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

“漢中生變?”

這一席言語,令在場的其餘文武官員紛紛遲疑。

“生變?”

“此言何意,汝速速講來?”

直到這一刻,張飛才忽然擡首,放下了手中的筆,面上少了剛纔的嚴厲,多了數分鄭重,直直相問着。

他雖然對魏延不是那麼感冒,可依舊是無條件忠於漢中王劉備,依舊會對漢中安危格外上心的!

巴西郡毗鄰漢中。

劉備讓其鎮守此地,也未嘗沒有讓張飛協助魏延防守漢中方面的意思。

隨即,信使不敢怠慢,遂一五一十的說着:“魏都督言,如今曹軍與羌人聯合犯境,可羌卒來勢洶洶,頗有不破漢川便不還的架勢。”

“可曹軍方面,安西將軍夏侯楙卻屯駐陳倉毫無動靜,都督以爲此事很蹊蹺,分析之下覺得曹軍會從子午谷入,趁我方主力被吸引至前線時而突襲漢中腹地。”

“子午谷?”

“魏文長何以得出此論?”

此話剛落,客房左側便有一員身着戰甲,身長七尺五左右的壯漢厲聲道。

此將乃是張飛麾下的將領張達。

張達話音落下,從旁的範強亦是連連附和着。

所謂將兵之膽,隨着張飛輕視魏延,其麾下的驍將張達、範強亦是如此,狂傲至極。

不過,這席話卻是關乎着漢中之地的安危,張飛面色也凝重起來,倒也沒有時間考慮其他,沉吟片刻,他忽望向右側一旁年約八尺、額下留着數根長鬚,將近三旬的壯年。

盯凝良久,張飛高聲道:“孝興,此事你怎麼看?”

聞言,三旬中年漢子纔回轉神來,眼裡隱隱露出絲絲沉靜,緩緩拂手說着:“將軍,末將以爲魏都督之言不無道理,子午谷方面不可不防!”

“魏軍確實極有可能弄險,襲我漢中。”

“這……這怎麼可能?”

隨着這員壯漢話音落下,其餘諸將紛紛面露不可置信的神色,心存着僥倖,明顯是不信邪。

“巨孝興,汝多慮了吧?”

怒吼一聲,年紀早已三旬多的張達卻是厲聲道:“子午谷這條道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單論這條道的險峻程度以及棧道的難行,豈是那麼容易能夠走出的?”

“曹軍真要強行前來,恐怕還未突襲漢中,便葬身於茫茫的秦嶺餘脈中,被山巒所掩埋。”

“是極,是極!”

與此同時,範強同樣高聲附和着,隨後又補充着:“魏文長太過於擔憂了吧?”

“我軍壓根不用如此憂心忡忡,敵軍想突襲子午谷,最大的難題卻並不是對付我軍,反而是天公,一旦大雨而來沖垮了棧道,他們又將如何作爲?”

這二兄弟一唱一和的把戲好似事先未商議般!

雙簧唱的真好。

不僅如此,二人言語間也是極盡嘲諷着。

將近三旬的青年將領乃是巴西郡人士,張飛新近考察各縣時曾慧眼識珠的將領。

兩月前,他換上平民裝束遊行巴西各地考察,卻在到達漢昌以後,正逢潛藏深山的一夥賊匪寇略縣城。

漢昌縣令聽聞賊衆來襲,竟是被嚇得棄官逃亡!

關鍵時刻,這員青年挺身而出號召鄉勇以少勝多,大破賊衆。

這一幕讓張飛盡收眼底!

事後,張飛私下調查才得知青年姓句名扶,字孝興,巴西漢昌人士,自幼習武、自小便胸懷大志,時常接濟鄉民,也逐漸在鄉間搏出了一番聲名。

正是瞭解到這些,張飛敏銳的覺得巨扶絕對是一員良將,便特意安排相見一番,巨扶也同樣沒讓他失望,確實談吐不凡。

張飛打定要將之培養起來,便徵召爲麾下將校。

時至今日,隨着巨扶的地位愈發增高,平日裡于軍中的驍將張達、範強卻是一減再減,他們雖心生怨恨卻終究礙於張飛的暴漲不敢將情緒辦法出來。

可卻隱隱憎恨上了句扶。

此時忽然有這麼一個大懟他的機會,二人豈會錯過,當然是毫不留情!

“住口!”

不過,下一秒張飛卻是陡然暴躁如雷,怒喝着。

這一記吼聲彷彿聲若雷霆,張、範二人頓時戰戰兢兢,如臨深淵,瞬息退到一旁一言不發。

“孝興,繼續說。”

隨即,張飛才重新面向一旁的句扶,輕笑道。

神情與剛剛斥責二人判若兩人!

這一舉動,亦是讓張、範內心漸漸生起絲絲陰狠。

“諾!”

應諾一聲,身長八尺的句扶面露鄭重之色,並未直視敵視他的張達、範強,謙謙說着:“張、範二位將軍所言非虛,子午之險確是事實。”

“目前也正是暴雨多發的七月時節,山洪隨時都有可能伴隨着暴雨而沖垮子午棧道,一旦如此,那奇襲的曹軍不僅面臨失敗的局面,亦將處於覆滅山谷間的危機。”

話說到此處,周遭諸將都以爲他也不贊成魏延之策,可下一刻也是雙手合十,面向張飛拱手行禮,躬身道:“可將軍,行軍征戰本就是奇正相輔,哪有因棧道不通就放棄的道理?”

“古語言: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此是其次,關鍵在於曹軍鎮守關中的將軍還有張合尚在,以他的用兵風格來看伺機暗渡子午谷奇襲漢中之地,可能性極高!”

不得不說,句扶的言語與魏延所說十分相似。

說起巨扶,此人能力、見識倒也很強

原史上,他是蜀漢中後期的大將,自幼習武、飽讀詩書,主要活躍於諸葛亮、魏延相繼逝世以後,與王平、張翼,馬忠等將並列於蜀漢新五虎。

甚至,有史記載句扶功名爵位不亞於平。

這裡的“平”自然指王平。

如今他也頗受張飛器重,自然知曉劉關張的情誼非比尋常,早已連成一體,倒是在極爲表現自己,想了想又建議着:“將軍,故而末將以爲,爲了大局計,我軍應當立即集結部衆整裝旗鼓,待都督魏文長兵發沮縣以後,便時刻注意漢中動向。”

“在這折求援書信以後,扶內心裡亦是隱隱有些不詳之感!”

“好!”

旋即,張飛陡然起身,魁梧的身軀屹立上方,凌厲的眼神掃向四方,雷鳴般的喝聲高聲道:“諸位可還有疑慮?”

“在下沒有!”

“末將願聽從將軍號令!”

一時間,隨着各將的附和,張飛也是心情大好,大手一揮,下令着:“既如此,各部集結待命,隨時聽候本將之命,北上漢川。”

“諾!”

諸將一致拱手高聲喝道。

……

子午谷內。

一處延長而又狹窄的山谷間。

前方懸崖峭壁,下方又是深不可測的深淵,望着那恍如絕境般的棧道,周遭精神萎靡、飢腸轆轆的曹軍軍士進皆聞風色變!

驚恐萬分之狀溢於言表。

第十四章 收心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十七章 城破第九十章 對峙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
第十四章 收心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十七章 城破第九十章 對峙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