疲憊的軍士紛紛強撐着精神,大喝着。

一席響聲,徹響方圓數裡地,皆依稀聽見。

“你二人,速速將趙忠攙扶下去,讓軍中大夫救治,處理傷勢。”

“諾。”

這一刻,望着趙忠渾身的傷勢,關平也不由大急,立即吩咐着從旁親衛。

須知,要是傷勢得不到及時的處理,那極有可能受感染,而丟掉性命!

隨着趙忠被攙扶離去,片刻後,一席身影再次跨步而來。

半響,鄧艾持刀奔來,面露喜色,道:“少將軍,吳軍戰船已經全權控制,此次我等收穫樓船數艘,鬥艦、艨艟數百隻。”

“嗯。”

輕嗯一聲,關平遂下令道:“接下來迅速打掃戰場,將屍首火化處理,以免引起瘟疫,然後將我軍將士骸骨收斂帶回荊州安葬。”

“有傷將士,儘快讓大夫救治處理,避免感染,其餘軍士則入寨歇息。”

“夜晚,在行渡江西歸!”

話落,關平不由又想到什麼,遂望向從旁鄧艾,徐徐道:“士載,我等前日夜晚劫掠了沿岸的衆多村落,你現在立即領一衆軍士,攜帶所搶物資南下,等待夜色來臨,民衆都休息時,你們悄然還給他們。”

“諾。”

號令傳下,鄧艾拱手應諾,遂領命退去。

這一刻,關平目視遠方,思緒萬千。

他這一刻想的深遠,由於劫掠沿岸村落時,除了掠奪物資,並未有傷人性命,如今他下令還回所有物資於民衆,那就算日後,此事真的曝光。

吳中百姓也不會太過憎恨己軍。

畢竟,沿岸民衆,至今也不知曉劫掠他們的是荊州軍,而是“賊寇”。

至於豪強大族,已經與荊州軍發生了激鬥,關平也沒有在送回物資,因爲那樣毫無意義,大族依舊會痛恨荊州軍,而不會感激。

這一日,關平率衆於赤壁大破吳軍,然後夜間押解戰俘,領衆渡江西進而去!

………

漢水北岸,樊城大營。

“什麼,你是說少將軍已經領衆繞道江夏,回返荊州了?”

此刻,帳中,馬良得到消息後,面色陡然大急,遂高聲問着。

他此時腦海裡可謂是一團亂,絲毫未想到,關平究竟在如何行事。

“孤軍北伐,又領軍南返,這是在唱哪一齣啊?”

思索半響,馬良不由面露苦笑,喃喃道:“少將軍,你先斬後奏北伐,君侯已經很憤怒了,現在你又悄然回軍。”

“君侯要是知曉,必將大發雷霆啊!”

想了半響,馬良才目視屹立的那員軍士,徐徐道:“說吧,少將軍命你回返見吾,可是有何要事吩咐?”

由於一開始馬良便與關平達成了共識,要時刻防範江東偷襲,故此,思索半響,他也算是大概了明白了關平的良苦用心。

聞言,帳中軍卒單漆跪地,拱手道:“少將軍讓小人轉告先生,現在時機已至,還請如約打開錦囊。”

“最後,少將軍請求先生,讓您務必按照錦囊行事,竭力勸說君侯。”

一席話落,馬良瞭然,遂揮手示意傳令軍士退下,然後才徑直從懷中取出一道錦囊,將之打開。

錦囊打開,一則紙張便落入眼簾,馬良見狀,立即將其展開,細細觀看着。

“曹操南下之際,便是沿江據守,回返荊州之時,吳軍已經整裝待發。”

紙張上,便是這一句話,馬良看罷,細細回味、思索一番,便立即頓悟了,隨後立即起身,走出帳外,向主帳行去。

他今日要力諫關羽,放棄繼續攻取樊城,撤軍回防。

從這道錦囊,馬良可以感受着關平的急迫性,吳軍偷襲已然不是猜測,而是事實。

須知,這道錦囊是一個多月前,關平率衆孤軍北伐之際,彌留之際便準備好的。

這說明,關平一直在防範孫氏,而且十分斷定江東必然會背盟偷襲。

正是想到此,馬良此刻也絲毫不敢大意了,遂立即奔向主帳。

大帳中。

此時,關羽正襟危坐,階下諸將亦是在相互爭論不休。

“諸位,我軍自從少將軍取襄陽以後,便開始調集重軍,強攻樊城,可現在已經持續將近兩月,樊城依舊難以攻陷。”

“甫以爲,我軍理當停止攻取樊城,退回襄陽,隔江對峙。”

這一刻,由於歷經一個多月,雖然一直壓制着城中曹仁所部,可卻依舊無法奪取樊城,王甫已經打定主意,勸說諸將退卻。

只是,話語落下,前都督趙累卻是怒喝一聲,冷聲道:“撤兵,隔江對峙?”

“此乃無稽之談也!”

一記厲喝聲,趙累頓了頓,繼續道:“我軍如今已經強攻樊城一個多月,樊城早已是強擼之末,只要在大肆進攻下,必將攻陷城池。”

“這時候撤退,如何對得起自北伐以來,陣亡的將士們?”

“不僅如此,我軍自北伐後,先是連破曹仁數陣,逼迫其只得堅守不出,然後君侯又巧借暴雨盡淹沒七軍,使我軍軍威越發強盛,司州之地連連掀起叛亂。”

“同時,少將軍又輕取襄陽,北伐許都,引起中原動亂。”

“王國山,如今曹魏內部早已是亂做一團,我軍此時撤軍,豈不是拱手放棄到手的戰果,功虧一簣?”

一席斥責,趙累立即回身拱手行禮,目視關羽,請戰着:“君侯,請再給吾兩日時間,末將必定拿下樊城,盡屠其衆。”

這一刻,趙累面露決然之色,高聲請戰。

本來,趙累與廖化是北上駐防,防備曹軍援軍的,只是,由於連日來,樊城連連不克,又由於徐晃所部的按兵不動。

故此,關羽又將趙累調回來,攻取樊城。

下一秒,王甫依舊站出,面色剛毅,拱手勸誡:“君侯,甫強烈建議,停止繼續強攻,退守襄陽吧。”

“如今,襄陽已被少將軍奪取,我南郡之地將不再時刻遭受着曹軍的兵鋒威脅,戰略目的已經達到。”

“君侯,率衆撤軍吧!”

一時間,趙累、王甫二人此刻卻是建議不合。

只不過,麾下將校卻是進皆支持趙累,一致請戰着。

聞言,關羽撫須,喃喃思索着衆將的建議,正準備發話時,帳外侍衛立即持刀奔進來,拱手稟告着:“啓稟君侯,帳外馬從事求見。”

“馬良?”

“讓他進來。”

一席威嚴的言語聲傳出,侍衛立即拱手應諾,退出主帳傳令。

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十二章 反目第八十章 嫁禍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八十章 嫁禍第十三章 內亂第十章 攻城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三百零三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十章 攻城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十六章 密謀
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十二章 反目第八十章 嫁禍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八十章 嫁禍第十三章 內亂第十章 攻城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三百零三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十章 攻城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十六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