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夜戰

古寨。

“已經一個多時辰了,也未見吳軍有絲毫動靜。”

“蔣欽,究竟該如何選擇?”

此時,關平諸衆屹立於寨牆上,目視着江上吳軍戰船,思緒萬千,喃喃道。

想了半響,他又轉身望着從旁鄧艾,徐徐道:“士載,你昨夜領軍劫掠時,可否將情況探查清楚,被打破的莊園是哪位大族的?”

聞言,鄧艾心裡早已有數,遂並未猶豫,立即道:“少將軍,艾已經打探清楚。”

“我軍昨晚共劫掠村寨二十三餘座,攻破三處莊園,我從中得知,這三座莊園分別是吳中張、陸,顧這三家大族的產業。”

“劫了這三家,吾亦記得不錯的話,這幾家大族都有人才出仕,效力於孫權吧。”

“那現在看來,蔣欽應該不會放任不管了。”

沉思良久,關平喃喃自語着,思緒依舊飄向遠方。

他知曉,江東世家大族林立,就算是孫權也只能妥協一部分權益換取大族的出仕,或者支持。

孫權尚且如此,蔣欽膽敢顧大族利益於不顧,而無動於衷麼?

時間徐徐飄過。

只在此時,一艘鬥艦上,十餘名吳軍軍士忽然間下船上岸,並且拖着一具血淋淋的屍首前行着。

抵達古寨射程外,將那具屍首放下,其中一員酷似吳軍什長的小軍官,不由高聲道:“爾等聽着,吾奉我家將軍之命,送還你等軍卒屍身。”

“他說了,要戰便戰,何須遣這狂傲之徒前來。”

話落,那名什長迅速領十餘名軍士快速回返,深怕荊州軍怒火中燒,忽然衝出來圍殺了他們。

這一幕,寨牆之上,防守的荊州諸衆俱是怒火沖天,怒色遍佈全身。

他們竟然沒想到,吳狗如此無恥,竟然連使者皆殺!

當真可恨!

“少將軍,吳軍欺人太甚,擅殺我軍兒郎,請批准末將領軍出戰,全殲這羣畜生。”

一時間,諸將亦是怒火中燒,千人督趙忠更是充斥着無比的憤怒,請戰着。

這員軍士本就是他麾下所看重的一名都伯,以其之能,晉升屯將並不是問題,可現在,卻是沒有死在以命相搏的沙場上,反而充當軍使,被無端殺戮!

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這是自春秋以後,便定下的規矩。

“少將軍,趙都督所言不錯,吳狗竟然如此蔑視規矩,輕視我等,我軍自當全軍出擊,一舉全殲,讓他們知曉何爲規矩。”

此刻,孫狼同樣屹立而出,高聲請戰,緊接着,諸將同樣如此。

聞言,關平揮手,淡淡道:“你等數人出寨將軍士屍首取回來收斂,等回到荊州在行安葬。”

“此乃是我軍英雄,不可輕怠慢!”

指令傳下,從旁數名親衛領命,立即奔出寨外而去。

“少將軍。”

“少將軍。”

只不過,關平卻是無視諸將的請戰聲,徑直向寨門處緩緩行去,然後開始下令集結全軍士卒。

半響功夫,數名親衛擡回了一具血淋淋的無頭屍首,抵達寨門處時,關平揮手放下。

旋即,關平視線面對全軍將士,面露悲憤之色,輕輕走向屍首旁,拱手恭敬行禮,嘴裡還唸叨着:“一路走好!”

眼望着關平恭敬的悼念着,這一刻,數千軍卒眼神都不由溼潤了。

這,就是他們的少將軍,爲了一位逝去的不知名軍卒,卻能夠親自悼念,這份心境便是衆多將領所不能比的。

試問,在這個時期又會有哪一位主將會親自悼念一位軍卒呢?

“少將軍,我等願戰。”

“誓殺吳狗。”

片刻的時間內,軍陣中陡然間沸騰了,數千軍卒紛紛轉悲色爲怒火,怒喝着。

怒喝聲、悲憫聲此刻徹古寨,高昂之聲勢可謂空前絕後,方圓江面都隱約間有響聲傳出。

江面,樓船之上,蔣欽屹立不倒,耳聽着荊州軍卒一句又一句的悲憤怒喝交織聲,面色越發凝重起來。

“這一戰,不好打矣!”

半響,蔣欽不由喃喃嘀咕着。

本來,他決議殺軍使,便是存着威懾荊州全軍,打擊其士氣,如此己方上岸駐紮後,才能在大戰中佔得一絲優勢。

畢竟,水戰他有十成把握,陸戰,是真的心裡沒底。

故而,蔣欽纔會出此下策,只是他卻是未想到,反而弄巧成拙了,荊州軍凝聚力竟然如此之強盛,不僅軍心未受打擊,反而羣起激憤,充斥着滿腔的怒火。

“關平啊關平,你何故如此難纏?”

此時,雖然蔣欽與關平交手不過兩天,可他卻連連吃癟,並未討到絲毫便宜不說,反而被逼上岸,進行陸戰。

這一刻,他浮現着關平的總總手段,也越發忌憚了,心裡同時升起一絲信念,暗暗道:“此次務必擊殺關平,不然放任其成長,必是我東吳大患!”

古寨。

“全軍暫時歇息,等待吳軍上岸,強行突殺。”

此時,關平面露悲憤,揮手止住諸衆怒喝,言語沙啞,說着。

然後,他又徐徐道:“諸將進帳軍議。”

話落,關平徑直領親衛先行離去,並未多言。

這一刻,荊州軍卒的怒火已經徹底被激發而出了,此刻的他們只是需要一場徹徹底底的大戰發泄,這時候說再多的言語也並未有絲毫用處。

臨行前,關平表達了自己堅決出戰的念頭,數千軍卒遂將怒火暗藏在心底,解散休息而去。

主帳。

關平坐回主位,隨着諸將依次屹立,面色才微微一鬆,沒有了先前的悲憤。

“諸位,事不出所料,最遲今日傍晚之際,蔣欽必定率部上岸駐紮,以派遣遊騎巡視,阻止我軍今夜在劫掠周邊。”

這一刻,關平神情自信,言辭鑿鑿。

他從蔣欽殺軍使的行爲便已經推測出,這是在威懾己方,所謂有因必有果,爲何要震懾荊州軍?

那唯一的解釋,就是蔣欽決定上岸陸戰了。

話落,都督趙忠面上怒色依舊,高聲道:“少將軍,末將以爲,可在吳狗上岸以後,立足未穩時,瞬息發動突襲。”

“以我軍之力,又是忽然襲擊並未準備充分的吳軍,必定能一戰而勝!”

此話一出,諸將一致附議。

“恐趁吳軍立足未穩襲擊,此行不通也!”

“你等須知,如今這座古寨是周郎爲抵禦曹賊而修建,逐可容納數萬兵馬,營寨連綿數十里,我軍不過數千兵力,只是佔據了古寨最核心的一座寨子。”

“其他營寨依舊是空虛的,依艾所料不錯,吳軍上岸必會選擇這些寨子駐軍,與我軍對峙。”

“所以,如今看來,只能強行一戰了。”

此言一出,諸將聞言,神情都不由有些沮喪。

話落,關平環顧四周,沉吟一番,遂立即起身,高聲道:“諸位不必如此沮喪。”

“強攻又如何,以我軍步戰能力,在岸上強攻依舊能夠大破吳賊。”

“我軍,必勝矣!”

頓了頓,他繼續說着:“接下來,我等便靜待時機,等待吳軍上岸,然後我軍便發動夜襲。”

“以一戰之力摧毀吳賊,讓江東鼠輩膽寒!”

“必勝,必勝。”

話音落下,諸將亦是受之鼓舞,朗聲高吼着,帳中瞬息沸騰起來。

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十三章 內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
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十三章 內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