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和平降臨赤化中的歐洲

“女表子養的英國佬!”

八月二十日早晨,得知英德已開始和平談判的消息後,仙人掌加納失態地大罵了一聲。法國戰敗後,英國在中蘇德三國的聯手擠壓下,已無法再將戰爭進行下去,這點他早有預計,卻未曾想到來得這麼快。

“只差三個月!”

仙人掌加納在心裡恨恨地想着,如果英國能夠多支持三個月,等到美國大選結束。只要他加納能繼續連任,他一定會撕破臉下場讓美國參戰,加納身後的軍工財團勢力,也願意支持總統的戰爭政策。

但是,英國人太沒用,也太會自作聰明瞭。正是因爲他們自作聰明地將日本人引入東南亞,逼得已視這裡爲自己的禁臠的美國人被迫將海軍的主要戰艦從東海岸調到西海岸,去壓制蠢蠢欲動的很不老實的日本人。以至於大西洋方向出現缺口,當七月底德國海軍高調出擊時,美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的實力根本無力對抗。

“丘吉爾,你這是玩火!”

現在的丘吉爾在英國的名聲已經象他的前任張伯倫一般地臭大街了,加納總統爲他的命運稍稍感嘆了一聲,就開%s始頭痛起歐洲開始和談,英國和中蘇德三國停戰後美國要面臨的世界局勢。在八月份,加納總統和幕聊,已經使盡一切手段想要破壞英德間的和談,但是此時的英國國內反戰情緒大盛,而德國方面提出來的和談條件也不過份,想要破壞這次和談難度不小。

此次和談,並不只是英德兩家參予,還包括了蘇、德、中,甚至不久前剛剛被英國人捅了一刀的法國人。以及被拉到談判桌上的西班牙。談判的地點選在了歐洲的中立國荷蘭的都阿姆斯特丹。

到194o年八月爲止,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在南亞,總共丟掉了以下地盤。

印巴方面,他們丟掉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這三個地盤,這些勢力基本被蘇聯全部佔領。而蘇聯紅軍在印巴北部南下時。中國方面的解放軍也派出幾千軍隊和數萬民工配合作戰,在八月分收復了“自古以來”的失地阿克塞欽地區——阿克塞欽,(aksainet,突厥語,意爲“中國的白石灘”)。

阿賽克欽地區基本就是半無人區,解放軍佔領這兒沒費多大的力氣。數萬民工主要的任務負責後勤維護,修建新疆的道路,加強中國和這裡的聯繫。

(注:阿賽克欽地區是新疆交通的必經之路,戰略價值很高。清朝雍正時在此設立拓置局管轄。1846年英國吞併查漠—克什米爾後。聲稱拉達克(原本屬中國地方政府管轄的地區,是克什米爾的一部分)應歸英印政府統治。在未等清朝政府同意的情況下,英國便佔領拉達克地區。後來,在標定拉達克和的邊界中,英國侵略者爲了尋找一條侵略中國新疆腹地的捷徑,於1865年派遣印度測量局官員約翰遜潛入南疆地區,從拉達克進入阿克賽欽最後到達新疆的和田,通過“勘察”。繪製了一條界線,這就是約翰遜線。此線將包括阿克賽欽在內的近三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了英屬印度。使阿克塞欽變成英印克什米爾的一部分,但英國政府並未知會當時的清政府。5o年代後期,中國在阿克塞欽地區修建新藏公路,引起印度不滿。印度遂以約翰遜線爲依據,斷然對阿克塞欽提出領土要求,中印西段邊界爭端由此產生)

緬甸方面。解放軍佔領了克欽、撣邦大部分,這些和“自古以來”搭得上邊的土地,現在是迴歸中國。此外其相臨的實皆、曼德勒省,克耶三省,由於和“自古以來搭不上關係”。當地居區也不屬於漢儒文化圈,解放軍沒有直接出兵佔領,但控制這三省的地方軍閥勢力,在解放軍的暗中支援下,也紛紛宣佈“自治”,脫離英國人的統治“建國”。英國駐緬甸的殖民軍,只利用“距離”的優勢,牢牢守住靠海的幾個省份。但這些省份的從前依附英國人的地方實力派軍頭,在看到三個省份自治建國後“自己作主”的美好前景後,也紛紛動起了別樣的心思。只是受制於英國殖民地軍隊的壓制,暫時還只能老老實實,英國人在這兒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

此外印度東北靠近和緬甸克欽地區相臨的一塊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在過去幾個月裡落入解放軍之手。解放軍佔領該地後,本着“民族自治”的原則,鼓勵他們的建國。

印度東北各邦的民族,包括藏南地的阿魯納恰爾邦,由於相貌和中國人很相似,後世在印度其他地區經常面對各種各樣種族歧視,由於東北印度的女孩子,膚色較淺,而且和其他印度人非常不一樣,讓她們更成了印度的特產:弓雖奸犯注意的目標。歷史上建國後,印度東北邦的人一直就想從印度出來,而印度也沒有給這些地區投入任何資金,這些地區經展嚴重落後。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許多印度東北邦德人都常在網上討論很多人想離開印度轉投中國。

中國在中南半島地區和印度東北部所以沒有更大的進展,主要的問題還是補給問題以及當地惡劣的溼熱帶氣候條件。解放軍在這兒最大的敵人,並不是擋在前方,戰力有限的英國殖民軍,而是當地的蚊蟲、痢疾等各種稀奇古怪的熱帶病。因爲疾病而造成的非戰鬥減員,甚至十倍於戰場上的人員損失。

列寧格勒三聚頭會面時,斯大林就沒安好心地鼓動中國吞併印度東北各邦,但是李潤石主席並沒有好大喜功地上他的當。解放軍在阿魯納恰爾邦地區擊退英國殖民軍,進入此地後,就扶持當地人做起了建國的準備工作。

阿姆斯特丹談判時,中蘇兩國的要求就是,要求這些被他們的佔領的地區。從英國的控制下“”出來,自由建國。此番對英戰爭,中蘇兩國的口號是反對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正義戰爭”,中國方面對於佔領的那些緬北地區的土地,也只是收復“自古以來”的失地而已。那些實在和“自古以來”掛不上邊的,本身又不屬於漢文明體系的。方纔讓他們建國。

作爲代價,中蘇德三國願意爲英國背書,承認英國對印度殘餘地區的宗主國地位——蘇聯人不想過早肢解英國,是爲了西歐給德國添堵,如果英國完全失去了印度,則國力必然大衰,再不能給佔領了西歐的德國形成威脅。而德國方面不想過早地肢解英國,則是不想便宜了美國人。

而德國方面對英國的要求很簡單,僅僅只要求英國人歸還其在西非的殖民地尼日利亞和喀麥隆即可。至於東非的那麼殖民地都不要了。

法國人被拉到談判桌前。則爲了安南地區的歸屬,畢竟中國將越北地區收入囊中。並在北緯十七度以南地區建立了越南人民共和國,總得給法國人一個“交待”。

西班牙人被拉到談判桌前,則是爲了直布羅陀問題,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德國還是蘇聯,甚至是到倒黴的法國人,都一致要求英國人放棄直布羅陀要塞。將這裡非武裝化,同時將直布羅陀歸還西班牙。直布羅陀要塞非武裝化。對地中海國家的好處不言而喻。討論這個問題時,爲作被請來充當“聽衆”秀存在感幫助搖旗吶喊的意大利人,當時也站起來“舉五肢”支持這個要求。

以上這些,都是中、蘇、德三國談判的底線,當然阿姆斯特丹談判時,三方戰勝國提出的要求會“更過份一些”。比如蘇聯人就要求蘇伊士運河中立化、國際化。德國方面也提出了索要歸還德屬西南非洲和東非的一些一戰失地。

按照三國的底線,英國人至少可以保住印度大部分的箐華地區,緬甸也可保住一部分。相對於《英美華盛頓條約》那種對英國殺人不見血的搶劫,中蘇德三國雖然在英國身上割了幾塊肉,卻不象前者那麼要命。

談判從八月二十一日開始。進行到八月二十三日時,美國人也加了進來。

美國人加進來自然是爲了攪屎,理由是拿着半年前和“英奸”丘吉爾簽定的《英美華盛頓協議》,美國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一旦四國(指中蘇德英)停戰,騰出手來的英國人有極大的可能重新關閉殖民地的大門。

事實上,英國人就有這個意思,而德國和蘇聯也在背後推波助瀾。

《英美華盛頓協議》是美國對英國的一次大搶劫,德國和蘇聯在和英國談判時,主動提出承認英國在印度半島殘餘部分的利益“背書”,就是爲了鼓動英國人保住自己的利益,藉此挑拔英美之間的關係。

“英奸”丘吉爾下臺後,在德國對英廣播電臺拿出《英美華盛頓協議》的內容,一條一條地向英國人解釋說明其背後的險惡用心,越來越多的英國平民,也已經明白了這份堪稱喪權辱國的協議對英國傷害。有德國的威脅時,英國人還能“兩害取其輕”無視這些,但當雙方開始停戰後,這份協議的內容就極刺眼了。

談判從八月二十一日開始,一直持續到九月份。在談判期間,德國海軍減緩了對英國的海上封鎖,允許運送糧食和生活必須品的物資流入英倫三島,但軍火和礦石類依舊嚴加打擊。而不想再打下去的英國政府,也同意德國海軍在海上對進入英國的貨輪進行檢查。

但談判期間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美國人在從中搗鬼,以及英國人想保住更多的東西,談判過程中也有反覆。九月三日時,在直布羅陀地區,德國空軍出動了三次批次的其15o架次he117轟炸機,一氣往直布羅陀要塞上投下了整整15o枚七噸重的“小赫拉克斯”,其中一枚航彈擊穿了混凝土層,引爆了一座大型要塞的彈藥庫。

而後幾天德國空軍又連續出動,三天內在在直布羅陀要塞上投放了接近五百枚的小赫拉克斯,靠着這種“小概率”的命中,又先後摧毀了多座炮臺。同時德國海軍再次加大了對英倫三島物資流入的封鎖力度。爲了配合德國人的行動。蘇、中兩國也在各自的戰線有所“異動”。

而法國方面,達爾朗深恨英國人襲擊法國艦隊的無恥行爲,也落井石下石地命令法軍駐地中海艦隊封鎖地中海航道。如今印度告急,英國人要想對印度增兵,最近的航線就是走地中海,連法國海軍殘餘艦隊的“倒戈”行爲。讓英國人在談判桌前更加被動。

已經被這場戰爭折騰得死去活來的英國人,此時也象不久前的法國人一般,只想着早點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在過程中雖然強插進來的美國人在暗中攪屎,但中蘇德三國都知道美國纔是真正最可怕的敵人,對其十分地警惕。雖然美國的作爲十分地噁心,但談判還是照舊繼續進行下去。

到了十月五日,英蘇德中四國終於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簽定了《阿姆斯特丹》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中國和蘇聯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成功地“建國”。東北印度從英聯邦中被割出來建國,緬甸那三個省份也同樣脫離了英國人的掌控。

而德國方面則收回了尼日利亞這塊一戰的失地,意外的收穫是他們還拿回了尼日利亞相連的喀麥隆。

西班牙是這場戰爭中的幸運兒,他們收回了失去百年的直布羅陀要塞。直布羅陀要塞由蘇德法意四國共同“背書”,宣佈永久非武裝化,而後英國人殘留在這兒的炮臺設施被拆除。

這場戰爭中,英國人最不高興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損失甚至過了法國人——至少法國人在這場戰場中海外殖民地除了失去安南外,基本沒有別的損失。而英國人卻屈辱無比丟掉了一大片土地。

《阿姆斯特丹協議》簽定那天。泰晤士報頭版的標題是:

“我們被搶劫了!搶劫我們的人,不光是中蘇德這三個強盜,還有美國這個所謂的“盟友”。”

歐洲歷時近一年的戰爭結束了。

但矛盾並沒有被消除,反而更加地激化。

海軍全滅的英國人,舔着身上的傷口,開始了重建皇家海軍的艱苦工作。比起原歷史位面1945年的英國。現在的英國雖然損失慘重,但還沒有象那時達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戰爭只持續了一年,英國人叫嚷沒錢用租借法案,向美國借債也並不多。八月份開始談判時,許多在美國開出訂單就已經中止了。

中蘇德三國。則忙着消化戰爭中獲得的紅利。

而美國人在攪屎失敗後,則在頭痛如何能讓英國人繼續履行《英美華盛頓協議》的內容。對於美國人來說,最大的不幸就是戰爭結束了,英國人在美國開出的大量商業訂單幾乎全被中止。雖然英國爲此付出了違約的損失,但美國方面由此帶來的利益流失同樣不小。

中蘇德英四國在阿姆斯特丹開始停戰談判的的消息傳出時,當日就引起美國華爾街的股市一陣大跌。和平協議籤囑後,與之相關的一堆軍工類股票更是狂泄了十來個百分點。

無論是加納新政還是歷史位面的羅斯福新政,本質上都是通過國家狂印鈔票貨幣貶值的方式來緩解經濟危機,並不是這兩個新政拯救了美國,而是德國動二戰拯救了美國的經濟。

但在這個位面,戰爭只打了不到一年,就“早早”地結束了,在戰爭中美國雖然從歐戰各國身上吸血無數,但是這血吸得還不夠多。

不過,中蘇德還有美國,都是這場戰爭的獲益者,只是彼此得到的好處有所區別。

美國就不必說了。

德國付出得最多,做得也最多,相對而言拿到的好處並不是最多的。

蘇聯和中國出了很少的力,卻都達到了極大擴張勢力範圍的目的。

在過程中,有一個國家巧妙地遊走到於中蘇德和英美之間,“意外”地撿到了一塊大蛋糕。

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爲了平衡東南亞的勢力,英國人在194o年五月時,主動地引日本人進入馬來半島。在這之後。日本方面通過各種渠道和藉口,不斷地往馬來半島上增兵。到八月份停戰之時,日本在馬來半島上的兵力已達到八萬人之多,一舉成爲這裡最大的軍事勢力。

而兵力被其他地方吸引的英國人,在這裡的兵力只有不到兩萬人的殖民地部隊,只能控制新加坡周邊的一小片地區。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十月份戰爭結束後,日本人就賴在馬來半島不肯走了。

而這個時候,連象樣的海軍都沒有英國人,根本就無力驅逐日本海軍。至於主動邀請美國人進入馬來半島驅逐日本人,對英國人來說,這更是不可能的事。日本好歹只是個只會“投機取巧”的“小偷”,美國這頭巨獸纔是真正的“大神”。有過英奸丘吉爾的教訓,英倫三島的政治家們畢竟都不會再犯這個錯誤。

當英國人還在爲日本人賴在馬來半島不肯走而頭痛的時候,194o年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的消息終於有了眉目。

妄想違背美國傳統,參考第三次總統選舉的仙人掌加納,只獲得了百分四十的選票,最終在總統選舉中輸給了共和黨的候選人,來自印第安納州的企業家溫德爾威爾基。

仙人掌加納的敗北並不出人意料。

他在1939年到194o年間,這個歷史的轉折點上最大的失誤就是蛇鼠兩端。

194o年五月前,他過早地露出自己的立場,派出艦隊對英國商船進行全程護航。得罪了國內大量的孤立主義者,以至於參加總統競選時。反對他的選民公開叫嚷“選加納就選戰爭”,“選加納就是等將自己的兒子送上歐洲戰場”。

而原歷史中的羅斯福,至少在這一點上沒有他這麼爲難。歷史上羅斯福參加第三次總統競選時,同樣也面臨了類似的問題,但由於羅斯福在194o年執政期沒有過於露骨的“偏袒”行爲,加上此人成功地“演技”。還是騙倒了大量的選民。

而仙人掌加納就沒有這樣好的局面。英國海軍實在是敗亡得太早,當時他要是不擺明立場拉拉英國人一把,英國會更早地退出戰爭,在這一點上他是沒得選擇。加上此人外交手段和執政手法過於粗暴而不夠陰柔腹黑,太容易讓選民們看穿他的本質。失去了大量孤立主義者們的選票也不意外。

加納總統真正的失誤在於,已經做了初一,卻沒有做到十五。法國戰役結束後,英國日漸艱難。在七月到八月,英國最爲艱難最需要相助的日子裡時,他卻沒有勇氣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再次派美國海軍進行全程護航。如果他真這麼做了,英國人就可以多支持幾個月直到美國總統選舉結束,而他至少可以保住美國國內“參戰者”和“好戰者”的選票。

結果他卻在這個關鍵時刻退縮了。

英國過早地退出戰爭,被中蘇德三家逼合,引起了美國國內的“精英階層”的普遍不滿。《阿姆斯特丹協議》的內容中,蘇德雙方承認英國在印度半島的利益,主動爲這裡“背書”,這給了英國人很大的底氣。這些美國的精英可以想象出,戰爭結束後,英國人爲了恢復國力,一定會在暗地裡使用各種手段對抗《華盛頓協議》,最終令這紙協議變成一紙空文。儘管英國人目前已不可能收回賣給美國人的加勒比海島嶼,但在其他地方,他們還是有辦法讓美國人感到“噁心”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阿姆斯特丹協議》簽定後,英國人就在第一時間中止了對美國的技術輸出,許多美國人垂涎三尺的技術,英國人就在第一時間切斷了交流,或者擡高了要價。

而這些都成爲了仙人掌加納辦事不力的證據證明。

被激進派和孤立主義者同時拋棄的加納總統,在第三次連任競選鐵敗,自然也就不出意料之外了。

當1941年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歐洲的大戰結束了,但美國因爲歐戰而動員起來的戰爭機器,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動的腳步。

共和黨出身溫德爾威爾基總統,在上臺後繼續了加納的軍備政策。

美國海軍計劃不變的繼續擴軍,而那些因爲英國人撤單而停止的軍工產品的生產,則繼續照舊,只是客戶變成了美國6軍。

剛上臺的新總統威爾基在國會講話時對全體美國國民說道:

“美國現在很危險!在老歐洲,從柏林到莫斯科再北京,一個極其危險的紅色軸心已經形成了。他們勾結在一起,正嚴重威脅自由資本主義世界的利益。”

“阿道夫希特勒,這個曾經被認爲是德國最的男人,現在終於撕破其“”的虛僞面具,露出了他本來的真面目。這個德國男人,是個隱藏得極深的布爾什維克份子,最近在比利時和法國佔領區正在生的事,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威爾基總統對美國國民的講話,指的是德國現在在對西歐的佔領區,德國人以刺刀和絞刑架爲依,比利時和法國戰領區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革”。

在比利時,德國人仿照中國革命的那般,強行將地主的土地分給貧苦的農民,而在城市城,他們則將工廠沒收收歸國有。然後德國人扶持當地的,建立起了所謂“蘇維埃政府”,以國家的名義接收了這些工廠。對此德國人聲稱是對比利時進行“國家社會主義”改造,德國人聲稱一旦改造比利時社會主義改造完畢,他們也將盡快從比利撤離。

而在法國佔領區,德國人恢復了法國在法國合法的政治地位,不但釋放了控制區裡所有的法共成員,還逼迫維希政府釋放了全國的法共成員。在德國駐軍的默許下,法共正逐漸控制着佔領區各相關要害部門的位置。對於佔領法國這一事實,德國的說法是,他們並不是只是過來複仇的,也是過來解放法國人民的。德國政府已經單方面和法共達成協議,制定了全面撤軍的計劃時間表。而在德國的俘虜營裡,大批加入法共的前法國士兵已被提前釋放。

如今在法國,法國正在組織自己的武裝力量,等到德國撤軍,法共就將正式接管所有的德國控制區。

對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來說,德國這種由褐轉紅的做法,比他們三場海戰全殲皇家海軍,一個月內打敗法國還要令世界感到震動。

1929年林漢在基爾對漢娜提出來的赤化歐洲,赤化整個世界島的設想,正一步一步地變成現實。

今天這一章,寫得真爽,七千字的大章,大家喜歡的話就多給贊吧。

寫到這一章時,終於把德國的出路給寫出來了。感覺這一章,纔是這本書的所在。赤化中的歐洲的劇情,後面還會再寫一兩章的。(!

ps:今天這一章,寫得真爽,七千字的大章,大家喜歡的話就多給贊吧。

寫到這一章時,終於把德國的出路給寫出來了。感覺這一章,纔是這本書的所在。赤化中的歐洲的劇情,後面還會再寫一兩章的。

第392章 遲到的海盜和惡婦第159章 命運的一分鐘第197章 王牌飛行員李華梅第27章 鄭三發子,你將被終結第151上海遺恨1第8章 邪教大成第1章 一個幽靈,在基爾的上空徘徊第315章 世界新格局第4章 馬來結局和斯大林之死第250章 悲哀的約翰牛第451章 大變革1944第417章 美國海軍致命的失誤第52章 喀秋莎第452章 阿留申戰役第478章 邪惡的“亞瑟王”第131章 草紙一般的和平協議第346章 紛亂的歐洲第81章 重返舊金山第428章 神聖衝擊第75章 奧運賽場上的中國風(一)第447章 即將反擊的美國人第28章 被終結的常凱申第96章 女神.染色第129章 草包司令第63章 慈善(上)第460章 一個宗教的終結第281章 拔刺東南亞獨立運動的興起2第151上海遺恨1第418章 蝙蝠夜行第2章 魔鬼崇拜者免費孔乙己周伯鶸版第35章 食堂演講(1)絕望中死去的甘地第79章 艦男艦孃的奧運(1)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8章 邪教大成第122章 李潤石的老鼠籠外篇將軍採訪記和外篇第253章 坎寧安的機會第19章 nice boa第433章 美國.聖戰第470章 阿爾託利亞在亞洲第407 中美外傳獵兔記第4章 馬來結局和斯大林之死第11章 敬畏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452章 阿留申戰役第490章 五方會談第228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139章 沒有一個是無辜的第62章 進軍華盛頓事件(1)第235章 誰是獵物第448章 補天記(上)第490章 五方會談第197章 王牌飛行員李華梅第414章 死亡轟炸第338章 刺殺希特勒第145章 刺殺天皇第386章 三國援日南斯拉夫的悲歌真的完本了不會再有了第355章 窮兵黷武的美國人第467章 混亂中的白象第182章 戰爭之王第345章 衝突的開始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66章 華盛頓流血事件(下)第495章 萌動第77章 名聲(1)第238章 致命的敵前轉向第505章 失意者和偷渡者第211章 比爛的戰爭第448章 補天記(上)第192章 刺殺丘吉爾第219章 石油、戰爭還有可愛的意大利人第271章 兵臨城下第288章 即將完工的大和號第170章 敗走的第三艦隊第160章 宣戰第429章 宗教戰爭求推薦票本週裸奔狀態就靠推薦票上榜了第204章 日本敗退,新中國成立!第493章 另一場閱艦式第254章 山口多聞的遭遇第439章 公佈於衆第205章 復興的德國和崛起的中國第15章 融合與分離(下)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10章 向全世界宣戰?第295章 扼住英國人的咽人第514章 資本的“愛國”第351章 盛宴開始第284章 戰爭的轉折點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第10章 原來你是女人第240章 拖油瓶的艦隊第230章 不一樣的二戰格局第29章 羣魔亂舞第60章 暗殺(1)
第392章 遲到的海盜和惡婦第159章 命運的一分鐘第197章 王牌飛行員李華梅第27章 鄭三發子,你將被終結第151上海遺恨1第8章 邪教大成第1章 一個幽靈,在基爾的上空徘徊第315章 世界新格局第4章 馬來結局和斯大林之死第250章 悲哀的約翰牛第451章 大變革1944第417章 美國海軍致命的失誤第52章 喀秋莎第452章 阿留申戰役第478章 邪惡的“亞瑟王”第131章 草紙一般的和平協議第346章 紛亂的歐洲第81章 重返舊金山第428章 神聖衝擊第75章 奧運賽場上的中國風(一)第447章 即將反擊的美國人第28章 被終結的常凱申第96章 女神.染色第129章 草包司令第63章 慈善(上)第460章 一個宗教的終結第281章 拔刺東南亞獨立運動的興起2第151上海遺恨1第418章 蝙蝠夜行第2章 魔鬼崇拜者免費孔乙己周伯鶸版第35章 食堂演講(1)絕望中死去的甘地第79章 艦男艦孃的奧運(1)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8章 邪教大成第122章 李潤石的老鼠籠外篇將軍採訪記和外篇第253章 坎寧安的機會第19章 nice boa第433章 美國.聖戰第470章 阿爾託利亞在亞洲第407 中美外傳獵兔記第4章 馬來結局和斯大林之死第11章 敬畏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452章 阿留申戰役第490章 五方會談第228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139章 沒有一個是無辜的第62章 進軍華盛頓事件(1)第235章 誰是獵物第448章 補天記(上)第490章 五方會談第197章 王牌飛行員李華梅第414章 死亡轟炸第338章 刺殺希特勒第145章 刺殺天皇第386章 三國援日南斯拉夫的悲歌真的完本了不會再有了第355章 窮兵黷武的美國人第467章 混亂中的白象第182章 戰爭之王第345章 衝突的開始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66章 華盛頓流血事件(下)第495章 萌動第77章 名聲(1)第238章 致命的敵前轉向第505章 失意者和偷渡者第211章 比爛的戰爭第448章 補天記(上)第192章 刺殺丘吉爾第219章 石油、戰爭還有可愛的意大利人第271章 兵臨城下第288章 即將完工的大和號第170章 敗走的第三艦隊第160章 宣戰第429章 宗教戰爭求推薦票本週裸奔狀態就靠推薦票上榜了第204章 日本敗退,新中國成立!第493章 另一場閱艦式第254章 山口多聞的遭遇第439章 公佈於衆第205章 復興的德國和崛起的中國第15章 融合與分離(下)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10章 向全世界宣戰?第295章 扼住英國人的咽人第514章 資本的“愛國”第351章 盛宴開始第284章 戰爭的轉折點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第10章 原來你是女人第240章 拖油瓶的艦隊第230章 不一樣的二戰格局第29章 羣魔亂舞第60章 暗殺(1)